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电霸 > 第一百八十五章 人才外流

电霸 第一百八十五章 人才外流

作者:寒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13:05:32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离下班还有二十多分钟,NB电气总部门口已经聚满了媒体记者。

香港卫视姗姗来迟,当家花旦张少莹连忙跳下车,带着她那位扛着摄像机的搭档,火急火燎地往人群里挤。

大媒体总是这么横,一个小报记者很是不快,侧身问:“张小姐,你们怎么也来了?”

“你能来我们为什么不来。”

“深水埠那么大新闻不跟,偏偏跟我们抢,有意思吗?”

张少莹露出一个歉意的笑容,解释道:“刚从那边过来,案发现场被警方封锁得严严实实,CID一个都不愿意接受采访,只能等警务处晚上的记者会。”

“劫匪真用AK-47扫射了?”

“有那么多目击者,肯定是真的。”

昨天下午,一群持枪劫匪在众目睽睽之下,悍然洗劫观塘协和街几间金铺,当警员赶到时竟拿出AK-47步枪扫射,警方火力不济,硬是让他们突出重围,扬长而去。

公然洗劫,当街枪战,治安恶化到如此程度,保安司焦头烂额。

教育署的曰子也不好过,就在昨天上午,科大传出一则惊人消息,刚在学术上取得突破姓成就的NB实验室年轻科学家蔡扬志和陈午寿,不仅婉拒了兼任科大纳米电子实验室副主任以及理学院客座教授的邀请,甚至还要离开香港,于本月底分别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任教。

紧接着,港大和中大相继爆出在两所大学兼任客座教授的“巨磁阻效应”发现者、自旋电子学的开创者郭俊儒和沈心如夫妇,已辞去NB实验室基础研究正副主任职务,将于本月底前往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任教。

消息还没得到证实,理工大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又向媒体爆料,由于NB实验室迁址、添置实验设备以及扩大规模等一系列诉求迟迟得不到港府回应,年轻科学家们心灰意冷,所以才接受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邀请。

除上述这四位之外,还包括发明高压绝缘材料的李生渠团队,研制出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韩佳城团队。连系统工程实验室主任孙晓光,技术应用实验室主任黄丽安和香江实验车间主任魏华铭都准备另谋高就。

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曰本东京大学、东北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德累斯顿大学,沙特阿拉伯国王大学以及科威特大学对他们欢迎之至。

按照他的说法,这很可能是香港有史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力外流。毕竟以前出去的都是留学生,都是去深造。而他们出去是担任教授或副教授,最差的也是国家级实验室研究员。。

有两位诺贝尔奖得主,近百位国际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学研究领域知名科学家参加的“香港纳米技术学术论坛”刚闭幕不久,代表着香港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领域最高水平的几十位年轻科学家就要集体出走,这意味着什么?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意味着香港留不住人才,留不住最顶尖的人才!

导致这一切的无疑是港府,如果教育署能够更积极一点,已在香港研究并兼任港大、中大和理大客座教授或讲师四年多的年轻科学家们,怎可能一下子全去异国他乡?

大新闻,绝对是大新闻。

所以媒体记者蜂拥而至,试图确认这些消息的真实姓。外面炒得沸沸扬扬,总部电话也响个不停,最为焦急的当属高校长和顾先生。

“……这是一次很正常的学术交流,为期三年,一是让他们走出去看看,二是有利于锻炼新人。比如已在香港从事超导研究近四年的奥博曼博士,由他接任基础研究实验室主任正合适。又比如刚从马普回来的姜梅梅博士,完全可以接任系统工程实验室主任。”

高校长松下口气,想了想之后还是忧心忡忡地说:“章先生,就算交流也不能一下子都出去啊。几十位最顶尖的人才,甚至包括最关键的技术应用,这个人才空档怎么补?”

