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秦皇纪 > 第三十七章 乌合之众

秦皇纪 第三十七章 乌合之众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13:46:02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洛阳城外,一片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这是因为小诸侯率领的军队集结在这里。

小诸侯东拼西凑,一共集结了九万人马,使得原本冷清了数百年的洛阳一下子热闹起来。

自从周平王东迁洛阳以后,周室每况愈下,一日不如一日。到最后,天子已经不是天子了,只不过是称呼罢了,没有丝毫号令诸侯的权力。不仅没有号令诸侯的权力不说,还得夹紧尾巴过日子,要是一个不好,冒犯了某一个诸侯,就那就是吃不了兜着走,不灭亡也不会差得太远。

“列国纷纷问鼎重”,谁都想把九鼎迁走,只是需要一个籍口罢了,要周天子不小心翼翼都不成。

尽管周天子小心翼翼,夹着尾巴过日子,还是惹来无端之祸,那就是秦武王入洛阳,放言要把九鼎迁走。当时,周天子已经绝望了,以为周室灭定了。让他想不到的是,事情的发展大出他的意料,秦武王与人赛举鼎,砸断胫骨,活活痛死。

这一意外事件保住了周室不说,还让周室多了一层神秘色彩,这对于战国时的古人来说,他们非常相信神明,以为秦武王这是逆天了,周室气数未尽,还未到灭亡之时。自此以后,再也没人敢问鼎重,更不要说迁走九鼎了,就是强横如秦昭王也是不敢。

虽然周室还在苟言残喘,其治下子民却是逃国成风,能逃的都逃走了,不能逃走的也就是那些老弱罢了。

国民之所以如此喜欢逃走,不是因为周天子有什么苛政暴行,相反,为了收拢人心,不让国民外逃,周天子绞尽脑汁,一而再,再而三的减免各种赋税。可惜的是,周天子的努力白费了,国人要逃还是要逃。

因为周室仍在沿用周公那一套所谓的“仁政”,仍在实行著名的“井田制”,这极大的束缚了周室国民的积极性,要不逃都不成。

井田制在周公时代是切合实际的措置,很好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很得国民的爱戴。可是,从周公时代到眼下,已经过了七八百年了,沧海桑田,山河巨变,井田制早就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

而周室还在拘泥于成法,谨守祖宗之法,没有进行改革,在这样的情形下,要让国民不逃国都不成。

这一逃国就不得了,持续了数百载,一年接一年的逃国下来,洛阳周室的子民不过三万人了,而且还分布在各个地方。是以,洛阳特别冷清,整个气派宏大的周天子宫殿如同一口活棺材。

小诸侯的军队集结在这里,还吸引了不少国民,从四面八方赶来凑热闹,洛阳要不热闹都不成。

“好多的人啊!洛阳数百载未有如此之多的人了吧?”

“是啊。自从天子平王东迁以来,洛阳曾经热闹过一段时间,天下诸侯来朝。可惜的是,这种盛况并未持续几多时间,周室衰微,诸侯再也不朝天子了,洛阳就再不复当年的盛况,越来越冷清,跟口棺材似的。”

“今儿这么热闹,想必天子也会坐不住了,会前来凑热闹吧?”

这些国民议论纷纷,说着说着就扯到周赧王身上了。

这些国民久在洛阳,对周赧王的脾气极为了解,一语说中了,周赧王果然来了。

周赧王在西周公、东周公与一众大臣和小诸侯的簇拥下,快步而来。

此时的周赧王活脱一只打鸣的公鸡,高昂着头鼎,挺起胸膛,眼中精光闪闪,不再是往昔那副要死不活的样儿,倒象是年轻了二十岁。

“呵呵!”周赧王远远一瞧,好多的人,不由得大喜,发出一阵畅笑声。

洛阳冷清了数百载,在周赧王的记忆中,这是他这辈子头一遭见到如此之多的人,他那感觉如同在做梦似的,要他不欢喜都不成。

此时的周赧屁眼儿都透着欢喜劲头,比起他即位时还要欢喜,比起爬女人的肚皮还要让他欢喜,这是他这辈子最为欢喜的时刻。

今天注定是周赧王欢喜的一天,就在这时,只见这数万军队跪了下来,洪声吼道:“见过天子!”

