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小鱼跃农门 > 第一桶金

小鱼跃农门 第一桶金

作者:一树樱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17: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11章第一桶金

鸡打头鸣的时候,唐小鱼就起来了。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灯油太贵,大家都是能省则省。

她早上起来洗漱完毕之后,大杂院子里头大多数人家都起身了。

天还没亮透,四周都是灰扑扑的,推开房门便有刺骨的寒风像刀子似地刮过来。

小鱼再次清点了一下摊子要的材料,面是头天晚上揉得醒好的,有了昨儿的经验,小鱼做了充分的准备,这回出饼可以更快更好。

天蒙蒙亮的时候,小鱼敲开了邻居的家。

“洪大叔早啊。”

洪大叔是这院子里大家默认的头儿,平常邻里有什么纷争大家都来找他评判。小鱼一早便打听清楚的,所以挎了半篮子鸡蛋,特地来洪家拜见。

“唐丫头今儿不出摊?”洪大叔四十开外的年纪,手脚粗大,长得有点凶,一般小孩子跟不太敢跟他亲近。

唐家母女昨儿去摆摊子卖那个香喷喷的脆饼子,这满院子的人都知道,看着她们昨天未过午就一脸喜气地回来便知道生意不差。

“我们初来乍到的,很多地方不懂,还要靠大家提点帮忙。”小鱼笑眯眯地将篮子里的鸡蛋一个个摆到洪家的桌子上,“我们从山村里出来,也没什么好孝敬的,手里有几个鸡子儿,让婶子给栓子哥和虎子弟弟摊鸡蛋饼吃。”

“这哪能收。”洪大叔嘴上说不要,但也并没摆出要推辞的架式来。

小鱼心头微松,知道这是不见外了。

“大叔啊,您也知道,我跟我娘做个小本买卖,便指着这个糊口。”小鱼捏着衣带,看了眼洪大叔的脸色,接着说,“女人家抛头露面地也不容易,咱们头回做买卖,不惯规矩,能不能请大叔指点指点?”

洪大叔心里暗暗点头,原本他也想提点唐家母女两句的,但人家是刚来的,面也没打见过,自己这样去说,一来人家不一定信,二来非但领不了情说不定还会被误会是讹欺妇人。

不管在哪里发财都要答兑地头蛇。有那帮闲地痞的,欺行霸市的,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有生根发芽的土壤。小鱼也没想过自己能避过去。

她们孤儿寡妇的没个依仗,在别人眼中就是块肉,别管是肥是瘦,是苍蝇就得来叮一口。这时候弄清楚市道行情,傍对了胳膊,才不会被人咬得出血掉肉。小鱼是想好了,花钱买个安心。但凡有规矩的,那些闲散痞子便伤不了她们根本。这当然就要人去引路,洪大叔无疑是最合适的。

洪大叔的大儿子在县衙主簿家里当差,他们老两口带着两个小点的儿子在县里讨生活,瞧着主簿的面子,黑里白里都要卖他两分薄面。虽然他们手头没多少钱,但在县里头的人脉还是广的,知道哪帮哪派可倚得,知道哪个地头要向哪拜着。

洪大叔既收了小鱼的礼,自然细细分分地将这街头的派系一一说与她听。昨日她摆摊的地方是正大街,那片的确有人罩着,领头的人外号麻刚,家里哥哥是县衙的班头,收的钱虽然略多些,但拿钱办事,为人也算仗义,但凡他地头上交过份子银的,外人便欺负不到他们头上。昨儿个唐家母女头回摆摊子,麻刚手底下人没去收钱,大约也是见她们是全生面孔,先放一天。今天应该就要来上门收钱了。

小鱼听了连连点头。

她不怕保护费交的多,就怕不知道要交给谁,交多少。像这样一条街有固定收费的才令人安心,凡事讲个规矩方圆,只要有规矩,一切都好办。

小鱼再三谢了洪大叔,这才请了唐娘子,母女二人推着小车又去了昨天摆摊的正大街旁的小巷子口。

天色已经明亮,街上行人也不见有多少,不过临街的店铺已经在卸铺板准备开张了。

唐娘子忙着生火,小鱼调好胡辣汤的配料,便去摆放从别家暂借来的两张简陋小竹桌和四只长条凳。

晨风将她插在摊头的旗子吹得呼啦啦直响,朔风呼呼地吹,直打人衣裳领子袖口处往里头钻,小鱼打了个寒战,搓着手原地跳着,活动快僵掉的手脚。

“娘啊,等以后咱有了钱,我就去盘个像样的铺面,以后咱就在铺面里头,风吹不着,雨淋不到,再雇几个人打杂烧火,咱就去当老板娘和小姐,窝在后头享福。”小鱼眼馋地看着对面街上开张的铺子。

不用多大,像那个卖糕饼馒首的铺子就刚好,揭开蒸屉,那白腾腾的热气将人都包裹起来,好暖和的感觉。

唐娘子盛了一碗热汤递给小鱼:“喝些汤暖暖身子,你再苦两天,等娘把你这手艺都学熟了,你就在家睡着,娘一个人看着铺子就行。”

“那怎么成?我最爱听铜板响了,您要不让我收钱听响儿,我可跟您没完!”小鱼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汤,从里到外都暖了起来,“干活干活!再过一会儿,街坊们就要出来吃早饭了!”

