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超强教师 > 第270章

超强教师 第270章

作者:守望教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3:28: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nb270. 第270章 扩大再生产

&nb詹荣富、马群佐与几位管理人员,按照划定的区域,去查找和联系服装生产厂家,各自忙碌起来。

&nb陈卫红也没有空着。

&nb接连三天,陈卫红早早地就出了门,拒绝了詹荣富安排来带路的工人,委托他向詹荣富说明情况,然后背着挎包走了出去,很晚才回到招待所的房间。

&nb陈卫红在晚上散步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处绝佳的宝地。

&nb在离荣生服装厂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湖泊,湖水清澈,空气清新,环境幽静。钻入林间,几乎是与世隔绝,是闹市中的一片净土,喧嚣都市里难得的一方清静之地。

&nb五点过,陈卫红就来到湖边,习武练功之后,就着白开水吃下路上为早起小贩服务摊点上购买的馒头,开始研究“推销员”这一课题。

&nb陈卫红首先依照定量与定性两个维度的标准,对之前三友公司招聘的三十名销售员的表现与业绩进行综合考评,得出单项与综合的结果,并划分出二十个三级指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这些销售员的学历、在校学习成绩与表现、性格特征、家庭状况等进行了追踪调查,力图找到对销售员工作表现、业绩与发展潜力的影响因素,为下一步招聘和培训推销员做好准备。

&nb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在没有电脑的八十年代,其难度之大,处理之复杂,一般的人无法想像。

&nb第三天下午,陈卫红回到招待所,神情显得有些疲惫,却表现出难以遮掩的兴奋。

&nb随后两天,陈卫红把自己关在招待所,除了吃饭出来一会儿之外,基本封闭着。

&nb詹荣富安排了一名三十几岁的老大姐照顾陈卫红的生活。

&nb这几天,根据詹荣富的要求,这位大姐除了叫陈卫红吃饭,每天往房间送两次水果并做做卫生之外,基本不去打扰陈卫红。

&nb第六天上午,陈卫红有些兴奋地来到荣生服装厂,准备与詹荣富和马群佐聊聊。

&nb马群佐不在,詹荣富把这几天的情况向陈卫红进行了介绍。

&nb这几天,詹荣富等人将阳明市及周边的服装厂都跑遍了,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这些国营服装厂,有的把詹荣富他们看作是骗子,根本不予理会。有两个厂的销售部负责人到是与他们初步交流了一下,可是,依然端着国营厂老大哥的架子,对荣生服装厂的业务显得不屑一顾。还有一个厂,面临马上就要停厂的局面,仅依靠租赁房屋收取一点租金勉强给职工发放一点生活费,却也不愿意承接荣生服装厂的业务。

&nb有些街道小服装社愿意承接荣生服装厂的业务,可是,看到他们简陋的设备和老幼搭配的工人,詹荣富等人只好叹了口气,掉头离去。

&nb见此情况,马群佐于昨天返回沿海老家,一方面考察、联系生产厂家,另一方面去详细调查设备情况,为购置设备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准备。

&nb“这两天,我们再次认真地进行了研究,觉得我们的服装发展前景广阔。不到一年时间,在西南省就打开了销路。接下来,我们先打开滇南省几个主要的地级市的销路,然后再往周边的几个省份拓展。以我们目前的生产能力,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经过商量,我们决定一定要把这事做好。不管是添置设备扩大规模,还是委托生产,总之要提高产能,不仅满足目前的要求,更要考虑多打开几个省份之后的市场需求量。”詹荣富与马群佐看准了这一商机。

&nb“我也是这样看的。仅西南省,我估计明年的销量,至少是今年的两至三倍。按乐观估计,我们能够在附近这五六个省打开市场,年产值将达到……毛利润应该在……”这两天,陈卫红也对此进行过测算,把自己测算的结果说了出来。

&nb“陈主任,你是怎么测算出来的?居然与我们测算的差不多”

&nb“我……只是瞎蒙的。”

&nb“陈主任,你这话骗得了别人,可骗不了我。我们有十来年摸爬滚打的经验,还有厂里专业人员的协助才分析出这个结果,你去随口就说了出来,这其中一定有道理。我知道你深不可测,深藏不露。这里也没有其他人,就别保守了吧,快说说,你有什么秘诀,是怎么测算出来的?”

