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茶陵神秘客家往事 > 第一百三十一章:割不断的桃坑乡愁

茶陵是湖南一个山区县,而在茶陵人心中真正的山区是在桃坑乡。

很多人不愿意来这里工作,即使来了,也是视为艰苦之地。

这地方的确很苦,山高林密,行走不便,人烟稀少,生活工作都非常的不方便。

就是这个地方却生活着一群神奇的人。

他们的生活习惯、行为、语言与当地人格格不入。

他们属于异类,官方的定义是客家人。

他们虽为客家人,但与广东梅州、福建客家人又有点不一样。

主要是发音不一样。

桃坑人有百分之九十九听不懂他们的客家话。

我出生在桃坑,生活二十年才离开桃坑,但可以讲一口流利的桃坑客家话。

奇怪的是,我也听不懂广东、福建的客家话。

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远古时期,天下客家都是一家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条件的改变,尤其是居住环境的不同,客家人出现了分化裂变,大部分人与当地生活融入在一起,彼此之间出现异化,也很正常。

但桃坑人是客家人,这是肯定的。

他们与炎陵、宁冈、井冈山的客家人同为一体,不仅说话一样,而且生活习惯也一样。

作为从客家山区走出来的一名作家,自然关注客家文化与现象。

如各种各样的神话故事。

客家人由于没有文字记录,流传下来的很碎片化,每人说法不一样。

但没关系。

毕竟神话就是神话,不是现实生活,很大程度上是虚拟的现实,不真实的现实,所以没必要纠结它的真伪。

如果一定要说真伪,它就是假的,如果说一定是真的,你把神仙找出来看看。

第一个说神话故事的人肯定也是拍脑袋拍出来的,只是听的人多了,慢慢地流传开来,成了神话故事。

故事本身就是故事,不是真正的现实生活。

还有其它的客家文化也深深融入鄙人的心底,让其欲罢不能。

比如母亲。

我们那地方称母亲为"阿嫩"。

尽管离开了这地方很多年了,但与母亲相见,我还是会本能叫"阿嫩",而不是喊妈妈。

大家都叫妈妈,但我说不出口,即使说了,心里也会很别扭,很痛苦。

只有说"阿嫩",心里才格外地舒畅。

父亲也是如此。

我们那地方喊父亲为"阿爸"。

我一直喊我的父亲为"阿爸"。

即使在正式场合,或者远离故土的地方,也是如此。

唯有如此,才觉得真实。

可以说,今生今世,客家之情将永藏心中。

自然作为客家人,有责任有义务把桃坑客家人的生活记录下来,作为客家历史的一部分,传承下去,

当然,毕竟是个人记录,所反映的是个人所见所闻,还有自己的亲历,只能说代表的是个人立场,与官方无关,也不可能是权威的历史结论。

但是鄙人始终认为,历史是千千万万的人所组成的,每个人的经历都是历史中的一分子,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历史密不可的细胞。

正因为有了人,才有了人生,才有了历史,才有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

至于脱颖而出的伟人,也是站在千千万万人的肩膀上,才显得高大伟岸,才格外有意义。

有比较才有高贵。

客家人的历史是一部苦难的历史,也是一部与命运相抗争的奋斗史,不仅与自然斗,也与人斗,与各种势力斗。

客家人在客家头人的带领下,在原始森林中艰难地生存,不断壮大,人口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庞大。

如今的桃坑客家人遍布全国各地,很多人事业有成,成了当地的栋梁之才。

也就是说,客家人不仅没有消亡,反而不断发展壮大,这是生命的奇迹,也是客家人的奇迹。

我想能支撑他们生存下去,是精神的力量,也是信仰的力量,是人生中迸发出来的美与善,让他们的生命力格外地顽强。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价值,还有生命的高贵。

我希望桃坑这面客家旗帜永远飘扬下去,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闪现耀眼的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