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321章 霸道与王道

残唐重生李世民 第321章 霸道与王道

作者:寻香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8: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新帝登基之后的第一天朝会每个人都抱着一种异样的心情走进了太极殿。虽然太子监国的日子也不短了但他真正登基、以皇帝的名义开始处理国家大事今天还是头一遭。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新气象心中充满了希冀与期待。

李世民珠帘冠、黄龙袍端坐在龙椅上听百官山呼万岁罢了朝会开始。

与吐蕃的使者尚悉东赞商议的和盟条约已经都弄得清楚了。陆贽将盟约递了上来并在当朝宣读。大致意义就是约束两国不再相互侵犯互市通商。大唐释放在西川的近四万名吐蕃战俘吐蕃相应的送回之前劫掠的近十万汉民百姓。

李世民拿起皇帝玺印在两份和盟条约上按下了朱印。尚悉东赞伏拜谢恩带着大唐皇帝加印的盟约回了吐蕃。只等赤松德赞也加盖宝印两国的和盟就算正式缔结了。

大唐与吐蕃打了近三十年的仗现在终于宣告的和平的到来。一时间满朝欢庆整个长安城内的百姓都兴奋不已。大大小小的欢庆活动自的就举行了起来。民众们对这个新登基的皇帝有了更多的好感。毕竟战争给百姓们带来了太多的灾难。这个时候人心思定谁都想过几天安稳的日子。

处理了和盟这件大事朝堂上的气氛也变得活跃和轻松了起来。又议了几件小事以后御史大夫张万福就站了出来声音洪亮的说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讲。”李世民知道张万福是要说起整顿吏治、严刑律法的事情了。

“遵旨!”张万福手执玉圭拱手一拜朗朗说道“方今大唐吏治**律法失度。要想重振大唐。势必要严整吏治、重修律法。臣建议从即日起废除盐铁转运使、诸镇地方观察使与宦官监军等一些官职恢复御史台监察与监督的职能。严查严办朝廷与各地方贪赃枉法的官吏。”

张万福话刚落音整个朝堂突然一下诡异的安静了下来。刚刚才轻松了一点的气氛瞬间化为乌有。

张万福也感觉有些尴尬回身看了看自己身边那些同僚低声说道:“你们……怎么都这副表情?莫非以为老臣是在向皇帝索权、要给你们小鞋穿么?”

李世民听得清楚。但装作没有听到一样静静的坐在那里看着群臣地反应。

这个时候陆贽站了出来先拜过了皇帝。然后对张万福拱手一拜说道:“张相公说要废除盐铁转运使、诸镇地方观察使与宦官监军等一些官职以及恢复御史监察制度卑职都没有什么意见。但是张相公刚刚还向皇帝进谏。说要严查严办朝廷与各地方贪赃枉法的官吏请问是怎么一个严法。怎么一个办法?”

张万福早料到今天的朝会上肯定会有人对他问于是也不急不忙说道:“乱世当用重典。..为今之际要想重振朝纲就要用严刑苛律来制裁那些犯了事的不法之徒。该杀的杀该贬的贬该流放的就流放。现今大唐天下已是人心不古光是用怀柔地手段。已经无法彻底的解决问题了。唯用有上一些雷霆万钧的手段方能见到成效。老臣不才愿意担任一名酷吏替皇帝陛下惩治天下那些不法之徒还律法一个公道。”

“好一个该杀的杀。该贬的贬该流放地就流放”不料。陆贽一声冷笑大声反驳道“陛下朱雀门一事已经让天下仕人与百姓们心惊胆寒。现如今如果再推行酷吏制度肯定会带来极坏的影响。仕人百姓们在重压之下惶惶不可终日就算一时摄于严刑心中也是不会服气。长此以往就算能解决一时的隐患更大的隐患则是会埋藏在所有人的心中。那种恐惧与危机将会比千军万马还要厉害!眼下各种矛盾已经在不断激化而且愈演愈烈。如果再推行这样地霸道政治势必令天下策反、民不聊生!微臣身为谏议大夫严辞驳回御史大夫张万福的疏议!”

陆贽这些话一扔出来刚刚安静如死水的朝堂一下炸开锅了众人顿时爆出一阵惊呼纷纷一起看向了站在朝堂正中地张万福与陆贽。

张万福感觉异常的尴尬行伍出身的他顿时也就来了火气厉声说道:“陆九!老臣这样做也是为效忠朝廷、效忠陛下!你为何如此强辞驳反于我?哦老臣明白了!当年太上皇在位之时你才刚刚出仕位卑言轻。老臣曾有一回对你不甚客气你至今仍然耿耿于怀!”

陆贽一声冷笑:“卑职眼中、心中只有大唐的江山社稷和朝纲帝君没地方装你那些鸡零狗碎的事情。关于严刑酷吏这件事情不管是谁提出来卑职都会严辞驳回。对事不对人你要往那些不堪的地方想那是你的事情!”

张万福气煞指着陆贽激动的道:“你、你陆九小儿!居然敢如此奚落老夫!”

“放肆”一声低沉地吟喝从金銮殿上传了下来就如同滚雷落地炸响在众人心头。正要作的张万福浑身惊颤了一下拱手弯腰拜倒下来。

李世民龙目如炬的看着台上诸臣不急不徐的说道:“朝堂议事有争议是很正常的事情。张万福你身为御史大夫心里却装着陈年旧事岂不令人寒齿?”

