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服饰天下 > 第114章 :重新起航(2)

服饰天下 第114章 :重新起航(2)

作者:阿楚是我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1:01: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租房成本作为工人福利,可以算入制衣厂支出项中,租房成本增加,必定会增加制衣厂生产成本。

制衣行业是低端制造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竞争激烈利润率相对也比较低。所以,制衣厂任何一项的支出,都得要精打细算才行。

“我算过了,分到人头上每位工人的住房成本支出,大约增加三十五块钱。当然,如果是夫妻双人房的话,就更贵一些。”对成本问题,陈楚早就算得极度准确。

“那还行。”冯希凡点点头,这个成本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走出工人宿舍后,看了一眼并排的那一栋房后,冯希凡又道:“我们去参观一下厂房吧。”

厂房大楼二楼。

陈楚拿出锁钥,打开二楼的大门后,在门边按了一下总开关。

偌大的生产车间内,数十条日光管亮起来。顿时之间,整个厂房在陈楚和冯希凡的眼中,显得一清二楚。

“不错!”冯希凡出声赞道。

和当初仓库厂房照明系统和电力系统没有完善不同。这个厂房内除了个别的日光灯残破之外,一切都很完善。

只要对某些硬件小修小补一下,搞一下卫生,再买一些制衣机器回来,制衣厂就可以开工了。

“制衣厂一共有四楼,四楼我准备拿来做裁床车间,二三楼做生产车间,一楼做包装车间。”陈楚道:“以后我们自已货物由我们自已生产。”

开设生产车间自已生产货物,不仅成本更低而且可以更好控制货物质量。陈楚已经计算过,自已缝制货物每条裤子可省下差不多一块钱成本,去年陈楚制衣厂生产了差不多三十万条裤子,有自已制衣车间则可以省下接近三十万元的成本。

而且,没有自已生产车间的制衣厂,对加工厂质量管理始终是“鞭长莫及”。楚歌制衣厂现在有了自已的制衣车间,就可以生产出质量更好的货物。

“我们先回去吧,明天我们就开始搬迁。”陈楚对冯希凡道:“明天我们就有得忙了。”

第二天。

天刚蒙蒙亮,鞭炮声在大裕村上空彼起此伏地响起来。

正月初九刚好是黄道吉口,不少制衣厂都选择在这一天开门做生意。

按既定习俗,制衣厂开门当天,老板在打开大门时一定要放鞭炮,给工人们发利是,寓意制衣厂生意兴隆,事事如意。

早上七点钟,二辆大货车驶到楚歌制衣厂门口,陈楚早就带着好几位工人在那里等候着。

虽然楚歌制衣厂还没有开工,但从正月初四起,已经陆陆续续地有工人回到羊城,到今天正月初九,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工人报到。现在,这些工人全部被陈楚“拉壮丁”帮助搬迁。

一天热火朝天的搬迁后,到傍晚时,楚歌制衣厂包装部还有部分工人宿舍已经搬到新厂区。至于工人宿舍另一部分搬迁,会在三天后工人全部报到后进行。

正月初十,楚歌制衣厂开始在新厂区招工。制衣厂作为劳动密集形的产业,工人的流失率相对也较大(详细情况,可参照同是劳动密集形企业的富士康)。按陈楚估算,每年年初的员工流失率,大约是30%左右。所以说,陈楚制衣厂现有的员工中,有超过二十人会跳槽。

除了招收包装部的空缺职位外,陈楚还要招聘四个车组,大约一百三十人的普工。

制衣厂生产车间的生产线,是以“组”作为单位的,一条生产线就是一个车组。每个组的生产工人在二十人至四十人之间。陈楚制衣厂招收的这一百三十人,可分到四个车组上。在理想情况下,四个车组每天货物的产量,可达到四千五百条。这个数字,比起陈楚制衣厂去年巅峰期产量略小一些。

除了制衣车间普工外,陈楚还要招收四位车间主管,裁床及办公室人员。

这些人当中车间主管是最重要的。主管是生产车间的基层管理者,理论上说,车间主管合理的管理人数应在二十人至四十人之间。超过这个数字,人数太多车间主管就忙不过,容易出现管理漏洞;而低于这个数字,则制衣厂管理层人数过多,人浮于事造成管理成本的浪费。所以,一般情况下一位车间主管,对应适合管理一个车组。

在车间人数急剧扩招后,办公室人员的数目也要相应增加。原本,制衣厂办公室除了陈楚和冯希凡外,还有一位文员和一位跟单。现在,陈楚决定再招二位文员和一位跟单,并将人事管理、财务会计等职能明确分工,分摊给办公室文员。

当然了,像是裁床还有打版师这样的技术工种也要招人。比如说打版师,陈楚本身虽然也是一位打版师,但制衣厂扩张后事务也随之增多。打版工作陈楚只要把大概方向就行,具体工作还是得由打版师负责。

楚歌制衣厂新办公室内。

和仓库厂房办公室相比,新办公室面积大一倍不止。被一层挡板分成两部分,陈楚这个制衣厂老板也有自已单独的办公空间和私密的会客室。

此时,陈楚办公室内,陈楚正和办公室人员坐到一起商谈招聘事宜。

当看到陈楚列出的招聘清单时,冯希凡和办公室的文员,刹那间有一种目瞪口呆的感觉。

“一百七十多人,差不多一百八十人,楚哥,你这步子也迈得太快了吧!?”冯希凡吸了一口凉气,他心里算了一下,楚歌制衣厂的规模,一下子就从七十多人扩张到二百三十人,差不多扩大了两倍!

“老板,一下子招一百八十人,好像不太容易啊。”那位女文员,也是叫一声苦道。

“总是有办法招够人的。”陈楚笑道:“现在招收工人有什么难的?”

陈楚很庆幸制衣厂是在二零零五年时进行扩招的,要是再过三四年想招这么多的工人,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