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调教女王 > 第五百五十三章 大航海工程的喜讯

调教女王 第五百五十三章 大航海工程的喜讯

作者:晴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3:41: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嗯,李渊是在本公子登基为帝之后的第十日,在晋阳在一票手下的簇拥之下,由唐国公晋位于唐王。对于这个消息,我只是一笑置之,别说我那老丈人称王,他就算是称帝又能如何,别的不说,一切都要等分了胜负再说,至少我不认为我自己会输。

一面凑在婆娘身边看着她们赌斗五子棋,一面思维发展,思考着这段时间以来的各种形势发展。就在这当口,听到了门外边传来了快捷的脚步声,站定在了门口,然后便是李元芳的声音。

我悻悻地香了一口瑶光妹子的俏脸。“娘子你们乖乖的自个玩,为夫去处置了公务,再来陪你们。”

“好的,夫君去吧,政事要紧,不过可不许回来得太晚喽。”瑶光妹子体贴地微微颔首道。

大步地行出了房门,就看到了李元芳身边站着的是信鸽站的站长,本公子心头一跳,没有说什么,快步朝着书房行去,这两人也紧跟在我的身后。

进了书房之后,信鸽站的站长这才从怀中摸出了一叠业已经翻译好的情报,递到了我的手上。“主公,这里是交趾还有泉州传来的消息,都是今日刚刚到达的。”

“这还真够巧的。”我不由得挑了挑眉笑道,泉州交趾相距数千里,肯定没办法不约而同地向长安传递消息,不过这么赶巧在一起,实在是难得。

摊开了情报,仔细地打量起来,交趾的情报并不复杂,就在三个月之前,第一远航舰队,已然历尽了千辛万苦,抵达了位于交趾之南,被我派遣过去的那些精锐部队所控制的一个港口。

而后,他们在此停留了足足两个月的时间,并且留下了一部份的船舰以作样版,以供当地的匠师制造新舰,而后,队伍再一次北上,大约会在三个月之后,绕过大半个华夏沿海,再一次经由黄河入海口进入内陆,直抵韩城县。

泉州这座华夏历史上最早的海港城市,本公子早在韩城之时,就派遣了大量的暗探间谍前往,不光是要在这里招募熟练的,造船工匠,更重要的还是要仔细地收集情报。

泉州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最主要起点之一。而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自从先秦之时,中国的南方是南岛人种的发源地。先秦时代称之为百越民族,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他们拥有优秀的航海经验与冒险精神,足迹遍及太平洋与印度洋,史前时代即开始向远洋前夕,马达加斯加、夏威夷、新西兰、澳大利亚均有分布。

秦灭六国之后,开始着手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公元前二百一十九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五十万大军平定岭南,屠睢因为滥杀无辜,引起越人的顽强反抗而被杀。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并和赵佗一起率领大军南征,经过四年努力,于前214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秦在岭南设三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并以南海郡为中心逐步发展起繁荣的岭南经济圈。秦末,北方征战不休,岭南地区由赵佗统治,史称南粤国,是当时少有的和平地区。

公元前二零二年,汉朝建立,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与南粤国议和,两国得以发展经贸。前196年高祖驾崩,吕后摄政与南粤国发生冲突,双方在南岭发生激战,战局僵持。当时岭南地区主要出产丝绸类纺织品,赵佗为寻找重要的军需物资铁资源开始谋求海上路线通往西方国家开展贸易。广州南越王墓中出土的希腊风格银器皿以及南粤国宫殿遗迹发掘出来的石制希腊式梁柱就是相当好的证明,证实了秦末汉初海上丝绸之路已经诞生,岭南地区向西方输出丝绸以换取各种物资,并且有希腊工匠来到中国参与了南粤王宫殿的建造

西汉时期,南方南粤国与印度半岛之间海路已经开通。汉武帝灭南粤国后凭借海路拓宽了海贸规模。南从日南、徐闻、合浦通都元国、夫甘都卢国、黄支国、皮宗国、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

至东汉时期,“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acuiuutciu,公元一六一年-一八零年)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通焉。”这是历史记载的中国与罗马帝国第一次往来。

汉末三国正处在海上丝绸之路从陆地转向海洋的承前启后与最终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孙权雄踞江东,以古之大禹为榜样,主张“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不更通伐,妨损农桑”而竭力发展经济,开创造船业,训练水师,以水军立国,并派遣航海使者开发疆土,与外通好,作出了重大贡献。

