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抗日之铁血雄师 >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东边道陆军学校

抗日之铁血雄师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东边道陆军学校

作者:紫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5:05: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苏司令,桓仁县传来一个好消息!”

一名传令兵从外面快步走了进来,看着屋内的众人,开口说道。

“噢,好消息?”苏安不禁一怔,开口问道,“有什么好消息?”

“凤城附近另一伙义军首领李春润,已经占据了宽甸县,并且率部来投了。”传令兵开口说道。

“宽甸县?李春润?”苏安不禁微微一怔,看着面前桌子上摊着的巨大地图,随即开口说道,“很好,让邓铁梅所部第四师宽甸县,按照这边进行的政策,一并执行。”

“是!”那名传令兵点了点头,不过却并没有离开,他看着面前的苏安,继续说道,“苏司令,辽南一带王全一、刘同轩、王凤阁以及李纯华等率部也到达了宽甸县。”

“他们总共有多少人啊?”苏安不禁有些诧异,没有想到自己所部的抗日救**的名声竟然这么强盛了,让这么多义军首领都趋之若鹜。

“五人所部士兵总共三万余人,现在一同驻扎在宽甸县城,等待苏司令的命令。”传令兵开口说道。

“好,”苏安点了点头,既然有人来投靠他,他自己是接受的。毕竟下周乃整个东三省日军实力还是比较强大,而自己所部现在只能够靠着士兵的人数,也逐渐取得优势。

“下去之后,把他们几个人的资料拿过来,我看一看。”苏安开口说道。

这些人的部队肯定是要接受改编的,接近三万的兵力,已经可以新建两个师的兵力了。而且这些士兵大部分都是辽南一带的人,对于未来重归辽南,是有很大帮助的。

“让他们同邓铁梅的第四师一道,先执行抗日救**的政策,另外注意加大侦查力度。宽甸县城已经到了咱们的手中,和枫城逸景紧紧相连。恐怕日军会为之愤怒的,过不了多久就会大举入侵了,我们需要早做准备。”苏安开口叮嘱说道。

“明白。”

传令兵点了点头,开口继续说道:“在桓仁县,有一位叫苗可秀的人,有事情要见赵侗。”

“苗可秀?”苏安微微一愣,转头看着身边的赵侗,开口问道,“你认识吗?”

“苏司令,我认识,当初是同在北平的抗日救国会成员。后来我在岫岩一带举义旗之后,苗可秀就在北平和岫岩一带来回跑,帮助我们拉拢资金以及军火等事情。”赵侗开口回答道。

“噢?”听着赵侗的话,苏安不禁有些惊讶,这个苗可秀竟然还有这等办法,看来是有一条比较安全的路,来回北平啊。这是很好的办法,现在东边道最大的问题,就是四周都是日本鬼子,一切都很不方便的。如果这个苗可秀真有这么好的路子的话,那还可以和布劳恩・海因里希一起联系,帮助他运送一些装备。

“赵侗,你亲自去桓仁县,把他请来这边,要尽快。”苏安开口叮嘱说道。

赵侗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好的,我这就去。”

赵侗和传令兵离开之后,苏安看着面前的地图,陷入了沉思之中。

如果那个苗可秀真的有这条路子的话,那很需要一个出海口啊。不过就算是宽甸县和出海口之间,也是隔着安奉铁路的。毕竟要从这边通过的话,困难还是很大的。

“苏司令,李纯华、李春润他们两个我知道。”

正在这时,唐聚五开口说道,“民国十五年,我和李纯华一起在东北讲武堂第六期步兵科学习,我们是同窗同学,也知道他的为人。”

“和你是东北讲武堂的同学啊?”苏安有些惊讶。

“对,不单单是李纯华,李春润也是东北讲武堂的,不过比我们高一届。而且之后又去北平陆军大学学习了,他们两个都是有志之士,当初我就想联络李春润的,不过后来先遇到了苏司令您。”唐聚五笑了笑说道。

“都是人才啊,我们抗日救**很需要这样的人才啊。”苏安心中大喜,看着身边的唐聚五,开口说道,“现在我们抗日救**已经有接近二十万的兵力了。不过其中绝大部分士兵,甚至是绝大部分军官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在未来的战争中,这是很严重的问题,也是咱们这段时间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日军大部分底层军官为什么都有很强的军事素质呢?就是因为他们都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接受过正规的现代化的军事学习,知道现代的作战策略,这也是我们现在需要面对的事情。”

听着苏安的话,唐聚五微微皱眉头,开口说道:“苏司令,你的意思是要建立一座军校?”

