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天恩 > 第77章

天恩 第77章

作者:柳寄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5: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门扉开处,卫瑶从外头进来,“你们二人已经见过了呀。”卫瑶今日一身樱草黄窄袖通衫,英丽中带着一似柔和妩媚,

阿顾和凤仙源都朝着她道了一礼,“师傅万福。”

卫大家点了点头,在阁中上座坐榻上坐下,方对阿顾和声道,

“阿顾,你是我的新弟子,我在你面前将我们本门介绍一下。我师承神秀,习画十余年,师父的祖父智翼承道于曹仲达,仲达公系画坛高贤,画人尤绝,人称‘曹衣出水’,当时画坛上有曹家样之称。因此为师宗顾恺之与陆探微的密体,走的是工笔重彩的路子,尤擅人物、花鸟。”

阿顾认真听了,垂首道,“阿顾记住了。”

卫瑶笑着点了点头,命阿顾作画,纠正了她的一番握笔姿势,又柔声道,“我知道你曾经随着梅妃学过一段时间的画,梅妃亦是书画大家,书画传情,我素日也是佩服的。只是从前你随着她并非系统学习,画出来的画颇有灵性,一眼看上去不错,仔细瞧着其实白描功底上有所不足。如今既拜在我名下,我也会如对你阿凤师姐一般对你从头要求。开始的这一年里,你先不要轻易画一幅整画,咱们门宗的虽是工笔重彩,白描也是最基础的技法,也需要大量练习白描。这些时日,你可以练练仔细描摹精物、花鸟小物。”

阿顾听着卫瑶指点,知道这样功课虽然枯燥,却是日后大成的基础,和当初姬泽让自己每日练大字一样用心良苦,于是点了点头,恭敬道,“阿顾知道,劳师傅费心了。”

卫瑶指点完阿顾,转向爱徒凤仙源,面上的神色顿时更加和煦起来,“你的那幅《罗敷对拒图》作的如何了?”

凤仙源随卫大家学画已有四年,花鸟、山水都已经有小成,如今正在专攻人物。如今手头正在画的便是一副《罗敷对拒图》,此时惭愧道“只做了大半。”

卫瑶皱了皱眉头,“你素来于画艺上勤勉,为何?”

凤仙源脸上的笑意带着些不为人知的“师傅,我心爱画艺,如何不想多作画?只是家中细务不断,既无时间,也消磨了心境。”

卫大家眉宇间便打了个褶子,她教导了凤仙源四年,对这个女徒十分喜爱,知道她家中情况困窘,已经是圈免了她在卫府中的一切纸笔费用。只是凤家事务十分复杂,她虽身为凤仙源的师傅,也无法干涉太多。只得叹了口气,吩咐道,“既如此,你便少留在家中,日常多往我这儿来,也好多练练画技。今天既然来了,便留在我这儿多多画一画吧。”

“是。”凤仙源恭敬应了,在阁中画案后坐下,展开画卷开始作画。

卫瑶又在阁中逗留了一会儿,指点了阿顾一些用墨、设色的技巧。大丫头女箴过来,在阁门前向卫瑶禀道,“夫人,大娘子归府了。”

她口中说的大娘子,是何子明的大妹何潋滟,嫁到京兆尹陈延家。何潋滟和卫瑶姑嫂关系一向处的不错,卫瑶听闻她回来了,便准备出去接待,吩咐阿顾和凤仙源道,“为师先有事去忙,你们二人便留在这丹青阁中自己用功吧。”

两位女弟子便都抬起头来,细声细气的应道,“是。”

