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 第九十六章 进京前的暗潮

朔风卷着细雪,打在将军府书房的雕花窗棂上,发出细碎的声响。黄玉卿指尖捏着少帝那封召他们回京述职的明黄圣旨,宣纸上 “共商国是” 四个字墨迹未干,却像压了千斤重的石头,让她心口发沉。

萧劲衍刚从校场回来,玄色劲装还沾着雪粒,他抬手解下腰间佩剑,剑穗上的狼牙坠子轻轻晃动 —— 那是去年北境之战斩获的敌将信物,如今却成了提醒他局势未稳的警钟。“京中这道旨意,来得不是时候。” 他走到黄玉卿身边,目光落在她微微蹙起的眉头上,伸手替她揉了揉眉心,“刚打退北境联盟,朔北根基还没扎稳,少帝突然召我们回去,怕是没那么简单。”

黄玉卿抬头看他,眼底映着烛火的微光:“你也觉得不对劲?少帝前几日还在嘉奖令里说‘朔北乃国之屏障,卿等可安心镇边’,转头就变了主意。这‘共商国是’,恐怕是‘共审朔北’才对。” 她将圣旨摊在桌上,指尖划过 “富可敌国” 四字旁的留白,“京中那些权贵,早盯着我们的酒坊、牧场和钱庄了。这次回去,少不了要应付一场鸿门宴。”

萧劲衍沉默着点头,伸手拿起桌上的朔北舆图,指尖点在新都的位置:“我们在朔北建城、开商路,流民归附者日众,军中粮草充足,这些事传到京中,早成了别人眼中的刺。尤其是靖王,上次送来的西域战马,明着是示好,实则是想探我们的军事实力。这次回去,他必定会借着少帝的名义,逼我们交出些东西。”

“交出东西是小事,怕就怕他们拿‘功高震主’做文章。” 黄玉卿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冷风裹着雪沫扑进来,让她瞬间清醒了几分,“你还记得去年冬天,我们用空间里的血参救老将军时,老将军说过的话吗?他说京中那位致仕的柳太傅,当年就曾借着‘整顿边防’的名义,削了三个边将的兵权。如今柳太傅虽退了,他的门生故吏还在朝中任职,这次说不定会借着我们回京的机会,旧事重提。”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进萧劲衍的心湖。他想起父亲中风初愈时,攥着他的手说 “京中水深,切莫轻易涉足” 的模样,喉结动了动:“父亲的话,我一直记着。只是这次是少帝亲召,若是抗旨,反倒给了别人把柄。” 他走到黄玉卿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驱散了她指尖的凉意,“不过你放心,我已让暗卫去查京中动向,尤其是靖王和柳太傅那边的消息,不出三日,应该就能有回音。”

黄玉卿点头,转身从书架上取下一个紫檀木盒子,打开后,里面整齐码放着一叠叠账本 —— 有酒坊的出入明细,有牧场的牲畜存栏记录,还有钱庄的黄金储备清单。“这些东西,我准备带上京去。” 她拿起一本酒坊账本,指尖划过上面的数字,“我们的酒坊之所以能盈利,一来是靠朔北独特的野果,二来是靠军中帮忙运输,没有动用朝廷一分钱。牧场的牛羊,是牧民自愿入股养殖的,我们只是提供了种子和技术,分账时也优先分给了牧民。这些账目清清楚楚,就算他们想找茬,也抓不到把柄。”

萧劲衍看着她认真的模样,眼底泛起暖意。从初见时那个敢当众拆穿谣言的女子,到如今能替他打理朔北大小事务的贤内助,她的成长,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你准备得周全,只是京中人心叵测,光有账目还不够。” 他伸手拿起一枚玉佩,那是黄玉卿的空间玉佩,上次雪灾时,她就是靠这枚玉佩里的灵泉水,救了不少冻伤的牧民,“空间的事,终究是我们最大的底牌,这次回京,你千万要小心,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动用空间。”

黄玉卿接过玉佩,贴身收好,指尖传来玉佩温润的触感,让她安心了不少:“我知道。空间的秘密,除了你和我,就只有明轩知道,他年纪虽小,却比同龄人沉稳,不会泄露出去。念安和念北还小,我没告诉他们空间的事,这次进京,也打算把他们留在朔北,让老管家照看,免得在京中遇到危险。”

提到孩子们,萧劲衍的眼神柔和了几分。萧明轩如今已能跟着老将军学习兵法,上次还提出用牧民做眼线,构建边境预警网,让他刮目相看;念安对沙盘地图感兴趣,常常拿着小旗子在沙盘上推演,颇有几分他的影子;念北则喜欢跟着账房先生算账,对数字格外敏感,上次还准确预测了西域毛皮的价格波动。“明轩懂事,让他留在朔北,帮着老管家处理些事务,我也放心。” 他顿了顿,又道,“只是辛苦你了,这次进京,要和孩子们分开些时日。”

黄玉卿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浅笑:“为了朔北,为了我们的家,这点辛苦不算什么。再说,我们只是去述职,最多一个月,就能回来。” 她走到桌边,拿起一支狼毫笔,在纸上写下 “贡品” 二字,“我还准备了些朔北的特产,比如千年血参、陈年烈酒、狐裘大衣,还有西域的宝石,作为贡品献给少帝和太后。少帝年轻,或许会看重这些东西;太后仁慈,上次我去京中时,她对我颇为照顾,这次送些特产,也能缓和些气氛。”

