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秦皇纪 > 第三十八章 无知者无畏

秦皇纪 第三十八章 无知者无畏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13:46:02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嗯嗯啊啊!”西周公骑在战马上,一双眼睛放光,打量着行进中的军队,不由得大是得意,摇头晃脑,快活无边,竟然哼起了俚典。

哼到欢喜处,眼睛一眯一眯的,快活赛神仙。

西周公封地不过三五十里,若是在秦国的话,他不过是一村长,压根儿就没有机会执掌数万人的大军。如今,他不仅率领数九万大军前去讨秦,而且他还得周赧王敬重,执他手殷殷叮嘱。可以预计得到,从此以后,他将是周天子的股肱之臣,重振周室的大任将会落在他身上,就是比起当年“负成王会诸侯”的周公也不会差,甚至还有过之。

要知道,周公“负成王会诸侯”时,周室处于强盛之时,其面对的情形比起眼下要好得太多了。若是西周公真能匡复周室的话,那么,他的功劳不会比周公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周公因为辅佐周成王而成为“圣人”,被儒家赞誉有加。若是西周公超过了周公,那么,他的声誉就会比周公还要高。

更别说,他若再进一步的话,他取代周赧王而成为天子,他就是周室的中兴之主,其功业比起中兴周室的周宣王还要高,甚至可以比肩周文武和周武王这些开国君主。

想到美妙的未来,西周公浑身毛细孔都在散发喜悦劲头,整个人都快飘起来了,浑身轻飘飘的。

“西周公此行,一定能建大功,匡复周室,成就不世伟业。”有心思玲珑的小诸侯忙来凑趣,满脸讨好。

这话说到西周公心坎上了,眉头一挑,得意非凡,道:“呵呵!哈哈!”先是矜持的笑了几声,然后就是再也难抑喜悦,放声大笑,开心之极。

就这样,这九万“王师”在西周公的率领下,朝函谷关赶去。以西周公那急切的心情,恨不得立时赶到函谷关,打败秦军,建立奇功。

然而,这支东拼西凑起来的军队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行军速度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快也快不了,只得慢吞吞的如同蜗牛似的朝函谷关爬去。

行军不过三日,就得到了消息,只见一个斥候飞马来报:“禀西周公,发现秦军。”

“哦!”西周公一听这话,不由得精神一振,大是兴奋,忙道:“当真?”

“千真万确!”斥候忙肯定一句。

“太好了,这下好了,省得我去函谷关了。”以西周公想来,秦军肯定不是他的对手,他一定能打败秦军,一定能建立大功,一听秦军到来的消息,不仅不惧,反倒是很欢喜。

“只要我们打败了秦军,就能攻下函谷关,关中之地就是大周的了。嗯,关中之地本就是大周的,只是平王当年不知秦国虎狼之性,把关中赐给了秦部族,酿此奇祸。”西周公想得很是美妙,以为他一定能攻入关中,灭掉秦国。

秦国之地是周室故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西戎进攻镐京,攻入镐京杀了周幽王,占居镐京不走了。为了光复镐京,周平王四处求援,晋齐这些大诸侯不鸟他,周平王走投无路之下,不得不跋山涉水来到陇西河谷见秦襄公。秦襄公当即起兵,进入关中,与戎人大战,大破西戎之兵,夺回镐京。

周平王见镐京的宫室已经被戎人烧毁,整个镐京残破不堪了,而洛阳的宫室完好,决心东迁洛阳。在东迁之前,把周室故地岐丰之地封给了秦部族。秦部族由此进入关中之地,成为诸侯国,就有了秦国。秦国以岐丰之地为基,一步步的发展,最终夺取了整个关中之地,遂有今日最强战国秦国。

“呵呵!”西周公发出一阵畅笑声,笑得眼睛都眯到一起了,过了好半天这才问道:“秦军几多?”

“五万。”秦军压根儿就没把小小周室放在眼里,这次是大张旗鼓而进,没有进行任何伪装,是以斥候能探听得清楚。

“区区五万,也敢逆王师,真是笑话!”西周公一听这话,一裂嘴角,极为不屑。

在他嘴里,仿佛五万秦军不过是蝼蚁似的。

“我手握十万大军,还打不败区区五万秦军?”西周公极是自信,眉头一掀,冲一个亲信一招手,道:“你,去给秦军下战书,后日我们摆开阵势决死一战。”

“诺!”这个亲信领命而去。

“呵呵。”西周公望着亲信疾驰而去的背影,极是欢喜,又发出一阵畅笑声,仿佛他已经打败了秦军似的。

XXXXXXX且说秦异人和司马梗带领五万秦军,以最快的速度东进,很快就出了函谷关,直奔洛阳而去。

秦异人身为王太孙,这次灭周可以不用亲自前来的,他之所以决定要亲自前来,是因为周室虽小,却影响极大。从军事层面来说,此次灭周没有任何困难,周室要不灭都不成。

然而,周室毕竟是天子,是天下共主,占了名份,占了大义,其在政治层面的影响相当之大,秦异人不得不亲自前来。

再者,周室地处秦国东进的必经要地上,灭了周室后,还需要治理。唯有治理好了,对秦国东进,扫灭列国才有莫大的好处。不然的话,一切都是枉谈。

正行间,孟昭前来禀报,道:“禀王太孙,西周公派人前来下战书。”

