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114章 门庭若市

残唐重生李世民 第114章 门庭若市

作者:寻香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8: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复帝都的大事干完李世民突然一下就清闲了下来可做。( 棉花糖)长安九门有李的神策军打理城外的数万朔方大军由浑瑊和徐庭光统率就连皇城禁卫也交给了宦官霍仙鸣。他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彻底成了名誉头衔都没什么人去提及了。

不过倒有一些私事也是时候处理一下了。比喻说重返汉王府将那处家舍好好的整理一番。朱泚霸占长安的时候将李谊一家子杀光东西也抢了个干净唯独留下空荡荡的板壁没给拆了。后来让一些伪官住了一阵搞得乱七八糟的。

皇帝亲自下了旨意让将作监的人一定要将汉王府给收拾好了。俱文珍这个汉王府总管这下可就得势了对那些将作将的三品、四品大员们吆五喝六当成下人来使这些人也只能唯唯诺诺的听命行事。谁让汉王是眼下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呢?他身边的近侍宦官自然也要跟着身价暴涨了。

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汉王府摇身一变从一处破敝的房舍变成了富丽堂皇的亲王宅第。自从唐高宗永徽年间起大唐的亲王们一般都不住到分封的番地去了。太子自然住在皇城东宫而亲王公主们则是比较集中的住在朱雀大街西面的‘十王宅’里坊。到了玄宗年间这里又被人习惯的称作‘十六王宅’。意思就是这一片里坊附近住的大多是皇室的宗亲。‘十六’当然也只是泛称了并不仅仅只有十六家皇亲。

李世民的汉王府无疑便成了眼下十六王宅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处所在。汉王府离朱雀大街主道最近坐东朝西打开大门几乎就能看到朱雀街。门口两只大石坐镇朱红油漆卯钉大门门檐斗拱上是一对戏珠的三爪金龙。稍有点常识的人看到这副景象也就会明白了——这里肯定住着皇室王亲。而且那幅门匾更加说明了这一点上面写着三个大字——“汉王府”。

眼下这若大的长安城里还有谁不知道“汉王”的鼎鼎大名?

将作监的人没日夜夜的赶短短几天时间就将汉王府修缮一新可以入住了。因为毕竟不是乔迁新居而且家里之前还生过一些死人的惨剧所以李世民也借此没有声张只是静悄悄的搬了进去。

进了大门左右都是绿荫蔽道花香鸟语环境还算不错。主宅是一栋斗拱飞檐的大瓦房大气而又宽敞倒也还合李世民的心意。左厢有几进院落是供客人和下人居住的客房和耳室以及存放东西的杂间。右厢则是一片正房专供汉王府僚属和亲兵们住的。难得是后院还有一处小池建了假山流水和小桥楼亭环境清幽。还有一处较大的绿茵草地间或的栽种了一些奇花异草倒是一处静闲休息的好去处。

在长安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能有这样大的一栋宅子也算是难得了。虽然习惯了皇城里的奢华与堂皇但李世民对这处地方也还算满意。反正自己现在孤身一人只要一间斗室即可安身地方大了反而会空得慌。

皇帝赏赐的百余名仆从也都到了汉王府开始忙活了。这些人都是从掖庭调拨来的皇室下人不是一般的收买来的丫鬟仆人。这其中有十余个宦官二三十名宫女另外再就是一些厨子、马夫、小厮人等。从今天起这些人都成了汉王府里的私财如同马匹一样可以自由的宰杀买卖。

在汉王府里逛了一圈以后李世民也就对这块对方没了多大好奇心反而开始忧虑——自己接下来该干些什么?莫非还要盼着朝堂上出事或是有战事兴起自己才会有机会露头么?

若大的汉王府正堂里李世民有些慵懒的坐在正中一张太师椅上突然感觉有些无聊和落寞情不自禁的就怀念起前不久在军旅中度过的那段日子来。 [棉花糖]那时候自己的目标明确每天都过得十分的充实忙碌一天天眨眼闪逝就没了。现如今却感觉这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才能熬得过。想找人对对奕也不知道该去叫谁。汉王府上下除了他这个居高临下的汉王职辈最就高的就是野诗良辅和高固这两个正五品典军。野诗良辅目不识丁全然不识风雅高固沉默寡言半天不说一句话要李世民去找这两人聊天非活活闷死不可。其他的一些人就更不用说了。李世民不用开口这些人多半就跪到了地上惶恐不安。

