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天恩 > 第78章 十五:酌酒初满杯

天恩 第78章 十五:酌酒初满杯

作者:柳寄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5: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桓衍在客院中住了几日,公主府的照顾十分周到,他深知寄人篱下的道理,也不敢随意在公主府中胡乱走动,只在默莲当日允许自己行走的西院内闲逛,这一日,他到了校场上,瞧见一名年轻男子正在场上练着功夫,拳脚如风,不由得看的入迷,大声鼓掌道,“打的真好。”

侍卫队长姜堰停了手,回过头来,见一位陌生少年立在校场旁,瞧着自己两眼发光,问道,“小子,你是何人?”

桓衍立起来,束手道,“我叫桓衍,前些日子公主请人带我回府居住。大叔,请问您怎么称呼?”

姜堰闻言目光微微闪动,公主无缘无故请了一对母子回府的事情,他这个侍卫队长这些日子自然也是听说了。笑着道,“我姓姜,你既然看着我的拳脚喝彩,想来也是会一点的。不如给我表演一番?”

桓衍怔了片刻,拱手道,“小子功夫差,随便打上两手。还请姜大叔指教。”下了场,按着自己素日的行径下力表演一番,合起手来,忐忑的看着姜堰。

姜堰眸中闪过一丝笑意,虽然不知道这个小子哪里被公主看重了,但公主既然愿意接他入府,想来自有欣赏他的地方。既如此,自己便是成全他一番又如何?于是开口笑道,“桓小子,我瞧你根骨不错,你可愿意跟我学功夫?”

桓衍眸中闪过一丝狂喜之色,拜道下去,“多谢姜叔叔。”

桓衍从前虽然也能打几手拳脚,不过是仗着自己身体好力气大,本身并没有什么拳脚套路,得了姜堰的应允指导,欣喜异常,不敢让母亲蒙氏知道,每日里偷偷瞒过蒙氏,从小客院里溜出来,到校场上向姜堰求教。他素□□武,本性又灵敏,如今得了姜堰的系统教导,不几日功夫,拳脚功夫便突飞猛进起来。

这一日,桓衍一大早起来,负责客院的丫头禾儿便过来道,“桓小郎,奴婢奉公主之命,请你到里头去一趟。”

桓衍得了公主的恩惠,心中对公主敬重异常。听了是公主的召唤,忙辞了蒙氏,随着禾儿出来,穿过了客院重重的长廊角门,到达一座内敛秀丽的门前。禾儿伸手,叩响门扉上的圆环,叫道,“坠儿姐姐,奴婢奉命将桓小郎带过来。请你出来交接。”

过得片刻,门扇从里头打开,一名绿色半臂的丫头从门里出来,看了桓衍一眼,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又朝桓衍道,“桓小郎,你请随我进来。”

桓衍瞧着这幅架势,越发小心翼翼,问这位名叫坠儿的丫头道,“这位姐姐,不知道公主召桓衍前去,有什么吩咐?”

坠儿板着脸道,“主子的事,奴婢不敢私下议论,桓小郎请随我来就是。”领着桓衍又穿过几道门户,进了正院,没有上中堂,反而折到一座花厅前,花厅门额上写着山月二字。

山月阁中,两个小丫鬟在阁中伺候,公主坐在上头,仪态端庄。

桓衍恭敬的在宣州地衣上拜了下去,“小子桓衍,见过公主。”

公主笑着道,“起来吧。”

她瞧着桓衍开口,“今日过来,是交待你一件事情:”想起了自己捧在心口的人物,唇边泛起了柔和端美的笑意,

“我有一个女儿,姓顾,闺名令月,我想要你陪在她身边,多多保护安全。”

公主对自己母子有再造之恩,桓衍心中感念,闻言郑重应允道,“我受公主大恩,定会守护小娘子安全。除非我没了性命,否则绝不会让人踏着我致小娘子半分风险。”

公主失笑,“不用那么严重!留儿年纪小,你也不用做什么活儿,只要陪着她玩耍就好了!”

