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高科技军阀 > (三百四十四)漏底

高科技军阀 (三百四十四)漏底

作者:银刀驸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1 17:16: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三百四十四)漏底

财部彪认为,日本在华盛顿会议上占支配地位的目的是改善糟糕的日美关系,“如果海军军缩不能成功,海军竞赛继续沿着现有的计划发展下去,那么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尽管英国不再有能力扩大它的大海军,但英国肯定会做某种事情……尽管美国公众舆论反对扩充军备,但美国有力量,一旦它感到需要,就会任其所愿地去扩军,终日本将为此付出代价。”

加藤友三郎支持财部彪的意见,但以加藤宽治为首的对美强硬派则坚决表示反对,双方争执不下。财部彪于是致电日本政fu,提出了供政fu选择的四个方案:一、不做任何妥协,冒谈判破裂的危险坚持80的比例,否则退出会谈;二、谋求10:7的比例,但保留正在建造的“纪伊”号战列舰;三、接受10:7的比例,放弃“纪伊”号战列舰;四、接受10:6的比例,保留“纪伊”号战列舰。

但日本人根本没想到的是,这一电文当天即被代号为“电码编制公司”的美国陆军部军事情报处第八科(i-8)截获并破译,美方通过技术上的优势就此掌握了日方的谈判底线。

10月20日,日本外jā大臣内田康哉以日本政fu的名义训令日本代表团,称在日本国内连小学生都为建造“纪伊”号捐款,因此即使从国民感情的角度说也不能废弃“纪伊”号。内田要求尽全力实现选择一,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努力实现选择二。如果“尽管已做大努力、但根据情况和总方针不得不退到选择三上去”,则应该“尽力获得他国对其在太平洋的防务力量进行削减、或至少使其维持现状的保证,以求削弱美国舰队在太平洋的集中活动能力。此外还应该适当提出保留意见,说明我们只有在上述条件下同意10:7的比例。……绝对不能接受选择四。”

在得到训令后,加藤宽治认为日本政fu过于软弱,当场表示不接受,并为此和财部彪及加藤友三郎大吵了一场,以至于加藤友三郎当场心脏病发作,住进了医院。

11月1日,英国首席谈判代表贝尔福又与财部彪进行了一次单独会晤,根据“英日同盟”残存的一点互惠jin神,财部彪将日本的谈判底线告诉了他。贝尔福此前已经从美国人那里得到了相关的情报,因此从容地告诉财部彪,英国可以满足日本保留“纪伊”号战列舰的要求,并答应太平洋特定地区不设防。11月2日,财部彪便向美国提出了第一项选择,即坚持10:8的比例。而don彻对方全部底牌的美方对此提议予以全盘否定,坚持10:6的比例和拆毁“纪伊”号,因此加藤只好再度致电国内请示。

与此同时,美国国务卿休斯同中国外jā部总长顾维钧进行了多次会谈,征求中国方面对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意见,和顽固不化仿佛成心来搅局的日本代表团截然相反,中国代表团从一开始便表现得积极而富有诚意,一下便赢得了美方的好感。

顾维钧告诉休斯,无限制的扩充海陆军备无益于世界的和平稳定,而巨额的军费开支对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沉重的负担,因此缩减军备尤其是海军军备是必要的,中国人民一向爱好和平,虽然目前中国海军的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但中国并不在乎什么第一第二的虚名。中国当前主要的任务是发展经济,海军的军费开支已经使中国的财政难以负担,和平时斯保留如此规模的海军确无必要,因而中国人民愿意“铸剑为犁”,只要保持美国海军60的比例就可以了。

顾维钧还诚恳地表示:如果各国对限制海军军备犹豫不决,中国愿意为各国做出表率,先行裁减海军舰艇,如果美方认为60的比例过高,保持美方的55甚至50,中方也可以接受。

中国方面的态度让美国方面大为意外和感动,休斯表示:中国海军为维护世界和平曾做出重要的贡献,中国海军同时也是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这句话明显是冲日本人去的),限制海军军备是全世界爱好和平国家的共识,中国人民的和平愿望一定会得到满足。至于中美海军的比例,休斯认为,“中国海军的规模应该保持足以应付‘邻近海洋国家’(其实就是日本)”,顾维钧听出来了休斯话里的暗示,即中国海军的比例将同日本海军持平,因而顺水推舟的没有再提任何要求。

