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灵异 > 窥灵眼 > 第四十七章 又是预言诗

窥灵眼 第四十七章 又是预言诗

作者:幽目童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19 18:10: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次我并没有直接质问燕秋,各种各样因不信任产生的误会,已经困扰我们两个太久了,不管这一次是不是真的有问题,我都不太想过‘激’了。-..-+,

我也确实看不出一座北宋的石碑上刻着燕秋的名字,倒底有什么蹊跷,或许只是巧合,‘弄’懂碑文是首要的。

燕秋看完后,站直了身子,表情十分坦然的看向众人,看不出她隐藏了什么秘密。

胖哥问燕秋:“考古学家,给我们白呼白呼,这诗文咋翻译啊?”

燕秋回答的简洁:“楷体,北宋刻碑,《梅‘花’诗》,作者邵雍。”

姜柔眨了眨眼睛问燕秋:“不会也是某种预言诗吧?”

燕秋还是面无表情的说:“没错,这《梅‘花’诗》也不是一般的有名了,对历史有点研究的应该都知道,确实是十首预言诗。”

“那里面有没有写我以后发财呀?”胖哥满怀喜悦的问。

姜漓没好气的回胖哥:“人家古代的预言诗,都是预测国运的,你发财不发财,那得找算命瞎子去问。”

姜柔反驳姐姐说:“为什么算命就得是瞎子?我也会算命的。”

胖哥忙伸出一只手对姜柔说:“那你快给我算算,能发财不?”

姜柔一巴掌打在胖哥手上说:“我不看手相,我得用扑克算。”

“你们三个别闹了。”我严厉的打断他们,心想这群队友,除了添‘乱’一点正是不干。

接着我又继续问燕秋:“这《梅‘花’诗》跟咱们看的《烧饼歌》有什么不同么?”

燕秋说:“这《梅‘花’诗》要比《烧饼歌》早,而且时间划分更准确一些,基本上十首诗预测的事情都是间隔一百多年,《烧饼歌》的时间没有固定,是以重大事件为根据的。”

“你的意思是说,《烧饼歌》预测的是影响政局重要的历史事件,而《梅‘花’诗》是描述每个世纪的状态?没错吧?”我问。

燕秋点点头说:“嗯,总结得很好,就是这个意思,也可以说每首诗对应了一个朝代或者历史时期。前七首分别是北宋、南宋、元、明、清、民国、当今,后三首那就是未来了。”

我看到那句有燕秋名字的诗,是在第九首的第一句,也不知道燕秋是刻意避开,还是无意为之,反正说了半天也没说到我的疑问上,反而推到了未来。

苏日娜还是比较在乎证据,她问燕秋:“你说了半天,我怎么就没看见哪里写了邵雍的名字?作者是他,刻碑的就不一定是他了吧?”

我回答苏日娜说:“你看落款,范阳康杰,和之前刘伯温那个文成青田类似,或许这就代表邵雍吧?”说完我又看向燕秋,等待她来确认。

燕秋果然点头说:“邵雍生于范阳,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涿(zhuo)州大邵村,幼年随父亲迁往衡漳,死后宋哲宗赐谥号康杰,所以衡漳现在又叫康杰村。他这个范阳康杰,也是用了地名加自己的谥号。其实这也是我奇怪的地方,谥号都是死后才有的,为什么刘伯温和邵雍都用了谥号落款?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自己为自己占卜,临死留下遗言,自定谥号。”

胖哥好像很懂似的,‘挺’‘胸’说道:“这个好解释,不都说算命的不给自己算么?怕遭报应。这帮人能预测未来几千年,那临死肯定要试着给自己算算命数,或许这个算出来的谥号,能够福泽后人。”

说了半天还是没说到我要问的地方,索‘性’我随便指了一首问燕秋:“你说说,这首诗预言了哪些事?”

