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小鱼跃农门 > 第10章 进城喽

小鱼跃农门 第10章 进城喽

作者:一树樱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17: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10章进城喽

二月初八,正是个好日子,唐小鱼和唐娘子收拢了村里人送的杂七杂八,辞别了清心观的一众女冠,赶着牛车,跟着村里赶集的队伍,踏上了进城的路。

牛车晃晃悠悠的,唐小鱼被唐娘子搂在怀里,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梦里,她一个人走在空旷无人的马路上,路在脚下漫延,伸向漆黑的远方,似乎永远看不到尽头。

不时有女人的笑声在她耳边响起,薇薇,小敏……是她要好的闺蜜和同学。依稀中,还有男人的咒骂,像是隔着一层牛皮纸,模模糊糊只留下个怨念的影子。唐小鱼在梦里咯咯笑着,笑醒了。

村里人将她们一路送到租住的大杂院里,将板车留下,然后赶着牛走了。

唐小鱼卷了袖子和唐娘子用布帕包着头发,一点点将家当搬回家。那间小小的不过十六七平方的小屋子很快就堆满了半边。

唐娘子借了人家的灶台烧了点开水,母女二人依偎着坐在墙角,一边喝着水一边笑。

她们本来就是被拔了根的飘萍,在阳明村虽然落了脚,但也是寄人篱下没有一点家的感觉。这小小的屋子虽然简陋,但这也是母女二人头一回自己做主自己定的屋子,逼仄低矮的房间里堆满杂物,却让她们头一回觉得是这样安心。

“咱以后就住这儿了。”唐小鱼靠着墙,抬头看了看灰扑扑的房顶,“娘,您等着,等我赚多多的钱,买间大屋子咱们娘儿俩住。”

唐娘子展开双眉,温柔地看着女儿:“傻丫头,你在哪儿娘就在哪儿,哪儿就是咱们的家。”

唐小鱼站起身,长长伸了个懒腰:“干活干活!收拾出屋子,咱们还要跟邻居们打招呼呢!”

屋子小,东西也不多,娘儿俩忙了两三个时辰,总算是把屋子拾掇得像个样子了。唐小鱼手上不闲着,收拾完屋子又将灶火升上,揉发了面,开始做葱油饼。

第一块饼子出锅时,满院子飘着香气,把院子里的小馋猫儿们全都勾搭出来了。

各家有那年纪小的丫头小子的,一个个含着手指,眼巴巴地看着院子里头忙忙碌碌的小姐姐,看着她一会揉面擀面,一边儿撒着葱花儿,一忽儿又在面饼上撒胡麻。油汪汪金黄黄的面饼一张一张利落地翻个个儿,被她拿木铲子铲出锅,整整齐齐地摞成一叠。

终于有个五六岁大的小子馋得受不了,滋溜跑到小鱼的面前,咽着口水指了指那叠烙饼。

“给你!不过你得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说不上来可没有饼子吃。”小鱼笑着抽出一张半凉的饼。

“小虎!”孩子脆生生的回答在院子里回荡起来。

“好孩子,拿去。”小鱼将饼递了过去。

这有一个开头的,剩下的孩子们呼啦就将小灶台给围上了。

不管多调皮的孩子天生都是个吃货。唐小鱼用一叠葱油饼收拢了整个院子里小孩子的心。对自己孩子有善意的人总是容易得到家长的好感。没过多久,唐家母女跟大杂院子里的人家已经打成了一片。

会住大杂院的都不是什么有钱人家。这里头大部分是趁着农闲时来城里做短工的。也有一部分是城里大户人家里做活的小厮或丫鬟的家人,在这儿租间房子好离着孩子们近些。

新搬进来的母女看着干净利落,也是个良善人家,家里没个男人照应也怪可怜的。大抵同是穷苦人家,共鸣有之,看着人家是寡妇孤女,相比起来心里也不觉有些优越感,对她们母女便更加和善了。

小鱼扯了块黄麻布,拿着炭条仔细地描了个大大的美术体“唐家酥饼”,拿根木棍绑了当旗子,将炉灶面油装上了板车,一切就绪,就等着明儿一早去开张了。

可巧第二天便是大集,一大早街上便全是人。

小鱼知道但凡这种大集,好位置自己是占不上的,占了好位没得还会被人怨恨捣乱,她带着唐娘子走到集市靠边一段稍有些冷僻的地方,将摊子支起来。

一头灶上生火将油锅热起来,另一头放了大锅,煮起了胡辣汤。

大大的旗子在摊头一插,唐娘子揉面做饼,小鱼煎饼搅着胡辣汤,扑鼻的香气飘出老远。清灵灵的嗓子也高声唱起来。

“酥香的唐家酥饼哎,又酥又香,吃过难忘!”

唐娘子红了脸,低声喝道:“你叫什么叫,怪臊人的。”

“酒香还怕巷子深呢,咱不吆喝,谁能过来买饼子喝汤啊!”小鱼不管她,直着嗓子吆喝。

十岁的小姑娘还是童音,又脆生又水灵,杂着扑鼻的香气,穿过巷子口,飘到过往的行人耳中,鼻中。

“什么东西这么香啊?”渐渐的,有人围了过来。

“小姑娘,这饼子怎么卖?”

