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权道同谋 > 第一千二十七章 真爱可比假爱

权道同谋 第一千二十七章 真爱可比假爱

作者:广渠门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1 15:28: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是二人原来所占的股权比例,经过调整之后,唐卡现在所占股份是百分之四十三,骆青所占股份是百分之四十二,相对的控制权没有变化,只不过由绝对控制变成了相对控制。

但是,发生变化的是,原来没有陆氏父女什么事儿,现在给了他们股权,父女二人一共占百分之八。此外,还剩下百分之七的股份用作激励,其中百分之五奖励给了阿饼,剩下百分之二用作奖励备用。

这样一来,拥有百分之八股份的陆氏父女,可是受到了莫大的激励。

本来在收购中就净赚一半,而且是旱涝保丰收。现在眼见着“女儿红”越做越大,唐少竟然又赠了自己百分之八的股份,如果表现得好,以后还可以争取到那百分之二的奖励备用股份,就能将股份比例提升到百分之十。

对于一个大企业来说,百分之十就是很大的股东了。要是以后上了市,几百亿的市值,百分之十可就是几十个亿。

几十个亿,那是什么概念?对于两个出身乡里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用老陆的话来说,原来唐少给了七百五十万,陆家已经是祖坟冒青烟,如果今后发展成上市坐拥几十个亿,那可就是整个绍兴老家祖坟冒青烟了!

当然了,这父女俩并不知道唐少在这个公司里是拥有绝对控制股权的董事长。在他们的眼中,唐少的股权应该都是七总的,而骆大小姐是当仁不让的幕后大老板。所以,在他们看来,唐少只是一个不重钱财重权势的高人。

但是,即使如此,他们对唐少也是极为感激的。

毕竟,如果没有唐少,他们父女二人还在北京金源SHOPPINGMAIL里一筹莫展,惶惶不可终日。要是真拖到现在,肯定是资不抵债,搞不好连自杀的心都有了。

正是因为有了唐少,他们才能一举翻身。那些借钱还债、度日如年的苦恼,再也没有了。到了现在,别说他们父女俩赚得盆溢钵满,连老家的各个父老乡亲都跟着沾光,称这位唐少可是真正的活菩萨,已经成为了大伙儿的亲人。

当然了,如果他能成为陆家女婿,那就更是亲上加亲了。

而今的“女儿红大厦”得以建成,更是让他们在父老乡亲们的面前狠狠露了一把脸,称他们父女不愧是酒乡之会的继往开来之人,就算是在天上看着的老祖宗们,也会为他们父女俩做出这番经天纬地之功大加赞赏的。

陆氏父女笑而受之,虽说现在百分之八的股份有些少,但毕竟让老祖宗的技术传承了下来,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更重要的是,现在这条源源不断的产业链,已经带动了老家十乡八镇所有劳动力的就业,甚至周边的邻县,都彻彻底底地被调动起来了。

加上唐少和七总都比较低调,老家有什么事情都不出面,全部交给他们去斡旋,有什么荣誉也让他们去领。

所以,他们父女俩现在可是家乡的“明星人物”,什么“十大企业家”、“十大杰出人物”之类的荣誉,举不胜举。甚至还有核心人物力邀老陆当某县主管工业的副县长,被老陆以年龄太大婉拒之后,又打算推选陆小曼为县团委书记,为下一步直接晋升为副县长或副书记作好准备。

这些财产增长、至高荣誉、封官许愿,当然更重要的还有对家传“女儿红”技艺的那番热爱,让父女俩感叹万千。冥冥之中,他们也把这座拔地而起的“女儿红大厦”当作了自己的家,也就是“窝”。现在,就算让他们回到老家去,他们也没什么心气儿了。

所以,包括阿饼,还有老陆和陆小曼,他们都把这栋由无到有的大厦当作了“窝”。如果谁要是霸占这个窝,或者将他们赶出这个窝,那不和他们拼命才怪!

