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权道同谋 > 第八百二十一章 史海钩沉为镜

权道同谋 第八百二十一章 史海钩沉为镜

作者:广渠门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1 15:28: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过了三年,周亚夫那已经继承爵位的哥哥周胜之,突然犯了事儿,因为杀人而被剥夺了侯爵之位。皇帝感念周勃对汉朝建国立下累累功勋,不愿就此剥夺了周家爵位,于是下令推选周勃其他儿子中最好的来继承。结果,大家一致推举了周亚夫,周亚夫还就真成了侯爵。

在此之后,匈奴进犯,周亚夫在这个过程中做了一件酷得不行的事情,一直为后世所津津乐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细柳阅兵”。

因为匈奴进犯,汉文帝急调众将镇守防御。为了拱卫京师,派了三路军队到长安附近抵御守卫。一路驻守在灞上,另一路驻守在棘门,而时任河内太守的周亚夫则负责守卫细柳。

仗打起来之后,汉文帝为鼓舞士气,亲自到三路军队里去犒劳慰问。先到灞上,再到棘门,这两处都不用通报,见到皇帝的车马来了,军营都主动放行。而且两地的主将都是直到汉文帝的车驾进了军营才知道消息,迎接时慌慌张张。送文帝走时也是亲率全军送到营寨门口。

可是,到了周亚夫的营寨,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甚至和那两处截然不同。

负责为皇帝前边开道的车辆,一下子就被拦在了细柳营寨之外,在告知天子要来慰问后,守卫寨门的都尉却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诏令。”

于是乎,等汉文帝的车驾到了,派使者拿自己的符节到周亚夫的中军大帐通报。周亚夫才命令打开寨门迎接。守营的士兵还非常严肃地告诉汉文帝的随从:“将军有令,军营之中不许车马急驰。”

于是,一贯趾高气扬为皇帝赶马的车夫只好控制着缰绳,不让马走得太快。

到了军中大帐前,周亚夫一身戎装,出来迎接,手持兵器向文帝行拱手礼:“介胄之士不拜,请陛下允许臣下以军中之礼拜见。”

汉文帝听了,非常感动,欠身扶着车前的横木向将士们行军礼。而且在劳军之后,很长时间都向群臣们说起:“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那些霸上和棘门的军队,简直如同儿戏。如果敌人来偷袭,恐怕他们的将军也要被俘虏了。可是周亚夫,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绝对不会被被敌人偷袭的!”

至此,周亚夫算是一炮走红,得到皇帝如此赞赏,别人盼星星盼月亮都盼不来。但是,这位冉冉升起的功勋之将,却没有意识到,这时的“铁面无私”与“岿然不动”,为今后皇帝对他的疑虑和猜忌,埋下了祸根。

在此之后,周亚夫逐渐掌握兵权,并在一场铺天盖地而来的灾祸中,又立了一场大功。

汉景帝三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等七国发动叛乱,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造成国家大乱。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

而此时的叛乱军正在猛攻梁国,但周亚夫并不想直接救援,他向景帝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计划:“楚军素来剽悍,战斗力很强,如果正面决战,难以取胜。我打算先暂时放弃梁国,从背后断其粮道,然后伺机再击溃叛军。”

汉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计划,于是周亚夫绕道进军,到达了雒阳。

而此时的梁国被叛军轮番急攻,与汉景帝是一母同胞的梁王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却坚守不出,弄得梁王大怒,屡次求援均未果,最后甚至写信给汉景帝。由汉景帝下诏要周亚夫进兵增援,可周亚夫还是不为所动。

一片骂声之中,周亚夫顶住压力,派人暗中截断了叛军的粮道,还派兵劫去叛军的粮食。叛军只好先来攻打周亚夫。但是,几次挑战,周亚夫都不出战。时间一长,周亚夫军中都有些军心不稳了。

一天晚上,营中突然发生混乱,嘈杂声连周亚夫的大帐里都能听见,但周亚夫还是隐而不发,始终躺在床上不动。不一会儿,混乱自然就平息了。

几天后,叛军大举进攻军营的东南,声势浩大,但周亚夫却让部下到西北去防御。结果在西北遇到叛军主力的进攻,由于有了准备,所以很快击退了叛军。

叛军因为缺粮,最后只好退却,周亚夫趁机派精兵追击,取得胜利。叛军首领刘濞的人头也被越国人割下送来。这次叛乱经三个月就很快平定了,战争结束后,大家这才纷纷称赞周亚夫的用兵之道。但梁王却因为周亚夫没有及时救援,和他结下了仇。数次在汉景帝面前进谗,要除掉周亚夫。