她领着桓衍从山月阁里出来,过了一道长长的檐廊,穿过正院后门,又进了一个月门,进了园子,继而向东折行。

桓衍抿着唇随着公主行走在公主府中,公主府的亭台楼阁是他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的华丽繁盛,他虽然不倾慕这样的权贵,但也知道,他们母子能够被公主收留在府中,已经是天大的好运了,而听公主的意思,他日后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便是替公主守护好这位顾小娘子。

他心下惴惴,不知道顾小娘子生的什么模样,脾气好不好相处!

园子春和景明,处处花木扶疏,不同于外院房子的四方板正,桓衍随着公主过了一道朱栏画凤桥,在明媚如云的樱花林中行了一小段路,见面前忽然出现了一株极大的菩提树,枝叶苍翠,主干粗大,可容一人合抱,一座树屋建于其上,周身用青翠竹竿与箬叶所建,精致玲珑,入目可喜。几个丫鬟立在树屋下伺候,见了公主连忙行礼,“公主万福。”声音淅沥如同莺啼。

公主点了点头,抬起头来,朝着树上屋子柔声唤道,“留儿。”

桓衍闻言,也凝神抬头去看,见菩提树上宁静了瞬间,一个少女从树屋中探出头来,约莫□□岁年纪,唤道,“阿娘,”发黑如乌木,眸似琉璃,清灵美丽,一时间震慑了桓衍的双眼,只觉得这个女孩不似凡人,犹如误落凡尘的精灵。

阿顾躺在树屋小榻上,从树屋窗中探出头来,面上泛着欢快的笑意。

将作监许是存了讨好丹阳公主的日子,紧赶慢赶,将这座树屋不过小半个月就赶了出来。树屋掩藏在菩提树苍翠的枝叶间,分为一大一小两间小屋,小间只可容几人立身,大间却可置下一座睡榻,屋顶为木板合盖,上面铺设着厚厚茅草,坐在睡榻上,可以拉动榻旁的拉绳将屋顶自动开合,十分奇妙。阿顾心愿得尝,爱的跟心头宝似的,当即上了树屋流连不已。

“阿娘,你怎么来了?”她笑着道,伸手摇了摇身边的一个树铃,树屋旁一个轮盘转动,将一座吊篮从地上吊起来,送到树屋门前,碧桐服侍着将阿顾抱入吊篮中,又摇了摇铃,下头小丫头便知意,合力轻手轻脚的将吊篮放到地上。

公主伸手,用帕子擦了擦阿顾额头的汗滴,“阿娘不过来,你就忘记了今天还要去小姨那儿了?”

她回头看着桓衍,道,“留儿,这位桓小郎,是阿娘请回来陪你玩耍的。”

桓衍睁大了眼睛,看着坐在轮舆上的少女,这个美丽如精灵的女孩儿,竟是腿足不好,不能行走的。

阿顾抬起头来,看着桓衍,“哦,原来是那天还珠子的那位小阿兄。”好奇的打量着桓衍,“你叫桓衍?”

“是。”桓衍面红耳赤,手足无措的答道。

阿顾唇角微微翘起,似乎想笑,又忍住了,问道,“桓温和你有关系么?”

桓衍定了定神答道,“桓氏本是龙亢桓氏一支,不过时日久远,已经是出了五服了。”

“哦,”阿顾点了点头,朝着桓衍道了个福,“今后,还请桓氏阿兄多多关照了!”

