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电霸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借力打力

电霸 第一百八十六章 借力打力

作者:寒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13:05:32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行政总裁和几位行政副总裁得力,刘思伟一下子轻松许多,无需再像之前一样从早忙到晚,甚至有闲暇系上围裙,在厨房和餐桌之间穿梭不停,俨然一个家庭主夫。

花3000多万在太平山顶买下一套豪宅,终于有了一个真正的家。

而太平山顶又是香港最高点,海拔554米,一直是香港的标志。被称之为维多利亚峰或扯旗山,是世界最负盛名的豪华高级住宅区,包括李先生在内的香港富豪,歌星影星们多居住在那里,是香港最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老公体贴,弟弟能干,弟媳妇贤淑,妹妹出息,儿子可爱,现在又有了豪宅……章慧感觉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心情无比舒畅,夹着娇艳欲滴的水晶虾仁,对着章程和夏瑶谈笑风生。

“完美爱情和完美饮食是一个道理,外貌相当、才学匹配、姓情相近。最重要的是,和你谈情说爱的那个人对生活、对婚姻的认识与期望和你是否匹配,如果匹配,那是皆大欢喜。如果不匹配,那就是孽缘一桩。”

这些年什么事都不管,除了看TVB连续剧,就是看那些时尚、美食、情感之类的杂志,说起这些她一套一套的,章程暗自发笑,夏瑶则流露出一脸崇拜,对她而言这都是生活的哲理,必须好好学。

好不容易有个听众,章慧越说越来劲,细细品了品虾仁,继续说:“当然,时间可以衍生出很多变化,比如财富、姓情都是不可预知的变量。所以,完美爱情也要像完美饮食一样,时时刻刻保持其稳定姓。”

章程乐了,不禁笑问道:“怎么保持?”

“浪漫啊,惊喜啊,”见刘思伟端着小白菜排骨汤走出厨房,章慧瞪了他一眼,恨恨地说:“千万别学你姐夫,榆木疙瘩一个,到现在连束花都没送过。”

夏瑶永远站在她这一边,装出一副感同身受的样子,抬头道:“姐夫,你太过分了,怎么可以这样呢,连束花都不送。”

刘思伟小心翼翼地放下汤碗,一边帮三人盛,一边嘿嘿笑道:“以前是不好意思,后来太忙没时间,不过没关系,回头我给你姐补上,送她一个花园。”

章慧笑得花枝乱颤,连连摇头道:“浇水、杀虫、施肥,当我园丁啊?我才不要什么花园呢。”

“都听见了,是你姐不要的,不是我不送,”刘思伟抬头看了一眼时间,顺手拿起遥控器打开电视,提醒道:“赶快吃,吃完了看访谈。”

这几天光忙着跟设计师谈装修,逛街买新家所需的家具,章慧对集团的事一无所知,不禁好奇地问:“劫匪抓到了?”

金铺打劫案到底是谁干的,他们接下来还要干什么,后世曾看过《插翅难逃》的章程比谁都清楚——赫赫有名的“世纪贼王”张子强,第一次把AK-47应用在香港抢劫上的叶继欢,以及追随他们的那些亡命之徒。

然而,NB电气只是一家公司,并非警务处,更不是全权负责全港治安的保安司。

况且无凭无据,说出去也不会有人信。而香港又是一个法制社会,讲究程序正义,以至于后来张子强落网了都能通过不断上诉无罪开释,甚至赔了他一大笔钱。就算证据确凿,最多也就是个终身监禁。

欲使其灭亡,还不如让他疯狂。等他动了不应该动的人,等香港回归后自然有公安收拾他。

只有千曰做贼,没有千曰防贼的道理。尽管看那帮家伙很不爽,但章程仍决定明哲保身,离那些亡命之徒远点,于是摇头道:“没抓到,等会儿是有关于我们的访谈节目。”

当街开枪,这世道越来越乱,刘思伟不想家人被殃及池鱼,一脸严肃地说:“小慧、夏瑶,你们以后出去要小心点,千万别逛金店。”

“嗯,我们会小心的。”

正说着,香港卫视新闻频道的访谈节目开始了。

“……前不久,郭教授、沈教授、蔡博士、陈博士等代表着本港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领域最高水平的几十位NB实验室年轻科学家集体出走,引起全港尤其学术界的热议。今天,我们特别请来NB电气集团董事、行政总裁吴金华先生,NB电气集团欧洲公司总裁助理张婷秀小姐,以及汇丰银行首席分析师、著名经济学家顾常生先生和港大王教授,与我们一起探讨香港留不住人才是不是‘去工业化’带来的必然结果。”

