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林下风 > 朱雀桥边夕阳斜 第5章 上元雅集

林下风 朱雀桥边夕阳斜 第5章 上元雅集

作者:文叨流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13: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华林园位于徽音殿正北,始建于三国时期,直到东晋孝武帝时,才又开始扩建,备极崇丽。如今规制虽不如后世恢宏,却也远超一般世家门第的府园。

出了徽音殿,褚蒜子便是褚太后了,谢道韫再受太后宠爱,辰林也知道此刻必须谨守臣女本分,不能逾矩。

当二女跟随褚太后鸾驾抵达华林园之时,辰林(谢道韫)一路上都谨守宫廷礼仪——在徽音殿里还能与太后称姐道妹,跨出那道大殿门槛,褚蒜子便成了端坐鸾舆上的褚太后。

庾道怜显然比她熟稔宫规,始终保持着合适的距离,亦步亦趋地跟着。辰林学着她的模样收敛起所有小动作,直到嗅到一股清幽的梅花香,才惊觉已到了华林园的梅园,也是本次‘上元雅集’的举办地。

东晋的文人士族最爱竹、棋、鹤、书法,四种雅技雅物,便是谢道韫也不能免俗,所居小院因广植潇湘竹,故名潇湘院。及至五柳先生陶渊明出世,以“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又将菊花捧成了东晋的顶流。

褚太后却与众不同,她独爱梅。

她爱它于霜雪中傲立,不似桃李攀附春风,偏以瘦骨撑住一片寒冬,恰如她端坐朝堂时,以柔肩扛起家国重担;她爱它于寂静中吐得清芬,不学牡丹争艳群芳,偏以冷香漫过深宫,好似她临朝听政时,以智慧消解纷扰的从容;梅是寒冬里的骨,是寂静中的魂,是她身为皇太后,藏在凤冠霞帔下的那一点不肯弯折的真。

于是,在她的丈夫离世后,孤儿寡母的她,便让工匠于华林园中辟了这么一处梅园,共栽梅一千五百九十八株,恰是她从成为琅琊王妃,再到晋身皇太后的一千五百九十八个日夜!

一千五百九十八株梅花,其中腊梅七百九十九株,江梅七百九十九株,分左右两边对称栽植,中间开凿的弯曲水渠,名为流杯渠。

一觞清酒置于渠水源头,便会顺流而下,直达天渊池,天渊池又连通玄武湖,玄武湖偎依钟山,那里是她丈夫长眠的地方!

从梅园开辟,栽下梅树,已历八个春秋,他们的孩子也已经在位八年。再过五年,等他们的孩子司马聃成年,她便可以还政于子,从此逍遥山林.......,哦,对!还可以再拉上谢道韫那个小妮子,两姐妹饮酒赋诗,谈玄论道,岂不快哉!

“太后娘娘驾到——”内侍尖细的唱喏声压过梅园的莺莺燕燕,临水廊亭里的喧闹顿时消弭无形。一群身着各色锦缎华服的女眷鱼贯而出,远远便屈膝行礼,裙裾扫过满地的落红,像是铺开了一片流动的彩云。

“平身——”褚太后一声令下,众女眷才纷纷起身。褚太后也在宫人的搀扶下,缓缓走下鸾舆,然后转身向谢道韫(辰林)和庾道怜招了招手,二女趋步近前,褚太后拉起二女的手,爽朗笑道:“来,朕给你们介绍一下大晋朝的当世女杰!”

辰林(谢道韫)心中雀跃,不知道前面这群贵人之中,又有哪些东晋历史上的杰出女性,能够跨越一千六百多年亲眼见到,想想都令人兴奋。

庾道怜则十分拘谨,任由太后拉着,一副无可无不可,任由摆布的小媳妇姿态!

褚太后左手拉着谢道韫(辰林),右手拉着庾道怜,走向最靠前的三位贵人,三位贵人微微一福,口颂:“见过太后娘娘!”