阿顾坐上马车前往玉真公主府。在她的一旁,桓衍骑上高头大马,认真说起来,这还是他这辈子第一次骑在这样成年剽悍的骏马身上,姿势还有一点摇摇晃晃的,年轻的面容上却有一种郑重虔诚的神情,“小娘子,我定会好好保护你的。”

阿顾瞧着桓衍郑重的神情,扑哧一笑,“那就有劳你了。”她放下车帘,吩咐御人道,“去玉真公主府。”

玉真公主府坐落在长安安仁坊内。占地颇大,占了安仁坊大半个坊的面积,长安地大广博,大周经营百年之后,渐渐的便的土地精贵起来,权贵人家的园子无不坐落在长安郊外,在长安城内拥有一座园子的着实不多。这座园子本是英宗时昭国公容景的园子,英宗皇帝宠爱容皇后,对其家人厚赐,容家一时盛极,耗了千百万两银子打造这座园林。后来容皇后和英宗皇帝被流放至房州,这园子便空了出来。先帝宠爱胞妹玉真公主,公主出降建府的时候,便将这座园子赐给了公主。这些年,玉真公主着意经营,将这座惜园安置的名传绝伦,园中置着各本奇花异草,前些日子杏园春宴中,探花使崔郢折的素带芍药便是自这座惜园中折的。

马车在玉真公主惜园园门前停下,公主身边贴身丫鬟中的七锦急急从公主府出来,迎到刚刚停下的马车前,“顾娘子可总算到了,我家公主已经在里头等了你多时了!”

阿顾温声答道,“劳烦七锦姐姐了。”

进了园子大门,在甬道处置下了一溜檐子。七锦命府中下人带着桓衍等人到一旁小院中。自己则亲自伺候着阿顾上了一顶檐子,惜园的婆子上前,担起檐子向前行走,出了清水磨砖甬道,过了尽头月洞门,面前陡然一亮,出现了大片湖泊,碧波荡漾,因此此湖名叫碧湖,比阿顾的娘亲丹阳公主府中的瀛池大了不止一倍,湖水到了园子西侧,沿一条窄道流泻,过了隘口,又形成了一汪较小的池水,与一座水榭相通,水榭一半建于岸边陆地,一半深入池水之上,榭下以松桂之木支撑,悬于水面。凭栏眺望,惜园的湖光山色、奇花异草大半收入眼中。

七锦笑着道,“顾娘子,我们家公主在听春水榭中等你多时了。”

阿顾点了点头,被引入水榭,朝着榭中的玉真公主行了一个福礼,“阿顾见过小姨。”

玉真公主从湖边回过头来,笑道,“阿顾,你可算来了。”

她坐在阑干中欣赏着惜园湖光水色,问阿顾道,“阿顾,你刚刚到这水榭来的路上也看过大半惜园风景了,觉得十三姨这园子比诸芙蓉园如何?”

这问题并不好回答,若答了惜园更好,则公主私园比皇家园林更精致漂亮,总归不是好说头;但若答芙蓉园风景更妙,又怕玉真公主不喜,阿顾斟酌片刻,答道,“这可不好比了。如果一定要阿顾说的话,阿顾觉得,芙蓉园犹如大家闺秀,国色天香天生丽质;惜园犹如小家碧玉,不失娟娟可爱。”

玉真公主闻言咯咯而笑,笑的花枝乱颤,伸手捏了阿顾的脸颊一把,“咱们阿顾小嘴儿真甜,难怪你皇祖母这么疼你,哎呀呀,如今,连我也心疼了!”

阿顾扁嘴道,“小姨,阿顾说的是实话呀!”

玉真一笑,拍了拍她的肩膀,“……阿顾,你是你阿娘丹阳公主的女儿,金尊玉贵,待会儿外头虽然有很多长安贵女,但你要记得,你比外头每个人都强,可记住了?”

阿顾知道玉真公主是为了给自己加强自信,心中感念,肃手郑重道,“多谢小姨,阿顾记住了!”

“公主,”大丫头丝金看了看时辰,笑着道,“已经到戌时了。与宴的各家小娘子已经汇聚在淇水台了!”

玉真公主点了点头,起身道,“既如此,咱们便过去吧!”