萧劲衍看着她写下的字,点头赞同:“你考虑得周到。只是靖王那边,怕是不会轻易放过我们。他上次设宴,就想用美色拉拢我,这次我们进京,他说不定会用更阴险的手段。” 他想起暗卫传来的消息,靖王最近和柳太傅的门生走得很近,似乎在密谋着什么,“我已调了五百精锐,伪装成商队,跟着我们进京,暗中保护你的安全。京中的驿站,我也让人提前打点好了,住进去后,不会有外人打扰。”

黄玉卿心中一暖,靠在萧劲衍肩上:“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只是我总觉得,这次进京,不会那么顺利。靖王对我一直心存芥蒂,上次苏清柔被流放,他就暗中派人调查过,虽没查到什么,却也让我提心吊胆。这次我们手握朔北的财富和兵权,他肯定会想方设法削弱我们的势力。”

萧劲衍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声音低沉而坚定:“无论他想什么办法,我都不会让他伤害你。朔北是我们一手建起来的,是我们和孩子们的家,谁也别想夺走。” 他抬头看向窗外,雪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映出一片银辉,“等我们从京中回来,就加快新都的建设,让朔北变得更加强大,到时候,就算京中想动我们,也要掂量掂量。”

黄玉卿点头,闭上眼睛,靠在他肩上,感受着他身上的温度。她知道,这次进京,是一场硬仗,不仅要应对京中权贵的刁难,还要守住朔北的根基。但只要有萧劲衍在身边,她就有勇气面对一切。

三日后,暗卫传回消息,靖王果然在和柳太傅的门生密谋,想借着这次回京述职的机会,逼萧劲衍交出部分兵权,并让黄玉卿分享酿酒和耐寒作物的技术。少帝虽没有明确表态,但也默许了靖王的做法,显然是想借此机会,试探他们对朝廷的忠心。

黄玉卿看着暗卫送来的密信,指尖微微发凉。她将密信递给萧劲衍,沉声道:“看来,我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靖王这次是铁了心要跟我们作对,柳太傅那边也在煽风点火,少帝则坐山观虎斗,想坐收渔翁之利。”

萧劲衍看完密信,将其揉成一团,扔进火盆里,火焰瞬间将密信吞噬,留下一缕黑烟。“他们想要兵权和技术,没那么容易。” 他眼神冷冽,“兵权是我们在朔北立足的根本,绝对不能交;酿酒和耐寒作物的技术,是我们辛苦研究出来的,也是朔北牧民的生计所在,更不能轻易分享。这次进京,我们就跟他们好好周旋,让他们知道,朔北不是好欺负的。”

黄玉卿点头,转身从衣柜里取出一件红色的披风,那是上次萧劲衍特意为她定制的,用的是最好的狐裘,保暖又好看。“明天就要启程了,我得把孩子们安顿好。” 她走到门口,又回头看向萧劲衍,“你也早点休息,养足精神,明天才有精力应对路上的情况。”

萧劲衍看着她的背影,点头应下。他知道,明天起,他们就要踏上进京的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拉开序幕。而他能做的,就是保护好黄玉卿,守护好朔北,守护好他们的家。

次日清晨,朔北的天刚蒙蒙亮,将军府外就响起了马蹄声。萧劲衍和黄玉卿牵着萧明轩的手,站在府门前,看着念安和念北被老管家抱在怀里,小脸上满是不舍。

“爹爹,娘亲,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念安拉着黄玉卿的衣角,小声问道。

黄玉卿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柔声道:“乖,娘亲和爹爹很快就回来,你要听哥哥和老管家的话,好好跟着先生学习,等我们回来,还要检查你的功课呢。”

念北也跟着点头,小大人似的说道:“娘亲放心,我会帮着哥哥照看牧场和酒坊的,不会让坏人欺负我们。”

黄玉卿看着孩子们懂事的模样,眼眶微微发红。她强忍着泪水,站起身,对萧明轩道:“明轩,朔北就交给你了,你要照顾好弟弟妹妹,也要注意安全,有什么事,及时派人给我们送信。”

萧明轩点头,眼神坚定:“娘亲放心,我会的。你们在京中也要小心,遇到危险,就赶紧回来,朔北永远是你们的后盾。”

萧劲衍拍了拍萧明轩的肩膀,没多说什么,但眼神里的信任和期许,却让萧明轩心中一暖。

随后,萧劲衍和黄玉卿登上马车,车轮滚滚,朝着京城的方向驶去。马车里,黄玉卿掀开窗帘,看着渐渐远去的将军府,心中满是不舍。萧劲衍握住她的手,轻声道:“别担心,我们很快就会回来的。”

黄玉卿点头,靠在他肩上,闭上眼睛。她知道,这次进京,前路漫漫,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但她相信,只要他们夫妻同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平安回到朔北,回到孩子们身边。

而此时的京城,靖王府里,靖王正拿着一封密信,嘴角勾起一抹阴狠的笑容。“萧劲衍,黄玉卿,这次你们进京,我看你们还怎么逃。” 他将密信递给身边的谋士,“按照计划行事,务必让他们交出兵权和技术,若是他们不从,就别怪我不客气。”

谋士点头,接过密信,躬身退下。靖王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雪景,眼中满是贪婪。朔北的财富和兵权,他觊觎已久,这次,他一定要拿到手。

一场围绕着朔北的博弈,就此展开。而萧劲衍和黄玉卿,也即将踏入京中这潭深水,开启他们人生中又一场艰难的征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