在这之后,周亚夫的威望达到了顶峰。本来应该功成身退,他却浑然不觉。直到不久之后,汉景帝任命他为丞相,实际上是解了他的兵权。但周亚夫仍然毫无警醒,事事以要为大汉立功为本,搞得汉景帝很不愉快。

在此之后,有四件事情导致周亚夫每况愈下。

一是汉景帝要废掉刘荣,刘荣是栗姬所生,所以叫栗太子。但是周亚夫却反对,认为不应轻言废立,结果导致汉景帝对他开始疏远。

二是和他有仇的梁王,每次到京城来,都在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对他也很不利。更有甚者,将“细柳练兵”作为反面教材,说周亚夫历来独行天下,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就更不会给任何人面子了。而且今后是不是想继续给皇帝面子,那也得看心情而定。

三是皇后的兄长封侯,窦太后想让汉景帝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但汉景帝不愿意,说窦太后的侄子在文帝在世的时候也没有封侯。窦太后说她的哥哥在世时没有封侯,虽然侄子后来封了侯,但总觉得对不起哥哥,所以劝景帝封王信为侯。景帝有些动心,但推脱说要和大臣商量。

在和周亚夫商量时,周亚夫不但没有推脱,态度却很坚决,说汉高祖刘邦说过,不姓刘的不能封王,没有功劳的不能封侯。如果封王信为侯,就是违背了先祖的誓约。景帝听了无话可说,这事也就搁下了。可在此之后,周亚夫就当了恶人,引来太后一族的极度愤恨。

四是匈奴将军封侯之事。有唯许卢等五位匈奴将军想归顺汉朝,景帝非常高兴,想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其它匈奴人也归顺汉朝,但是周亚夫却明确反对说:“如果把这些背叛国家的人封侯,那以后我们如何处罚那些不守节的大臣呢?”

汉景帝听了很不高兴,说道:“丞相的话迂腐不可用!”然后将那五人都封了侯。周亚夫知道之后非常失落,托病辞职,却没想到,汉景帝竟然批准了他的辞职请求。

在此之后,汉景帝念在他劳苦功高,想缓和一下气氛,又把周亚夫召进宫中设宴招待。不过,皇帝就是皇帝,想试探一下周亚夫的脾气是不是改了,所以在他的面前不给放筷子。

周亚夫一开始没明白过来,很不高兴地向管事的要筷子。一而再,再而三,直到汉景帝笑着对他说:“莫非这还不能让你满意吗?”

周亚夫感觉受到莫大屈辱,很不乐意地向汉景帝跪下谢罪。却没想到,汉景帝刚说了个“起”,周亚夫马上就站了起来,不等汉景帝再说话,就自己走了,只剩下汉景帝在身后发出一声叹息:“这种不知道尊重皇帝尊严的人,怎么能指望他来辅佐少主呢?”

之后不久,周亚夫儿子周阳见他年老了,就偷偷买了五百甲盾,准备在他去世时发丧时用,可是,按照汉律,甲盾是国家禁止个人买卖的。后来,因为周阳给佣工期限少,还不想早点给钱,心有怨气的佣工就告发其私自买国家禁止用品,要谋反。

汉景帝派人追查此事,把周亚夫叫来问话。周亚夫不知道儿子做了什么,所以闭口不言。负责的人以为他在赌气,便向汉景帝报告。景帝很生气,将周亚夫交给廷尉审理。

廷尉问周亚夫:“君侯为什么要谋反?”周亚夫答道:“儿子买的都是丧葬品,怎么说是谋反呢?”廷尉讽刺道:“你就是不在地上谋反,恐怕也要到地下谋反吧!”周亚夫怒火上冲,感觉受到莫大屈辱,无法忍受,开始试图自杀,被夫人阻拦,结果闭食抗议,五天后,吐血身亡。最后还真是应了那位相面大师许负之言,饿死狱中。

……

而在周亚夫这样的反面典型之后,有一个人堪称深知“功高震主”、主动躲避其祸的正面典型。

这个人就是汉武帝时候的大将卫青。

卫青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他的出身非常低贱,其母亲卫媪是平阳侯的仆人,与其夫生有一男三女:长子卫长君,长女卫君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

后来卫媪与来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了卫青。因生活艰苦,卫青被送到亲生父亲郑季的家里。

但是,郑季却让卫青放羊,郑家的儿子也没把卫青看成兄弟,当成奴仆畜生一样虐待。卫青稍大一点后,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便回到母亲身边,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