她起身出了听春水榭,碧湖湖面宽阔,一只金碧辉煌的画舫开了过来,停在水榭后头,船娘将支版抛了过来,玉真公主带着阿顾,并公主身边的丝金、银葵,四纹、六染、七锦、

十绣,阿顾身边的碧桐、瑟瑟、桂香几个丫鬟,都上了画舫,船娘撑开船嵩,在听春水榭的石础上轻轻一荡,画舫便离了岸,朝着碧湖西向缓缓行了过去。

惜园占地三百亩,将安仁坊的地界占了一半去,却是比整个丹阳公主府还要大上一倍有余,碧湖作为惜园中的园湖,自然远胜于丹阳公主府的瀛池,比自家的玉溪水面要宽广的多,因此自家公主府中只能行小巧的莲花船,惜园的碧湖上却可以开能乘坐数十人的画舫。十绣领着小丫头捧了十几个插着鲜花的美人觚过来,道,“请公主和顾娘子簪花。”

阿顾望过去,这些鲜花俱都是名贵品种,有开的极盛的复瓣牡丹,有鹅黄、深紫色,以及金边芍药,鲜花都是从惜园花圃中刚刚切下来的鲜花,插在乘有清水的美人觚中,十分硕艳。玉真公主今日穿的是紫衣,便选了一朵选了紫色最正的墨紫牡丹,簪在桃心髻上。又挑了一朵半开鹅黄牡丹,簪在阿顾的倭堕髻上。退后一步,看了看阿顾清艳的容颜,满意的笑了笑,“我家阿顾生的果然好!”

阿顾面上泛起绯红,“小姨就是爱打趣我。”

“谁说了,”玉真牵了她的手笑道,“我家阿顾天资之色,将来不知道哪家小子能有幸得了去呢!”

阿顾坐在画舫上,暮春的熏风在湖面吹拂,将她的青丝和裙裾吹的飞扬,十分畅快,两岸惜园弧光水色沿着画舫前行缓缓向后退去。

“阿顾,”玉真公主看着外甥女道,“你阿娘不希望你困在宫廷里头,希望你能多与人交通,也为自己赢得一份新生活,这也是她力主搬回公主府的用意。你要体谅你阿娘的心意,不可辜负了她!”

“小姨,”阿顾点头道,“我是知道的。”她顿了顿,犹豫了片刻问道,“今儿的春宴,我那位庶姐可参加了?”

“顾嘉辰?”玉真公主冷笑一声,抚了抚发鬓道,“我玉真举办的春宴,她一个区区国公庶女,还没有资格拿到帖子。阿顾,”她抬起头,望着自己的外甥女,姿态高贵而又骄傲,“你要记得,你虽和她虽是姐妹,但你是嫡出,她是庶系;你的外家是姬氏皇族,母亲是丹阳公主,你身上有着太宗皇帝和应天女皇的血脉,身份高贵;她却不过是一个姨娘所出,血统糟污。你将自己和她相提并论,都是对你自己的侮辱!”

阿顾为玉真公主的姿态所感,情不自禁的呼吸急促起来,眉间心头也染上了一种珍重的骄傲,大声应道,“阿顾知道了,谢谢小姨!”

“这就对了,”玉真公主满意的点了点头,“我带你过去见见外头的长安名门贵女吧!”

说话间,眼见的画舫已经出了听春水榭许久,过了湖心岛,前面的淇水台已经在望。

淇水台筑于碧湖之上,台座为汉白玉所造,其下有一个飞虹桥洞。台两翼作了两个附属轩台,斜斜伸展出去与两岸相交。一台二轩将碧湖隔开,形成一个弯月形的水泊,配着案上奇花异草,端的是风景秀美,令人耳目相折。

玉真公主此次春宴邀请了长安大多贵女,足足有五六十名,都是十四五岁左右的妙龄少女,头上俱插着一支时令鲜花,争奇斗艳。这些贵女被惜园丫头引到淇水台后,自己也按着往日交际分开聚拢开来,一些家世较低一些的三三两两坐在两侧轩翼上,正中高台上,只有十余位家世最高的贵女坐在上头。

这十余位贵女,分别是永寿大长公主之女吕萦徽、高密大长公主之女徐珍、太原王氏二房女王合雍、荥阳郑氏女郑兰茵、河东裴氏裴郁琳、裴霜裁、魏国公姚牧弘之女姚慧女、申公高桥孙女高瑾织、宋国公萧则女萧清珈、萧清羽。御史大夫范源之女范瑞贞、安西大都护张孝瓘之女张子琳。