“对,建立一所军校,争取让咱们抗日救**的各个作战单位的军官,都能够进入军校之中学习一些新的作战思路。”苏安看着面前的这些军官,开口继续说道,“李纯华、李春润这两个人,都是军校毕业生,而且李春润更是去过北平陆军大学学习过,这些都是咱们现代所需要的人才。我也准备以他们为班底,建立一所属于咱们自己的军校。”

苏安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

第三天中午时分,李春润、李纯华、王全一、刘同轩、王凤阁、苗可秀等人已经从宽甸县城赶到了通化县。

而苏安也正是接见了六人。

见到了六人,苏安也直接说出了自己对他们的安排,“各位,你们既然选择河我们一起抗日,那就应该明白我们抗日救**的军纪军阀的。抗日救**所部士兵要无条件服从命令,服从上级啊命令,听从指挥,想必各位也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吧。”

王凤阁大笑一声,开口说道:“苏司令,我们既然已经来了,自然也明白我们选择的路。何况都是打小日本鬼子的,只要能够把小日本赶出东三省,赶出中国,怎么做听你的就是了。”

“好,”苏安点了点头,开口说道,“你们来之前我已经让手下的拿来了你们的资料,也大致看了看。对于各位的安排,以及各位部下的安排,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你们在宽甸县城的认输,将近三万人,再在整个东边道找一部分新兵,加入其中,正好可以新组建两个师。番号分别是第九师,师长由王凤阁担任,副师长顾冠(原来李纯华的副手)。第十师师长刘同轩,副师长王全一。”

苏安看着面前的诸位,开口说道:“你们可有什么别的看法吗?下周乃都可以说出来。”

李纯华看了看身边的几位同僚,随即开口问道:“苏司令,我和春润兄,不知道苏司令准备怎么办啊?”

说着,李春润也提起兴趣。虽然苏安并没有说他们两个的安排,不过他们也听说过苏安的为人,自然也不会多想什么别的。

“是这样,我知道两位都和唐聚五是同学,也都是东北讲武堂的毕业生,所以我想让两位帮助我建立一座军校。”苏安看着面前的两人,开口说道。

“建立军校?”李纯华不禁一怔,转过头来看了一眼身边的李春润,随即开口问道,“不知道苏司令准备建立一座多大规模的军校呢?”

“我想的是,让抗日救**连长以上的军官,轮番进入军校之中进修一段时间。未来再扩大规模,让整个抗日救**基层军官包括班长、排长全部进入军校进修。”苏安看着面前的李纯华,开口说道:“可以从民间、全国各地等招收新生,进行系统学习,毕业之后担任抗日救**各部的基层军官。”

听着苏安的话,李纯华点了点头,“这是一个好主意,如果能够持续下去,整个抗日救**的基层军官全部在军校里面,进行系统学习的话,以后在战场上也能够好过一点,遇到了日军士兵,也可以有自己的判断了。”

“我想让你和春润,负责军校的事情,不知道两位意下如何啊?”苏安开口问道,“当然了,军校建立之初,各项设施肯定不是很健全。不过会逐渐进行改善的。以后,步兵科、炮兵科、骑兵科、工兵科、通讯科、辎重科、医疗科都会设立的。不过目前为止,侧重于步兵和炮兵。军校开始运营之后,所需要的一切武器装备,物资等,都在临时政府之中优先供给,全力确保军校的运作。”

苏安看着面前两人,做出了自己的许诺。

听着苏安的话,李春润也有些激动,虽然在军校里面教书育人,培育军校学生比不上在外带兵打仗来的刺激。不过他是军校的毕业生,自然也知道军校对于现代化军队的意义,现在看着苏安这么诚恳,便也就点了点头,说道:“苏司令,您放心,这件事情,我干了!”

苏安笑着点了点头,转头看着旁边的李纯华。

李纯华也点了点头,答应了苏安的请求。

1932年5月5日,东边道陆军学校正式建立。苏安亲自担任军校校长,负责统筹军校的一切事物。

张明贤担任政治部主任,李纯华担任教练部主任,李春润担任战术总教官,抗日救**辎重团团长马跃担任军需辎重部主任。

第一批生源,确保军队管理的情况下,从各个师的之中挑选一部分团长、营长和连长,间隔来参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