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权道同谋 > 第六百五十一章 哀乎宋亡崖山

权道同谋 第六百五十一章 哀乎宋亡崖山

作者:广渠门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1 15:28: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只在这时,晴儿已经将一代雄主完颜亮这首《鹊桥仙·待月》诵了出来:“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虬髯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从词中可以看出,完颜亮待月不至,竟然生出截云之心,字里行间隐隐透出杀气。之后不久,完颜亮即率兵二十七万,号称百万,分四路攻打北宋,拉开了宋金大战的帷幕。”

“金兵攻破燕京之后,渡过黄河,又一路南下,直逼北宋京都汴梁。宋徽宗见势不妙,于是听从大臣的建议,禅位于太子赵桓,即宋钦宗,取年号靖康。靖康二年,完颜亮率领的金兵攻破开封城,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王朝也宣告灭亡。”

“从此,宋朝的半壁江山落到了金人的手中,令人悲愤不已,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靖康之耻。金庸所写的《射雕英雄传》就是取材于这个时期,书中一正一反两个主角郭靖、杨康二人的名字,就是取自于靖康之耻的分拆。”

听到这儿,老爷子和唐卡忍不住长嘘短叹。

尤其是唐卡,虽说他并没怎么听到柳永的这首词,但对于宋之灭亡,他还是知道不少的,甚至有过专门研究。即便他自己是亦正亦邪的坚定拥趸,但从小树立的强烈情怀,还是令他在这一方面颇为“正义凛然”的。

他很清楚地记得,当年大学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宋亡之警醒”,其间查阅了大量文史资料,可谓对此颇为熟稔。

正如晴儿所说,这个时代,是中华历史上最灰暗的年代,雄于中原的北宋轰然倒埸,只剩下南宋半壁江山岌岌可危。没过多久,也被强大的蒙古骑兵灭亡了。所以,有人曾经说过,宋朝之后无中国,虽说有些偏激,却是颇具警醒意义的。

说这句话的人,有着极其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他们认为,宋朝的灭亡,绝对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说得严重一些,是中国及中华文明第一次消亡。

宋朝覆亡,是在经历最后那场惊天动地又悲壮无比的崖山海战之后,中国整个精英阶层全部殉国,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产生断层,其影响深远延续至今。因此,称“宋朝之后无中国”也被称为“崖山之后,再无中国”。

所谓崖山之后,指的是崖山海战,是南宋末年,宋元双方的最后一次战役,这场战争标志着南宋的灭亡,宋元双方投入军队五十余万,其中宋方面二十万,但其中包括了文臣及其眷属、宫廷人员、普通百姓,实际战斗力只有数万,最终宋军全军覆灭。

此役标志着宋朝的灭亡,蒙元政权完全控制了中国。这一事件,也标志着古典意义中华文明的衰败与陨落。

在此之前,元军在襄樊之战大破宋军以后,直逼南宋首都临安。宋廷求和不成,于是五岁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杨淑妃在国舅杨亮节的护卫下,带着宋朝二王即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出逃,与大臣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文天祥等会合。

可元军统帅伯颜穷追不舍,二王只好逃到福州。不久,刚满七岁的赵昰登基不帝,为宋端宗。年号景炎,尊杨淑妃为太后,封弟弟赵昺为卫王,张世杰为大将,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陈宜中为丞相,文天祥为少保、信国公,组织抗元工作。

之后,元朝加紧灭宋步伐。次年,福州沦陷,流亡小朝廷逃到泉州,又到广东。却不想,宋端宗因落水染病,不久崩逝,由这年七岁的卫王赵昺登基,年号祥兴。赵昺登基以后,由左丞相陆秀夫和太傅张世杰护卫,逃到崖山,在当地成立据点,准备继续抗元。

不久﹐在广东和江西抗元的文天祥,因为得不到流亡朝廷的支援,被元军在海丰县生擒,在陆地的抗元势力覆灭。

祥兴二年,元朝派汉人投降大将、生俘文天祥的张弘范为主帅,西夏后裔李恒为副帅,进攻赵昺朝廷。此时宋军兵力号称二十多万,实际其中十数万为文官、宫女、太监等非战斗人员,而张弘范和李恒有精兵十余万。双方竭尽全力,在崖山展开最后一战。

宋军有人建议,应当先占领海湾出口,保护向西方的撤退路线。但此时士气低落,张世杰为防止士兵逃亡,否决建议,下令尽焚陆地上的宫殿、房屋、据点,将一千多艘宋军船只以“连环船”方式屯于海湾内,将赵昺的“龙舟”放在军队中间。