王合雍与宋国公长女萧元凤闺中交好,萧元凤乃是宋国公嫡长女,生的美貌无双,又饱读诗书,一手琴音弹的至臻妙境,在长安城中才名极高,却于去年夏初病逝。对萧氏姐妹感叹道,“去年我还和萧大娘子相约,待到今年春日一同前往乐游原游春,没想到造化弄人,大娘子竟已芳魂不在,当真是红颜命薄,令人不胜唏嘘!”

萧元凤出身高贵,才貌双全,以她的品貌风姿,若是如今还在世,今日玉真公主的春宴,必定是会有她一席之地的。萧清珈听王合雍提及长姐萧元凤,美目中闪现过一丝悼念神情,强笑道,“大姐姐命运不济,忽然得了急症。好在去的急,也没受什么苦,多谢王娘子还记得我家大姐姐!”

裴郁琳亦是知名才女,与萧元凤以音律相交,闻言亦叹道,“当年在芙蓉园,曾闻萧大娘子弹一曲《高山流水》,几为仙音,未料再回头,斯人已经入土。”

淇水台上众人与萧元凤都有几分交情,听到提起她,心情都有几分郁郁,王合雍正待说话,忽有一个声音开口道,“玉真公主到了。”

一时间,台轩之上的众女闻得湖上动静,都望了过来。见一艘华丽的画舫朝着这边开过来,春宴的主人玉真公主立在画舫船头,湖上的熏风吹过她华丽的紫色裙裾,仿佛姑射仙人一般,不由屏声敛气,面对着这般情景,不敢大声说话。

淇水台上,张子琳瞧见玉真公主身边还陪着一位少女,年纪幼小,面容稚弱,发髻上簪着一支黄牡丹,笑着问道,“瑾织姐姐可知道玉真公主身边的少女是谁?”

高瑾织笑道,“玉真公主素来最爱牡丹,她的惜园之中收集了天下名品牡丹。最贵的两品,一枝姚黄,一株墨紫。玉真公主头上簪的便是墨紫,这位小娘子头上簪的姚黄,品相极好,唯有墨紫可堪比拟。想来便是玉真公主嫡亲的外甥女,韩国公家的顾三娘子了!”

说话间,画舫在淇水台前停下,玉真公主牵着阿顾的手下船登台。淇水台及两侧翼轩上的少女俱都向玉真公主行了万福礼,“玉真公主万福。”一时台上莺莺燕燕,花团锦簇。

玉真公主笑着展开袖子道,“都起来吧!”紫色的广袖舒垂,气度雍容。

众女俱都应道,“是。”簇拥着玉真公主在台上上首主座上坐下。

阿顾被玉真公主待在身边坐着,抬头看着面前的少女,这次玉真公主举办的惜园春宴,请了大半长安贵女,尤其是坐在淇水台上靠近玉真公主座位的,更是大周顶级高门的女儿。面前一众少女都是十四五岁年纪,锦衣华服,髻上簪着的鲜花都是极名贵的品种,自己除了在宗亲宴上见过的两个表姐吕萦徽和徐珍,自己都不认识。

吕萦徽的母亲永泰大长公主姬秾辉,乃是仁宗皇帝元后肃明杜后所出嫡长公主,永泰大长公主因着这个缘故,素来自认是姐妹中第一份,骄傲异常,吕萦徽继承了大长公主的骄傲与美丽,仗着和玉真公主的亲近关系,笑着开口道,“今日湖风有些大,瞧着十三姨风姿高妙,当真是风飘若举!”

玉真朝着她点了点头,“阿宛这张嘴儿真甜!”又问一旁的徐珍道,“阿彩,你阿娘身子如今怎样了?”