唐娘子怕羞怕臊,脸上围着条干净麻布当口罩,只管低头揉面做饼,唐小鱼笑得极甜,跟客人们说:“独家密制酥香饼,大叔您来一个尝尝,保证吃一个还想第二个。只要您两文钱一个,我们娘儿俩第一天开张,开业大酬宾,买四送一咧!”

要说这一张饼子卖两文钱算是够贵的了,但是人家一看,这饼子真正是拿油煎出来的,焦香扑鼻,真拿两文钱来尝尝鲜也不是舍不得的。

陆陆续续的,真就有人买了。

咬一口下去,外皮酥脆,内里嫩香,葱香加胡麻香加面香揉在一处,真是叫人直夸好。

“大叔,光吃饼子口干,配着咱家秘制胡辣汤更爽口哦!”小鱼立刻大力推销胡辣汤。

要说赚钱,卖胡辣汤可比葱油饼要赚钱。

葱油饼要拿油煎,胡辣汤只是一大锅水配着一碗薯粉打两个鸡子,加一把碎蕈,木耳,点醋加胡麻油,再撒一把胡椒就做得的,本钱都没几个子。一碗一文钱,一大锅便能卖二三十文了。

这大寒天,喝一碗胡辣汤,从里到外立刻就暖了起来,微酸麻辣,令人胃口大开。

“这汤味儿绝了!”喝汤的大叔挑起大拇指称赞。又忙着让唐小鱼包了四块饼回去孝敬老娘。

“大叔,这是油煎的,放凉了老人家再吃怕不克化。”小鱼又加送了一块饼给他说,“回去拿干锅炕热了再给老奶奶吃,别吃太多,一次吃一张就够了。”

大叔乐了:“小丫头心可细,是个会做买卖的!”

唐小鱼的摊子前不一会就排了长龙,她也没想到胡辣汤会那么受欢迎,没桌椅,就带了五只粗陶碗来,只能站着喝汤吃饼,唐娘子面也来不及揉了,不一会就得去洗碗。

母女俩头一天出摊做买卖,忙着飞起,过了午时,带来的面粉鸡蛋全都用得精光,那时候还有排队买饼的,换来好一通埋怨。

唐小鱼人小嘴甜,连连谢罪,又保证明儿早些出摊,多备着料,多做些饼。

二人半天下来,腰酸背疼,肩膀都硬了,不过收摊子里看着那装得满满的笸箩,二人还是心中狂喜不已。

推着小车回了大杂院,两个人把门一关,盘腿坐床上数铜子。今天卖的饼子加胡辣汤一共收入了三百二十七文钱,看着床上一堆铜钱,唐小鱼欢呼了一声抱着唐娘子在床上直蹦。

除去面、油和炭火钱,算下来足赚了一百文,首战告捷,母女俩欢喜之余都松了一口气。

不过第一天实在是太慌乱了,忙了这头管不了那头,准备也不足,只卖了半天的。

唐小鱼拿了沙盘在上头写写画画了半天,正好下午没事,便数了些钱带在身上,拉着唐娘子到街上去了。

她先到了纸铺,上好的宣纸买不起,而且用起来也不方便,就捡那发黄的硬毛边纸买了大大的两张,又到米行里买了二斗麦粉,再去菜市场买了些葱姜鲜磨。

这一去花了百十来文,二斗麦粉差不多三十斤重,唐娘子裹了小脚哪里扛得动,只能又花了五文钱,央着米店的伙伴帮着扛到大杂院子里。

忙到下晌,唐小鱼便帮着唐娘子升火做了饭。

家里有新收下来的菘菜,还有三爷送的一小块腊肉。唐娘子拿刀薄薄片了七八片腊肉和着菘菜炖了,就着现成买的鲜磨,炖了锅菘菜腊肉鲜磨锅子。小鱼揉了点面,拿刀削成面片下到锅子里,吃面就汤甚是惬意。

吃饱了饭,小鱼把毛边纸拿刀裁了,订了个小册子,找了根细木棍子一头烧黑当笔,做了个简陋的账本。

反正她用阿拉伯数字记账,这账本谁也看不懂,小鱼美滋滋地打格子划线,一边记借一边记贷,唐娘子看她忙忙乎乎的也不知忙啥,也不管她,只拿了料子绣鞋面儿。

唐小鱼到底身子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忙了一天早累坏了,太阳一落山,便洗洗睡了。唐娘子却还借着外头的月亮做活,直到眼睛发花,实在是看不清楚了才罢手。

唐娘子给小鱼掖了掖被子,看着女儿熟睡的面容怔了好半晌,才敛了眉目,低低地发出一声叹息。

小小的孩子,跟着她奔波劳累着,粗衣鄙食还那么乐观通达。现在看来,反倒是她在照顾自己了。

唐娘子也不知是不是眼睛用久了酸涩,拿手背揉了揉,心里千头万绪理不出个道道来,终于是搂着唐小鱼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