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唐厨阿蛮 > 京郊遇袭

唐厨阿蛮 京郊遇袭

作者:正月的牛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4: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七章京郊遇袭

京城轮廓已经隐约可见,官船却在最后一处码头停了下来。郑三爷派人传话,说有变故,所有人改走陆路,分批进城。

"为什么不能直接坐船进城?"四郎趴在马车窗边,眼巴巴地望着远处的城墙。八岁的孩子对京城充满好奇,一路上都在数着日子盼着早点到。

阿蛮帮弟弟理了理衣领:"郑三爷这么安排,肯定有他的道理。"

马车里,刘氏紧紧攥着乔大石的手,指节都泛白了。自从得知要改走陆路,她就一直心神不宁。乔大石倒是一如既往的沉稳,只是眼神比平时更加警觉。

"到了京城,咱们真住郑大人家?"刘氏小声问,声音有些发抖。

乔大石拍拍妻子的手:"先看看情况。实在不行,我找个木匠活,租个小院。"

阿蛮知道父亲是在安慰母亲。以郑三爷的身份,既然带他们来京城,必定有周全安排。但眼下这临时改变行程,确实蹊跷。

马车队共有五辆,阿蛮一家坐在第三辆,前后都有郑三爷的人护卫。白老先生骑马跟在旁边,时不时凑到车窗前给四郎讲些京城趣闻,显然是想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

"京城最热闹的是东市,什么稀奇玩意儿都有...""御街两旁的店铺,招牌都是名家题字...""到了秋天,金明池畔的菊展..."

四郎听得入迷,暂时忘了不能直接进城的失望。阿蛮却注意到,白老先生说话时眼睛一直在扫视四周的树林和山坡,明显在戒备什么。

正午时分,车队在一处开阔地停下休息。护卫们分散开来警戒,郑三爷和严师傅则凑在一起低声商议,神色凝重。

"我去问问情况。"阿蛮跳下马车,向郑三爷走去。

刚走到一半,一声尖锐的哨响划破天空。紧接着,箭矢破空声从四面八方传来!

"敌袭!保护大人!"

严师傅一声暴喝,拔剑出鞘,精准地格开射向郑三爷的箭。阿蛮僵在原地,眼睁睁看着一支箭朝自己面门飞来——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身影猛扑过来,抱着她滚到马车底下。是郑七月!

"别动!"郑七月压低声音,同时从腰间抽出那把月牙短刀,"目标是孩子!"

孩子?四郎!阿蛮心头一紧,挣扎着要爬出去,却被郑七月死死按住。

"你出去就是送死!你爹会保护他!"

马车那边传来激烈的打斗声。阿蛮从车底缝隙看到乔大石手持菜刀,将刘氏和四郎护在身后。那把祖传菜刀在他手中竟如臂使指,格挡劈砍间颇有章法,完全不像个普通农夫。

"爹会武功?"阿蛮惊呆了。

郑七月冷哼一声:"铁骨族的人,哪个不是从小习武?你爹藏得够深啊。"

箭雨稍歇,一队黑衣人从林中冲出,直扑阿蛮家的马车。乔大石一人独战三名敌手,竟然不落下风。但对方人多势众,眼看就要突破防线——

"保护孩子!"白老先生突然从马背上跃下,挡在四郎面前,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根铁杖,舞得虎虎生风。

四郎被刘氏紧紧搂在怀里,小脸煞白,却没哭没闹。阿蛮注意到,他的手正死死攥着母亲的衣服下摆,指节都发白了。

战斗持续了不到一刻钟,却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长。最终,黑衣人丢下几具尸体撤退了。郑三爷这边也有几人受伤,所幸都不致命。

"查!"郑三爷脸色铁青,"看看是谁派来的!"

严师傅检查了尸体,从一人怀中摸出一块腰牌,脸色骤变:"周府的人。"

郑三爷一拳砸在马车轮毂上:"我兄长这是要撕破脸了!"

阿蛮这才从车底爬出来,跌跌撞撞地奔向家人。四郎看到她,终于"哇"的一声哭出来,扑进她怀里。

"阿姐...阿姐...他们为什么要抓我..."四郎抽泣着问。

阿蛮不知如何回答,只能紧紧抱住弟弟。刘氏瘫坐在地上,脸色比纸还白,嘴里喃喃自语着什么。乔大石蹲下来,用粗糙的大手轻拍妻子的背,动作出奇地温柔。

"计划有变。"郑三爷走过来,声音低沉,"周喻已经知道我们到了,京城现在进去就是自投罗网。先去我在城外的农庄暂避。"

农庄位于京城西南二十里的山脚下,被一片果林环绕,从外面看平平无奇,内部却别有洞天。主屋后面藏着一个小型练武场,地窖里甚至有个设备齐全的厨房。

"这里是我的...嗯...秘密基地。"郑三爷苦笑着解释,"有时候需要避人耳目做些事情。"