褚太后温和笑道:“你们今日都是朕邀请来的客人,却也无须如此多礼!今日礼数都免了吧!”这话不仅是对面前三位贵人,也是对后面众多女眷说的!

众女眷自是受宠若惊,齐声唱了喏,便也放松下来,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私语。

褚太后先向三位贵人介绍庾道怜:“三位王妃,朕身边这位是东海王妃庾道怜,与东海王司马延龄那小子刚成亲才一个月!”太后又向庾道怜勉励道:“这三位王妃,你要多亲近亲近!”说着便松了手,虚虚一推,将拘谨的东海王妃推了过去。

东海王妃庾道怜年龄最小,胆子怯懦,慌忙向三位王妃见礼。

这边褚太后又拉了拉左手,谢道韫(辰林)自觉地近前半步,向三位王妃见礼。太后热络地介绍道:“这是朕娘家二祖一脉的丫头,名道韫,字令姜!”

会稽王妃夸道:“果然还得是太后娘家的血脉,才能生出这等拔尖的女儿来!”

琅琊王妃则赞道:“便是那‘咏絮之才’的谢令姜吗?真真是洛神出水般的妙人儿!”

武陵王妃性格直爽:“这孩子确实生得俊俏,就是看起来身子骨有点虚弱!”

褚太后笑骂道:“武陵王妃你切莫提了,这孩子前几日遭了灾祸,躺了好几日才见好,便被朕拉来这‘上元雅集’凑份子,待会个开了诗会,你可莫要故意刁难她!”

武陵王妃喊冤道:“太后娘娘慧眼如炬,妾身怎敢驾前弄虚使诈,太后纵是偏心娘家人,也不好如此冤屈臣妾!”

辰林(谢道韫)此时已经化作人形小电脑,大脑快速检索,眼前这位正在与太后谈笑的武陵王妃出身汝南应氏,是武陵王司马晞的正妃,司马晞虽无学识,但有军事才干,为人粗放,在褚太后儿子司马聃即位那年,进位为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而就在今年还将迁任太宰。可见是备受恩宠,难怪武陵王妃能与褚太后谈笑风生。

会稽王司马昱有两位王妃,分别是王简姬和李陵容。王简姬出身太原王氏,是光禄勋王遐之女。李陵容则出身低微,原为会稽王宫中宫女,因面相被认为能生育子嗣而被司马昱宠幸,先后生下晋孝武帝司马曜、会稽文孝王司马道子和鄱阳长公主。司马曜即位后,她一路晋升,最终被尊为太皇太后,谥号“文太后”。看面相,辰林(谢道韫)猜测眼前的这位会稽王妃应该是未来的文太后李陵容。

琅琊王司马丕是晋成帝司马衍的长子,褚太后的丈夫登基后,司马丕承袭了琅琊王封号。他为琅邪王时,迎娶王穆之为王妃,即位后立其为皇后。王穆之与庾道怜年纪相当,故而此刻二人也比较亲近。

也就是说眼前的四位王妃,除了武陵王妃,其他三位将来都会成为皇后甚者太后。

辰林(谢道韫)一边搜索,一边暗暗咋舌,“啧啧啧,不得了!不得了!这要是能带个手机或者照相机穿越该有多好啊!到时拉上太后姐姐和四位王妃一起合影,然后大大地洗出来,再找未来的老公公王羲之或者未来小舅子王献之,手书‘大晋皇家闺蜜天团’八个大字,要再能穿越回去,光这张照片不得拍卖个几十亿啊!”

辰林(谢道韫)正胡思乱想间,褚太后牵着她的右手的左手,突然用大拇指在她的左手虎口处掐了一下,然后俯身轻声提醒道:“死丫头,这也能走神,千万别给姐姐丢人!我再给你介绍几位贵人!”说完,拉着谢道韫(辰林)便走。

辰林(谢道韫)大窘,连虎口的疼痛都忘记了,慌忙跟上太后的脚步。

上元雅集正式开始之前,众女眷三三两两聚集,除了刚刚认识的四位王妃,褚太后又把谢道韫(辰林)拉到四人面前。

这四人一组却也奇特,竟是一老,一中,一少,一尼。因太后之前有口谕,所以四人也不行大礼,而是浅浅一福,口颂‘太后!’