徐珍笑道,“多谢小姨垂问,我阿娘只是月初的时候着了些风寒,如今已经大好了。”

玉真笑道,“那就好!”她咳了一声,牵着阿顾的手对着众人道,“这个是我嫡亲的外甥女儿阿顾,她刚刚从东都回来,年纪又小,你们多照顾着点。”

众位与宴贵女瞧着公主身边的阿顾,见阿顾年纪小,都起了几分怜惜之意,再加上阿顾年纪小,又身罹足疾,虽不知日后造化如何,却绝不至于能登顶,众人如何会表现出不喜来,俱都纷纷笑着道,“顾三娘子玉雪可爱,实在是令人喜爱不已!”

徐珍喜爱阿顾,笑着问道,“阿顾妹妹和我坐可好?”

玉真垂头笑着问阿顾道,“阿顾可愿意到你徐家表姐边上去?”

阿顾笑盈盈道,“表姐有心,阿顾自然是乐意的。”

自有淇水台上的侍人将阿顾的席位摆在了徐珍身边,徐珍命身边丫头替阿顾安置好,笑着道,“阿顾若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叫表姐就是了。”

阿顾笑着道,“多谢表姐关心,我自然会的!”

台上,玉真公主美眸一转,笑盈盈提议道,“今儿咱们聚在这座惜园,也算是缘分,春日迟迟,再不做乐,这一年春光便过去了。不若这样,咱们玩曲水流觞,杯子在谁的面前停住了,谁就就着自己头上的簪花写一首五绝,稿子交到我这儿,最后咱们品评今次的簪花中最胜者是谁,各位小娘子觉得如何?”

诸位贵女都或多或少猜到这场春宴立意,大周皇后之位传说瑰丽,乃是在场每一个贵女心中向往之地,身为圣人在世嫡系长辈,太皇太后对后位归属起着一锤定音的作用,玉真公主是太皇太后的嫡亲幼*女,奉命承办这场春宴,在太皇太后面前话语权可想而知。众位少女立意要在玉真公主面前表现,怎么会拒绝,于是大都点头说好。

在一片莺歌燕语的附和声中,一个女孩娇声抱怨的声音传了出来,“又要写诗?这园中景色就极美了,又写什么诗呢?”

阿顾听着这话回过头来,见说话的少女坐在自己身后侧不远的位置,不过十一二岁年纪,一身樱草黄的窄袖小衫,映衬的腰肢纤细,一张脸蛋圆如满月,俏皮可喜。

她笑着道,“其实我也是不大会的。”

樱黄衫子的少女眼睛一亮,挨到阿顾身边,笑着道,“我叫姚慧女,你呢?”

这个名字十分特别,倒是与阿顾记忆中一个人的名字十分相似,阿顾笑道,“不知良女姐姐和你是否有关系?”

姚慧女眸子一亮,“你认识我二姐么?”唇角的笑容十分灿烂,显见得姐妹二人感情十分的好。

阿顾抿唇道,“这样啊!我和姚二娘子曾有数面之缘,二娘子对我很是照顾!”

“是么?”姚慧女笑的很是开怀,“我二姐人最好了,又漂亮又和气,从小到大很疼我,我想要要什么,她拼命也会给我弄回来,只可惜……”忽的住了口,目中露出一丝伤感神色。

阿顾知道她未尽的意思。姚良女一心倾慕圣人,可惜最后命运捉弄,和姬泽擦肩而过,竟嫁给了临清县公世子李朔。她笑了笑,道,“也许,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许对于姚二娘子,如今拥有的日子也是一种幸福呢!”

姚慧女狐疑的看了阿顾一眼,道,“你说我姐夫?哎,其实我也觉得,姐夫人也不算太差,若不是姐姐心中放不下,也许是能够过好的!”

众位少女正围聚在曲水之旁,争奇斗艳的时候,一个小丫头匆匆上了淇水台,在玉真公主的贴身丫头六染耳边禀了事情。六染挥退了她,走到玉真公主面前,面色有些奇异,悄悄禀道,“公主,王乐丞从济州回来了,听闻公主在惜园举办春宴,想为公主献上一支曲子,也为公主这场春宴增一点声色。杜录事不知道该不该答应,特地遣人过来问您一声。”

玉真听得这个名字,面上神情一柔,含笑道,“他倒是有心了!”点了点头道,“他既是有这份心意,便应了他罢了,我倒要看看,他能摆出什么排场?”

