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茶陵神秘客家往事 > 第一百二十二章:在祠堂上学

茶陵神秘客家往事 第一百二十二章:在祠堂上学

作者:李苏章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9: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最开始读书的地方是范家祠。

这地方原是范氏家族建立起来的祠堂。

以前客家人都是姓氏为单位建起了一个个家族氏祠堂,我所知道就有罗家祠堂,范家祠堂。

原因是客家人生活在密林山区,官府管理不了,于是客家人建立起来祠堂,管理本姓氏有关事务,有时也对外发动战争。

茶陵的客家人不是本地人,是外来移民,他们先祖自然无田无山,长年居住在原始森林中。

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于是需要肥沃土地,但这些地方都是有主的,都被当地人所拥有。

自然纷争四起,有时候需要战争的手段来解决纷争。

当然,这是以前的事。

解放以后,客家人与本地人就不存在纠纷,因为土地都归了公。

这些祠堂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很长一段时间无人居住,无人管理,后来就改成了学校。

我最先就读的是范家祠。

顾名思义,范家祠就是范氏家族建起来的祠堂。

解放以后,它收为了公有。

范家祠是一个很大的建筑群体,有四层,用青砖砌成,大小房间十几间,刚好用来办学校。

我们居住在坑口街上,这里离坑口街有四公里远,所以我们每天早上七点就要起床,之后步行去学校。

我们走的是山路,并不难走,主要是地面上铺上青石板,但有两个地方让人生畏。

一个是粮店背后这条路边上有一座坟墓。

年代不是很远,上面用石块砌成,孤零零地立在路边,每次路过时,总害怕里面的魂魄跑出来,缠住我们不放。

在我们的认知里,会有性命之忧。

居住在山区的客家人都相信世上有鬼魂,并且有伤人的恶鬼,尤其是深山密林,是恶鬼横行的地方。

这地方虽然不是深山,但有许多树,以茶树居多,一阵风刮来,树枝上总会发出哗哗的声响,有点像鬼的脚步声。

这时候,大家都是你望我,我望你,一旦有人慌张,完了,大家会"啊"的一声尖叫,会亡命地往前跑。

当然,这条路不长,只有一公里左右,跑过去了,有人家,就不怕了。

再说吧,每次上学都有十几个人结伴而去,人多势众,所以炸群的事还是很少发生。

主要要阴天,刮风,天上又在打雷,在我们的意识中,是鬼神出设之时,稍有风吹草动,会吓得魂飞魄散。

另一个地方就是过了这个坟墓,一个下坡的地方。

这地方很让人讨厌。

往往隔几十米远,空中就会飘来阵阵恶臭。

这些恶臭来源于下面一排排低矮的土房,里面关有牛和猪。

这动物不放养,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里面的粪便往往有一二尺厚。

这是客家人故意为之,因为这是上等的农家肥,每年春耕的时候,就会铲出来,放在田间。

当年,种田没有农药、化肥,靠的就是这些农家肥。

同时,这地方还有几间厕所,里面也是堆满了粪便。

客家人的厕所都是挖一个土坑,上面搭几块木板,长年累月,任由粪便堆积其中,自然臭气熏天。

连带周围都是臭哄哄的。

路过这地方,我们都要捂紧鼻子,百米冲刺,跑出几十米,才敢喘气。

过了这两个地方就好走了。

前面是一条小河,上面搭有一个木便桥,走过后,就是水田,再走五百米,就到了范家祠。

由于路途遥远,我们中午不回家,带饭,学校有一个阿姨专门帮大家热饭。

小时候,家穷,没什么菜,主要是霉豆腐,过年杀了年猪,会有几块腊肉,有时也有点青菜。

现在看起来,以为生活很苦,其实,当年并不感到日子苦,相反还是很快乐,尤其是夏天的时候。

傍晚放学回家,我们必然在小河边上玩水。

水上面有一座二米高的木桥,这是我们最快乐的地方。

我会站在上面,跳下去,一阵水花飞溅,发出"轰隆"巨响,声音响后,必是我们快快的笑声。

大家都是成群结队地跳,声音是一阵接着一阵,笑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直到天快黑了,大家才收手,一起笑嘻嘻回家。

日子过得很单调,也很快乐。

当然还有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值得说一说。

有一天,我与两个同伴上学,路过一片茶林时,发现树上结有许多茶泡。

茶泡长在茶树枝端上,皮厚汁多,咬下去,会迸出一股浓浓的甜香味,充斥着口鼻,十分的愉悦,让人精神大振。

这是山中难得的野味。

我们自然不会放过。

至于上不上学不要紧,茶泡才是最要紧。

我们沿着茶树,满山遍野地寻找,不久,个个吃得腰圆肚粗,步履蹒跚。

我们走不动,就在树下休息,慢慢地我们都睡了过去。

直到有人声,我们才醒来,结果发现已经是下午了。

上学是不可能了,于是,大家干脆不去了,吃完带来的饭,开始捉迷藏。

看到有同学回家了,我们才跟在后面,装着上学回家的样子。

第二天,我们以为老师会追查此事,没有想到的是,无人追查,无人过问,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换了地方,改去罗家祠。

罗家祠在我们街尾二百米远的地方,上学非常方便。

罗家祠的结构跟范家祠一模一样,只是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厨房。

厨房后面有几排厕所,规模要比范家祠大,由于地方近,我们一般是放学就回家,很少在路上玩。

山里的冬天比较难熬,非常冷。

罗家祠大厅有十几米高,冬天来临,刺骨的寒风,如无人之境扫荡全校,我们小孩子个个都冻得瑟瑟发抖。

我们很快发明了一个驱寒的方法,就是带火笼。

有的用废旧的脸盆,有的用铁桶,上学的时候,把燃烧的火碳放入其中,用柴灰掩好,然后带着去上学。

上课的时候,把它放在脚下,下课的时候,提在手上,一天下来,全身都是暖烘烘。

对此,学校不制上,不反对,或者说,默许吧。

当然,老师是不用这些的。

他们有专门的房间,学校都买有木碳,供他们取暖之用。

学校生活平淡无奇,我们每天都是在嬉笑打闹中度过,但有一件事还是让我刻骨铭心。

我们学校有一个老师,应该是校长,是不是,有点不记得了。

此人讲话时,特别喜欢后面拖一个"啊"字。

讲一句话,后来必然跟有一个"啊"字。

有一天,放学的时候,他站在我们前面开始讲话,又是"啊"个不停。

我觉得有点好玩,也有点好笑,就学他,在队伍里小声地"啊"了一句。

我以为他听不到,结果他还是听到了。

他冲进队伍,就把我揪了出来,命令我站在前面。

我只好乖乖地站在哪里,低下头,一言不发,当然,大家走了,我也跟着走了。

现在想来,是我的不对。

毕竟人家是老师,应该尊敬才是,就是同事有此习惯,也应该视而不见,不应该去模仿。

当年,年纪小,不懂事,今天应该检讨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