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 第九十七章 靖王府的鸿门宴

马车碾过京城朱雀大街的青石板,车轮与石缝碰撞的声响,在寂静的暮色里格外清晰。黄玉卿掀开车帘一角,目光掠过街边挂着灯笼的权贵府邸 —— 朱红大门上的铜环锃亮,守门的家丁衣着光鲜,连街面上的积雪都被扫得干干净净,与朔北的苍茫凛冽截然不同。可这份精致里,却藏着让她脊背发凉的紧绷,仿佛每一盏灯笼下,都有双眼睛在暗中打量。

“快到靖王府了。” 萧劲衍的声音在身侧响起,他指尖按着腰间的佩剑,指节微微泛白。方才在城门口,守卫查验通关文牒时,那过分细致的盘问、反复打量他们随行 “商队” 的眼神,都透着不寻常。而前来接驾的靖王长史,一路上三番五次打探朔北的军粮储备、钱庄黄金数量,话里话外都在试探他们的底气。

黄玉卿放下车帘,将暖炉往怀里拢了拢,指尖触到贴身的玉佩,才稍稍定了定神:“长史看似客气,实则句句带刺。靖王这么急着设宴,怕是等不及要亮底牌了。” 她想起出发前暗卫传回的消息 —— 靖王最近频繁与柳太傅的门生来往,而柳太傅正是当年主张削夺边将兵权的核心人物。这次宴会,恐怕不只是 “接风” 那么简单。

马车在靖王府门前停下,朱红大门洞开,靖王一身锦袍,亲自站在台阶下等候,脸上堆着热络的笑:“劲衍兄,玉卿夫人,一路辛苦!本王已备下薄酒,就等二位了。” 他目光先落在萧劲衍身上,随即转向黄玉卿,眼神里的探究毫不掩饰,像是要把她从里到外看个透彻。

萧劲衍翻身下车,动作利落,玄色披风扫过地面的积雪,带起一片细碎的雪沫:“靖王客气了。” 他语气平淡,没有多余的寒暄,伸手扶黄玉卿下车时,指尖悄悄在她掌心捏了一下 —— 那是他们约定的信号,提醒她多加小心。

黄玉卿顺势起身,对着靖王福了一礼,笑容得体却疏离:“劳烦靖王挂心,臣妇与将军不过是走了段寻常路,谈不上辛苦。” 她的目光掠过靖王身后的侍从,发现有个面生的青衣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那动作竟与朔北暗卫训练时的习惯有些相似 —— 看来靖王不仅邀了他们,还带了 “观察者”。

进府的路很长,两侧的廊柱上挂着鎏金灯笼,照亮了庭院里的奇石假山。黄玉卿眼角的余光扫过假山后,隐约看到一道黑影闪过,心中冷笑:靖王倒是谨慎,连府里都布了暗哨。

宴会厅里暖意融融,紫檀木长桌上摆满了珍馐 —— 有朔北罕见的海味,有西域进贡的葡萄酿,还有中原特有的精致点心。可黄玉卿看着这些,却没半分食欲,只觉得这满桌的酒菜,都像是裹着糖衣的刀子。

分主宾落座后,靖王端起酒杯,先敬了萧劲衍一杯:“劲衍兄在朔北大败北境联盟,护住了大靖的北大门,这杯酒,本王敬你!” 他仰头饮尽,目光却紧紧盯着萧劲衍的反应,像是在等着他露出什么破绽。

萧劲衍端起酒杯,却没有立刻喝,只是淡淡道:“保家卫国,是臣的本分。若非朔北军民同心,单凭我一人,也成不了事。” 他这话看似谦虚,实则堵死了靖王接下来可能的话 —— 若是靖王想夸他 “功高”,便会显得刻意;若是想提 “兵权”,又会被 “军民同心” 挡回去。

靖王脸上的笑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转而看向黄玉卿:“玉卿夫人更是厉害,不仅能医病救人,还能把朔北的酒坊、牧场打理得井井有条。听说朔北如今‘富可敌国’,多半是夫人的功劳吧?” 他这话看似夸赞,实则暗藏陷阱 —— 若是黄玉卿接了 “富可敌国” 的话,便是自曝其短;若是否认,又显得虚伪。

