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超强教师 > 第271章

超强教师 第271章

作者:守望教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3:28: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nb271. 第271章&nb

&nb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类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使得官方的和自发的人才市场开始形成。

&nb陈卫红与詹荣富一起,带着厂里的两名副厂长,在人才市场招聘了十名业务员,一些熟人和亲戚朋友推荐了一些人,两人从中选择六人,一支十六人的业务员队伍组建起来。

&nb随后,陈卫红与詹荣富一起,对业务员进行培训,指导他们熟悉产品,分批次安排在詹荣富的门市和厂里进行实践。其间,陈卫红邀请朱艳红带着两名业务员过来,进行了经验交流。

&nb二十天的集训之后,陈卫红与詹荣富各自带着几名业务员,分赴滇南省的东西两个片区,进行市场拓展。

&nb根据陈卫红的提议,詹荣富安排了一名比较机灵的服装厂业务骨干到陈卫红组,作为陈卫红的助手。

&nb当年十二月底,陈卫红这个组在两个地区发展了代理商,建立起专卖店,还协助代理商在几个县城建立了荣生服装专卖店或专柜,同时帮助原来在詹荣富处进货的两个代理商建立专卖店。

&nb詹荣富在滇南省经商多年,熟人较多,对各地市的情况也比较了解。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发展了四家代理商,并帮助原来在他那里进货的代理商进行了店面和销售网络的升级。

&nb滇南省销售网络形成的同时,荣生服装在西南省的销量稳步增长。

&nb马群佐那边,已经与布料厂签订了生产合同,布料已陆续运抵厂里,开始试生产样品。不过,离正式产品出厂,还有一段时间。

&nb另一个矛盾出来了,荣生服装厂的产能不大,工人不分白天黑夜,三班倒连续生产,仍然供不应求,一些代理商不能及时拿到所需的产品,开始出现抱怨,有的甚至放话,再进不了货,转向去做其他品牌。

&nb陈卫红赶紧联系朱艳红,让她尽可能去做好安抚工作,并与詹荣富商量,先尽量满足西南省的需要,暂缓在滇南省的品牌推广宣传活动,将滇南省大规模的营销活动时间,推延到马群佐那边春装产品出来之后。

&nb陈卫红返回西南省,去几个意见较大的代理商处转了转,代表服装厂和三友商行向他们说明了情况,做了一些情绪上的沟通和安抚工作,再返回双江。

&nb这两个多月,陈卫红与杨莉只是偶尔通一下电话。当陈卫红出现在西南石油矿区职工医院财务室门口时,正在上班的杨莉欣喜地叫了一声 “卫红”之后,竟然怔在那里,眼圈也有些发红起来。

&nb“对不起,杨莉。”陈卫红满心内疚,爱怜地看着杨莉。

&nb如果不是财务室有其他人在,陈卫红真想好好地抱抱她。

&nb“你……先回去吧,我一会儿下班就回来。”杨莉看看财务室的其他人,回过神来之后,把钥匙递给陈卫红。

&nb陈卫红将一个塑料袋交给杨莉:“带了一点糖果回来,大家尝尝。”

&nb“吃喜糖喽!”几名同事开起了杨莉的玩笑。

&nb俗话说,小别胜新婚。陈卫红与杨莉虽然还没有结婚,但两人都已经把对方视为自己的另一半,又正值青春激情的年龄,自然十分的思念着对方。

&nb陈卫红刚进行杨莉家不久,杨莉也进入了房门。

&nb“这么早就下班了啊?”陈卫红欣喜地迎上去,把杨莉拥在怀里。

&nb“不是,我是悄悄地溜出来的。卫红,你瘦了,也黑了,辛苦了。”杨莉把头贴到陈卫红胸前,手指在陈卫红脸颊上抚摸着。

&nb“我没事,你一人在家,也辛苦了。”

&nb“这次回来,不出去了吧?”杨莉看着陈卫红,眼神里充满着期望。

&nb“嗯,年前不出去了。”

&nb“好啊,那年后呢?”

&nb“年后,到时再说吧。”

&nb“我不想你出去,卫红,我……”杨莉有些羞涩地看着陈卫红。

&nb“我也想有个家,等你这一年的试用期满了之后,我们就把手续办了,好吗?”