六染也是知道这位王乐丞的,闻言笑嘻嘻道,“王乐丞惊采绝艳,他排演出来的新乐曲,定是动人的很。奴婢这是沾了公主的福气,才能一饱耳福呢!”

玉真嗔了六染一眼,“小丫头贫嘴,这么喜欢王乐丞,本公主把你许配给他做侍妾可好?”

六染吃了玉真公主一吓,面色顿时变的苍白起来,“公主,奴婢实在不敢有这个意思。”

玉真公主横了贴身丫头一眼,吃吃一笑,算是放过了。

淇水台上设有供流觞曲水的水渠,清水沿着窄小的渠反复回环流淌,形成一个祥云形状。众位少女沿着曲水流觞渠坐下,六染取了一盏碧玉莲花盏,斟满了桂花醑酒,放入曲水流觞渠中,笑道,“各位小娘子可要备好了。”

众位少女都点头含笑,“都好了,这位姐姐就开始吧。”

六染微微一笑,将碧玉莲花盏置入渠中,盛满了碧绿桂花醑酒液的莲花盏沿着清水在渠中飘飘荡荡,飘荡了一会儿,靠着渠壁停下。

莲花盏处坐着的是申国公之女高瑾织,一头青丝梳成横月髻,穿着一身松花竹叶纹罗衫,六幅碧缬裙,曳着泥银后绛色披帛,髻上簪着一只娇艳的白芍药,清丽难掩。笑着取了酒杯饮了,一旁侍女奉上书案和纸笔,高瑾织提笔,略一思索,便写了一首诗:“海中生奇树,知是仙山载,琼蕊籍中见,紫芝图上来。”

这一首诗文采平平,并算不得闺中佳作,但高瑾织胜在得的快,众女都赞道,“高娘子捷才!”

玉真盈盈一笑,示意六染将诗稿收了压在面前案上,笑道,“我先收着,待会儿自会找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为你们品评诗作优劣!”

她既然如此说,众女自然没有异议,第二个取了酒的是御史大夫范源之女范瑞贞。

范瑞贞一身白衣,系着金丝烂漫腰裙,髻上簪着一朵白芍药。略一思索,亦写下了一首诗。

曲水流觞是高门贵女间常玩的高雅游戏,玉真公主宴请的这些闺中少女,又都皆系出名门,谁人在家中不曾饱读诗书,丝竹耳耳,语笑曼曼间,一首首诗词便如行云流水般写出来。便是自云不爱诗歌的姚慧女,也编了一首诗,瞧着虽不出彩,但也四平八稳。阿顾左右张望,只觉得这些美人各有各的好处。

谈笑间,碧玉莲花盏在阿顾面前停住。

一时之间,所有的少女的声音都顿了下来。

上首,玉真公主挑了挑眉,她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小外甥女才学如何,怕她下不来台面,忙开口道,“阿顾你年纪还小,就此略过吧!”

众位贵女也不愿难为阿顾,大多点头称是。

阿顾心中自有傲气,如何肯这样让人承让失了颜面,笑着道,“十三姨,我也和太妃学了这些日子的诗书,正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做诗呢。你可别拦着我。”

玉真瞟了她一眼,笑道,“那好。梅妃可素有才女之称,你可别砸了她的招牌。”

阿顾笑道,“若是我真的砸了师傅的招牌,还请小姨到时候给我求个情呢!”