&nb“其实也没有什么秘诀,就是简单的概算。对于附近几个省的人口数量与构成,原来读书时学过,根据这几年人口递增和经济发展情况,我进行了一些调整。在人口基数的基础上,我概算出各个年龄段的人口数量,以及不同经济收入层次、学历水平、所处环境的人员概数,结合在对双江、南江等地的调查数据,加上对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得出上限和下限数量,再取其中数而得。”陈卫红以西南省为例进行分析,简要介绍了如何通过概算进行预测市场销量的预测,以及如何取上限与下限。

&nb“啊,还有这门学问啊?那不成了能够掐指一算的诸葛亮了?”詹荣富吃惊地看着陈卫红。

&nb“在数学里面,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基础知识。国外做销售的,都要先经过这个概算,以此确定可能的销量,再据此确定产能和生产规模,据此购置设备和组建生产队伍。对于这些,我也是从书本中学来的,只学了些皮毛,不知道算得对不对,误差有多大?”确实,对于这个概算结果,陈卫红心里也没底。

&nb“陈主任,你太厉害了。你这样的人才,不出来经商真是太浪费了。只要你全身心踏入商海,很快,你的出息将大大地超过我们。”

&nb“谢谢詹老板的鼓励,我这点雕虫小技,真的算不了什么。”

&nb“你就别谦虚了,既然你现在已经从学校出来,以后我们好好合作,在这条路上好好发展。有了你的加盟,我的信心也更足了。”

&nb“谢谢詹老板的信任和扶持。既然你们已经定下了要扩大生产规模,那么,销售这边就应该开始行动了。”

&nb“嗯,你有什么打算?”

&nb“通过这几天的分析,我的想法是……”陈卫红拿出一个本子,把自己这几天整理出来的研究成果以及下一步的计划,向詹荣富进行了介绍。

&nb陈卫红发现,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工作表现,与他们的知识几乎没有关系,与沟通协调、语言表达等能力有一定的联系,却也不是特别大。

&nb通过对比分析,陈卫红认为,对销售人员的业绩真正起根本作用的,是销售员的心态、理念与习惯。朱艳红、辛雨,根本就没有学过营销方面的知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能力,但是她们的心态阳光积极,内心深处有着一定要把销售做成功的信念,有着把生意做大做强的理念,也有着比较好的待人接物的习惯。在遭遇挫折时,不会退却,不会找借口为自己开脱,更不会抱怨他人,而是不屈不挠地继续努力,适时适地针对不同的对象调整方法,改变自己以适应现实,所以,很快取得了成功。

&nb职高生中,几名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实际的销售活动中,面对与书本中理想世界差距太大的纷纭复杂的现实,感觉学校所学的那些东西,几乎派不上用场,显得迷茫,手足无措。他们在学校是优生,使得他们的思维进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只要认真看书学习,死记硬背住更多的知识,就能获得好成绩,就可以取得“成功”。而残酷的现实却完全不是这样,认真看书学习、花费不少功夫记住的这些死知识,却几乎没有什么用。

&nb更为糟糕的是,这些优生在学校时,经常受到教师的表扬,同学们投来的也多是艳羡的目光,心里滋生着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进入市场之后,服务对象不知道他们是优生,不理会他们的过去,让他们有了些微的失望。

&nb我们的业务员从事的是推销工作,这是一项充满着失败的工作,往往十次甚至一百次才有一次成功。后进生们,平时受冷落惯了,也经常被嘲讽、遭白眼,遇到了挫折,往往不当回事。而优生则不同,当连续遭遇几次挫折后,就会受不了,情绪恶化,而这,将影响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好在,这些优生往往更加勤奋,更能吃苦,可以弥补一些他们情绪上的不足,让他们压抑住自己内心的失意去努力工作。但是,他们并不快乐,内心充满着压抑和痛苦,制约着他们的进取与发展。

