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 第一百一十章 药渣旧影引新疑

驿馆的清晨总裹着一层薄雾,雾汽凝在窗棂上,结成细碎的冰花,像极了京中人心底藏着的刺。萧明轩坐在桌前,指尖捏着一小撮从布包里倒出的黑土,土粒间还沾着些暗红色的碎屑,凑近闻时,有股若有若无的苦腥气 —— 那是昨日念安从御花园带回来的 “漠北土”,此刻正摊在医官面前的白瓷盘里。

“世子,这不是漠北的土。” 医官的声音压得很低,指尖蘸了点清水,将土粒化开,水面浮起一层淡绿色的油光,“您看,这是‘腐心散’的残渣。此毒遇热挥发,若是长期放在身边,会让人胸闷气短,久而久之,连脉相都查不出来,只当是积劳成疾。”

萧明轩的指节猛地攥紧,瓷盘边缘被他按出一道浅痕。他想起父亲去年在朔北偶有胸闷,母亲总说 “是早年打仗落下的旧疾”,此刻想来,竟有些后怕 —— 若不是念安心细,察觉土味不对,他们兄妹三人,恐怕早已在不知不觉中中了招。而那送土的虬髯将军,昨日在御花园还一副 “欣赏” 的模样,背地里却藏着这般阴毒的心思。

“这毒,常见吗?” 他强压着喉间的涩意问道。

医官摇摇头:“此毒配方刁钻,早年只在太医院的秘录里见过,说是前朝后宫用来害人的法子。如今会配这毒的,京中不超过三人,其中一个,就是李太傅的远房侄子 —— 去年他还在太医院当差,后来因‘医术不精’被革职了。”

“李太傅” 三个字,像块冰砸进萧明轩心里。他忽然想起昨日在御花园角门,看到李太傅的小厮给靖王府旧部递包裹的场景,那时他只当是靖王还不死心,如今看来,这两人早已拧成了一股绳,而他们的目标,从来都不只是朔北的兵权,还有萧家的性命。

“世子,还有一事。” 医官从药箱里取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几片干枯的药渣,“这是昨日去京郊药铺查问时,老掌柜偷偷给的。他说三年前,李太傅的侄子常来买‘钩吻草’,说是‘熬汤驱虫’,可钩吻草剧毒,哪能用来驱虫?更巧的是,老掌柜还记得,那年冬天,萧老将军中风前半个月,有个穿锦袍的人,拿着李太傅的帖子,来买过掺了钩吻草的‘滋补丸’。”

萧明轩猛地抬头,眼底的平静彻底碎了。三年前,正是父亲中风的日子。那时京中流言四起,都说父亲是 “抗旨不遵,遭了天谴”,如今看来,哪里是什么天谴,分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毒杀!他伸手去拿药渣,指尖却控制不住地发颤,药渣落在桌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像在叩问那些被掩盖的真相。

“此事,切勿声张。” 他深吸一口气,将药渣重新包好,塞进贴身的衣襟里,“你再去查,李太傅的侄子现在在哪,还有,三年前给父亲送滋补丸的人,是谁。”

医官应了声,躬身退下时,脚步都比来时沉了几分。萧明轩独自坐在桌前,窗外的雾渐渐散了,阳光透过冰花照进来,在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可他却觉得浑身发冷 —— 京中的水,比他想象的还要深,而他们兄妹,不过是刚摸到水面的石子,稍不留意,就会被暗流卷走。

“大哥,我查到了。” 念北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她手里拿着一本账册,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难掩眼底的锐利,“李太傅在户部的门生,上个月挪用了五万两军饷,说是‘用来修缮榆林关的道路’,可我去驿站查了回执,榆林关的修路工匠,半个月前就因为‘工钱不到位’停工了。那笔钱,根本没用到修路上去。”

她将账册摊在桌上,指着其中一页:“你看,这笔钱的去向写的是‘京郊粮庄’,可我派人去查了,那粮庄上个月就转手了,新主人是个西域商人,说话带着罗刹国的口音。”

“罗刹国?” 萧明轩猛地站起身,这个名字像道惊雷,炸在他耳边。前几日在朔北时,父亲还说过 “罗刹国近来在西域异动,怕是要东进”,那时他只当是边境寻常的摩擦,如今看来,这摩擦背后,竟有李太傅在推波助澜 —— 挪用军饷给罗刹国,是想让他们资助漠北部落,夹击朔北?

“还有更奇怪的。” 念北又拿出一张纸,上面画着个简单的图案,是个带着鹰徽的令牌,“我从户部差役那里问来的,那西域商人每次去粮庄,都带着这个令牌。而去年冬天,有个带着同款令牌的人,去过大同关的驿站,当时驿站的记录写着‘罗刹国使节,求见李太傅’。”

萧明轩的指尖落在鹰徽上,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窜上来。他想起母亲曾说,罗刹国的军队擅长用火器,若是他们和李太傅勾结,里应外合,朔北的边防就算再坚固,也难防腹背受敌。而少帝昨日在御花园护着他们,到底是真的倚重,还是想看着他们和李太傅、罗刹国斗得两败俱伤,坐收渔翁之利?

