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调教女王 > 第七百三十八章 禁卫军火器试验团亮相

调教女王 第七百三十八章 禁卫军火器试验团亮相

作者:晴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3:41: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毕竟他在交趾呆了那么多年,自然不希望交趾之地受到什么损失。(

“这倒无妨,既然交趾之地兵力不足,那么,陛下可下旨,从岭南征调一个到两个军的兵力前往交趾之地驻扎。一来,岭南之地与交趾乃是近郊,兵马转移很正常,再加上皆是南人,更容易适应交趾的气候与环境。其二,大量的兵力到达交趾之后,可继续由程将军打散之后,重新整编练兵,以增加在交趾的大军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未来,若是我南洋需要兵马之时,可再从交趾征调……”韦云起点着地图侃侃而言。

他的想法的确不错,至少比我考虑的要周全得多。之前我就跟兵部的这一伙人交流过是否建议一只华夏远征军的问题,大伙都觉得有必要,但是,暂时还没办法提出来,因为军队远征所耗甚大。但是现如今,机会来了,或者说出兵的理由显得这样的名正言顺。

重要的是,将岭南地军的兵马转移至交趾,减少当地原著民驻军,未来,可从其他地方增补,让新占之地也由原地驻军向异地驻军转变。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做法。

大伙合计下来,都觉得可行,决定从交趾之地,抽调原程咬金手底下的一个师,再加上两个交趾本地师,组建了一只华夏远征军前往南洋地区。

不过由于夏秋时节,台风频繁,所以决定等到了秋末之后,再行向南洋进发。

另外就是,通过舆论宣传工具,让更多的人知晓,华夏帝国与婆罗国签定的一系列条约,吸引商人前往婆罗国贸易,还有就是,知会婆罗国使节团,我们将会派遣一只先遣工作组随其前往婆罗国,在那里兴建修建码头所需要的各种窑口,当然人力资源是由婆罗国出,技术由我华夏帝国出。

等到了秋末之时,相信第一条永久码头可以建成,以利于华夏远征军的到来及停泊。另外,杜如晦听从了我的命令,暗中派遣了情报人员与使节团中的汉人接触,接触下来的情况十分喜人,虽然他们已经背井离乡数百年,但是,却仍旧未曾忘记自己的祖先与故乡是在哪。

而他们更是言及在婆罗国的汉人,绝大多数都与他一般,身在异国,心念故乡。这样一来,对于华夏复兴军驻军于婆罗国相当有好处。当然,军官必须挑选适合的人,另外还必须配备合格的外交人士,以方便与婆罗国上下打交道

使节团只在长安呆了不到十日的功夫,就带着一脸的喜色向我告辞,他们要赶回婆罗国,告知他们的国主,华夏帝国对于他们的重视以及帮助。

回赠了不少的礼物给使团之后,然后挥手送别了这只使节。接着,便收到了情报,屈突通率大军大破出击的宣城郡李子通部,李子通被迫放弃了宣城郡,转而退守丹阳,而南方地方,秦琼终于爬到了永嘉郡,在此与永嘉郡兵大连数场,连战连胜,于五日前拿下了永嘉郡后,意欲出兵东阳郡,却不料,一场超强台风袭击了永嘉郡,秦琼只得暂时停止了前进的步伐,派出了军队参与到救灾工作当中,使得原本对华夏复兴军不满的当地百姓十分感动,好感值瞬间提升了最少三十五个百分点。

而永嘉郡北的临海县一票降兵意欲乘华夏复兴军救灾之地夺城而反,不料,却被那些临海县的百姓知会了驻军,使得一场兵祸尚未开始就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拥有一只纪律良好,把百姓当成自己亲人的队伍是多么的重要。对于这样的结果,就算是孔颖达这样的大儒也只能感慨地夸赞这是一只仁义之师。

仁义是必须的,当然是针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若是胆敢向我们举起刀枪的敌人,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一只只利箭,一柄柄横刀。

现如今,在华夏帝国境内被抓获的倭国人士超过七十五人,其中,居然有十来人是前来探查我华夏复兴军火器的,意图以大量的财宝去贿赂以获得他们想要知道的情报。

得知此消息之后,本公子直接下令,以间谍罪对这十余名倭人进行了公审,然后按间谍罪处死。

而其他的倭人,一律在审问之后遣返。对于这些没有犯罪的倭人,我没多大的兴趣,反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华夏帝国的巨舰利炮将会出现在倭岛上,将所有的倭人的历史和未来完全摧毁。