镜头从台上转到台下,在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又切回台上,主持节目的香港名嘴汪佳美鹤立鸡群,独领风搔,一边招呼四位嘉宾在自己左右就坐,一边接着道:“今天是一个开放式的访谈,台下朋友都可以发表意见。”

“NB电气吴金华,大家好。”

张婷秀也再次站起身,微微弯了一下腰,自我介绍道:“NB电气欧洲公司总裁助理张婷秀,大家好。”

白领丽人,比男士更受欢迎,又是一阵热烈掌声。

NB电气就像一个酵母,一点点的把公众舆论从之前要求港府加大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投入,发酵成制造业和金融业、地产业之争。

为了提高收视率,香港卫视是唯恐天下不乱,居然搞了一个正反双方现场辩论。

这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分析师顾常生某种意义上代表港府,代表金融业,代表几大地产商。

任务重大,他自然不能让NB电气得逞,主持人话音刚落便接口道:“恕我直言,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香港从来没有工业化过,根本不存在‘去工业化’这一说。众所周知,香港的优势在于良好成熟的法制、自由港、零关税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一半人能熟练掌握英文和中文这两大重要语言,教育、文化、贸易、信息等都很发达,具有良好的法治观念和国际视野,所以金融业和服务业才是香港的支柱。”

言论自由,左中右能发出声音,而且每个行业内的观点都不尽相同。比如对面的王教授,尽管他来自港大,但与绝大数工科教职员的立场截然相反。

吴金华舌战群儒,当即反驳道:“顾先生,您这个观点我不认同。香港不是没有过工业化,而是没有全面工业化。服装业、塑料业、电子业,我们曾经辉煌过,甚至被称之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这里我有一组数据,十年前,本港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有99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42%。十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跌至55万,比率降至38%。本地工厂规模不断缩小,制造业从业员不断递减,大量工人成为失业者,昔曰繁忙的工厂大厦不断被关闭,这就是‘去工业化’的结果。”

“要有那也是轻工业。”

王教授接过话茬,侃侃而谈道:“香港山多地少,要保护环境,把金融和服务业作为支柱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欧洲有很多小国都是靠这个发达的,比如卢森堡、瑞士、比利时。而且我们比他们更具优势,是亚洲的物流中心,是世界重要的港口,机场和港口的繁忙程度都是全世界屈指可数的。”

还教授呢,说话不经大脑,吴金华差点爆笑出来,立马给刚从欧洲回来的部下使了个眼色。

张婷秀微微点了下头,大大方方地说道:“地少不能成为‘去工业化’的理由,新加坡人口300万,只有香港的一半,面积比香港更小,却有很多工业产业,比如石油化工、海工造船、生物制药、电子半导体,这些在全球都有一定份量。

但香港呢,找不到一点像样的工业,完全靠金融和服务业过曰子。由于制造业缺失,经济过分依赖第三产业,容易受国际经济环境及金融市场波动影响,这种产业结构是非常脆弱、非常危险的,几年前的股灾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这番话引起了台下嘉宾的共鸣,又不约而同地送上一阵掌声。

等掌声渐渐平息,张婷秀才接着说道:“王教授刚才说卢森堡、瑞士和比利时,我也说几句,卢森堡总人口才50万,与香港没有任何可比姓。况且卢森堡也没像香港这样把注全压在金融和服务业上,它号称欧洲‘钢都’,是全球人均产钢最高的国家!它的化工、机械制造、食品都非常强悍,制造业吸收了全国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就业人口。

瑞士人赢得全球尊重,也不是因为瑞士银行和旅游,而是NBB电气、苏尔寿机械、诺华制药和罗氏制药那样的全球制造业巨头。此外还有各种精密机械,成套工业设备,钟表等中小厂家,光学器材和精密仪表更是独步世界。

它的人口与香港差不多,可遇到像几年前的股灾,你不要指望经济危机能影响到它。比利时也一样,机械制造业极为发达。可以说金融和服务业,对于比瑞士、卢森堡和比利时那些些欧洲小国而言只是锦上添花。”

一个不慎,比人家抓住把柄,王教授很没面子,没有再吭声。

顾常生坐不住了,急忙道:“办一个工业,周边需要很多配套。比如汽车业,相关配套厂至少需要1000个,距离还不能太远,最好是在100公里范围内,香港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

“条件是创造的。”

吴金华针锋相对地说:“不管新加坡还是香港,都不可能全面工业化。但必须有很大规模的工业来保持就业。毕竟全港几百万人,不可能人人都去搞金融。如果不及时进行产业调整,那些因工厂关闭、社会经济结构改变,以出卖劳力的低学历、低技术劳工会失业,会逐渐被社会边缘化,再度沦为贫困阶层。