&nb“嗯,我好想你天天陪着我。”

&nb看着杨莉柔情的眼神和娇嫩的面庞,陈卫红的内心涌起一阵爱怜和愧疚。

&nb“根据发展趋势,我有个想法,想把三友商行的总部迁到双江,找一个较大的门店,在里面设置荣生服装专卖店,化纤布料专卖店,如果场地足够的话,把电器也经营起来。龙城这边设置一个店长,让他来承担管理,你们觉得如何?”第二天,陈卫红把唐大姐和邢勇约在一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nb“我也赞成把三友商行开到双江,只是地点不太好找。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关注这事,在批发市场那一带,没有合适的门店。偶尔有一两家要转让的,都显得太小。那些比较宽敞的,位置又不当道。”唐大姐说道。

&nb“我们多留意一下,找到合适的门店就行动,在没有找到之前,先按目前这个样子做。”

&nb随后,三人根据陈卫红提出的提议,对商行的管理问题进行了磋商,基本同意陈卫红提出的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构,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的商行规范化管理方案,并就荣生服装代理商的利益分配、相关宣传费用的开支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委托陈卫红执笔形成文案。

&nb要建立一个这么庞大的管理方案,陈卫红觉得有些吃力。想到供销社有服装厂和门店,还有层层批发与零售商,应该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方案,决定找杨梅帮忙,向他们学习学习。

&nb“杨梅,又来麻烦你了。”陈卫红到潭定找到杨梅,将一套荣生女装递了过去,介绍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nb“陈卫红,真没想到,短短两年的时间,你的公司就发展得这么大。你说吧,具体想了解些什么,我知道的就告诉你,不知道的帮你找人打听打听。我这里找得到的管理制度和方案,你可以抄去。”听完陈卫红的介绍,已经升任百货组组长的杨梅,豪爽地说道。

&nb在杨梅的帮助下,陈卫红用了三天的时间,分别与供销社的主办会计、采购员、分管财务和销售的副经理进行了交流,对财务、实物的管理制度和措施进行了咨询,还要来了他们的一些方案进行摘抄。

&nb这几天,陈卫红白天在潭定与供销社的人交流,晚上回到乡下老家,结合着了解的情况和书上的介绍,拟订三友商行的管理制度。

&nb供销社已经开始着手下岗分流的前期动员,陈卫红让杨梅帮助自己留意一下,物色库管、店面管理方面的人员。

&nb第三天晚上,陈卫红邀请杨梅和供销社对他提供帮助的几人一起吃饭。

&nb饭后,送杨梅回家的路上,杨梅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看这个样子,过不了两年,我也将下岗。干脆,我来帮你吧。”&nb

&nb“杨梅同学,你是洗我的脑壳、幽默我吧?”

&nb“真的,我们单位好多同事都在想办法找退路了,我也想找一条路。”杨梅已经与辛宇确定了恋爱关系,商定了于今年春节结婚,但两地分居也是一件麻烦事情。

&nb辛宇的父亲在潭定是个人物,在龙城供销社系统也还说得起一些话,但在双江,却就没有什么份量了。供销社目前面临的局面,更让辛宇的父亲影响力下降,无力把杨梅调到双江。

&nb杨梅正为未来而焦虑,正巧遇到陈卫红向她求助,不由得心里一动。

&nb“杨梅,我把你的话当真。如果你真的肯来我们商行,那你就给我们负责管理三友商行双江专卖店,工资待遇嘛,你目前是多少?”

&nb“现在的境况越来越差,物价在上涨,我们的实际收入却在降低,目前每个月只有五六十块钱了。”

&nb“如果你真的肯来,给你基本工资一百元,另外根据销售情况按比例提成。”陈卫红说出了一个数字。

&nb“那就说定了哦,我这边也开始着手准备。”

&nb“暂时别忙?”

&nb“怎么了?”

&nb“我们的门市还没有找好。”

&nb“你们想要什么样的门市?”

&nb陈卫红把要求进行了介绍。

&nb“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的决定,供销系统将增强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改官办为民办,改吃‘大锅饭’为按劳分配,可以在城市设立推销机构或同城市各种经济成份的经营单位联营,积极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改革劳动、人事、工资制度。供销系统这边,我和我爸爸妈妈都还认识一些人,我委托他们打听一下,看供销社或糖酒公司、土产公司等,是否有门店要出租或联营。”杨梅已经升为组长,是供销社的中层干部,对相关政策有些了解,把情况向陈卫红进行介绍。

&nb“好,有了结果马上告诉我。”陈卫红告别杨梅,骑上自行车返回家中。

&nb过了两天,陈卫红接到杨梅打来的传呼,赶到潭定。

&nb“我妈妈的表妹在双江市糖酒公司,据她说,她们那里有一个门市,面积大约在一百平米左右,目前还没有人来承包。你有兴趣可以去看看,需要的话,可以以我姨妈的名义承包下来。”

&nb“承包期限多久?”

&nb“第一期可以签订六年,期满后若要续租,可以优先考虑。不过,听我姨妈说,他们公司有一个规定,就是租凭门店时,要负责安置一些职工。

&nb“这些职工能够用吗?”

&nb“应该可以吧,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你有兴趣的话,我们一起去看看。”

&nb“好啊,你何时有空?”

&nb“你想何时去?”