“二哥呢?” 他忽然想起念安,昨日说要去皇家武学找教习将军问事,此刻还没回来。

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脚步声,念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脸色比去时沉了许多,手里还攥着一块磨损的铜牌,铜牌上刻着 “镇北军” 三个字 —— 那是父亲早年在镇北军时的令牌样式。

“大哥,教习将军说了,当年漠北之战,父亲能以五千骑兵破敌三万,不是因为‘声东击西’,是因为有人提前给父亲送了敌军的布防图。” 念安走到桌前,将铜牌放在桌上,“教习将军说,送图的人是个蒙面人,只留下这块铜牌,说是‘萧老将军的旧部’。可他还说,那年战后,李太傅就以‘清查余党’为由,杀了镇北军里好几个老卒,都是当年跟着祖父打仗的人。”

萧明轩拿起铜牌,指尖抚过上面的刻痕,那是岁月磨出来的光滑,却藏着血淋淋的过往。祖父当年中风,父亲漠北之战遇袭,镇北军老卒被清算,这一桩桩一件件,原来都绕不开李太傅。而那个送布防图的 “旧部”,如今又在哪里?是还活着,还是早已成了李太傅的刀下魂?

“教习将军还说,李太傅和先皇在位时的靖王 —— 就是现在靖王的父亲,是拜把子兄弟。当年祖父反对先皇给靖王府兵权,两人就结了仇。” 念安的声音低了些,“他怀疑,祖父中风,不仅有李太傅的手笔,还有靖王府的人参与。”

萧明轩的心彻底沉了下去。原来这仇恨,早已延续了两代人。李太傅要报 “当年之仇”,靖王府要夺 “当年之权”,而他们萧家,就是挡在这两人面前的最大障碍。如今京中看似平静,实则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就等着他们兄妹往里钻,等着父亲从朔北回来,一网打尽。

“现在怎么办?” 念北的声音带着些急促,她不怕查案,不怕算计,可一想到父母还在朔北,或许还不知道京中的凶险,就忍不住心慌。

萧明轩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皇宫的方向,阳光已经驱散了雾气,可宫墙的影子却比雾天更显压抑。他想起母亲临行前塞给他的那枚玉佩,说 “若是遇到危险,就捏碎它,母亲会知道”,此刻那玉佩正贴在他的胸口,带着些暖意,像母亲的手在轻轻按着他的肩膀。

“不能告诉父亲母亲。” 他转过身,眼底已经没了方才的慌乱,只剩下沉稳,“他们现在在朔北筹备新都的事,若是知道京中凶险,必定分心。我们先稳住,一方面让密卫盯着李太傅和靖王府的人,查清楚那五万两军饷的去向,还有罗刹国使节的下落;另一方面,你去联系驿站的人,把这里的情况,悄悄告诉母亲派来的暗卫,让他们多留意朔北到京城的商路,别让人在半路动手脚。”

念安和念北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他们知道,此刻的退缩,只会让敌人更猖狂,只有撑下去,查清楚所有真相,才能护得住朔北,护得住家人。

“对了,大哥。” 念安忽然想起一事,“教习将军还说,皇家武学的藏书楼里,有本《前朝兵事录》,里面记载了当年镇北军的旧事,或许能找到李太傅和靖王府勾结的证据。只是那藏书楼,只有陛下的令牌才能进去。”

萧明轩的目光亮了亮。陛下的令牌,御花园宴席时,少帝曾说 “若是你们想查些旧事,可持朕的手谕去藏书楼”,当时他只当是客套话,如今看来,或许是少帝故意留下的口子 —— 他到底想让他们查到什么?还是想借他们的手,除掉李太傅这个 “前朝余孽”?

窗外的风忽然大了些,吹得窗棂吱呀作响。萧明轩攥紧了胸口的玉佩,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他知道,接下来的路,会比御花园的宴席更难走,可他没有退路 —— 他是萧家的长子,是朔北的世子,他必须带着弟弟妹妹,在这京城的刀光剑影里,杀出一条生路。

而此刻的京郊粮庄里,一个穿着西域服饰的男子正站在院中的槐树下,手里拿着一封信,信上的火漆印是罗刹国的鹰徽。他身后的人低声道:“大人,李太傅说,萧明轩已经查到军饷的事了,要不要先动手?”

男子冷笑一声,将信扔进火盆里,火苗窜起,映着他眼底的狠厉:“急什么?等萧劲衍从朔北回来,咱们再送他们一家人,去见萧老将军。”

火盆里的信纸渐渐烧成灰烬,风一吹,散落在冰冷的地面上,像极了那些即将被掩盖的真相,又像极了一场即将来临的风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