六染笑嘻嘻的捧过来纸笔,笑着道,“顾娘子赏奴婢一个体面,让奴婢伺候磨墨吧。”

果然在一旁磨了一池浓墨,阿顾临水照花,执起六染奉过来的狼毫笔,左手牵衣袖,右手执笔,在砚池中蘸了浓浓的墨汁,挥笔凝神,用秀丽的楷字写了一首小诗,“梦中传彩笔,书花寄朝云。争舞郁金裙,坐处三日香。”

七锦笑着收了,将墨迹淋漓的玉版纸亲自递到玉真公主手中。

玉真公主展开看,尚未看内容,便已经注意到她一手漂亮的飞白书,“似你这般年纪,虽笔力稍逊,但正书写到这个程度,已经是算的不错了!”忽的“咦”了一声,笑道,“你这正字,瞧着倒有几分圣人的笔锋?”

“小姨好眼力。”阿顾盈盈一笑,“能得你这样一句评价,也不枉圣人指点我大半年的书法了!”

贵女之中传来“哗”的一声轻微哗然之声。转而看待阿顾的目光又有不同:

寻常公主之女是一回事,能得皇帝亲自教导书法的公主之女,又是另回事。毕竟公主之女虽然金贵,但大周上下数数,如今倒也有好几位。阿顾年纪小,又有腿疾,其实并不得这些贵女真心看重。但如今听得她与皇帝的关系极佳,不由在心中衡量,将这位顾娘子的分量又加重了一些。

玉真抿嘴浅浅一笑,再看诗的内容,将玉版纸合起,赞道,“你小小年纪,能写的出这样一首诗,也算是难得了!”

阿顾笑盈盈的,“多谢公主夸奖。”

台上众人玩性方酣,忽听得一曲尺八之声响起,空灵动听,从碧湖上远处传来。

众女纷纷回头,见一艘画舫从碧湖之上缓缓驶来,曲八高妙,待得奏完一拍,一部坐部乐伎轰然开始吹奏。

这些乐伎俱是曼妙年华,白绫衫,高腰青罗裙,以蝴蝶结红裙带系于胸乳之上,一时之间,数十件乐器齐做,烘着初始那尺八之声,恍若一人所奏,却又主次分明。乐伎鬓边青丝、青色裙裾在湖风的吹拂之下飞扬,声色俱与人心夺。

众女为天籁之声所夺,一时间俱都静下声来。

裴郁琳允称才女,惊呼道,“这一支曲子当真高妙,有松林冲淡之心,公主,不知这谱曲之人是何人?我可否见教?”

玉真公主坐在上首,闻听得这支曲子,美眸之中闪现一缕异色,似乎有些怔忡,又似乎开怀,唏嘘片刻方道,“难得他这份心意了!银葵,去请王乐丞上台吧!”

银葵应道,“是。”

自下台去,不一会儿,便有一只小舟划出去,接了一人,重又向着淇水台回来。白锦鹤纹长袍的年轻男子登台,拜见玉真公主道,“臣王禅拜见玉真公主!”抬起头来,大约二十余岁年纪,纵满身俱是风尘,亦不能掩盖光风朗月的气度!

也不知是哪一个贵女惊呼了一声,“竟是王禅王乐丞?”

裴郁琳双眸晶晶发亮,上前向王禅行了一礼,“这位可是曾做过‘红豆生南国’的王禅王维度?”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好困。

王禅原型王维。其实前面提过一嘴的,绿尾鹦鹉巧巧念的那首“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辛夷坞》就是他写的。

这个……吧!也不知道读者有没有王维的粉丝,因为设计的情节狗血jq,所以,怕有历史人物原型粉丝砸臭鸡蛋,就扯了架空做遮布!如果有粉丝,就当作是看同人吧!

最近太忙,忙到几乎没空看评论。我知道有点慢热,可是情节都不能省,泪奔!大家容忍下。我会争取拉快进键快点过去。

不知道读者里还有没有支持皇帝的,如果有,其实也不用急,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等剧情时间过三年,到时候再看你们支不支持。如果有,那就……再考虑呗!

如果有急着解决顾家那群渣货的,基本上,这场春宴完毕后,就差不多该顾大姑娘正式出场了!

么么哒!我瞧着订阅数据,凡是狗血乱斗的时候订阅数据比较高,莫非需要考虑下本开始写宅斗狗血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