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 第一百零九章 御宴风波藏旧影

御花园的夜宴,总带着几分刻意的热闹。琉璃灯悬在桃枝上,将半池春水映得波光粼粼,金樽里的葡萄酿泛着琥珀色的光,可落在萧明轩眼底,却不及朔北草原上一碗烈酒来得实在。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带 —— 那是昨日兵部同僚送的 “贺礼”,说是西域进贡的良玉,可他总觉得玉带扣里藏着些异样的凸起,像极了母亲曾说过的 “藏信的机关”。

“萧世子,怎的独自饮酒?” 少帝的声音忽然从身后传来,明黄色的龙袍扫过青石砖,带着淡淡的龙涎香。萧明轩连忙转身行礼,抬眼时正撞见少帝眼底的探究,那目光落在他身上,不似君臣,倒像在审视一件 “不确定是否安分” 的器物。

“臣只是想起朔北的夜色,比京中更亮些。” 萧明轩垂眸答道,指尖悄悄收了收 —— 方才那玉带扣的凸起,似乎又硌了他一下。他忽然想起昨日在兵部案头看到的那份调动文书,落款处的 “李太傅” 三个字,此刻竟与少帝身后侍立的老太监的眼神,莫名地重合了。

宴席东侧忽然起了些动静。念安正被几位武将围着,其中一位满脸虬髯的将军拍着他的肩,笑道:“听闻小公子在皇家武学悟了骑兵迂回之策,老夫倒要问问,若是遇上漠北的风沙,你那计策还能用吗?” 这话看似考较,实则带着几分 “朔北人不懂京城规矩” 的轻慢。

念安握着酒杯的手顿了顿,指尖却没抖。他想起父亲教他的 “观地形辨虚实”,也想起母亲曾说 “应答要软中带硬,像朔北的冻土,看着软,底下全是硬石”。“将军说笑了,” 他抬眸时,眼底映着灯影,却透着股少年人的沉稳,“漠北的风沙再大,也大不过军心齐。当年父亲以五千骑兵破敌三万,靠的不是风沙,是每一个士兵都知道,身后就是家园 —— 京畿的兵马,想必也懂这个理。”

这话既捧了京中武将,又暗提了萧劲衍的军功,那虬髯将军愣了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倒真生出几分欣赏:“好个‘身后是家园’!老夫服了!” 念安微微松了口气,指尖却触到了靴筒里的短剑 —— 那是出发前母亲亲手为他系的,剑鞘上刻着极小的 “安” 字,此刻像在提醒他,京中的每一句话,都比朔北的战场更需谨慎。

西侧的宴席上,念北正被户部尚书缠着问 “朔北钱庄的账目”。那老尚书捻着山羊胡,语气带着几分咄咄逼人:“听闻朔北宝钞流通到了西域,可朝廷的户部却没收到半分税银,萧姑娘倒是说说,这钱,都去了哪里?”

周围的目光瞬间聚了过来,有好奇,有猜忌,还有几分等着看笑话的漠然。念北放下手中的蜜饯,从袖中取出一个烫金的账册,指尖在 “西域商税” 那一页轻轻一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尚书大人请看,去年西域商路的税银,分了三批上缴户部,有驿站的回执为证。至于宝钞流通,那是因为西域部落用香料、宝石兑换,这些东西如今还在京郊的官仓里,大人若不信,明日便可去查验。”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老尚书身后站着的一个小厮 —— 那小厮的袖口,露出半截与前日偷听驿馆的人同款的青布,此刻正悄悄往后缩。念北嘴角勾了勾,却没点破,只淡淡道:“倒是前日,有个自称‘户部差役’的人,在驿馆外偷听我与大哥说话,被朔北的密卫拿下了。那人说,是受了‘李太傅’的嘱咐,要查‘朔北私藏兵器’的证据 —— 不知尚书大人,认识这位李太傅吗?”

“李太傅” 三个字一出,席间忽然静了静。谁都知道,李太傅是三朝元老,去年刚致仕,更是当年反对萧劲衍镇守朔北的领头人。户部尚书的脸色变了变,支支吾吾道:“老臣…… 不认识。”

少帝适时开口,端起酒杯道:“些许误会罢了,何必较真。来,诸位,饮了这杯,不谈公务,只论风月。” 他的声音温和,可萧明轩却注意到,他握着酒杯的指节,微微泛白。

宴席过半,萧明轩借口更衣,悄悄退到御花园的角门。夜风带着些凉意,吹得他清醒了几分。他摸出腰间的玉带,指尖抠住那个凸起的地方,轻轻一旋 ——“咔嗒” 一声,玉带扣里掉出一张极小的纸条,上面用炭笔写着:“京畿卫戍调榆林关,是李太傅的主意,他说‘要断朔北的后路’。”