“下战书?”一片惊奇声响起,秦异人、司马梗、黄石公、尉缭无不是张大了嘴,好一通惊讶,如同见到天下间最为惊奇之事似的。

下战书这种习惯是春秋以前的事儿。在春秋以前,交战双方把军队开到战场,然后下了战书,约好交战日期,再摆开阵势,大战一场。

很多时候,因为阵势一摆开,双方的军队人数、战车数量都知道了,处于劣势的一方往往主动认输。而胜利的一方不过是提出一些不太过份的要求,双方就订下了盟约,战争也就结束了。

胜利的一方不仅仅在停战条件上不太过份,而且,也不会杀戮,只要对手认输就成。是以,春秋以前的战争,不以杀戮为务,被称为“仁义之师”。

在这一时期,取胜的优先条件以兵力优势和战车数量来决定,拥有兵力优势和战车多的一方基本上都是胜利的一方。

当然,也有例外。最有名的就是“牧野之战”了,当时纣王的精锐主要用在东南之地,在攻击东夷,经营现在江南一带。周武王瞅准了时机,钻了一个空子,起兵伐纣。纣王都城朝歌兵力空虚,没有精锐镇守,无奈之下,纣王就把奴隶武装起来,与周武王在牧野大战。

纣王虽是被钉在耻辱柱上,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暴君,其实那是周室对他的污蔑,真正的纣王很有作为,至少在开疆拓土这方面比周文王、周武王好得多。纣王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率军打到东海之滨的帝王,他的一生主要在经营东南之地,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山东、上海这一带。

随着他开疆拓土的成功,他抓了大量的俘虏,这些俘虏大部分成了奴隶。很有可能,牧野之战中纣王武装的奴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战俘。不用说,这些战俘必然恨纣王,周武王许以好处,这些奴隶临阵倒戈也就在情理中了。

牧野一战,姜子牙率领三千“虎贲”打头阵,一战成名,“虎贲之师”从此流芳千古。

到了春秋时代,双方虽然仍有约战,仍在下战书。然而,已经多用阴谋计策了,最有名的话当数《孙子》的“兵者,诡道也”,这话很好的说明了战争模式的改变。

春秋时代的战争,阴谋诡计已经盛行,有人未跟上时代的步伐,仍在采用春秋以前的方法来打仗,最有名的莫过于宋襄公了。

宋襄公与楚国战,他命令宋军摆开阵势,等到楚国渡河之后,决死一战。他的司马立时提醒他,应当趁楚军渡过河的良机,半渡而击之。宋襄公没有采纳不说,还把司马骂了一通。

直到楚军渡河完毕,开始列阵,司马再度提醒宋襄公,应当趁楚军立足未稳的良机果断出击。这一次,宋襄公怒了,吐了司马一脸的口水,大骂司马丢人,说他是仁义之师,岂能行这等不义之事?

最终,这一战的结果不言自明了,宋襄大败,自己也受了重伤,没过多久,不治而亡。

宋襄公就是泥古守旧,没有跟上时代步伐的典型。春秋时代的战争,阴谋诡计盛行了,他还在用春秋以前的方式方法来打仗,他要不败都不成。

而西周公命人前来下战书这事,比起宋襄公的泥古守旧还要可怕。因为这已经是战国时代了,战争不再是“胜而不杀”,而是大行杀戮,杀得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至于下战书,约好交战之期这种狗屁事儿,谁在用?七大战国交战历来就没有下战书的说法,怎么阴损怎么来,怎么杀戮重就怎么打。

“呃!”秦异人那感觉,如同见到老母猪上树一般梦幻,很不真实。

“叫他来吧。”秦异人想了想,颇有点好奇,春秋以前下战书的事儿已经是历史了,西周公竟然还在用,机会难得,应当见识见识。

孟昭领命而去,没过多久,就带着西周公的亲信到来。

这个亲信高昂着头颅,挺起胸膛,不可一世,真是有什么样的主人就有什么样的奴才。西周公妄自尊大,他的亲信也是这般德性。

“秦异人,你听着:大周王师进讨,你速速束手就缚,可饶你一死!”亲信扯起嗓子,趾高气扬,吼得山响。

“呃!”黄石公、尉缭、司马梗他们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打量着亲信,如同在打量怪物似的。

“无知者无畏啊!无知者无畏啊!”秦异人身子伏在马背上,额头狠狠撞击着马背。

(未完待续)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