阿蛮注意到,他说这话时,严师傅和郑七月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显然,这个"农庄"的用途不止于此。

安顿下来后,郑三爷召集所有人开会。阿蛮一家、白老先生、严师傅和郑七月围坐在主屋的大桌前。

"情况比想象的严重。"郑三爷开门见山,"周喻不惜在京郊动手,说明他已经狗急跳墙。我们必须重新规划。"

"为什么宰相大人非要抓四郎不可?"阿蛮问出了一直困扰她的问题。

郑三爷和白老先生对视一眼,后者缓缓开口:"因为'味鼎纹'不仅能辨别味道,还能...识毒。"

"识毒?"

"没错。"白老先生点头,"顾家世代掌管御膳房,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确保皇室饮食安全。拥有'味鼎纹'的人,能尝出食物中最细微的毒素,哪怕是那些无色无味的剧毒。"

四郎瞪大了眼睛:"我...我能做到吗?"

"假以时日,必能。"白老先生慈爱地看着他,"顾大人当年能尝出一缸水中滴入的一滴鸩毒。"

阿蛮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周宰相如此忌惮四郎。如果顾家冤案平反,四郎作为可能的顾家血脉进入御膳房,很多秘密恐怕就藏不住了...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乔大石沉声问,手一直没离开过腰间的菜刀。

"暂时按兵不动。"郑三爷说,"我已经派人去联系朝中盟友。等摸清周喻的布置再行动。"

会议结束后,刘氏带着四郎去休息。小家伙经历了白天的惊吓,已经困得睁不开眼了。阿蛮本想跟去,却被乔大石叫住。

"阿蛮,你留下。爹有话跟你说。"

等其他人散去,乔大石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本残缺的笔记,纸张泛黄,边角磨损严重。

"这是..."

"你娘的东西。"乔大石声音很低,"从我们成亲那天起,她就带着,从不离身。今天遇袭时从她怀里掉出来的,她没发现。"

阿蛮小心地接过笔记,翻开第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食谱和香料配方。其中一页记载的"九转香"改良版,竟然和她现代餐厅的招牌秘方一模一样!

"爹,这...这..."

乔大石摇摇头:"我不识字,不知道上面写的啥。但你娘...她不是普通农妇。当年我在河边捡到她时,她浑身是伤,手里就攥着这本笔记。"

河边?捡到?阿蛮心头一震:"娘不是本地人?"

"不是。"乔大石的目光变得深远,"那天下着大雨,她顺流漂来,已经半昏迷了。我把她带回家,她醒来后什么都不记得,只说自己叫刘三娘。"

"那四郎..."

"一年后,你娘生下了四郎。"乔大石的声音更低了,"她说孩子是我的,但...时间对不上。"

阿蛮脑中轰然作响。所以四郎确实不是乔家血脉,而是母亲逃亡时已经怀上的孩子。而母亲很可能就是顾家小妾柳氏!

"爹...您一直知道?"

乔大石苦笑:"知道又如何?你娘是个好女人,四郎是个好孩子。这就够了。"

这个朴实的农家汉子用最简朴的语言,道出了最深沉的爱。阿蛮眼眶发热,突然理解了父亲这些年对四郎的偏爱——那不是因为重男轻女,而是因为他知道四郎没有亲生父亲,需要更多关爱。

"那...我呢?"阿蛮轻声问。

乔大石的表情柔和下来:"你是我亲闺女。你娘来我家前两年,我和前妻生的。她生你时难产走了,你差点也...后来你娘来了,把你当亲生的一样带大。"

阿蛮这才理清了时间线。原来她是乔大石的亲生女儿,母亲刘氏是继母,四郎则是母亲带过来的孩子。但母亲的真实身份,很可能是顾家柳姨娘!

"爹,这事先别声张。"阿蛮小心地收好笔记,"等见了郑三爷再说。"

乔大石点点头,又恢复了那副沉默寡言的样子,但眼中的忧虑却藏不住。

第二天清晨,阿蛮被一阵轻微的响动惊醒。她轻手轻脚地起床,循声来到厨房,发现四郎正踮着脚尖在架子上找什么东西。

"四郎,干嘛呢?"

四郎吓了一跳,差点从凳子上摔下来。阿蛮赶紧扶住他。

"阿姐..."四郎低下头,"我想做点吃的给爹娘。爹昨晚守了一夜,娘做噩梦哭了好久..."

阿蛮心头一酸。八岁的孩子,本应无忧无虑,却要操心这些。

"来,阿姐教你做简单的。"

两人一起熬了一锅粥,四郎坚持要自己调味。阿蛮惊讶地发现,弟弟对香料的使用有种天生的直觉,随手抓的一小撮陈皮和茯苓,正好能安神定惊。

"你怎么知道放这些?"