&nb“我吗?当然是越快越好。”陈卫红是个急性子,说干就干。

&nb“今天有些晚了,现在也不好调班。明天吧,我先把班调一下,给单位请个假。”

&nb杨梅的表姨叫张玉兰,四十五六岁模样,是市糖酒公司的一名门市员。她带着陈卫红和杨莉来到杨梅所说的门市:“就是这家门市。根据公司的要求,要在这家门市安排五名四十五岁以上的老年职工,负责他们的工资,还要为他们交纳养老金。另外,房租是……”

&nb这个门市占地大约一百二十平米,虽然在大街上,却略显偏僻,过往的人不多,店里更是冷清。

&nb据张玉兰介绍,有几名职工动过心思要承包这个门市,对于租金之类的都没有异议,但对于要负责安置五名中老年职工这个条件,却感到难以承受。

&nb“我们这些人,年纪大了,成了被人嫌弃的包袱,没人要了。”张玉兰的神情充满着失落。

&nb“张阿姨千万别这样说,老人是家里的一宝,在单位也是这样。再说,你并不老啊。”陈卫红真诚地安慰着张玉兰。

&nb“怎么样,看中了吗?”张玉兰问道。

&nb“我与商行的另外两位股东再商量一下,尽快答复你。张阿姨,你这边也留心一下,有什么动静就立即通知我。”陈卫红将自己的传呼号写给张玉兰。

&nb告别张玉兰之后,陈卫红随即把唐大姐和邢勇约过来,对这个门市进行调研和论证,并托人打听了这一带的城市发展规划布局,以及糖酒公司的改制政策。

&nb三天之后,陈卫红再次约上杨梅,来到张玉兰家。

&nb“张阿姨,又来麻烦你了。”陈卫红递上了一个装着糖果的口袋。

&nb“陈同学,来就是嘛,怎么这么客气?”张玉兰客气地招呼着陈卫红与杨梅。

&nb“姨妈,你可以出面,把这个门面承包下来吗?”坐下之后,杨梅开门见山地说道。

&nb“当然可以啊,只是,我们这种人习惯了一辈子干老实活,不懂经营管理,不敢去承包,况且也没有这么多的本钱投入进去,最关键的,是怕经营不走,付不起几名职工的工资。”张玉兰说道。

&nb陈卫红向杨梅递了个眼色,杨梅心领神会:“姨妈,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再过三两年,我们也将下岗,想早一点给自己找条路。你看这样行不,你帮我把这个门市租下来,我与我这同学一起经营。你们几位老人家,可以到店里来上班。”

&nb“你准备承包下来做什么?你有本钱吗?你爸爸妈妈知道这事吗?他们支持你不?你要知道,不管你生意是亏还是赚,每个月都必须付这五名老职工的工资和福利,还要为他们交纳养老基金。”张玉兰充满着担心,一口气问了几个问题。

&nb“我没有本钱,但我这同学有,他是龙城县三友商行的老板,在省城和周边几个城市都开了公司,生意做得可大了。”杨梅指了指陈卫红,把三友商行和代理经营荣生服装的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nb“如果不是亲耳听说,我还真是难以相信,陈老板这么年轻,事业就做得这么大。好,我一会儿就去找领导提出申请,再尽量多争取一些优惠政策。不过,经营管理,就得靠你们了。”通过反复追问,把陈卫红的实力了解清楚之后,张玉兰放下心来。

&nb“就拜托张阿姨了。以后,你愿意来上上班也行,不想来上班就在家闲着,你的工资我也照发。”投桃报李,陈卫红开出了条件。

&nb“有人收留我们这样的人,我就放心了。我们这样的人,干活惯了,耍起反而不舒服。”

&nb“好,这个店以后由杨梅管理,你多帮着她一些。”陈卫红心中决定,如果张玉兰要来上班,就暗中多发一份工资给她。

&nb“杨梅,改制还没有改拢你们那里,你就要急着出来啊?”

&nb“早晚都有那一天,晚出来不如早出来。姨妈,就拜托你了。”

&nb很快,张玉兰通过杨梅传来消息,公司基本同意由她承包这个门市,只是出于保险起见,要求张玉兰上交一份经营方案,交验经营本金,并签订相关责任书。

&nb张玉兰让陈卫红与杨梅一起过去商量。

&nb对于经营方案,陈卫红早已成竹在胸,不过,在上交的方案中,只写出了一部分,完成之后交给张玉兰。公司的这些责任书,与先前所说的差不多,只是以合同的形式,把责任进行了明确。

&nb至于承包期限,通过张玉兰的努力,经过反复谈判,公司同意延长两年,到最年轻的一名职工达到退休年龄为止。

&nb门店的移交时间,定于次年三月一日。

&nb有人分析过,每一个人的后面至少有二十四个人。得到一个人的信任,将会得到他身后二十四人的帮助;伤害一个人,将会引起他身后二十四人的不满。陈卫红因为得到杨梅的信任,进而得到张玉兰的信任,获得了糖酒公司门市内部承包的信息,进而将这个门市租赁下来,解决了一年来一直想解决的难题。

&nb“人脉就是钱脉。”晚上,陈卫红在本子上大大地写下六个字。&nb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