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权道同谋 > 第八百二十二章 学学卫大将军

权道同谋 第八百二十二章 学学卫大将军

作者:广渠门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1 15:28: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可能是汉朝的相面大师比较多,这个时候,又有一位颇具传奇的相面人物出现了。

有一次,卫青跟随别人来到甘泉宫,一位戴着镣铐的囚徒看到他的相貌之后,说出一句:“这是贵人的面相啊,官至封侯。”卫青笑道:“我身为人奴之子,只求免遭笞骂,已是万幸,哪里谈得上立功封侯呢?”

这之后不久,卫青的三姐卫子夫被灞上扫墓做客平阳府的汉武帝看中。一开始入宫时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不过第二年,卫子夫再次获幸有了身孕,引起了陈皇后的嫉妒。不便直接对卫子夫下手,就派人捉了正在建章当差的卫青,意图杀害。

同僚公孙敖听到消息后,率人赶去救下卫青。

这件事情后来被汉武帝知道了,汉武帝大为愤怒,立刻任命卫青为建章监、侍中,数日间连续赏赐卫青,多达千金。而且有意疏远陈皇后家人,擢升卫氏一门。封卫子夫为夫人,卫长君为侍中。卫孺嫁给了太仆公孙贺,卫少儿嫁给了陈平的后人詹事陈掌。搭救卫青的公孙敖,也因此显贵。卫青后来又被任命为太中大夫,俸禄千石,掌管朝政议论。

此后十年间,卫青作为建章监和侍中,跟随皇帝左右,每日听闻朝政,之后又成为太中大夫,足见其才干深得武帝信任,为后来七征匈奴,甚至任大司马大将军为内朝参决政事、秉掌枢机打下良好基础。

这年,匈奴兴兵南下直指上谷。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迎击匈奴。这次出战,汉武帝一共派了四路兵马。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郡,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

这是卫青首次出征,果敢冷静,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首虏七百人,取得大胜。而另外三路,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还。龙城之战是自汉初以来对战匈奴的首次胜利,也为汉武帝之后对匈奴的全面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

汉武帝看到只有卫青胜利凯旋,封卫青为关内侯。相面大师的面相解读,果然厉害。

当然,这还只是开始。

第二年秋天,卫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领三万骑兵,长驱而进斩首虏数千人。

第三年,匈奴又大举入侵上谷、渔阳,先攻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多人。汉武帝派卫青率领大军,进攻匈奴盘踞的河套地区。卫青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切断了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

而后,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控制了河套地区。

因这一带水草肥美,形势险要,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设朔方郡、五原郡,从内地迁徙十万人到那里定居,还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从此一举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也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

此仗之后,卫青因为立有大功,被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

第四年,匈奴又以数万骑兵攻代郡和雁门,杀掠数千余人。第五年,匈奴又使各三万骑攻入代郡、定襄、上郡。到了第六年,汉武帝忍不了了,命令车骑将军卫青率领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兵,其他各路将军分路出击,共抗匈奴。

那时候,匈奴右贤王正对着卫青等人的大军,以为汉朝军队不可能长驱直入到达这里,便喝起酒来。可不曾想,卫青轻骑而进,于夜晚包围了右贤王。右贤王大惊,连夜逃跑。此役,汉军俘虏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一点五万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

汉武帝接到战报之后,大喜过望,派特使捧着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八千七百户),并命所有将领归他指挥。卫青的三个儿子,全部被汉武帝封为列侯。长子卫伉为宜春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就连幼子卫登也封为发干侯,食邑一千三百户。随从卫青作战的公孙敖等将也都得到封赏。卫大将军之威,已然无人能出其右。

但是,卫青并不以此为傲。第七年,又奉汉武之命,两次率领十万骑兵出击匈奴,歼敌过万。

次年,再次出征匈奴,其外甥霍去病崭露头角,以八百精骑兵,在大漠奔驰数百里,斩敌二千余人,击杀匈奴单于祖父,俘虏单于的国相及叔叔,一战封为冠军侯。卫青也得以和霍去病舅甥联手,相得益彰。

此后数年,匈奴进犯减少。而汉武帝也想通过数年准备,以卫青、霍去病合力,给予匈奴致命一击,于三年后发动了漠北之战。令卫青与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步兵和运输物资的军队十万余,兵分两路,横跨大漠,出击匈奴。