因此,由无到有地建立“主窝”,这是一个企业在市场大潮中立足的根本。

但是,在此之后,很多人就陷入了“不愿挪窝”的状况。

这也很好理解,人嘛,无论中外,都是爱家恋家的。尤其是中国人,故土难离、家园不舍,是千古以来的传统。

对于阿饼来说,生于斯,长于斯,这儿就是家,再加上骆大小姐和唐少给了女儿红公司的百分之五股份,这可是比原来道上的所有兄弟都强得千倍万倍。所以,就算是拼了身家性命,也要在“女儿红大厦”这儿干出点名堂来,这样对得起骆大小姐和唐少的知遇之恩。

而对于陆氏父女来说,绍兴虽然是老家,但是自打出来之后,在“女儿红”上面已经倾注了他们及全乡人所有的希望与努力。所以,“女儿红大厦”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第二故乡,甚至某种程度上比绍兴老家更为亲切。只要在大厦里待着,哪怕什么都不干,就感觉心里暖洋洋的。

阿饼和陆氏父女,其实可以代表着整个公司近两千人的想法。从这个层面上说,唐少这位“幕后掌舵者”确实有一套,让所有员工“以业为家”的企业文化塑造得很好。

不过,再往后,也面临了新的问题。那就是有了“窝”,大家都不愿意再“出窝”。

对于一个目光长远的公司来说,“窝”只是最关键的一步,而下一步,是需要“走出主窝”,开发建立更多的“窝”。到了最后,整个世界都是“窝”,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栖身之所。这,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发展之道。

但是,很多公司并不明白这个道理。或者说,他们就算明白了,也很难做到。毕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好容易有了“窝”,再去出窝闯荡,是非常困难的。

唐卡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先说服了骆青,然后教导女儿红公司的所有人“走出主窝”。他一共采取了两个具体办法。

第一,反向激励。告之大伙儿,现在的企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大家真的喜欢女儿红大厦这个窝,把它当作温暖的家,那就要真爱而不是假爱。占着窝不走,实际上是假爱。

这是因为,攻城容易守城难。只是想着守家,肯定守不住。必须走出窝去,建立更多的根据地,才能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中立于不败之际,这才是对家的真爱。

第二,正向引导。大伙儿不是特别喜欢现在这个“主窝”么?那就应该真正维护好这个“主窝”!

而如何维护好“主窝”,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发展更多的“小窝”!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个“主窝”免受攻击,更加安全。就如同背靠一座大山,固然没错儿。但不能只靠这一座山,因为那样会陷入重重包围,弹尽粮绝而亡。可是,如果把周边的小山头都发展起来,那就不一样了,相当于形成了一个相互呼应的体系。

这样一来,就能够形成“退可守,进可攻”的局面。说得再直白一些,就是变“单打独斗”为“集团作战”,就像女儿红赖以成功的“产品多样体系”一样,何乐而不为呢?

经过这么一正一反的激励与引导,算是把女儿红公司这二千多号人的发展观念扭转过来了。尤其是骆青、陆氏父女、阿饼等公司核心人物,对他说的这个“走出主窝”理念深以为然。这一次在西京明珠投标夺下超过三分之一的楼层,就是众志成城、群策群力的结果。

公司的首脑与核心层们齐心,员工们也就齐心,再加上唐卡是办公室和宣传部出身,推动有力、注重宣传,这“八字诀窍”使出来之后,“走出主窝”已然成为公司所有员工都热衷的企业文化,甚至不少人主动报名到西京明珠的“第二个主窝”来工作。

当然了,目前“女儿红”在西京明珠的布局与设计,还只是刚刚开始。所以,整个公司只有他有这张黑色的门禁卡。

而这张门禁卡,他本来想交给骆青的,又想还是自己先拿着吧。骆青从美国回来之后,已经把整个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女儿红的下一步拓展经营上,现在已经恨不能天天睡在“女儿红大厦”了。因此,他和骆青简单分了分工,考虑到她才回来,对于女儿红这近三年的快速发展还不是非常了解,所以在“女儿红大厦”坐镇,既能更快地熟悉情况,也方便引导员工们加快“走出主窝”。

而西京明珠这边的布局与设计,他亲自提纲,是为了更好地掌控大局,也为了把“第二主窝”建设得不输于“女儿红大厦”。这样一来,员工们只要来到西京明珠,就会更加切身体会“一窝更比一窝好”,“一家更比一家”的硬件条件,走出去的精气神儿也就会更足了。

当然,他在这儿,还存有一个小小的私心,那就是大局自己来掌控,但是更多的细节,他还是打算交给阿饼和陆小曼来做。

至于阿饼,这位“鬼脚七”越来越有企业高级人才的风范,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在飞机上耍横的“飞花堂主”了,挂名总经理这两年多,已经逐渐可以将“挂名”二字去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