张弘范深谙兵法,令元军以小船载茅草和膏脂,乘风纵火,冲向宋船。但张世杰有所防范,将宋船涂泥,并在每条船上横放一根长木,抵御元军火攻。

元朝水师火攻不成,采取封锁之法,以陆军断绝宋军汲水及砍柴的道路。宋军被断淡水,吃干粮十余日,被迫饮食海水,造成呕泄腹泻,战斗力下降。

经过数轮激战,张弘范想尽一切办法,生擒张世杰外甥韩某,向张世杰三次招降,均未果。又命被俘的文天祥写书劝降,文天祥却誓死不从,反以被俘渡江之时写的一首《过零丁洋》相送。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张弘时看后,也不再相逼文天祥,于是一心与宋军决战。将其军分成四份,在宋军的东、南、北三面皆驻一军,他自领一军与宋军正面相对,只相隔一里开外。并反其道而行之,以奏乐为以总攻讯号。

当时,乘潮进攻宋军北边的李恒等元军失败,顺潮而退。张弘范即令元军假装奏乐,宋军听后以为元军正在宴会,稍微松懈了。却不想,张弘范的水师以奏乐为号,开始正面进攻,用幔布遮蔽预先建成并埋下伏兵的船楼,以鸣金为前进号令。

宋军听见鸣金声,以为元军兵退。却不想,元军的伏兵负盾俯伏,在矢雨下驶近宋船几乎在撞上宋军船只后,才撤布交战。一时间连破七艘宋船,宋师大败,元军一路打到宋军中央。

这时,张世杰早见大势已去,抽调精兵,命斩断大索突围而去。但为时已晚,小皇帝赵昺的船只被夹于中间,冲突不出。最后,左丞相陆秀夫见无法突围,为避免受辱,便背着八岁的赵昺投海而亡。

这之后,便发生了中华历史上最壮烈的一幕。皇帝身亡后,随行十多万军民亦相继跳海,壮烈殉国!这可不是夸张,而是《宋史》记载的史实,“此战,十余万具尸体浮海。”

战后,仅张世杰侥幸逃出,本希望以杨太后的名义再找宋朝赵氏后人为主,再图后举。却不想杨太后在听闻赵昺的死讯后,赴海自杀。张世杰收敛其遗体后,将其葬在海边,哀伤而去。

之后,张弘范收兵,所惧者唯张世杰一人。其后,不知是不是上天真要亡宋,张世杰乘坐之船竟然被飓风摧毁,一代名将不幸溺卒于平章山下。于是,“世杰身死,宋亡”。

次日,海上浮尸十万。陆秀夫的尸体被百姓找到,安葬起来,小皇帝赵昺的尸体则为元军寻得,只见一眉清目秀的小儿身穿龙袍,头戴皇冠,身上还挂着一个玉玺。

元兵将玉玺交给张弘范,张弘范确认这小儿是赵昺,派人寻回,然而赵昺的尸体已经下落不明。据说被百姓埋葬在了广东深圳赤湾村里,至今仍存。

灭宋后,张弘范欣喜若狂,耀武扬威,命人在崖山岩壁上雕刻“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大字。然而似有天意,他没有得意多久,次年便病死。后人因耻于张弘范先降元后攻宋的所做所为,将其大字改为“宋将张弘范灭宋于此”。

这就是所谓“崖山之后,已无中国”,此役之后,宋朝户籍簿上四分之三之人都被屠杀。当时的精英,要么隐居海外,要么投海自尽,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沦陷于外族。

所以,不少史学家将崖山之战作为中国历史的重要的转折点。中国独立发展的进程被打断,曾经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科技、科举与世族相结合的官僚制度、开始受限的皇权、先进的政治制度等等都中断了,很多国外史学家甚至将宋朝灭亡视为古典意义中国的结束。

宋朝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经济、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也是中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时代。那个时代,对于中国而言,宋朝就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中国的文化这个时候是一种积极的、开放的文化。汉朝国强,唐朝武盛,宋朝文旺。中国文化到宋达到了巅峰。宋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现代管理的朝代,可是,这个迎来中国文化巅峰的时代,随着宋的灭亡而凋残。

自宋以后,那个自信、开放、宽容的民族不见了。在元朝,北方汉人是三等臣民,而南方汉人更是四等臣民,沦为最低贱之民。

虽然百年之后,汉人复国成功,开创大明,但此后的王朝受到蛮族很大影响,无视生命价值,抑制商业贸易。在遭遇游牧民族重创后,国人开始变得保守,统治阶级也更残暴。

此后数百年,面对外侮,大多数汉人变得麻木。在宋末,元军攻占长沙岳麓书院时,数百名书生全部壮烈战死。但三百多年后,满人来袭,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更别提什么陆秀夫般的忠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