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抗日之铁血雄师 >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东边道自治政府

抗日之铁血雄师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东边道自治政府

作者:紫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5:05: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走在新宾县的街道上,看着地面上残留着的血迹,刘奇不禁微皱眉头,什么时候才能够让这些百姓们有一个安安稳稳的生活呢?

第二师的弟兄们依旧在新宾县四周打探消息,而魏和尚已经发动第一师和城内的老百姓们,开始拆除新宾县城的城墙。

虽然还是有些人不能够理解,不过苏安对此的解释是,日军实力比较强大,而且攻城利器很多,山炮、野战炮甚至是轻型战车等,都能够快速开赴战场,对于这些在重型火炮面前,算不上坚固的城墙,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若是县城落入日军之手,以后想要再一次占据城池的话,恐怕抗日救**就要死伤很多人才可以的。

这也是,苏安拆除城墙的缘由。

新宾县县长韩金水快步赶了过来,看着面前的刘奇,开口说道:“刘师长,好久不见啊。”

韩金水,也是老熟人了。一直以来,都是新宾县的县长。不过前段时间,刘奇所部第二师撤离新宾县城的时候,并没有让韩金水跟随他们,反而让他指挥城内的警察部队,保护百姓们的生活。

虽然韩金水这段时间也是在为邵本良做事,不过他可并没有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而且一心还想着的是抗日救**。

看着韩金水过来,刘奇点了点头,开口说道:“韩县长,城墙要快些拆除。”

“明白,我这就去发动城内的百姓。”韩金水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这里。

而刘奇也没有闲着,带着随从,直奔县公署而去。

刚刚来到县公署,一名传令兵就从远处火急火燎地跑了过来,看着刘奇,开口说道:“刘师长,抓住了汉奸头子邵本良了,还有他的亲信随从。”

“噢?”刘奇不禁一怔,本来城内的那些汉奸部队投降之后,就没有发现邵本良的踪迹。没想到竟然被逮住了,“快,带过来。”

这个邵本良,名义上是东边道治安剿匪司令,不过他这个司令的手下,却是只有一万余人。

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东边道本地人。听多了抗日救**的事情之后,现在被抗日救**的士兵围困,而且对方武器装备比较强大,便也就很快投降了。

不过邵本良可是知道自己的身份的,先前韩金水劝他,他就没有听下去,反而带着亲信随从逃跑了。

不过最后还是被抗日救**的士兵们逮住了。

邵本良带过来之后,看着面前四十余岁的邵本良,刘奇微微一笑,开口说道:“你就是邵本良?”

邵本良一见面前这位身穿军服的军官,立刻明白这位就是大军官,连忙跪倒在地,连哭带求地说道:“军爷,军爷,饶命啊!饶命啊!我愿意投降,愿意投降!”

听着邵本良的话,刘奇伸出手指挖了挖耳朵,随即开口说道:“你是死是活,我说了可不算。不过你要老实交待你的问题!”

“我一定交待,一定交待!”邵本良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连忙开口乞求说道,“军爷,你想知道些什么?我都说,都说!”

“小刘,你下去审讯,你知道怎么做的。”刘奇挥了挥手,示意身边一位随从说道,“审讯完了,上报给苏司令,听后苏司令的发落。”

“是,刘师长!”身边的小刘,点了点头,立刻应道。

……

抗日救**兵分四路,分别朝着新宾县、桓仁县、辑安县、通化县而去。除了新宾县这边有一个东边道治安剿匪司令坐镇之外,桓仁县和辑安县,基本上都是一些地方维持会和警察,在抗日救**士兵到达之后,就立刻投降了。

而通化县,则是由于芷山亲自坐镇。

不过,于芷山得知抗日救**三万余人前来攻打通化县城之后,便直接弃城而走了。

抗日救**没有废多大的事,就直接把原本就属于抗日救**地盘的这四个县城收复了。

得知抗日救**各部已经完成任务了,苏安也直接发电报命令各部抓紧时间完成拆除城墙的任务。

而另一方面,苏安也带着抗日救**军部其他士兵以及家属出了岗岭一带,进驻了通化县城。

毕竟现在通化县已经回到了抗日救**的手中,而且四周属于山间平原地带,而且进出通化县城都有险可守,所以苏安也便选择了这一带。

原来的通化县县长,已经被于芷山裹挟而走。所以现在的通化县城是在抗日救**的军管之下。

苏安带着军部成员进驻之后,便直接任命原来柳树屯的村长何德钰担任县长之职,而抗日救**财务科科长担任了通化县的副县长,并且长官整个通化县的财政税收。

毕竟现在已经开始占领县城,以后还是要建政,所以苏安也从一些投靠抗日救**的学生、文人、有识之士之中,选拔了一部分人,担任了通化县的各个部门的官员,顺便开始宣传抗日救**的政策。