原定由霍去病对抗匈奴单于主力,卫青对抗左贤王。可没想到,卫青大军刚刚出塞一千多里,就与匈奴单于主力遭遇。危急时候,卫青不慌不忙,命前将军李广等将从右翼包抄。自已从正面对抗单于主力。

此时,恰巧太阳将落,刮起大风,飞沙走石,两军都无法看见对方,于是一场混战开始,双方杀伤人数大致相同。而此时卫青捕到匈奴俘虏,说匈奴单于在天未黑时已经逃离而去。于是大声呼喊匈奴主帅逃亡,并派出轻骑兵追击。匈奴兵士四散奔逃,一溃千里。

此役俘获和斩杀敌兵一万九千余人,而且兵锋直达了窴颜山赵信城,获得匈奴屯积粮食无数。卫青让汉军留住一日,把城中剩余的粮食全部烧掉才返回。

此次漠北之战,击溃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从此“匈奴遂远遁,漠南无王庭”,开始逐渐向西北迁徙,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汉武帝也加封卫青为大司马,以代太尉之职,管理日常军事行政事务。

照理说,卫青在此时之功绩,与周亚夫差不多,但是与周亚夫不同的是。卫青行事非常低调,即便是位极人臣,也始终保持谦恭有度,而且敬重贤才,向汉武帝推荐过主父偃和咸宣,后来成为汉武帝倚重之臣。

而且,卫青不光做得好,心胸也确实宽阔。

随着其地位的日益尊重,汉武帝希望群臣见卫青的时候,都要行跪拜之礼。而一个大臣汲黯,见了卫青却依旧行作揖之礼。可卫青不但不生气,反而更加尊重汲黯,经常向汲黯请教国家和朝中的疑难之事,看待汲黯胜过平素所结交的很多人。

卫青不光低调内敛,还宅心仁厚。

扫荡漠南时,他刚刚升任大将军不久,其部下苏建,率领三千骑兵意外遭遇了大单于上万主力,而前将军赵信又临阵倒戈,苦战一天之后,苏建只身逃回。

这时候,军中对于是否杀苏建以立大将军威的问题,产生了分歧。有人说兵法讲“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苏建以少敌多,苦战到全军覆没也没有二心,不该被杀。另外的人则说卫青就任大将军就任以来,还未杀过副将,杀苏建而“立威”正是时候。

轮到卫青说话时,他否决了“杀将立威”的话,表示以天子恩宠而任命为大将军,不愁没有威望。不过,虽然我有生杀大权,却不敢擅专,还是把这事交给天子定夺。于是,让人用囚车押回京城。

其实,当场不杀,这就相当于是放了苏建。因为汉代有以钱孰命的法律,而以囚车交给皇帝处理,既放了苏建一条生路,又尊重了汉武帝的最高裁决。

从这件事情,就能够非常清晰的看出来,卫青贵为大将军之后,并不专权,也不得意忘形,时时刻刻想着的,是尊重皇帝的无上权力。这样对“功高震主”的主动规避,结果一定是非常有效的。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到了京城之后,汉武帝果然放了苏建赎为庶人。在此这宾,也才有了苏建的儿子苏武,在塞外被扣留十几年仍不变节归汉,可见其志坚。卫青与汉武帝联手赦免苏建,也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因为卫青本来为人就亲和力强,而赦了苏建之后,跟过卫青的部将,包括一些出使过长安的谒者都说:“大将军材干绝人,众将皆乐为大将军所用”,甚至有“淮南第一剑客”之称的游侠雷被,都主动请求跟随卫青打匈奴,足见卫青的人望之高。

而对于人们经常议论的卫青与外甥霍去病之间的关系,卫青也处理得很好。漠北大战之后,受“无功不得封侯”的影响,追求军功的部下纷纷离开不再出征的卫青,转投到仍然征战在第一线的霍去病门下,于是经常得到官爵。

于是有人散步言论,说他们舅甥关系不好。可卫青并不以为然,根本不管这些流言蜚语。该对霍去病怎么样,就怎么样。

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也证明正是因为卫青的豁达,霍去病与其关系并非传说中的不睦,而是亲厚得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