黄玉卿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笑道:“靖王说笑了。朔北能有今日,全靠朝廷的支持、将军的守护,还有牧民们的辛苦劳作。臣妇不过是做了些分内的小事,哪担得起‘富可敌国’的夸赞?再说,朔北的财富,终究是用来养兵、养民的,若是算在臣妇头上,倒显得臣妇贪心了。” 她话里带了点自嘲,既化解了 “富可敌国” 的烫手,又暗指朔北的财富并非私产,堵了靖王想拿 “敛财” 做文章的念头。

靖王碰了个软钉子,却没气馁,反而拍了拍手。很快,一群身着舞衣的女子从屏风后走出,舞姿曼妙,乐曲悠扬。其中一位红衣女子,径直走到萧劲衍面前,端着酒杯屈膝行礼:“小女苏婉,敬将军一杯。听闻将军英勇善战,小女敬佩不已。”

黄玉卿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 —— 这女子的姓氏,还有她眉宇间那点似曾相识的神态,竟与苏清柔有几分相似。她抬眼看向靖王,果然见靖王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

萧劲衍连眼皮都没抬,语气冷得像朔北的冰:“不必了。本将军饮酒,只与知己同饮。” 他这话既拒绝了苏婉,又不动声色地看向黄玉卿,眼底的暖意与对旁人的冷淡形成鲜明对比。

苏婉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僵在原地不知所措。靖王连忙打圆场:“看来将军是个重情之人,倒是本王考虑不周了。” 他挥了挥手,让舞女们退下,话锋一转,又提到了正事,“说起来,劲衍兄,如今朔北兵强马壮,本王听说,你手下的骑兵已有五万之众?朝廷最近在整顿边防,少帝有意让各边将缩减兵力,你看……”

终于说到兵权了。黄玉卿握着茶杯的指尖微微收紧,掌心沁出细汗。她知道,这是靖王今晚的第一个杀招 —— 若是萧劲衍答应减兵,朔北的防御会大打折扣;若是不答应,便是 “抗旨不遵”。

萧劲衍放下酒杯,指尖在桌沿轻轻敲了敲,声音沉稳:“靖王有所不知,朔北地域辽阔,边境线长达千里,五万骑兵看似不少,实则分散在各个关隘,每个关隘能驻守的兵力不过数千。去年北境联盟来犯,若非各关隘拼死抵抗,后果不堪设想。”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靖王,“减兵之事,并非臣不愿,而是朔北的安危,容不得半分冒险。若是少帝有旨,臣愿回京与少帝、与兵部详细商议,定出一个既不影响边防,又符合朝廷要求的方案。”

这番话既没直接拒绝,又把难题推回了朝廷,让靖王找不到反驳的理由。靖王眼底闪过一丝不悦,却还是强压着怒火,又看向黄玉卿:“玉卿夫人,朔北的耐寒作物和酿酒技术,可是帮了牧民不少忙。如今中原也有不少地方闹饥荒,少帝一直想把这些技术推广到中原,夫人可否……”

这是第二个杀招 —— 要技术。黄玉卿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温和:“靖王体恤百姓,臣妇佩服。只是这耐寒作物,需得在朔北的土壤、气候里才能生长,中原的水土未必适合;酿酒用的野果,也只有朔北才有。若是强行推广,不仅种不出粮食、酿不出好酒,还会浪费百姓的人力物力。” 她话锋一转,又补充道,“不过,臣妇已让人整理了作物的种植笔记、酿酒的基础方法,若是朝廷需要,臣妇愿意献上。只是具体如何调整,还需农官、酒师们实地研究,臣妇不敢妄言。”

她只给基础方法,不给核心技术 —— 既显得有诚意,又守住了朔北的根本。靖王听得脸色发青,手指在桌下攥紧了拳头,却又发作不得。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侍从匆匆走进来,在靖王耳边低语了几句。靖王的眼睛瞬间亮了,随即又恢复了平静,笑着对萧劲衍和黄玉卿说:“方才收到消息,柳太傅的门生李大人,今晚也在府中赴宴。李大人在兵部任职,正好可以和劲衍兄聊聊边防的事。”

黄玉卿心中一凛 —— 柳太傅的门生!这就是暗卫查到的 “靖王与柳太傅门生勾结” 的实据!原来靖王设这场宴,不仅是为了试探他们,还想让柳太傅的人在场,记下他们的言行,日后在朝堂上发难。