张万福慌忙跪倒下来连连跪头:“陛下教训得是是老臣糊涂了……老臣戎马一生性直粗鲁请陛下恕罪、恕罪!”

“罢了。起来。”李世民扬了扬手说道“张万福刚刚提出地这些事情还是切中了当前大唐的一些时弊地。方今大唐天下贪污**严重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至于该如何解决还要大家集思广益。多献计策。有争论是好事但不要因己论而废人言更不要搞什么人生攻击、私下怨恨。同是为国为国办事谁的法子好就用谁的。不存在谁献出了不好的计策朕就会贬斥谁。畅所欲言激烈争辩。这是好事。”

“臣等遵旨!”众臣一起拜服。

“陆贽。”李世民看向他说道“刚刚你出言反对张万福所说地理由是反对酷吏制度、反对严刑峻罚对么?”

“回陛下。正是。”陆贽说道“陛下登基仡始关内初定人心浮动。河北淮西叛乱未平天下诸州道节度使都持一个观望态度。天下都还未尝安定。这个时候。安抚人心应该是最为重要的。如果在这时候推行酷吏与严刑势必引重大骚乱。各地方官吏被逼反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那你的意思是。这吏制还治不了也不能治了?”李世民反问。

“治是肯定要治的。也未必就是非要用这样霸道的法子。”陆贽说道“臣读史书闻贞观初年时大臣封德彝也曾向太宗皇帝提出以霸道治国。当时朝臣持支持意见的居多。唯有魏征劝太宗皇帝以王道治国。以诚、以信、以德服人。后来。太宗皇帝最终采纳了魏征地建议这才有贞观之治的到来。现今的大唐比贞观初年时更加混乱、更加不稳。再欲推行霸道政策势必激起各地方的强烈反抗。到时候滚滚巨涛来袭。陛下在龙椅之上还能坐得安稳么?”

“陆贽。你太放肆了!”张万福恼羞成怒的喝道“你居然敢说皇帝陛下会坐不稳江山?!”

陆贽瞟了张万福一眼并不回应。

这一下众人都没有出声而是屏气凝神地等着皇帝将会如何裁决。

李世民平声静气的看了台下二人一眼说道:“朕刚刚才说了勿以己论而废人言。但凡忠言势必逆耳。朕都听得下去倒是有做臣子的听不下去了。”

张万福又跪了下来:“老臣……知罪……”

“赦你无罪不可再犯。”李世民说道“朝堂毕竟不是军队里不要这样大吼大叫的咆哮。有理不在声高。”

张万福惶恐不安的站了起来退回站到了班列里。

李世民扫视了朝堂中众人一眼说道:“刚刚朕说过了。吏治整顿那是势在必行地。只是究竟如何整顿还需要一个切实妥行的法子。你们都一一的给朕说一说你们心中地想法。别告诉朕你们没有想法。都是做官的人谁还不明白现今官场上有什么问题么?必须说。”然后李世民看向了站在武将之的李晟说道“李晟你先说。”

李晟是二品宰相现今这朝堂上有实权的官员中他的品衔最高。自然他先言。

李晟有些犹豫的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微臣以为张相公所言并非没有道理。乱世当用重典也是有例可循的。当年诸葛武候入蜀为相也是严明刑罚以律治国;皇帝陛下在西川之时也是严整吏治、重典律民。这两次都取得了极佳的效果。所以微臣同意乱世用重典地措施来整顿吏治。”

浑、李怀光和其他一些将军们都纷纷站出来表示赞成用严刑律法和酷吏来治吏。

李世民也不急于拍板定案又说道:“武元衡你身为吏部尚书治吏的事情是你的本职所在。你给朕说说该怎么办?”

武元衡站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将眼神投到了他的身上。这个平常总是一身清爽白衣装扮地书生穿上了绯色袍服仍然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谁心里都十分地清楚。虽然武元衡现在还只是一个吏部尚书连宰相都不算可他在皇帝面前是最有言权也最受重用和信任的。他的态度如何将给这件事情的最终定案带来很大的影响。

武元衡拱手拜了一拜朗朗说道:“回陛下。微臣以为现今要治吏唯有以霸道辅之王道才能推行。但是王道将是今后长期治吏的一个基本措施。”

李世民心中暗自一笑:不愧是武元衡!总是能在这种时候出面替朕说出一些朕想说却又不方便去说的话来。

“说一说你的想法。”李世民的表情却是依旧平静。

“遵旨。”武元衡说道“如张相公所言现今大唐的吏治的确是十分的**与堕落。贪污与侈奢之风盛行官员之间官官相护朋比为奸已是公开的秘密和官场规则。就算是想当一个清官也是难以作为最后只好以不作为的态度苟且偷生否则就会被大环境所排挤。这样的处境如果再不加整治定然会让大唐积重难返走向崩溃。但是如果用太过霸道的手段去整顿吏治涉案官员将会何其之多?大唐天下的官员们难免会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这个时候人人想的都是如何逃避裁处而不是弃恶从善改过自新。所以微臣的建议就是用霸道的手段治裁一些凶顽成性冥顽不灵的恶绅、巨贪。与此同时用宽大处理的政策来安抚天下官员。让他们溃自省悬崖勒马。攻心为上以德服人。唯有如此方能换来长治久安。”

李世民微微一笑:“陆贽、张万福你们二人以为武元衡说的话怎么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