四郎歪着头想了想:"不知道...就觉得该放。"

阿蛮若有所思。这大概就是"味鼎纹"的天赋吧,不仅体现在味觉上,还有对食材药性的本能理解。

粥煮好后,四郎小心翼翼地盛了两碗,非要亲自端给父母。阿蛮跟在他后面,看到小家伙轻手轻脚地推开父母房门,把粥放在床头小几上,还贴心地放了勺子。

刘氏其实已经醒了,看到这一幕,眼泪夺眶而出,一把抱住四郎:"我的儿啊..."

乔大石也醒了,没说话,只是揉了揉四郎的头发,然后端起粥喝了一大口,眼睛一亮:"好喝!谁教的?"

"我自己想的。"四郎骄傲地挺起小胸脯,"阿姐帮了点儿忙。"

刘氏尝了一口,突然僵住了:"这味道..."

"怎么了娘?不好吃吗?"四郎紧张地问。

刘氏摇摇头,眼泪掉得更凶了:"好吃...太好吃了...就像..."她没说完,但阿蛮猜到了——就像顾家的味道。

早饭后,郑三爷派人来叫阿蛮去地窖厨房。她下去一看,发现这里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小型实验室,各种食材和香料分门别类地摆放着。

"方便面的试验。"郑三爷兴奋地说,"工部的人连夜送来的材料。我想看看你能不能做出更耐储存的版本。"

阿蛮卷起袖子开始工作。她尝试了不同的面粉比例、油炸时间和干燥方法,郑三爷则在一旁记录每种方法的优缺点。

"这个配方最好。"忙碌了一上午后,阿蛮指着一批金黄色的面饼说,"用鸡蛋和面,炸两次,能保存更久。"

郑三爷拿起一块面饼仔细端详:"不可思议。如果大规模生产,边境将士再也不用啃硬邦邦的干粮了。"

"还可以做成不同口味。"阿蛮继续讲解,"比如加些干菜和肉末的营养型,或者加些药材的药膳型..."

正说着,四郎的小脑袋从地窖口探出来:"阿姐,我能下来吗?"

得到允许后,四郎蹦蹦跳跳地下来,好奇地东摸西看。当他凑近阿蛮刚调好的一碗香料时,突然皱起小鼻子:"这个...有点怪怪的。"

阿蛮一愣:"哪里怪?"

四郎说不上来,只是坚持那碗香料"不对劲"。郑三爷若有所思,派人取来银针测试,结果银针毫无变化。

"没毒啊。"郑三爷疑惑道。

四郎却摇头:"不是毒...就是...不好。"他指着其中一种褐色粉末,"这个和那个不能一起放。"

阿蛮仔细检查,发现那是两种相克的药材,虽然单独使用无害,但混合后长期食用会伤胃。她惊讶地看着弟弟:"四郎,你怎么知道的?"

"尝出来的。"四郎理所当然地说,"那个苦苦的,这个涩涩的,混在一起舌头会麻。"

郑三爷和白老先生交换了一个震惊的眼神。白老先生激动地说:"小主子这'味鼎纹'的天赋,比当年的顾大人还要强!"

四郎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只是不安地拉着阿蛮的衣角:"阿姐,我说错话了吗?"

阿曼蹲下身,平视弟弟:"没有,四郎帮了大忙。但是..."她犹豫了一下,"以后这种能力,不要随便在别人面前展示,好吗?"

四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阿蛮心中却忧虑重重。弟弟的天赋越突出,周宰相就越不会放过他。这个八岁的孩子,已经不知不觉卷入了一场生死博弈...

傍晚时分,阿蛮在农庄后院发现了一片香草园。其中几种香料她从未见过,但莫名觉得熟悉。正当她弯腰查看时,身后传来脚步声。

"那是西域进贡的迷迭香。"刘氏的声音响起,"和羊肉最配。"

阿蛮转身,惊讶地发现母亲正站在暮色中,眼神清明而忧伤,与平日怯懦的样子判若两人。

"娘...您怎么知道?"

刘氏没有回答,只是轻轻抚摸着一株香草的叶子:"阿蛮,如果...如果娘不是你以为的那个人,你会恨娘吗?"

阿蛮心跳加速:"娘,您是不是...想起了什么?"

一滴泪水从刘氏脸颊滑落:"雨...那天的雨好大...血水混着雨水...我抱着孩子拼命跑..."

"娘!"四郎的声音突然从远处传来,"您在哪?"

刘氏像从梦中惊醒一般,慌乱地擦掉眼泪,又恢复了那副怯懦农妇的模样:"在这儿呢...娘在这儿..."

阿蛮望着母亲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这个看似柔弱的女人,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过去?而她阿蛮自己,又在这个错综复杂的谜团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夜幕降临,农庄安静下来。但阿蛮知道,这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正在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