萧劲衍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端起酒杯,看似随意地晃了晃,酒液在杯中泛起涟漪:“哦?那倒是巧了。只是本将军今日赶路劳累,怕是没精力与李大人详谈。若是李大人有兴致,改日再约如何?” 他直接拒绝,不给对方插话的机会。

靖王没想到萧劲衍会这么不给面子,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宴会厅里的气氛瞬间降到冰点,连侍从们都大气不敢喘。

黄玉卿见状,连忙起身,对着靖王福了一礼:“靖王,实在对不住。将军昨日在途中受了点风寒,今日确实精神不济。若是扫了靖王的兴,臣妇代将军赔个不是。” 她主动示弱,给了靖王一个台阶下,又暗示萧劲衍 “身体不适”,若是再逼下去,反倒显得靖王不近人情。

靖王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勉强笑了笑:“既然如此,那便不勉强了。只是这杯酒,劲衍兄总得喝了吧?” 他端起面前的酒杯,递向萧劲衍,眼神里带着不容拒绝的压迫。

黄玉卿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 她总觉得这杯酒不对劲。方才靖王让侍从添酒时,眼神闪烁了一下,而且这酒的香气,比之前的更浓,像是加了什么东西。

萧劲衍看着那杯酒,又看了看黄玉卿,伸手就要去接。黄玉卿连忙上前一步,假装脚下不稳,不小心撞到了萧劲衍的胳膊。酒杯 “哐当” 一声掉在地上,酒液洒了一地,还溅到了靖王的锦袍上。

“哎呀!臣妇该死!” 黄玉卿连忙跪下请罪,心中却松了一口气 —— 幸好没让萧劲衍喝到那杯酒。

靖王看着洒在身上的酒液,脸色铁青,却又不能对黄玉卿发作,只能强忍着怒火说:“无妨,夫人起身吧。看来今日确实不宜宴饮,那便先送二位回驿站休息。”

萧劲衍扶起黄玉卿,对着靖王拱了拱手:“叨扰靖王了。告辞。” 他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可握着黄玉卿的手,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离开靖王府的马车里,黄玉卿才敢喘口气。她从袖中取出一根银针,递给萧劲衍:“方才那杯酒,我总觉得不对劲。若是有机会,让人去查验一下地上的酒渍。”

萧劲衍接过银针,紧紧攥在手里,眼底满是寒意:“不用查了。方才侍从收拾碎片时,我看到他偷偷用帕子擦了酒渍,还把帕子藏了起来。靖王这是想对我用阴招。”

黄玉卿的心沉了下去 —— 酒里果然有问题。看来这京城的路,比他们想象的还要难走。

马车继续前行,窗外的灯笼渐渐稀疏。黄玉卿靠在萧劲衍肩上,轻声道:“柳太傅的门生在场,靖王又用酒暗算你,接下来,他们怕是要在朝堂上动手了。”

萧劲衍点头,指尖轻轻抚摸着她的发顶:“我已让人去联系驿站里的暗卫,让他们盯着靖王府和柳太傅门生的动向。明日面圣,我们多加小心便是。”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方才靖王提到柳太傅在整理‘边防旧案’,我总觉得,他说的旧案,可能与父亲当年中风有关。”

黄玉卿猛地抬头 —— 老将军当年中风,一直怀疑是有人暗算,却没找到证据。靖王提到的 “边防旧案”,会不会就是关键线索?这倒是解开了他们心中长久以来的一个疑团,可新的担忧又涌上心头:若是柳太傅借着旧案做文章,不仅会牵连老将军,还会给他们扣上 “谋逆” 的帽子。

马车驶过一条僻静的小巷,巷口的灯笼忽明忽暗。黄玉卿看着窗外的夜色,轻声说:“看来这京城的夜,注定是不安稳了。”

萧劲衍握紧她的手,声音坚定:“别怕,有我在。无论他们耍什么手段,我们都能扛过去。”

夜色渐深,马车的影子在青石板上拉得很长,像是一条通往未知的路。而靖王府里,靖王正对着满地的狼藉发脾气,青衣人站在一旁,低声道:“王爷,明日面圣,李大人会按照计划行事,定能让萧劲衍夫妇吃不了兜着走。”

靖王冷哼一声,目光阴鸷:“最好如此。若是拿不下他们,我们之前的谋划,就全白费了。”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京城的夜色里酝酿。而萧劲衍和黄玉卿,不过是刚刚踏入这场风暴的中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