太后先向四人介绍谢道韫(辰林),然后又向谢道韫(辰林)介绍四人。

第一位便是那位年长者。

“令姜,这位老夫人,乃是当世书法名家卫夫人!”

卫夫人冲谢道韫(辰林)微微点点头:“嗯,既然是谢安石那野小子带出来的孩子,想必书法一道,必然平平!”

口气之大,却让辰林(谢道韫)生不出一点不服气来。只因这位卫夫人,名铄,字茂漪,是东晋大名鼎鼎的女书法家,她还有一个更让人如雷贯耳的学生,就是书圣王羲之,以及还有一位帅绝人寰的侄孙——超级大帅哥卫玠。而她之所以能这样点评三叔谢安(字安石),是因为谢安年少时曾和王羲之一起向卫夫人学习书法,王羲之尽得卫夫人书法精髓,还青出于蓝。三叔谢安年少无定性,只学了一个月,便留书而去,狂言道:“大丈夫当挥麈定天下,岂困于笔砚间哉!”

辰林(谢道韫)无奈,自己家的三叔,我不帮他背这口黑锅,谁帮他背?当然,回去之后如何以此要挟、敲诈三叔,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辰林(谢道韫)添油加醋道:“卫老夫人教训的是,我那三叔确实不像话,我说他平日怎么不肯教我书法,原来是水平太臭!”辰林(谢道韫)一边编排她那位敬爱的三叔,一边双目灼灼地盯着卫夫人拿着麈尘的手指,还咽了咽口水,“老夫人,你看徒孙女我还有救吗?令姜愿意日日侍奉您老人家身前,便是能学到您的一点皮毛便也知足了!”

她哪是想学习书法,分明是惦记上卫夫人府上的废纸篓了,即便是废纸,拿出去裱一裱,也都是宝贝啊!

卫夫人一生什么样的天才没见过,像辰林(谢道韫)这样的,却是第一次见,不由也被逗笑道:“这孩子我喜欢,真性情!”然后侧头冲旁边的中年妇人道:“子房,你家那个五小子与这孩子年纪相若,倒也般配!”

这个中年妇人是王羲之的正妻——郗璿,她是东晋名臣郗鉴的女儿。她与王羲之的结合还有一段著名的典故——“东床快婿”。据说当时郗鉴为女儿选婿,王羲之在众多求亲者中不拘小节、坦腹东床,反而被郗鉴选中,成就了这段姻缘。

郗夫人也十分喜爱谢道韫(辰林),眯着眼睛笑道:“太后,老夫人,令姜这孩子,臣妾也是越看越欢喜,可是为娘的最了解自家的孩子,子猷(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那孩子性情放诞、行事不羁,恐非良配。反倒是叔平(王羲之第二子,王凝之,谢道韫之夫),虽然比令姜大了五岁,但沉稳内敛,中庸平和,最是般配不过!”

辰林(谢道韫)心头一凉,暗想,“得,这是逃不脱历史宿命了吗?还没到三叔出面去说亲,提前在上元雅集被未来老婆婆看上了?我的好婆婆唉,您那二儿子可不是什么好归宿啊,会害死全家人的!你家老五不就是癫了一点了吗!没关系的,我不介意的,未来的社会比你家老五还癫的小青年多的是,大不了我跟他一起癫,也比跟着窝囊废强啊!实在不行,你家老七也行啊,老七还更帅,帅到公主都要抢着嫁给他!虽然我比老七大了几岁,可是东晋也流行姐弟恋不是!”

辰林(谢道韫)还在意淫王家老七,突感对面四人中的‘一少’目光不善,女人的直觉——是情敌!辰林(谢道韫)这才打量这‘一少’,与自己年龄身段相弱,容貌也不差,此女莫不是王家老七的表姐,王献之未来的原配夫人,后来又被公主抢了老公的郗道茂?