过不多时,香喷喷的葱油胡麻味儿就从小巷子里飘了出来,像把小勾子,将行人的脚步一点点勾到那里去。

“又酥又香的唐家酥饼咧!买四送一喽!”伴随着四溢的香气,清凌凌的女童声音吆喝起来,又精神又敞亮,听得行人心中便是一振。

昨儿尝过味道的,便有家人端着盆过来,买上四五块酥饼再加上一锅胡辣汤,捎回去带给全家人当早餐。没尝过味儿的,也聚拢过来,有钱的买上两张饼就汤,没钱的也瞧一眼闻闻味儿。

虽然小鱼做了充足的准备,第二天排队的人比头天排的人更多,队伍也更长了。

一口平锅,实在没办法做得太快,加上不少人一买好几张,排在后头的人便有些心焦气躁起来。

小鱼个儿小,摊煎饼摊久了胳膊发酸,唐娘子便接了她的活儿。她人长得美,手指白皙纤长,木铲给饼子翻个时姿势优美利落,有那轻狂的男人嘴里便不太能管得住了。

唐娘子面皮薄,听得几句早红透了耳根,紧抿着唇眼泪都快掉下来。

小鱼人往摊子前一站,一手接铜板,一手拿竹夹子夹饼,生生又让排队的队伍往后退了一步。

“各位街坊,大叔大婶,哥哥姐姐,我们母女靠手艺糊口,本小利薄,蒙大家看得起来撑着生意,小女子这里谢谢大家。不过我们是手艺人,靠得是手不是脸,女人家过活本就艰难,若不是迫不得已,谁想抛头露面?还请大家给给脸面,有那嘴里不干不净胡说八道的,我们拼着不赚您的钱,也不能再卖饼子由人侮辱。就说您呢,这位大哥。对不住,您回家把嘴洗洗再来,这饼子不卖您,下一位请。”

小鱼嘴巴甜,说话利落又戳人心。本来看她们身形瘦弱的一对母女,在这大冬天来出摊就觉得可怜,难得的是汤饼又这么好吃,人也有骨气,自然是得人心的。

那刚刚嘴里胡吣的青年还想闹一闹,早被后头的大叔大婶戳着脊骨骂了个跟头,可又不甘心排了半个时辰队什么也买不着。只得又是作揖又是告罪,赌咒发誓再不调戏大娘子,只求能买两块饼回去不至于白瞎了时辰。

小鱼也知道见好就收,做生意的和气为上,转怒为喜,还是做了生意。

这么一闹腾,嘴里浑话的也差不多没了,唐娘子便取了块麻布把口鼻蒙上,只管在后头专心烙饼,小鱼负责收钱卖饼加煮胡辣汤。忙到晌午后,带来的材料竟然卖了大半,一个笸箩都装满了。小鱼将笸箩里的铜钱倒到木头匣子里收好,又将空笸箩放上,等着下一拨生意。

正此时,见着街头来了三个大汉。大冬天也不怕冷,敞着怀,露出刺着虎虫的胳膊,乍着肩膀,一摇三晃地到了摊头前。

小鱼眼尖,瞧见这三人腰上都系着一条青布腰带,腰带上黑线绣着一只狼头,心道:终于来了。

这三人转眼来到近前,正要发威呢,就见一个身材娇小,眉清目秀的小丫头笑嘻嘻地迎上来,对他们招手道:“三位大哥,快来我们摊子上坐坐,喝口热汤暖身子!”

三人对视一眼,果然就挑了板凳坐下。

这一般来说,收保护费的人到了新客这儿,都要先来个下马威,好叫人知晓他们的厉害,明白他们的手段,这样才能让人乖乖掏了钱出来,省去口角麻烦。但凡有客商,见着他们这样横七蛮八的样子,能躲都躲了,哪还有笑着迎上来,往自家拉人的?

这小丫头笑得甜,声音清脆,倒是令人可喜。

小鱼麻利地盛了三碗胡辣汤,又拈了三张饼放在三人面前。唐娘子看着这三人胆战心惊地,悄悄儿拉了女儿的袖子低声道:“小鱼,你去看着锅,还是我来。”

小鱼哪肯让漂亮的唐娘子去应对三个混混,一把将她推到锅前:“娘您趁空多烙些饼,您瞧有客人来了呢。”

然后转声跑到那三人面前:“三位大哥尝尝这饼子这汤,不收钱的。”

倒有些眼色,不过给点不要钱的饼子和汤就想躲了账了?

三人对视一眼,眉峰一扬,便要发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