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调教女王 > 第七百八十三章 人心惶惶的中原双雄

调教女王 第七百八十三章 人心惶惶的中原双雄

作者:晴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3:41: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除了那些教导员,还有就是未来的中下级军官,也都将会从立功将士中选拔之后入读该学院,进修之后,再根据他们的成绩进行授官,未来,他们将会成为华夏帝**队的基础与骨于。

同时,大量的思想教育,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让这些军人明白他们是为何而战,因何而战,更重要的是,他们要爱国,更要爱民。

旧式军队里边的优秀人材也都会进入到这座大熔炉里边,让他们在这里悴去杂质,炼成精钢。

“不错,做得相当不错,有了这座军事学院,我华夏帝国的军队,再不担心没有人材可用。”等下课之后,我与屈突通以及那些前来听话的武将们一同离开了教室,来到了屈突通这位华夏帝国上将,兼华夏帝**事学院院长的办公室里。

业已经从江南之地回到了长安的屈突通眉舒眼弯地笑道:“老臣可没有什么功劳,这间学院从草创到现如今,多是陛下以及诸位同僚的努力,老臣现如今也总算是有了一处发挥余热之地……”

“大将军老当益壮,前月尚可率千军万马建功立业,如今说老,要不然,岂不羞煞我等?”韦云笑抚须长笑道。的确,相比起年近六旬的屈突通而言,刚过四旬,以及才二十五六的罗士信、侯君集之流,都太过年轻,而且,为华夏帝国征战这些年来,唯有韦云起功勋与其仿佛,其余人等,皆不如这位年近六旬的大将军。

“培养文官,培养武官,皆有了这样一条捷径,未来,我华夏帝国大治之期不远矣。”杨恭仁一脸心悦诚服之色说道。

“话虽这么说,但是,政治思想教育还有监督系统都是必须也是必要的,不能依靠官员的自觉性,而是需要形成了一种有效的制度,才能够让官员们为百姓,为朝庭服务,而不是为了一已或一家之私而妄顾百姓。”

看着这些将军们很是热切地讨论着国策,俺婆娘也同样侃侃而言,并且还言之有物,自然是得益于在我身边耳渲目染久矣。

前隋的科举,在我华夏帝国建立之后的第四年,终于开始了正式的科举,不过,科举的方式和形式,都业已经进行了改革。当然,早在华夏帝国建国之初,就曾经对科举的问题进行过长期的讨论,最终,把前朝的科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之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使得更加的合乎人心。更注重人的品质道德。

考试考得好的人,并不代表他们的人品都很好,这从过去到现在都有事例的说明,所以,我们是把前朝的科举以及过去考察孝廉等制度进行改革之后进行了融合,将会有专业人士考察和审核这些人的人品道德,确信此人品德方面至少没有什么缺陷或者污点,方能入仕。

而想要科举,想要成为官吏阶层,那么,必须要进入学院进行为期三年左右的学习,修满了学分,才能够参加科举。当然,就算是那些饱读诗书之士,想要参加科举,也必须进入学院学习,反正你有才华,能够在一年甚至是半年内修满应该修满的学分,都能够参与到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当中。

不过,没有人能够那么快的,因为这里学科里边,包含着这个时代的文人士子们极少接触的很多学科:物理、化学、地理、数学、几何……

总之,三年的时间,没接触过这些学科的人只能说勉强及格,但是,如果是从本公子所开创的蒙学、中学然后考取学院的那些读书人而言,这些学科对于他们而言,只要真的用心用了,至少要比那些半路出家的人强出太多,他们获得毕业以及科考成功的机率要大上许多。

在考上之后,那么,你还不算是正式的公务员,还要经过长达一年的实习期,才能够真正的成为官吏系统的一员

另外,在官员体制里边作出了许多严格的限制,或者说规矩。并且制定了详细的奖惩条例,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退休金,只要你好好的于活,不要犯什么重大的错误,那么在退休之后,都将会获得一笔不菲的退休金。

另外,每年各郡县都会进行一次议会审议,对官吏这一年的业绩作出评价,作为他是否能够继续担任地方官吏又或者是否能够升职的重要凭据之一。

各郡县的议会,士农工商,都会各占五分之一的位置,另外还有五分之一,为当地驻军代表和预备役代表。以便能够更全面地代表着该郡县的各行各业。

现如今,华夏帝国的各项制度,比起建国之初已经越来越加的完善,不得不说这得益于法制系统的逐步建全,还有全国超过五万名法制工作者的献计献策,以及魏征这位华夏帝国最高法院院长的努力。