九万人的吼声是何等的响亮,如同雷霆万钧,直贯九霄,震得天上的浮云片片碎裂。

如此具有气势的吼声,这是周赧王这辈子头一遭听见,先是吓了一大跳,紧接着就是大喜过望,这些人是在朝见他这个天子啊。

自周赧王即位以来,他接受的朝见不知几多,就是未有如此这般有气势,让他热血沸腾的事儿。

往昔,他的大臣朝见他,他一见就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因为这些大臣跟他一个样,要死不活,而且年纪还不小,老的都快钻土了。因为周王朝就是实行的特权统治,周室更是特权横行,好多职位是世袭的,从祖宗传下来,可以做一辈子的官,直到老死为止,即使周赧王想要换掉这些老得掉渣渣的官员都不成。

更要命的是,朝见他的大臣们衣着极为混乱不说,还很破旧,连一身新衣都很难见到。不要说大臣穷得没有新衣穿,就是周赧王这个天子也是穷得快没裤子穿了,他接受大臣朝见时,身上穿的多为补了又补的旧衣衫。

哦,今日的周赧王竟然穿了一身新衣,虽然质地很差,毕竟是新衣,这实在是太难得了。对于穿新衣一事,周赧王都不知道是多么久远的记忆了。今儿要接受“王师”的朝见,为了天子的脸面,他不得不东拼西凑凑了点儿钱,弄了这一身新衣衫。

“平身!”周赧王红光满面,比起爬到母鸡背上的公鸡还要兴奋,扯起嗓子吼道。

“谢天子!”九万军队齐声致谢,声音洪亮,直贯九霄。

周赧王听在耳里,喜在心头,嘴一张,就要说“有赏”,幸好醒悟得快,眼下的周天子穷得快没裤子穿了,哪来的东西赏赐?更别说,还是要犒赏九万大军。一想到堂堂天子连赏赐都出不起,周赧王异常尴尬,老脸一红,忙转移话题,夸赞道:“你们是王师王臣,你们能来朝见本天子,本天子万分欢喜。”

这是周赧王这辈子头一遭在如此多人面前训话,大是激动,声调越来越高,很是高亢,道:“你行伍整齐,盔明甲亮,训练有素,是威武之师,不愧是王师!”

一通夸赞之词下来,九万军队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脸的诧异,很是疑惑。

更有人轻声嘀咕道:“我们盔明甲亮?一身乌漆麻黑的,哪里亮了?”

“我们是田间地头的农夫,好不好?我这辈子只接受过三次训练呢,而且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一个月呢。这次是被君上从田间地头硬拽来的呀。这又哪里是训练有素了?”

这些军队虽然人数不少,有九万之多。可是,这些人大多是临时拼凑起来的,被小诸侯们从田间地头强拖硬拽来的。他们只会种地,不会打仗,这能叫训练有素?

这九万军队名虽为军队,实在应该叫乌合之众。

没错,他们就是乌合之众!

他们很多人手里拿着的是耒耜这些农具,连武器都没有,更别说珍贵的盔甲了,能有一袭破旧的袍衫蔽体遮羞就不错了。

这与“盔明甲亮”、“训练有素”挨不着边,周赧王真能乱盖的。

周赧王不是因为太过欢喜而在瞎说,是因为他的眼界有限,没有见过真正的精锐。周赧王也有“王师”,不过,他的那点儿可怜的王师比起眼前这群乌合之众来说更加不堪了。

周室太过衰微,只剩最后一口气了,所谓“王师”又能好到哪里去了?不说武器装备,只说人。那些王师多为老得走不动路的老者,年轻力壮的就没几个。年轻的早就逃国去了,谁会留下来当“王师”?

是以,周赧王的王师多为老弱病残。眼前这群乌合之众比起周赧王的王师已经是好得不能再好了,至少有不少年轻力壮之人。

“虎狼秦国多行不义,问九鼎之重,侮辱天子,罪莫大焉,本天子命令你们,讨伐秦国,捉拿嬴稷!”周赧王本想好好训话一通,可是,搜肠刮肚,也没有几多说词,只得作罢,不得不说出目的。

“讨伐虎狼秦国!”

“活捉嬴稷!”

西周公右臂高高举起,扯起嗓子大吼。他千盼万盼,就是盼着这一时刻,梦想即将成真,即将建立天大的功劳,由不得他不欢喜。

“讨伐虎狼秦国!”

“活捉嬴稷!”

那些小诸侯不知死活,大是振奋,挥着胳膊,齐声大吼,人人眼里射出精芒,仿佛他们已经建立了不世奇功似的。

这些小诸侯封地大者不过百里,小者不过十里,用现代的话说来,他们最大的不过是镇长,最小的是村长,他们的眼界有限,他们更没有高绝的才智,哪里能看得出此行的危机。他们只是简单的以为,周天子已经下旨了,他们此行必然能胜利。

这是盲从盲动!

“爱卿,你肩负重任,此行一定要保重!”周赧王执着西周公的手,亲热得紧,如同见到老祖周文武周武王似的。

“天子但请放心,臣一定攻破秦国,活捉嬴稷!”西周公拍着胸脯保证,信心十足。

“那好,出发吧!”周赧王大是受用。

“诺!”西周公领命,飞身上马,一声令下,这九万乌合之众就离开了洛阳,朝函谷关开去。

“列祖列宗在天之灵有知,不孝孙即将重振大周!”周赧王望着开走的乌合之众,激动异常,仰首向天,向列祖列宗祈祷。

(未完待续)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