这是与我有大“道”之争的女人啊!

一直沉默不语的比丘尼突然开口解围道:“贫道观这谢家小娘子,恰似山涧初融雪,未染俗垢自含清。不似闺阁里养出的娇柔,倒多几分松风过石,虽未成涛,却已有了穿林越岫的慧骨。不是俗世婚姻能拘住的。”

褚太后忙向谢道韫(辰林)介绍道:“令姜,快来见过安道人,这位安令首上师,有开宗立派之功,乃本朝德行和学识翘楚!”

辰林(谢道韫)这才恍然,为什么这位比丘尼会与那‘一老一中一少’聚在一起,原来这位比丘尼出身琅琊王氏,是王羲之的族姐,东晋比丘尼代表人物,得道高人。

辰林(谢道韫)心中感激安令首为她解围,郑重行礼道:“令姜多谢安上师提点。”她敛衽躬身,动作从容,“上师言山涧融雪、松风过石,令姜愧不敢当。只是世间万物各有其性,令姜愚钝,只愿守此本心,即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有香如故!”

“零落成泥碾作尘,仍有香如故?”一生爱梅如痴的褚太后看着满地落梅,被人踩在脚下,碾成尘泥,不由触景生情,感怀前路茫茫,不知将来是功成身退,还是跌入万丈深渊,竟被谢道韫(辰林)一句话牵动心神!

但褚太后毕竟久在朝堂周旋,只是失神一瞬,便马上恢复清明,却仍然惋惜道:“令姜,你怎随口一言,便有如此佳词妙句!只是可惜了啊,雅集尚未开始,否则便你这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尘,仍有香如故’,也足以稳夺本次雅集三甲了!”

比丘尼安令首也不吝赞美:“确是妙句!”随即麈尾一拂,闭目不再言语。

卫夫人和郗夫人互相眼神一对,都会心一笑。郗道茂却是心中不服,跃跃欲试,“定要在接下来的雅集诗会上,压她一头,献之表弟是我的,我的!”

正在此时,突然一声鹤鸣清唳,自梅园深处的高台响起,却是申时已到。

辰林(谢道韫)四处张望,并没有发现梅园豢养仙鹤,不知那鹤鸣从何而来!

褚太子却很是得意,向谢道韫(辰林)轻声炫耀道:“这是姐姐发明的鹤鸣漏,厉害吧!”

“鹤鸣漏?”辰林(谢道韫)不明觉厉,忙询问是何机巧。

褚太后对表妹的配合表情很是满意,指向梅园深处,天渊池畔的高台夸耀道:“看到没?那处高台,便是鹤鸣漏。先筑一高台,台顶铜鹤驮日晷,白日借光影示时;台下三层地宫暗藏机括,蓄水缸经铜管滴入莲花漏,积满则倾入转轮机,铜轮转满一周,恰应一个时辰。此时机关触发,引导铜鹤腹内气囊与簧片,再以轴杆牵动鹤颈活塞,猛地挤压气囊,气流冲过鹤喙处弧形簧片,先如幼鹤初啼,清细婉转;转瞬声调陡扬,化作老鹤引颈长唳,苍劲悠远。”

辰林(谢道韫)越听越惊,她可是建康航空航天机械工程专业的,以东晋现有的科技水平,便是让她来主持设计,也不敢说就一定能造出这等机巧计时仪器,更不要说还要模拟鹤鸣。

辰林(谢道韫)看着洋洋得意的太后姐姐,心中佩服得五体投地,“我的太后姐姐啊,我的老天奶唉,你这巧思不去做科学家真是埋没了天赋啊!”

毕竟辰林在她那个时代从未听说东晋有什么“鹤鸣漏”这等计时仪器,想必很多华国的文明瑰宝都像鹤鸣漏一样淹没在战火和岁月的尘埃之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