孙耀祖所部的第七师士兵便开始进驻周围的山区,进行扫荡,平定一些残存的土匪,顺便驱逐于芷山所部士兵。

石头所部的侦察团,也开始在周围一带进行侦察。

周围防护做好之后,苏安也开始针对根据地内的行政以及长久的规划进行部署。

抗日救**现在虽然有八个师,十五万人,不过根据地的治安问题,还是要靠着当地的百姓。

而这一次跟着抗日救**来到这边的抚顺矿区的工人家属,也在通化这一带安定下来。

通化县城这一带的那些地主大家庭,苏安也一一召集起来,进行劝说,由政府赎买一部分田产,租给那些工人家属耕种。

更多的家属,则是在征服的保护之下,给地主家庭做长工。不过长工的日均薪,征服也已经做出了最低限额。

至于大部分工人,则是跟随着抗日救**一部分士兵和军部的官员,进驻到了通化县城东南地区的老铁厂。

老铁厂一带,煤矿资源和铁矿资源都有,虽然没有抚顺那边丰富,不过也能够弥补抗日救**的资源不足。

抗日救**的土地政策,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三七五减租减息政策。保证佃户租种地主家土地之后,从租户手中收缴的租金不得超过亩产的百分之三十七点五。

第二,新建立的的通化县城政府也开始对通化县周边那些投降日本人的人进行惩罚。收缴土地,收缴家产。这些收缴过来的家产土地,租给佃户耕种。每年交给政府一些税收,来偿还租金。

第三,鼓励开垦荒地。新开垦的荒地和无主土地,只要按照政府的税收政策,按时上缴税收,就由开垦农户拥有该地所有权。

这三方面的土地政策,也通过抗日救**的强制力,在整个占领区开展起来。

保证了农业生产之后,占领区的政府也正式建立了兵役制度。每一个年满十八岁的年轻人,必须加入预备役,进行军事训练,以保证占领区的安全。

兵役制度,年龄从十八岁到三十五岁之间。年满三十五岁之后,退役可以加入地方警察部队,也可以有政府保障就业。

税收政策方面,废除了厘金制度。农业税方面,降低税率。另外重新厘定税种,鼓励工商业发展,扩大税源。鼓励农民上山采摘人参等土特产,由商人进行销售。

在占领区内,设立从小学、中学到专门学校等一系列配套教育设施。选拔一些识字之人,在境内开展教育。虽然现在这个方面各项资源,并不是很多,不过只是现制定了政策,慢慢发展。

大体方针确定之后,苏安也从一些当地的士绅,以及跟随抗日救**的知识分子和学生之中,挑选了一部分人,选派到周围的辑安县、新宾县以及通化县,担任各县乡镇的官员。

1932年5月1日,在通化县城,东边道自治政府正式揭牌成立。

东边道自治政府主席由苏安担任,副主席由唐聚五、张明贤、李明薰担任。

民政厅厅长由唐聚五担任,负责土地改革以及民事问题。

财务厅厅长郑玉良,负责税收改革问题。

第七师副师长张宗周从军中退役,担任治安警察厅厅长,并且负责筹建各县警察治安部队。

教育厅厅长由留美学生乔俊成担任。

建立法院,并且和警察厅一起开始制定基本的刑事民事法律。法院院长,由孙宁担任,确保法律的执行。

其他各部门也正式开始一一设立。

各县县长,也正式任命。通化县县长何德钰,新宾县县长韩金水,桓仁县县长白春国,辑安县县长王时庸。

各项挂牌之后,苏安召集了临时政府官员,以及通化县城的军事官员,召开军事会议,开始研究下一步战略。

各部门主管到达之后,苏安看着面前的李明薰,开口说道:“李明薰,政务方面,你就多下去看看,有什么问题,整理出来。”

“好的,苏司令。”李明薰点了点头,回道。

军事会议刚刚召开不久,一名传令兵就从外面急急忙忙跑了进来。

“苏司令,桓仁县传来一个好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