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权道同谋 > 第一千二十六章 冷静独到之魅

权道同谋 第一千二十六章 冷静独到之魅

作者:广渠门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1 15:28: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陆最终决定将产权价格定在又一个七百五十万,说起来确实狠了些,相当于老乡们说的三倍还多。

其实,这位老会长是这么想的,先狠狠地报一个高价,然后再等这个唐少来还价,只要自己坐稳了这个知识产权价值二百万的“实价”不说,肯定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哪怕最后还到一半三百七十五万,也有一百七十五万是净赚的!

却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唐少对于这七百五十万的“天文数字”,竟然连眉头都没眨一下,直接就拍板敲定了。算上原来那七百五十万,总共一千五百万,这样一个天价总额的大单,几乎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敲定了。

这是怎样的“大手笔”啊!这位唐少,不只是他们父女的“救星”、“大救星”,而是“超级拯救者”!

怀着为女儿赚下了“七百五十万嫁妆”的狂喜心情,老陆都恨不能给这位面色白皙的唐少躹躬作揖了。在此之后,这位千年女儿红工艺的传承者也焕发了乡里人的实诚,主动提出现行所有人马,在产权买断之后,免费工作两年,不管唐少接手之后是专是赚,也要为老祖宗的工艺传承尽最后一点力量。

协议最终顺利达成了,心中狂喜的老陆,从女儿的眼中,还看出了那么一丝不一样的意味。女儿自小一直带在身边,有些什么“风吹草动”可是再清楚不动,还从未见过她如此柔然而笑,在赢得生意的同时,好象还有一些别的干么。

而此时再看这个“超级拯救者”唐少,还真是越来越有“乘龙快婿”的味道。小伙子长得精神,而且胸怀大志,内外兼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历经沧桑的老陆在心里油生了一种预感,这个唐少还没准儿真能帮自己圆了振兴女儿红的梦,而且用不了太长的时间。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老陆自己也说不清,只能说是第六感觉。

可是这世界往往就这么奇妙,预感往往都是准的。事实也很快证明了这一点,这个唐少联合七总,一方面保留了北京金源SHOPPINGMAIL里女儿红的展示平台,另一方面由毅然将女儿红的发展重心移到西京这个千年古都来。

要说刚刚移到西京的时候,还没有特别的变化。可是,自从这位唐少移师到了高凌县卧虎镇发展,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当然,导致这种巨变的,主要还是唐少的沉着冷静与目光独到。

沉着冷静,指的是别人都认为这位唐少是被贬到卧虎镇这样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的,没资源没人脉,去那儿也就是个混吃等死的命。可这位唐少,硬是不认命,带着阿七一个地方一个地方转,最后发现了卧虎镇工业园区这样的宝地,在经过土质与湿温度等详细论证后,将女儿红的生产和物流基地从绍兴老家移到了这里。

这样一来,运输与调度成本大大减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存货与出货的高效,直接调动了所有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天时地利人和,一齐发力,焕发出来的能量也是惊人的。两年,只用了短短的两年,就将女儿红由“濒临破产”变成了“一飞冲天”。

到“女儿红大厦”成立这天,女儿红的年销售收入已经突破了亿元,这是怎么样的一个概念?原来在北京最大的SHOPPINGMAIL占据最好的店面,成本不计,按照最好的头几个月销售成绩来计算,年销售收入预计能破百万元就是一个奇迹。可是现在,轻轻松松就突破了亿元,是原来的一百倍都不止。

这难道还只能用一个“奇迹”的词语来形容么?

不能,显然不能。因为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他的沉着冷静之外,目光独到更为重要。越到后来,陆氏父女越对他这一点佩服得五体投地。你说当时他为何就敢用七百五十万来买这些好多天都卖不出去一坛的酒,又用另一个七百五十万来买知识产权?