法制的建全,更重要的在于有法可依以及有法必依,在广大舆论系统的监督之下,使得很多的违法行为在老百姓们的眼中无所遁形。另外,关中至巴蜀的几个主要隧道终于全线贯通。

这绝对是一个惊天喜讯,在贯通之后,使得长安抵达成都的时间从过去的十数日,已经缩减到了不足一日光景。对于蒸汽机车以及各种蒸汽机的改良工作仍旧如火如荼的进行。

大批的蒸汽机已经进入到了各个工厂当中,所带来的效率,令世人震惊。利益于蒸汽机被人们所认识以及应用,使得华夏帝国的生产力有了空前的提高。

依靠着蒸汽机以及大批精良的工具所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又推动了华夏帝国其他行业的发展。而修路所带来的好处,已经不言而喻,天下人都已经看到,并且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支持,让商人们流通货物,让工人们可以前往急需工人的场所,让士绅们可以逍遥的自下游览。

同时,帝国的军队可以在短得超乎人们想象的时间之内抵达华夏帝国任何一个重要郡县,镇压一切因素。

在经历了一个夏天的战斗之后,大量逃离故乡的流民回到了各自的家园,如今,在朝庭和当地驻军的帮助之下,渐渐地恢复了往日的安宁,大批大批的粮食还有被褥的运抵,使得老百姓们不会因此缺衣少食而再次离开。

最多还有两个月,就将开通长安至经成都至昆明的铁路。而从长安,经由渝州城,也就是后世的重庆,然后经由岭南,直入交趾的这一条铁路,预计还有两年的时间方能竣工。等到了竣工之时,西南地区的丛山竣岭将变坦途。

王世充再一次派来了使节,希望向我华夏帝国请和称臣,希望华夏帝国能够与郑国和平相处,共同打造一片友谊的天地,对于王世充的痴心妄想,华夏帝国上下都表示反对,大一统是不可避免的,你王世充若真的不想与我华夏帝国为敌,那么就该放下武器,主动的归降我华夏帝国,不再与天下大势为敌。

对于这个几乎等于是无条件投降的要求,目前而言还有兵又有将,并且还有一大块地盘的王世充而言,这完全不可能的。

所以,谈判只能破裂,至于窦建德,也同样派使节过来接触过,对于这样的条件他们只能骂骂咧咧的拍屁股闪人。和谈是没办法解决问题的,有些时间,有些问题,只能依靠暴力来进行解决。

可惜,本公子的这些政治智慧目前还没办法跟我家那只连自己尿床都还没办法控制的铁蛋娃解释,只能记录在日记上,或者说我的自传里。

冬天的时候,收到了来自远洋贸易舰队的喜讯,他们已经从红海回来了,不但带去的货物售出一空,更是带回来了超过三百五十万贯的利润。

三百五十万贯,这绝对是我们当时所配备的货物的总价的三倍。这让所有人都犹如打了一针鸡血似的兴奋了起来,除了远洋舰队所获得的利润喜人之外。

对南洋进行的贸易以及周边诸国进行的贸易也同样获得了极高的利润,总利润也超过了三百万贯。也就是说,今年不计算关税,光是国家主导的对外贸易所获得的利润,就占到了华夏帝国税赋收入的三分之一。

华夏帝国的税赋收入越来越高,不仅仅是得益于对外贸易,更重要的是华夏帝国的工商业的飞速发展,以及货物流转及时,不再像过去一般,异地货物极难转运出售,而且各地之间的关卡厘金以及严禁百姓自由前往外地,这些行为极大的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现如今,鄙商贱商的行为不见了,但是,同样商业法规的出现,制约了商人们的各种违法行为,另外,大力地提倡华夏的传统美德,而本公子更是以身作战,以自己在关中商社与韩城商社中的利润的百分之十抽出来,专门成立了一个皇家慈善基金会,专门为社会上那些因为战乱而失去了生存能力的儿童提供场所生存、学习,一直会支持到他们十八岁走上工作岗位为止。

这样的做法,受到了老百姓们还有文人士子们的赞喻,使得越来越多的商人也走上了慈善的这条道路以获取人心。社会和谐是怎么来的?靠的可不光是老百姓自已,更需要靠政府上下一心的努力,一齐做出个样来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