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步步吞天 > 第262章 开平煤矿

步步吞天 第262章 开平煤矿

作者:放下矜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5:47: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下了矿山,沿途赵天叮嘱郑东顺,“年后让劳动代坐牢的抗捐户优先修建开平至安喜的道路,官路不仅要拓宽还要平整,并在沿途修建几个可供运煤商队间歇和就餐的驿站,将来开平运过来的煤不在少数,如若煤运出了问题也会耽误铁厂的生产。”

郑东顺道:“开平到安喜一百多里的路程,安喜既要建铁厂还要修路,哪有那么多的人手?”

赵天笑骂道:“你真是个死脑瓜子,人不够用不会向其他临县借啊?你可向丰润、抚宁和滦州等地借人,另外蓟州的人也都给你。开平那边的路段由王卓负责修建,给你减轻些负担。”

郑东顺哑然的笑了笑,以往经商时觉得当官是很荣耀且挺好玩的,梦想成真后没想到官这么不好当,要操劳烦心的事太多,压力也越来越大,刚开始做官的那点儿新鲜劲儿全没了。话说回来,在赵天手下做官不同于其他地方,虽都还挂着朝廷的这层面皮,但郑东顺只对赵天负责,朝廷对他来说太过遥远,也深知道要是没了赵天这棵大树,他这个官也就做到了头,赵晋龙、王卓等永平府一系其他为官的众人也皆是如此。

玉,不雕不成器,赵天适时的给手下这些文官武将些压力,有助于统治。赵天下矿山后没进城去,直接在安喜南岔口奔开平城而去。

开平出煤,在前朝时就有了一定的开采量,只是没人重视,到了蒙人统治的本朝,只在乎马上的江山,很少有对手工业等经济的政策出台,遂开平的煤矿基本还是处于萌发阶段。在开平之战时赵天就深入过采煤之地的煤窑探查过,开平的煤藏离地表很近,有的最浅的地方才几丈深,极易开采,只是煤的质量很差且多为面煤。这个年代的北方取多为烧炭,在后世农村长大的赵天深知山西大同的煤块儿又大又禁烧,是冬季取原材料的首选。煤矿不同于铁矿,铁矿一般都在深山,而煤矿则在地下。开平的煤矿就藏于城外不远的平地地下,稀稀落落的有几个煤窑口且多为荒废。赵天早就占领了开平且在开平驻军,只是当时还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蓟州县令,上有白春、顾直、张鹏硕等人且东面还有永平府姬云江的危险,遂就未敢对煤矿进行妄动。直到赵天彻底的收复了永平府全境且坐实了知府的位子,这才派有辅兵经验的王卓来开平上任,并对煤矿进行整顿和大肆的开采。

王卓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早年随同父亲经营照燕州村颇有声,曾一度与城西寨对立,破城街之战后与赵天和解,兴城筑城以及境内各种建设还有城西寨的铁矿铁作坊都是由他负责。王卓上任开平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接手赵晋虎后政务上没有太大凸显,但这段时日王卓将精力大部分投到了煤矿上面,不仅将先前的废弃煤矿大力整顿和从新勘探,且圈划了大片的矿区,在安置搬迁百姓的同时,大量招募人手广加开发。仅在年前,开平的煤窑口就新增加了十六口,在输往城西寨的产量外,各个煤窑口处都或多或少的有了些堆存。

赵天在安喜过境,天黑前进了开平城。王卓在县衙略备酒菜,宴席上向赵天汇报这段时日的工作进展。赵天一边听一边点头,说道:“产量还是不够,要再多增加人手,产量越多越好!”

在当世,王卓的头脑算是比较灵光的,但意识还没有赵天那么超前,疑虑着问向赵天:“现在矿上用于采煤的人手已经超过了三四百人,每日的吃喝及工钱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现在面煤已经有了不小的库存积压,再加大生产是不是操之过急啊?”

赵天知道王卓要谈的是销路问题,当世还没有工业,老百姓取也都是基本采用木炭,开平的采煤只是用于城西寨的铁作坊和灰窑,老百姓对煤的消费很少有人问津,耗钱耗工的把煤挖出来也只是在地面上堆着。赵天放下酒杯,心里有些感慨,这个时候远在中土大西边的那些洋毛子也还未工业革命吧,看来是自己太过着急了,便缓下心来耐心的向王卓解释,彻夜长谈。

赵天对王卓解释的是,不仅京东铁厂需要大量的煤,更多的是还要将煤的使用推向百姓并常态化。煤也可以出口,大城燕京和天津离开平都不远,都是潜在的大客户。永平府没有太多的产出,商队与京师和天津的来往交易中基本上都是贸易逆差,这可不是好事,赵天只能在矿产上打主意。

王卓对赵天的这种朝前意识觉得很新鲜,只是忧虑的问道:“永平府也好,京师和天津也好,如何才能让百姓们认可对煤的使用?煤确实是比木炭禁烧耐用但价格上来说比用木炭太贵,穷人家都是自己上山打柴,哪舍得花大价钱购买煤来取?”

赵天也知道自己的想法太过朝前和太过着急,回道:“穷人家现在是还用不起,但富人家还是可以接受的,用煤比木炭毕竟省事很多且耐用,尤其是在达官显贵较多的京师,用煤烧炕已经不在少数。我兵部的驿馆,兵部驿馆就是用从大同府运来的煤烧炕取,青府也是,甚至是城南一家不起眼的客栈后院仓房,我都发现有煤块儿的堆放。我打听过,大同煤矿虽然耐用但价格太贵,如若我们将廉价的开平面煤贩到京城,肯定会有更多人能够接受,绝对不用发愁销路。”

王卓说道:“这倒是个好办法,我还真没想过将煤当做商品成批的贩运出去,如若真能在京师等地有销路,我马上加派人手和开采速度!”

赵天回道:“赵金生正在蓟州和安喜等地收集板栗,而滦南和曹妃岛等地的数十车咸鱼干也已运至了丰润等待同行,过两天赵金生商队就要启程进京去曹计商行,我看你可先弄两车面煤做样品给赵金生,这件事让他去做!”

王卓喜道:“如若真能用煤换回银两来,我就是将产量翻上十番又有何难?只要有吃喝还给工钱,在开平招募几千劳力这太容易了!”

赵天也兴奋了,脑间瞬时想起了一个后世的词语--解决就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