我指的是第五首诗,诗文写着:“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燕秋看了看碑文,认真的解释道:“第一句‘胡儿骑马走长安’,指的是清朝的开国,‘胡儿’就是满清的小孩,‘骑马走长安’可以解释为安稳的经过长城,也可以解释为走向首都。对应当时的历史形式,明朝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小皇帝福临成为大清的开国皇帝,不动干戈轻轻松松建国。第二句‘开辟中原海境宽’,说的是满清入关后,平定中原,征服四夷,把疆域开辟得更加广阔。历史事件也很多,顺治平定李闯王之‘乱’,消灭南明诸王。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台湾归降,征服西藏。乾隆又有十大武力功勋,打了十次大胜仗。”

胖哥一拍大‘腿’:“别说,还真有那么点意思,后面两句呢?”

燕秋继续解释:“‘洪水乍平洪水起’,说的是清朝败于两洪,第一洪是太平天国洪秀全,犹如洪水泛滥,最后被平定了,第二洪就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副总统黎元洪,用此人代表了中华民国的成立,清朝的灭亡。诗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意思,也是阐述了当时的时局,太平天国、中法战争、中俄战争、英法联军、回变之‘乱’、拳匪之‘乱’、八国联军,一个灾祸连连的历史时期。”

姜漓深吸了一口气说:“真的都能预测到,太神奇了,那最后一句肯定说得是清政fu的灭亡,清光,清朝输光了。”

燕秋‘摸’了‘摸’姜漓的头:“‘清光’也可以解释为清光绪年间,说从这时开始没落。‘汉中’汉人聚集的中心地区,说的就是武昌起义导致清朝彻底灭亡。”

燕秋刚说完,没等她多考虑,我又随口问了一句:“那第九首呢?”假装无意,其实是为了挑出重点,绕个弯子还是想知道,第九首为什么会有燕秋的名字。

胖哥埋怨道:“你什么时候开始爱好古诗了?管它啥意思,我们知道是预言就行了呗,我听燕秋讲得都快睡着了,还是赶紧赶路吧。”说完,胖哥瞥了一眼第九首,当他看见碑文的时候,眼睛突然瞪大了,问燕秋:“哎,燕秋,这首诗怎么会有你的名字?”

燕秋给的解释是:“我也不知道,不过看上去跟我没太大关系,这第九首说的是未来的事,按照时间推算,怎么也是二百年之后了,那时候我早进骨灰盒了。”

她轻声念了一遍:“火龙蛰起燕‘门’秋。”想了想又说:“这句的意思八成是说,和平时代度过了很久,战争再次发动,‘火龙’应该是讲大炮什么的武器,‘蛰起’肯定是蛰伏了很久之后,再次兴起。‘燕‘门’秋’或许是时间和地点,时间是秋天,地点详细点就是燕‘门’关,笼统点就是燕地。作者生活在北宋,那时候燕国已经灭亡,燕地说的就是山东、辽宁地区。未来的事我们还是不要随意揣测了。”

燕秋的解释倒也说得通,不过我们没一个人是懂的,她要是信口开河我们也看不出来。

我又问了一句:“那你为什么叫燕秋呀?”

燕秋显然脸‘色’不太对,好像是触及了什么伤心往事一样,看着地面回答道:“我爸叫燕国庆,我妈叫陈秋琳,所以我叫燕秋。”说完便独自继续往前走了,留下我们几个在原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胖哥第一个追着燕秋小跑过去,我们几个也跟在后面继续往前走。

听见胖哥小声问燕秋:“妹子,又怎么了?有啥不高兴的跟我说,我是知心大哥哥。”

燕秋苦笑了一下回胖哥:“没什么,父母死得早,好久没祭拜了。”

听她这么说,我突然心里一震,没想到燕秋和我们一样,居然也是无父无母的孩子,本以为她应该是那种富家‘女’,海归派,真想不到光鲜的表面下也隐藏了悲苦的身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