先说造船业,航船、航舰,这是航海的必备条件与主要工具。在三国之前,一般都是靠帆船与信风,在海上漂泊无定,几近冒险,为此而丧生者,不计其数。到了三国时期,由于孙吴同曹魏、刘蜀在长江上作战与海上交通的需要,积极发展水军,船舰的设计与制造有了很大的进步,技术先进,规模也很大

据张大可著《三国史》,孙吴造船业尤为发达。汉代主要造船地区在长江下游苏州、无锡、安庆等地,多是平底内河船。孙吴造船中心,移往建安郡侯官(在今福建闽侯)、临海郡永宁县(今浙江温州)、横船屯(今浙江平阳)、南海郡番禺县(今广州)等港口。孙权设置典船都尉,专门管理造船工场

孙吴所造的船,主要为军舰,其次为商船,数量多,船体大,龙骨结构质量高。最大战舰可载三千士兵,有上下五层,雕镂彩画,非常壮丽,续航能力强。载马八十匹的海船称小船。航行在南海上的商船,“大者长二十余丈,高出水二三丈,望之如阁楼,载六七百人,物出万斛”。孙吴武装船队出海百余艘,随行将士万余人,北上辽东、高句丽(今朝鲜),南下夷州(今台湾)和东南亚今越南、柬甫寨等国,吴国灭亡时,有战船、商船等五千多艘。

从晋初至今也有数百年之期,不过,因为长年的征战与内乱,所以,航海业并没获得太大的发展,那些沿海的海商,更多的是跟沿海诸国做生意。

不过,令我惊喜的是,泉州有一户胡姓大海商,从汉以来,其家族一直以出海经商为生,到了他这一辈,已有十数代,据所打探到的消息,其家族的商船,最远曾经由马六甲,经苏门答腊抵达天竺。

向北也曾到达倭国、高句丽、新罗诸国,足见其前人耗费了十数代人,不知道耗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更不知道收集了多少昔日船队的数据,才会成为泉州最大,也是航行得最远的海商。

“好好好,总算是没有白投入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只此一则消息,其价值,绝对不下万金之巨。”本公子很兴奋地弹了弹手中的那份情报欣喜地道。

“这样,立即传讯泉州,嘉奖一于人等,另外,告诉他们,设法的接近胡家,若是胡家对我华夏复兴军没有敌意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只要把他们争取过来,那么,我们就相当于得到了一张最宝贵的海图,不知道可以少牺牲多少人力和物力……”

“另外,既然远航舰队现如今才出发了半个月的时间,那么,应该还得差不多两个月才能抵达韩城吧。”我估摸着去的时间得出了这个结论,然后继续说道:“等他们到达之后,再换上一批新水手,以老带新,再继续出发,前往交趾,务必要让他们熟悉什么是海洋。”

“对了,留在交趾的共有几艘船舶?”

“回公子,留在交趾的有三艘运输船,还有六艘战舰,占整只远洋舰队总数的四分之一。”

“下次去,再多带点舰船,把年末和今年年初新建的十一艘舰船全部都送过去。争取在六月之时,能够在交趾建立一只足够强大的舰队,如此一来,那交趾太守,想必就算不想归顺于我,也得好好掂量掂量,朝我的人下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太好了,若是能够打通大陆沿海至天竺的航线,那么,丝绸和瓷器以及茶叶的利润,至少要比现如今还能翻上两番,而且,可以直接从香料、染料的主要产地天竺直接购买,而不需要再受到那些中间商的剥削,自然能赚的钱帛会变得水涨船高。

看完了情报,把这些事处置完,刚要过去再跟婆娘蹲在一块甜蜜甜蜜,却不想前脚才刚刚踏出书房的门槛,就看到了袁天罡正匆匆向我的小院行来,我不由得微微一愣,这家伙怎么窜上门来了?

“陛下,臣有要紧事,故尔冒昧前来,还请陛下恕罪。”袁天罡看到了我后,紧赶几步到了我面前长拜一礼道。

“袁卿平身,有何要事?”我摆了摆手,示意这哥们免礼然后问道。

“启奏陛下,微臣寻到孙思邈的踪迹了。”袁天罡带着一丝激动之色朝着我又快又疾地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