11月17日,日本政fu回复财部彪,以“三”为后底线,但要求他设法保留“纪伊”号战列舰,代之以因地震废弃“天城”号战列巡洋舰。11月29日,财部彪在华盛顿美国国务院大厦会见了休斯国务卿和贝尔福勋爵,正式提出日本要求10:7的比例,称这是日本的后底限,并要求美国在从阿留申到菲律宾、从关岛到夏威夷的全部太平洋岛屿上停止建设的军事基地。财部彪称“我希望……就在太平洋的基地和要塞维持现状达成明确谅解。如果太平洋岛屿、尤其是菲律宾和关岛这样的前哨基地获准无限制地发展……我担心日美两国的友好关系就会立即变成敌对状态。”休斯依然坚持10:6的比例不松口,原则上同意在关岛和菲律宾保持现状,但并不是“前哨基地”的夏威夷则要排除在外。双方再次陷入到了僵持之中。日本代表团见到谈判丝毫没有转机,便威胁要退出谈判。

由于对日本方面通信密码的破译,美国方面清楚地了解到了日本的底线,经过会议讨论之后,为了能够达成协议,美国方面同意了日本方面的要求。

12月15日,美英日三国代表就海军裁军问题达成临时协议,日本接受美国提出的10:10:7的主力舰比例;日本可以保留“纪伊”号而废弃“天城”号;作为jā换,英国可以建造两艘装备16英寸舰炮的战列舰;美国则可将“西弗吉尼亚”级中建造进度比较的“科罗拉多”号和“马里兰”号继续建成,同时必须废弃“北达科它”号和“特拉华”号战列舰。

对于这一结果,以财部彪加藤友三郎为代表的对美温和派认为,要避免与美国直接对抗,这已经是好的结果了;而以海军军令部部长加藤宽治为代表的对美强硬派对此结果仍不满意,在日本接受美国提出的裁军比例的当晚,加藤宽治还挥泪狂呼:“对美国的战争开始于今日我们一定要报仇”

在商谈海军舰队比例的同时,日美两国就维持太平洋岛屿军事现状的问题达成一致,除夏威夷和日本本土外,所有正在进行、或计划进行的军事工程立即停工,并加以冻结。但两国随即又对如何定义“日本本土”这一概念产生了纠葛。

按照日本的思路,所谓“本土”既包括日本列岛,又包括北方的千岛群岛和南库页岛,以及朝鲜南部。按照日本方面的理解,被认为不能修建的海军基地的地区,只是一战中占领的德属太平洋岛屿,即后来的“南洋厅”。

美国则提出了与之大相径庭的意见,甚至拿出日本内务省在一战后公布的行政区划细则,指出其中只有本州、九州和四国三岛的“三府四十三县”被称作“日本本土”,而南洋群岛既然与北海道、千岛并列为“三厅”,则其他三厅也不是日本本土,而是海外属地。至于被列为“二总督府”的朝鲜南部和西伯利亚东部地区这两处殖民地则不能算日本本土了。美国以日本行政区划作为反击,一贯善于胡搅蛮缠的日本这次碰到了夹缠不清的美国,倒也有点因果轮回的味道。

经过反复的讨价还价,美日两国于1923年12月30日达成了限制防备区域的终妥协,规定维持军事现状的地区如下:美国方面包括菲律宾、关岛、萨摩亚、阿留申群岛,但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大陆及近海岛屿、夏威夷和巴拿马运河区除外;日本方面包括小笠原群岛、南鸟岛、以及全部太平洋日本委任统治领地,北海道和千岛群岛除外。

在随后美日与英国达成的协议中,东经110度以东的英属岛屿和香港、以及英澳三国的委任统治岛屿也被包括在不许改变军事现状的地区之内。加拿大沿海、澳大利亚和西兰本土及其领地则被划除在外。这一协议没有对法属太平洋岛屿和荷属东印度做出任何限制,因为过于弱小的荷兰海军早已被排除在限制军备会议之外,法国海军也没有强大到在太平洋地区对日本或美国构成威胁的地步。

美日双方好不容易达成了妥协,正当日本方面为外jā方面取得的成绩而窃喜不已之际,美国人又适当的给日本人泼了些冷水,让日本人意识到,他们占的便宜,其实并不象看起来那么多。