不要说别人了,除去陆小曼心里一直对他有好感之外,老陆他们店里的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唐少虽然阔气,却有些傻。

可是,现在看来,这绝对不是傻,就是目光独到!别人都不敢买的东西,他却敢买,而且一买就是全部。别人都没想到的知识产权,还有后来申请的技术专利,他就想得到,而且一下就是全部买断。

至于到了后来,他力主将女儿红带入西京发展,搭上王亦选提倡振兴传统产业与品牌的快车,给女儿红这只金凤凰找了一个歇脚的梧桐树。后来又看中无有任何人看好的卧虎镇工业园区,相当于在梧桐树最结实的地方搭了一个“窝”。

正是他,用这种独到的目光既寻树又搭窝,女儿红这只金凤凰才能踏实下来,养精蓄锐,为今后的“一飞冲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之后,他的眼光独到所发挥出来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把原来老工艺中强调“十斤方可入坛,五年才能开封”的观念打破了,根据小坛女儿红可能更适合于普通大众的判断,他作出了“一斤一年装”、“两斤两年装”的大胆尝试。

事实证明,这种尝试是突破式的,甚至是颠覆革命式的。一经推出,就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造成市场一度断货的景象。为了补足货源,甚至出现了他们将老家酿造基地封了快五年的大坛子打开,罐装到一、二斤小坛里出售的现象。

这样一来,喝到这一批接近五年佳酿女儿红的客户更是大加赞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也带动了五年装、十年装甚至十五年以上装大坛酒的“高端销售”。

要说这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品牌一但得到大众认可,那么更高品质的产品一定会得到更高消费能力客户认可的。

由此,女儿红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已然在有条不紊中形成,多年多斤的大坛装和少年少斤的小坛装,开始在各个方向、各个层面满足不同人群的要求,而且越来越火。

在此之后,唐卡又以目光独到度过了一“劫”。那就是加强女儿红的“知识产权建设”,让那些造假之徒无处可逃,甚至反过来为女儿红作宣传,一举扭转了品德火、假货多、被挤垮的旧有宿命。

所以,沉着冷静、目光独到,唐少身上的这两个特质成就了女儿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不败神话,也塑就了他身上独特的魅力。

当然了,让陆氏父女印象最为深刻的,还不是这些“全面能力”,而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

那就是,他既是一个非常精明的资本运作者,却不并贪财,不像有些人天生就掉进了钱眼里,再也拔不出来了。说得再直白一些,他对于资本,很熟悉,却又有些超脱。因此,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即使是世事练达的老陆,也始终有一些琢磨不透。

但是,不管怎么说,对唐少的人品,那是绝对认可的。

为什么这么说?

从一件事情就能看得出来。

自始自终,唐少并不知道陆氏父女通过出售女儿红所有产品及知识产权,盈利空间已然达到七百五十万,也就是等于成交额一半之事。但是,随着女儿红越做越大,这位唐少非但没有追究此事,反而在后来的“利润疯涨”之中,有些“心生怜悯”。

为什么说心生怜悯?

本来,做生意的就不应该有怜悯之心!在经济学概念中,这叫“理性经济人”。也就是说,要当好纯粹的市场经济人,应当没有感情纠葛,做到绝对理性,该吞并时吞并,该舍弃时舍弃,逢利便上,毫无情感可言。一切依照于市场规律来,哪怕对面站着的是兄弟姐妹,或者亲生父母,也不给面子。因为,一给面子一心软,就会由理性变得感性,也就离马上破产不远了。

所以,按照正常的观念来说,这位唐少既然已经出了一千五百万,把这一切全买断,那以后不管女儿红赚多少,一块钱也好,一个亿甚至十个亿也好,就和老陆家没什么关系了。因为赚与赔,是一种赌博,现在确实是赚了,但也有可能赔呢!

不过,这个唐少确实有“怜悯之心”,非常仗义。在年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利润额突破二千万的时候,这位“资本运作达人”竟然觉得全然买断“女儿红”有些让陆氏父女吃亏了,于是和“七总”商量(其实那会儿是和远在美国的骆青通过远洋视频商量),二人互相拿出了一些股份,给了陆氏父女百分之八的股权。

实际上,整个女儿红当时的收购,完全由“青堂”运行。所谓青堂,是唐卡尊重骆青,将她的“青”字放在了前面,自己谐音的“堂”反而放在了后面。

在这时候,青堂完全属于他们俩。

为表名字优先相让之恩,再加上对他的绝对信任与崇拜,骆大小姐够意思,让唐卡拥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具有绝对控制权,自己只占百分之四十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