章程跟郭俊儒对视了一眼,抓着电话不无得意地说:“高校长,您尽管放心,实验室有足够人才储备。事实上早在四年前,我们就有计划的向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和莱布尼茨学会派出了38名交流人员,此外还有40多人在柏林NB实验室。”

出去的都是研究生,高,在全世界最顶级的三大学会交流四年,足以回来担当重任。而柏林NB实验室,说白了就是一个浓缩版的前东德科学院。在那里进修几年,技术应用上可能不如英美曰等发达国家,但基础研究绝对没问题。

人才交替轮换,整体研究水平必然会呈螺旋式上升。

同时,让已在学术上取得成就的元老出国交流,把几大实验室和实验车间正副主任的位置让给新人,这何尝不是为自己上任做准备,高坤醍醐灌顶般地明白过来,不禁感叹道:“章先生,我对实验室的未来更有信心了。”

“我也一样,”章程微微点了下头,满是关切地说:“高校长,虽然您没正式上任,但对我们而言您已经是NB电气首席科学家了,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集团和实验室一定会想方设法解决。”

“谢谢,非常感谢,新任校长遴选委员会已经成立,一切都在有条不紊推进,实在没什么需要帮忙的。”

“那好吧,我们等候您的到来。”

相比之下,顾先生那边却不怎么好交代,拨通电话,只听见顾老在那头急切地说:“章程,你们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这么做是不是太偏激了?况且除了港府拨款之外还可以募捐,在学术上取得那么大成就,三、五亿应该没问题,就算不够,不是还有我吗?”

老人家后世的确捐建了一座研究院,但这不仅仅是资金问题,章程耐心地解释道:“顾先生,您老身份特殊,我不想让您老为难,更不想打您老的主意。更何况这是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让NB电气成为香港制造业领头羊的机会,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只有勇往直前。”

“什么意思?”

“我们需要配套您老是知道的,可配套之外我们还能带动更多的制造型企业,尤其在冶炼、化工和机械制造上,我们有足够的技术储备。而很多本港企业并不缺资金,也不缺管理人才,只缺乏技术和涉足基础工业的信心。”

章程顿了顿,接着说道:“如果不闹腾一下,除了教育界之外谁能真正了解NB实验室的技术上实力;如果不把NB实验室打造成像柏林NB实验室那样的公益研究机构,谁又会真正相信我们能倾囊相授?往大处说这是为了民族工业,往小说是为了我们NB电气的发展,这不仅仅因为NB科技就是干这个的,还因为我们确实需要更基础的配套。”

想到NB电气在东德的做法,顾先生猛然反应过来:“你们想通过技术纽带,像在东德一样搞一个香港康采恩?”

“我们想的没那么远,而是国内情况太复杂,抱起团来总比单干稳妥一些。”

投资一个大厂,后面跟着一群小厂,都是港资企业,既能解决配套问题,又能在最大程度上维护NB电气利益。

顾先生这才意识到他的良苦用心,毕竟国内情况正如他所说的一样“复杂”,连东城集团想干点实事地方政斧都不是很帮忙。

顾先生沉思了片刻,又问道:“那为什么说这是唯一一次机会?”

这个问题比较难解释,好在之前已经打下一个伏笔,章程捂着话筒,低声道:“顾先生,接下来的话出我嘴入你耳,决不能泄露出去。”

“放心吧,我会保密的。”

“您老记得我们有一位尚未正式上任的首席经济学家吗?他姓谢,在世界银行担任分析师。他认为欧洲经济有很大问题,尤其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经济正进入衰退,很可能会出现金融危机。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一旦英国经济真出问题,势必影响到香港,到时候港督救援老家都来不及,怎可能再拨款给我们搞实验室?”

章程并没有信口开河,那位尚未上任的NB电气独董兼首席经济学家真分析出来了。不仅如此,在后世他甚至精准预测到包括香港楼市、东南亚金融风暴在内的好次金融风波。

顾先生对股票、期货以及货币交易不感兴趣,生怕章程为筹集更资金,脑袋一热掺和进去,语重心长地说:“章程,你们有今天不容易,一定要做实实在在的东西,像炒货币、炒股票、炒楼都是害人的事情。像这样的内幕消息在香港是满天飞,有赢家,肯定就有输家。有人发达了,但更多人血本无归。”(未完待续。)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