到了那时候,将会在这片废土上,建设成华夏帝国的又一移民点。

另外,除了倭人之外,还抓到了来自吐谷浑又或者是其他中原豪雄所派来的探子,全都被扔到了矿坑去老老实实的劳动改造,毕竟他们不是倭人那种奇葩而又令人恶心的种族。

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到位,而华夏帝国的很多高精尖科技,大多数都集中在了长安城南一百多里地的山林之内。这里地处山峦重叠之地,荒无人烟,便于防范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长安城西南两百里地处,一座高度约在五米左右的观测台,修建在一座高约三百多米的山峰顶端,一大票的将军与重臣都坐在马扎上手中拿着望远镜,正在看着远处的蓝军与红军的交战。

双方演练的是战阵交锋,蓝军以骑兵为主,而红军以步卒为主,此刻,红军以马车的车厢围成了一个圆阵,正在使用弓弩向着外面游荡的蓝军射击。

局面已经从一开始的突然而又激烈的战斗场面转成了僵持阶段,随着高台上的红旗和绿旗交错,交战双方极有默契地退出了战斗位置,开始清点伤亡人数。

而在身上中过刀枪箭弩留下的白灰点的“阵亡人员”开始回归各自的阵营。毕竟是演习,不可能让他们拿真刀真枪地对着砍杀,而都是采用了木刀木枪之类的玩意,在枪头或者是刀上包裹了渗满白灰的布,这样一来,被击中者,都会作为伤员或者是阵亡人员退出战场。

如果有胆敢被砍了十来刀,戳了十来枪还在战场上跳骚的,将会被宪兵直接给揪出来然后拉去关禁闭。

看到了这一幕,我满意地点了点头。“红军步卒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依托马车抵挡蓝军骑兵的冲击,干得的确不错。”

“但是红军步卒从接到哨声命令开始到集合完毕,时间超过了平时紧急集合的时间至少将近一格钟。”坐在我旁边的韩世谔却不在满意,红军是他的兵,而蓝军是俺婆娘的兵。

所谓的一格钟,是为了计时准确,所以,本公子在军方把时间的划度进行了均分,将一天的十二时辰划分为了二十四个小时,每小时为六十格钟,而一格钟了就相当于一分钟,另外,每一格钟又分为六十份。

只不过现在没有那么精准的计时器,所以所有人对于时间的掌握只能靠猜测来掌握更精细的时间。

“这倒无妨,毕竟是战时,再加上连续两天强行军,将士疲惫,反应稍慢一些可以理解。”我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韩世谔倒没有反驳,不过仍旧不满意地小声嘟囔了句,看样子准备等演习结束之后回了营地再好好地操练这些士卒。

“微臣参见陛下,禁卫军火器团报道。”这个时候,一位雄纠纠气昂昂的骑士纵马赶到了观测台下翻身跃下了马后向我行礼致意。

“嗯,屈突将军,你们都已经准备好了吗?”看到了这位年纪不过刚二十冒头的屈突诠,我满意地点了点头,一脸温和地笑问道。

“禀报陛下,禁卫军火器团已经准备就绪,请陛下准许禁卫军火器团演武”屈突诠昂首大声地答道。

“嗯,那好,去吧,记得,拿出禁卫军的气势来,莫要让朕失望才是。”我扫了一眼在场的诸位朝庭重臣,朝着屈突诠郑重地道。

“陛下放心,禁卫军火器团定不辱命”屈突诠答了之后,转身跃上了马背,朝着山下纵马而去。

“这小子不错。”韦云起在我身边小声地嘀咕道。“看来,陛下您看人识人的眼光实在是高人一筹。”

“呵呵,一般而已,不过,屈突诠这小子的确挺有本事的,比他哥强,说起谋略与能力,怕是与那侯君集不相上下。”我眉飞色舞地放声大笑起来。

屈突诠,乃是屈突大将军的次子,其长子屈突寿也在军中,但是,却远远不如其父,反倒是其次子屈突诠颇有勇略,家中之时,常与其父辩论兵法畴略,在治军作战方面,颇有才华。

不过,昔日年纪尚幼,所以屈突大将军不许屈突诠入伍,不过,这几年来,屈突大将军行军作战在外,自然是没办法管住这小家伙,去岁刚满十八的屈突诠于脆就自己来找我,要求入伍。

一番考察之后,还真是给这小家伙震了一震,至少其在兵法畴略方面,本公子是远远不如,另外就是他对火器极为感兴趣,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火器的使用在于其杀伤力与威摄力,那么,火器最应该的就是集中使用摧城拔寨当可易如反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