萧明轩的心猛地一沉。榆林关的路,上个月刚被山洪冲毁,三万兵马去了那里,别说防备漠北,连补给都难以为继 —— 这哪里是调兵,分明是想让京畿卫戍陷入绝境,再把账算到朔北头上!他想起昨日在兵部,李太傅的门生还在朝堂上奏请 “让朔北派兵支援榆林关”,原来从那时起,陷阱就已经挖好了。

“大哥。” 念安的声音忽然传来,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布包,“方才那虬髯将军偷偷塞给我的,说是‘漠北的土’,让我带回朔北给父亲。可我闻着,这土味不对,倒像京郊乱葬岗的。”

萧明轩接过布包,打开一角,果然闻到一股腐朽的气息。他忽然想起母亲曾说,有些毒药会藏在泥土里,遇热就会挥发。他赶紧把布包封紧,塞进袖中:“别声张,带回驿馆让母亲派来的医官看看。”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念北提着裙摆跑过来,脸色有些发白:“大哥,二哥,我刚才用听音珠听李太傅和那老太监说话,他们提到了‘萧老将军当年的中风’,还说‘那药,果然有用’!”

“什么?” 萧明轩猛地转身,眼底的平静瞬间碎了。父亲当年中风,京中医官都说是 “突发恶疾”,可母亲当年就说过 “脉象不对,像是中了慢性毒”,只是一直没找到证据。如今李太傅竟牵扯其中,难道父亲的中风,根本不是意外?

他正想追问,就见少帝身边的总管太监快步走来,躬身道:“萧世子,陛下请您即刻回宴席,有要事商议。” 那太监的目光扫过念安手中的布包,又落在萧明轩紧握的拳头上,眼神里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冷意。

萧明轩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他拍了拍念北的肩,低声道:“把听音珠收好,别让任何人发现。” 又对念安道:“布包小心保管,回驿馆再说。” 说完,他跟着太监往宴席走去,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 —— 他知道,李太傅的狐狸尾巴,终于要露出来了,可这背后,说不定还藏着更大的网。

宴席上,李太傅正站在少帝面前,手里捧着一份奏折,声音洪亮:“陛下,老臣近日查到,朔北私自在漠北开设马场,养了上万匹战马,这分明是‘拥兵自重’!请陛下下旨,让萧劲衍即刻将战马交给朝廷!”

萧明轩刚走到近前,就听到这话,心中冷笑 —— 那马场是去年漠北部落归附时,主动献给朔北的,为的是防备罗刹国东进,此事早已上报兵部,李太傅此刻重提,分明是故意找茬。

他正想上前反驳,少帝却忽然抬手,打断了李太傅的话:“此事朕已知晓,萧将军开设马场,是为了边防,并非私藏。李太傅,你年纪大了,这些军务之事,就不必多管了。”

李太傅愣了愣,脸色瞬间变得难看。周围的官员也都愣住了 —— 谁都知道少帝一向对李太傅敬重有加,今日竟会当众驳他的面子。

萧明轩心中却更沉了 —— 少帝的态度,太过反常。他忽然想起母亲临行前说的话:“京中之事,最可怕的不是明着的敌人,是那些‘看似中立’的人。” 少帝今日护着朔北,到底是真心倚重,还是想让李太傅和萧家斗得更凶?

宴席散后,萧明轩带着念安和念北回驿馆。马车里,念北拿出听音珠,按下机关,里面传来李太傅和老太监的对话:“陛下今日为何护着萧家?”“你懂什么!陛下是想让萧家先挡着罗刹国,等他们两败俱伤,再……” 后面的声音突然断了,像是被什么东西捂住了。

萧明轩握紧了拳头,指节泛白。他看着窗外掠过的宫墙,忽然觉得,这京城的夜色,比朔北的暴风雪还要冷。他想起父亲书房里那本锁着的兵书,想起母亲偶尔提起的 “萧老将军的旧部”,忽然意识到,父亲当年中风的真相,还有少帝的真正心思,或许都藏在这些蛛丝马迹里。

“大哥,” 念安忽然开口,声音有些低,“明日我想再去皇家武学一趟,那教习将军似乎知道些当年漠北之战的事,或许能问出些什么。”

萧明轩点点头,又看向念北:“你去查李太傅的门生,尤其是在户部和兵部任职的,看看他们最近有没有异常的调动。”

念北应了声,指尖摩挲着账册上的 “李” 字,眼底闪过一丝锐利。

马车驶过宣平坊,街边的灯笼渐渐稀疏。萧明轩靠在车壁上,想起方才在御花园角门看到的一幕 —— 李太傅的小厮,正将一个包裹交给靖王府的旧部。他忽然明白,靖王虽然被圈禁,可他的势力,还没彻底消失。

而这一切,或许都和父亲当年的中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夜风从车窗缝里钻进来,带着些寒意。萧明轩紧了紧身上的披风,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尽快查清真相,否则,不仅朔北危险,他们一家人,都可能掉进这京城的深渊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