李世民正感觉有些沉闷想找些事情来做的事情俱文珍走了

报说有人求见。

“来客了啊?好。”李世民心里居然还有了一些欢喜也不问是谁马上挥手道“有请。”

客人被请了进来李世民一看不是别人还是个熟人——端王傅吴仲孺。就是那个‘图谋’要当自己老丈人的家伙。

李世民一见他气就不打一处来了刚刚有的一点好心情马上飞灰烟灭。但吴仲孺今天可是端王差谴来的算是对汉王进行一次‘友好访问’恭喜他升官财还带来了一些礼物。

也罢伸手不打笑脸人李世民强颜欢笑的接待了他收下了礼物将他打走了。吴仲孺始终是那副笑眯眯的活佛脸倒也十分识趣的没有提起嫁女儿的事情。

吴仲孺前脚刚走俱文珍马上又来报说有人求见贺喜。

而且还是许多的人!

李世民惊了一惊心想我不过是重新住进了自家院子不用大张旗鼓的来贺喜吧?莫非都是看到我刚刚死光了身边的女人提前恭喜我要换新茬儿了么?!

不过既然人家都来了李世民也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只得一一的请了进来。这一进来不打紧接下来的半天时间里李世民都在疲于奔命的应付这些人。大到宰相卢小到四品鸿胪寺卿;近到太子亲侍远到一些节度使的跑腿林林总总大约来了数十批人。大小的包裹礼物也堆满了正厅房边的一间茶室。俱文珍光是执笔登记这些来客名单和记载礼物都累了个手臂酸麻。

到了后来好不容易告一段落的时候李世民无可奈何的躲了起来让俱文珍诈称汉王出去郊游了才将随后还在赶来的一批人给挡了回去。

李世民独自一人躲到了后院抱着一张古筝坐到了小水池的亭子里长吁了一口大气。这一闷能将人闷死一忙能将人忙死。朝中的这些个官员就像是苍蝇一样谁家得势了便齐头涌上要讨个彩头。当年自己当皇帝的时候也时常听闻手下的得力臣子门庭若市。没想到自己今天也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来的这些人也谈不上是有求而来。大部份人只是来混个脸熟讨个交情为日后行事铺条后路。

“官场么就是这样。”李世民无奈的苦笑“这里没有什么真正的情谊可言。唯一永恒不变的是利益。”

他轻抚着古筝独自弹奏起来。一曲《高山流水》的筝曲从他手中悠然而出。《高山流水》是先秦的秦师俞伯牙所创。分为琴曲和筝曲两种。而这两种曲子在余下的千年来都演变为不同的流派和种类。一向精通喜好音律的李世民眼下所奏的就是魏晋时流传下来的一种筝曲。到了如今的大唐这曲子几乎就要失传。前世当皇帝时他也是好不容易才得到曲谱因此而爱不释手。

天气已经有了一些微凉冷风裹着落叶四下飞旋。李世民半闭着眼睛在凉亭里独自的弹奏古曲仿佛就聆听到了俞伯牙当时的那种心声不由自主的心中感叹——知音难求。

他突然感觉很孤独。

仗打完了喧嚣隐去了。他的身边变得安静得可怕。除了思念长孙皇后那些已经作古百年的亲人和李靖、房玄龄那些英魂无踪的臣子他突然现自己已经无事可做。现在这身边没有亲人没有知己更没有可供倾心一叙的红颜。

李世民他毕竟也只是人。想到这些情不自禁的长叹了一声悠悠自语道:再世为人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看来我也只能挥别那些记忆在现在的这个世界里寻找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了。

门庭若市的汉王府里却住着一个最孤寂的人。那些来蹿门拜访的人再怎么热心的客套也只让李世民越的感觉空虚和寂寞。

这一天百无聊赖郁闷了一天的李世民好不容易盼来黑夜和倦意刚刚躺到榻上却突然听闻远处传来一阵阵惊慌的大呼——“失火啦!皇城里失火啦!”

他警觉的惊醒过来推开门窗一看皇城朱雀门附近腾腾的烟火正在冒起几乎就要将那一处天际染红。朱雀大街已经有许多的人跑了出来惊慌的喊叫。

李世民略自一惊:皇城怎么这时候突然失火不会有朱泚余党在作祟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