&nb“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的孩子比没有受过教育的孩子离智慧更远,这些原本积极阳光、聪明活泼的孩子,却因为在最具有可塑性的时段,被强灌知识的教育方式将其光阴误用,被无用的垃圾知识将他们的大脑强占,使得他们还不如没有受过这些教育的学生。所以,在招聘业务员时,我们不要去看他们读书时的成绩,而是首先关注他们的心态是否阳光,内心是否强大,是否喜欢推销员这个职业,能否经受得住挫折的考验,是否喜欢抱怨;其次,要看他们是否具有自觉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行为,是否愿意与朋友分享成果,是否勇于担当;第三,观察他们的习惯,包括生活、工作和与人交往等,特别是守时、讲信用的习惯;最后,才是销售的技巧与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因为,前三点如果优秀的话,最后这一点,虽然很重要,却是很快就可以学会的。”陈卫红将自己拟订的业务员招聘评分标准递给詹荣富。

&nb“太好了,没想到这两天你一个人悄悄地做了这么多事情。”

&nb两人就下一步扩展市场,招聘、培训业务员,以及业务员的待遇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商讨,并商定,待马群佐那边有了初步的眉目,马上开始招聘和培训业务员。

&nb前几天,陈卫红在思考滇南省销售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认真反思了三友商行的管理。

&nb三友商行的管理,仅就商行本部的零售业务,没有什么问题。但西南省的荣生服装代理,在管理体制和财务上,却显得有些混乱。

&nb开始代理荣生服装时,陈卫红也不知道这个业务能够发展成什么样,也没有进行长远的规划,只是见子打子地摸索着做,财务制度和管理方案极不完善,基本处于包包帐的状态,很多帐目都不符合规范。业务量不大时,看不出有什么问题,随着荣生服装在西南省销售市场的打开,资金的收支量都急剧增大,“包包帐”的管理方式很显然不适应新的形势了,怎么办呢?

&nb陈卫红拟订了一个初步方案,准备回到双江后,与邢勇和唐大姐好好商量一下,从明年元月开始,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对商行进行规范化管理。

&nb接下来的几天,陈卫红开始进行业务员招聘与培训的准备,并去书店和图书馆找来一些资料,开始研究滇南省的地理与风土人情。

&nb过了七八天,马群佐打来电话,告知基本落实了一个生产厂家,是一家台资老板的服装厂。这家服装厂的老板看中了大陆劳动力比较便宜的优势,来大陆投资建厂,所做的业务基本是为国外的品牌服装加工,因而设备先进,产能大且管理也比较规范、严格,对质量更有保证。不足的是加工费用偏高,比自行组织生产,加工费用大约高出一半:“不过,这样可以减少我们的资金压力,还可以尽快生产出产品。增加的这些加工费,加到成本里面,总的售价会增加一些,但也不会太高,对销售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

&nb马群佐让荣生服装厂的生产厂长带着两名技术骨干赶过去,与厂方就生产的细节进行谈判,同时落实布料的生产。

&nb陈卫红又提出了一个建议,对于女装,另外注册一个或三个商标,使服装的名称具有女性味,切合时尚而又不庸俗。

&nb詹荣富与马群佐同意了陈卫红的意见,并让他提出方案。

&nb陈卫红与詹荣富则开始着手招聘业务员,筹备对业务员的培训事宜。

&nb两人商定,去人才市场,按照陈卫红拟订的评价标准,面向社会优中选优,通过一对一的单独面试和简单的笔试,先招聘二十名业务员。对于招聘对象则不过分关注,有过工作经验的当然好,没有工作经验的,通过培训和实践引导和帮助其慢慢成长。

&nb荣生服装开始扩大再生产。&nb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