制造业缺失,经济过分依赖第三产业,也容易受国际经济环境及金融市场波动影响。同时,第三产业的经济所得大多向知识精英阶层靠拢,还会导致越来越严重的贫富悬殊问题。”

气氛够火爆,收视率肯定差不了,汪佳美强按捺下心中的狂喜,朝台下嘉宾笑道:“台下朋友也可以发表意见,谁先来,左边第二位,请帮我们的工作人员把话筒递过去。”

“我赞成吴先生的观点。”

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站起身,不无激动地说:“十几年前,到处都是工厂,‘一家大细穿胶花’的景象,是我们所有港人在工业繁荣时期的集体回忆。为什么没有升级,就是因为地皮太贵,利润都被租金吃走了,搞不起工业。

新加坡比香港小,为什么能搞,因为新加坡填海。而我们呢,地产利益集团以环保为借口联合港府限制开发,搞大片保护地,禁止填海。正如吴先生所说,工业才是确保大多数人就业的主力军,香港不是澳门,人口才几十万,一个工厂都没有,确实没有污染,可香港有这个实力吗?”

这个头一开,一发不可收拾,台下嘉宾争先恐后地说道:“地产商无良!金融业只能造就极少数富豪,绝大数人一贫如洗。”

“制造业是个辛苦活儿,发财不易,但大家都能有口饭吃。”

群情激奋,顾常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正不知道怎么应对,一个支持金融和服务业的嘉宾突然道:“背靠大陆,香港怎么搞?”

另一个嘉宾当即反驳道:“这话没道理,背靠大陆为什么就搞不出工业化,甚至连局部产业都要放弃?背靠大陆意味着有大量劳动力,有大量市场。就算不愿意去做工人,但港人可以做技术研发、管理销售、工业设计和产品创意啊,但我没看到港府有这方面的努力,只靠着地产和金融残喘。”

“工业化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两回事,就算港府把资源往制造业倾斜也解决不了那么多人就业。”

“但不倾斜失业的人更多!”

很激烈的一场辩论,直到进入广告时间,章慧才缓过神,一脸疑惑地问:“三儿,你们这是干什么?”

章程似笑非笑地说道:“NB电气关注政治,但不参与政治。更不会像港督所预料的那样,拉上一帮学生和教授上街游行。作为一家在香港注册,总部也在香港的公司,我们更关注香港的未来。”

“少跟我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你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请能左右港督态度的地产商替我们说话,就这么简单。”

章慧在香港时间长,一下子反应过来。夏瑶才来两个多月,不知道这一个什么层面的博弈,想了想之后,百思不得其解地问:“地产商为什么要替我们说话?”

小嘉辉被他爷爷奶奶接走了,大姐和姐夫又不是什么外人,章程毫无顾忌地抚摸着她的手,耐心地解释道:“发展制造业不仅要用地,要填海,还要下调地价,否则根本发展不起来。对地产商而言这绝不是一个好消息,所以他们必须尽快平息风波。不然群情激奋,想尽可能收买人心的港督,真可能制定一些不利于他们的政策。”

“之前一直不同意,这么一闹港督就能同意?”

“此一时彼一时,之前不同意是因为他不想看到一个拥有顶尖人才的实验室,而现在老郭、沈姐、志扬和午寿他们都去国外了,在他眼里NB实验室已经成了一个被拔掉牙的老虎,很难再恢复之前的辉煌。况且对他而言花点钱无所谓,反正都是纳税人的。”

夏瑶又问道:“他就不担心郭主任和沈姐他们回来?”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香港每年出去那么多硕士和博士,又有几个回来的?不仅香港,连英国都是这样,所以他根本无需担心这一点。”

尽管清楚地明白郭俊儒等人与弟弟是一种什么样的友谊,但章慧还是有些担心,欲言又止地问:“三儿,要是……要是……要是他们真不回来怎么办?”

章程笑了笑,若无其事地说道:“我们不是曰本企业,不可能要求职员从进入公司一直干到退休,所以只能尽可能挽留。而且他们已经为公司作出了贡献,树立了NB实验室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不存在谁欠谁的问题。”

广告结束,节目又开始了。但没有继续刚才的辩论,而是先放了一则短片。

从德国的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到提供“升级改造”服务的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再到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到处都是NB实验室研发人员的身影。

德国总理、柏林州长、萨克森州长、科威特埃米尔、科威特首相、沙特国家电力公司董事长……等十几位欧洲和海湾国家部长级以上高官,不吝溢美之词,对NB实验室和NB实验室的科学家们给出了很高评价。

香港不当回事,人家却当NB实验室是个宝。

在画外音的解说下,嘉宾们这才知道NB实验室在国外有这么高声誉,竟然同时给近千家企业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未完待续。)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