华盛顿会议召开之后,美国立即把拆毁“英日同盟”作为其追求的第一个目标,并把这一问题与裁军问题联系起来。休斯认为,只要“英日同盟”继续存在,“就不会有令人满意的裁军”,因为“如果同盟存在,英国和日本的海军就会以绝对的优势压倒美国……但如果同盟失败,美国和英国的海军在理论上就会以10:3的绝对优势对日本海军构成威慑,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英国代表得知美国坚决要求废除同盟的决心之后,担心如果将日本从同盟关系中解除出去,那么日本也许会加强在远东的独立扩张,或者向德国和苏俄那里寻求理解和合作。英国在财政上有求于美国,但又不愿意得罪日本,因此不仅打算保住“英日同盟”,而且试图将其扩大,把美国也拉入这一同盟中。基于这一设想,贝尔福便向休斯建议,用一个的“英美日同盟”来取代现有的“英日同盟”。日本代表币原喜重郎也同意英国的建议,而且进一步提议,拟议中的同盟将不带有任何军事联盟的xin质,而只是有关缔约国在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领土权和其他至关重要的权益受到威胁时的相互商议机制。美国一开始只对废除“英日同盟”感兴趣,而对所谓“英日同盟的替代物”一点兴趣都没有,但面对英日两国的提议,美国也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对策。

1923年12月1日,在英美日三国代表的联合会议上,英国外jā大臣贝尔福正式抛出了的英美日同盟方案,这个方案不但涉及太平洋诸岛,而且涉及中国;不但涉及外jā同盟,而且涉及军事同盟。他们计划的三国同盟实际上是英日同盟的扩大,遭到美国的坚决反对。美国认为这是在变相保留“英日同盟”,既不符合美国的传统政策,又有悖于本次大会的方针。美国主张缔约国不应有使用军队解决争端的义务,该条约的范围应限于太平洋区域。

休斯提出了签订盟约的两个条件:一是正式废除“英日同盟”,二是邀请法国和中国参加。美国坚持邀请法国和中国参加这一协定,是因为美国觉得英法两国在争夺近东及德国问题上矛盾重重,特别是法国对美国负债累累,把法国拉进这个协定,可以增强美国同英日角逐的力量。休斯还认为,邀请中国参加这一同盟,将使中国方面感到他们仍是远东的重要力量,在的联盟中需要投票表决时,将有五票而不是三票,这样“就没有人会说英国和日本联合起来反对我们”。在英国原方案和美国主张的基础上,由日本代表币原提出了一个修正案,该修正案经休斯、贝尔福、财部彪三人会晤通过后,由休斯通知中国和法国,请两国加入。这样就形成了“五国同盟”。

1923年12月7日,英美日三国就邀请法国和中国参加同盟达成一致意见。12月9日,对同盟协议内容达成一致,12月10日,五国对外宣布了协议内容。

1923年12月13日,美、英、中、法、日五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即通常所说的《五强条约》。根据《五强条约》第四条的规定,在五国于华盛顿jā存批准书时生效之日起,“英日盟约”即正式废止。条约另外三条规定五国“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的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如果上述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行为的威胁时”,则五国应该“全面而坦率地进行协商,以便达成协议,联合地或单独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五强条约》的有效期为10年。为了防止日本人节外生枝,条约中还规定了“太平洋岛屿属地和领地”对日本来说仅限于日本委任统治岛屿,不包括日本本土列岛、千岛和已经独立的琉球。

“英日同盟”的废除是美国遏制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扩张的主要步骤,也是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英日同盟”废弃后,尚有若干日本政客眷恋过去该同盟所畀予日本之大惠,奔走游说于英国政治家之间,不过徒劳耳。“英日同盟”解体时,一战后期曾任日本驻英大使馆武官的田中国重大佐当时刚刚卸任回到东京,他对英国驻日武官皮戈特上校说:“将来,甚至可能连双方互换配置在部队的翻译军官也不受欢迎了。”

对于英国来说,俄德灭亡后继续维持该同盟的意义已经不大,若与日本无特别利害冲突,则可暗中维持双方之合作关系,但在日本不断侵犯英国在远东利益的情况下,将其废除倒也无妨,但是也有人预见xin的指出,英日同盟关系一经解除,此后英国将不免成为当年沙皇尼古拉二世所称的“黄皮猴崽”的敌对目标之一,在未来英国在远东的殖民地不可能完全免于战祸,废除“英日同盟”所留下的后患将在未来以暴烈的形式爆发出来。而以后形势的发展果然证明了这一观点。

对于美国来说,这一胜利的意义也不象它自己所评价的那么高。英国这一日本的国际支柱早已不稳,这一点日本自己也很清楚。在华盛顿会议前日本政fu给其全权代表的训令中,就要求在扩大或改订英日同盟时“以维持日本在亚洲的特殊权利为基本原则”,显然,《五强条约》没有触动日本在远东的任何利益,而只是“太平洋岛屿属地及领地”的一个互不侵犯条约。而且美国在条约中还作了进一步让步,承认了日本在西太平洋地区取得的特殊利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