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唐厨阿蛮 > 至味清欢

唐厨阿蛮 至味清欢

作者:正月的牛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4: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至味清欢》

噬味魔是在一个黄昏彻底消亡的。

没有爆炸,没有悲鸣,它们就像被阳光照射的露珠,悄无声息地消散在空气中。唯一证明它们存在过的,是随之而来的“味觉回响”——全球范围内,所有人同时尝到了被噬味魔吞噬过的味道记忆。

在长安,一个老乞丐尝到了六十年前母亲熬的腊八粥;在扬州,刺史夫人尝到了童年偷吃的灶糖;甚至远在波斯的商人,也尝到了从未去过的江南莼菜羹的清鲜。

这场持续了整整三日的全球性味觉共鸣,后来被史学家称为“最后的晚霞”——黑暗时代结束前最绚烂的馈赠。

当回响平息后,世界陷入了奇异的寂静。

西市最大的“饕餮楼”前,曾经排队购买极端辣度的食客们茫然站着,手中的辣酱突然变得刺鼻难闻。东街的“苦味坊”里,老主顾抿了一口招牌苦咖啡,突然皱眉:“这...这简直像药!”

最戏剧性的变化发生在皇宫。玄宗皇帝正在用膳,咬了一口最爱的炙骆驼峰,突然流泪:“朕...朕尝出肉的本味了!”这道曾经需要三十三种香料压味的菜肴,恢复了食材最初的鲜美。

但并非所有人都欣喜。长期被极端味道奴役的味蕾,突然失去强烈刺激,产生了严重的戒断反应。

“淡出鸟来!”一个老兵摔了碗,“这粥一点味道都没有!”“给我加料!加最重的料!”贵妇在宴会上歇斯底里。甚至有人试图自行配制极端调味料,导致食物中毒。

“他们需要味觉康复。”阿蛮在紧急会议上说,“就像久病卧床的人需要复健一样。”

于是,一套精密的味觉康复体系被建立起来:

鼎味学堂派出“味觉医师”,带着精心配制的“味阶食谱”走访千家万户。从最基础的米汤开始,逐步唤醒麻木的味蕾;官府发放“标准调味包”,精准控制油盐酱醋的比例,防止百姓过度调味;甚至戏剧院都排演了新戏《味之本》,通过沉浸式表演让人们重新理解食物原味之美。

更大的挑战在食品产业。随着噬味魔消亡,那些依赖化学调味和味觉操控的食品厂纷纷倒闭。市场出现巨大真空,但幸存的小农和传统作坊一时无法满足需求。

“重建需要时间。”四郎看着荒芜的农田叹息。多年味瘟导致许多传统作物绝种,老农人改行,甚至有些烹饪技艺彻底失传。

意想不到的转机来自“味觉回响”。那些被释放的味道记忆,让许多人回忆起真正的好味道该是什么样。城市白领开始租地种菜,主妇们组团学习古法酿造,甚至出现了“味道猎人”——专门深入偏远地区寻找失传食材的冒险家。

朝廷颁布了划时代的《味德公约》:禁止使用任何味觉操控技术;限定调味品添加标准;设立“味足指数”作为食品质量核心指标;甚至将“享受真味”写入百姓基本权利。

但最深刻的变革发生在人们心里。

曾经以“吃得起山珍海味”为荣的富商,现在炫耀的是“能尝出不同泉水的清甜”;曾经追求“辣到晕厥”的年轻人,开始举办“辨米会”,比较不同灶具煮出的饭香;连小孩子都学会了说:“这道菜的味足指数很高哦。”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阿蛮做出了一个决定。

她在长安城中心拆除了味魔宰相曾经的府邸,改建为全开放式的“永恒厨房”。没有墙,没有门,只有连绵的灶台和餐桌,任何人都可以来这里烹饪、分享、学习。

开灶那天,万人空巷。

阿蛮做了最简单的阳春面。没有花哨的配料,没有复杂的技巧,只是面条、高汤、几点青葱。但当香气飘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安静下来。

那是一种让人想起回家、想起母亲、想起一切温暖事物的味道。不是刺激,不是新奇,而是深植于血脉中的味觉乡愁。

“至味清欢。”阿蛮将第一碗面递给路边的小乞丐,“最好的味道,藏在最平淡的日子里。”

从此,永恒厨房的灶火再未熄灭。

胡人在这里学熬唐粥,唐人在这里烤胡饼;官员下班来切两刀菜,乞丐也能掌勺露一手;甚至动物都受益——厨房每天用厨余制作“诚心粮”,流浪猫狗吃得毛色发亮。

三年后的上巳节,长安举办了“百味宴”。没有山珍海味,每家端来的都是最拿手的家常菜。人们换桌而食,互换食谱,最后在永恒厨房前立下“味训碑”:

“夫味之道,不在珍奇,在诚;不在浓淡,在宜;不在独享,在共。一饮一啄,皆关天地;一咸一淡,俱通人情。愿后世永记:至味即本味,味足即心足。”

碑文由阿蛮口述,四郎执笔,云无心刻盲文,万民添彩——每个参与的人都用手蘸天然颜料按下一个指印,汇成碑顶的彩虹。

那天深夜,当人群散去,阿蛮独自留在永恒厨房守夜。星空低垂,灶火微温,她盛了一碗冷粥慢慢吃着——依然尝不到味道,但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满足与平和。

脚步声从身后传来。四郎带着妻儿,云无心领着学徒,乔大郎提着酒坛,顾沉捧着新修的法典...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们不约而同地回来,围坐在最后的灶火旁。

没有言语,只是安静地分享一锅粥,一碗汤,一坛酒。

灶火映在每个人眼中,跳跃如最初的梦想。

远处传来更夫梆子声:三更了。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味之道,正如这灶火,生生不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