卫瑶离开之后,丹青阁中便只闻得笔墨落于画纸上的沙沙声响。

阿顾绘完了一枝杏花,将涂色的画笔置回笔筒中,揉了揉手腕,抬头瞧了一眼凤仙源。

凤仙源此时正襟危坐,正在为手中的《罗敷对拒图》设色。

《罗敷对拒图》取自乐府《陌上桑》,说的是汉女秦罗敷拒绝太守共载的故事。

从东南隅升起的一轮红日照在青翠桑林之上,尚带着湿润水意。请婚的太守容止清矍的太守目光倾慕,行止有度。秦罗敷身着紫色窄袖夹襦,六幅缃底撒绮花长裙,容光清艳,一手拎着青丝笼,一手提着桂枝笼钩,如云倭堕坠在青丝一侧,耳上着着一对明月耳珠,虽是拒绝,面上却带着温和的笑意,不卑不亢。在整幅画的一旁,五马华盖雕朱车在道旁等候,撩起蹄子,扬起一段灰尘。绘人,摹马,甚至红日、桑林俱都栩栩如生,整张画的构图、用墨、用色都已经具有相当高明的水准。

“顾师妹觉得我这画作的如何?”凤仙源察觉了阿顾的目光,没有抬头,笑着问道。

阿顾抿嘴笑了下,“凤师姐这画作的真好。”真心倾慕。

此时凤仙源正在施的是道旁的红花,要待得底色的颜料干了,再染一遍退红色。凤仙源将狼毫细笔在案上水盂中洗了一下,搁在笔架上,“愚姐不过痴长师妹几岁,又比你早入门些罢了,若师妹跟着师傅再学个几年画,定能画的比我好。”

“我瞧过阿顾你的那幅《美人蕉图》了,用笔极是精巧,只是你用的是纯正的朱砂色,虽用晕染分了层次,但依旧有些不足。真正的美人蕉,虽是正红色,但落在人眼中,又生了一些细微变化。可在施朱砂前先用赭石在阴暗处打一层底色,绘出来的美人蕉便更有生动情致了!”

“是么?”阿顾愕然,“我倒没有注意过。”

“自然,”凤仙源莞尔,放下手中画笔,招手道,“你跟我过来瞧。”拉着阿顾到了阁中窗前,“从这儿看出去,这株美人蕉在阳光下是否有明暗的不同?”

阿顾仔细观察,近午的阳光呈现出一种白皙色泽,照在美人蕉上,光亮处有些发白,背光处又呈现出一种暗色。

在天地造化中窥见了奥秘,心中大是振奋,恍然道,“果然如此。”

凤仙源点了点头,“师傅教我们尚的是工笔重彩,这工笔重彩既重气韵,又重写实,画画的人,总要有一颗热爱人世美丽的心灵,仔细观察生活中的每一样事物,都有美好的地方,值得入画。”

二人虽然是今日初识,但有着同门的渊源,又兼着彼此交流画技,很快就熟稔起来,风仙缘笑着道,“你也别一直叫师姐了,我小字阿元,不如便唤我阿元吧。”

阿顾笑道,“如此,师姐也喊我留儿吧。”

“留儿?”凤仙源念了一遍,笑道,“给你取小字的尊长一定十分心疼你,希望你长命百岁。”

阿顾闻言怔了怔,想起自己那位传说中的阿爷,神色微微寡淡,淡淡道,“是么?”

凤仙源瞥见她的神情,不再追问,转了话题,一笑道,“听闻阿顾你和宫中有亲,想来能观赏到不少传世名画了?”

阿顾回过神来,笑着点头道,“宫中中府的确藏有不少名画,不过我年纪还小,也不过就看过了一些,倒也没来得及生出什么感悟。”

“那已经是极好的机缘了!”凤仙源艳羡道,“我们这些学画的,除了自己动笔练习外,最重要的便是观摩、模写那些名家画卷,研究其中的画法,将之吸收为己用,便是师傅,只怕也没你的机缘看的画作多呢。”

凤仙源是阿顾认识的除了宫中公主之外,第一个同龄女孩,虽然衣裳虽有些陈旧,性子却爽朗,态度却不卑不亢,指导阿顾又全不藏私,阿顾十分喜欢这个师姐,二人在丹青阁说了一会儿子话,已经是很熟悉,二人相约了过些日子凤仙源到公主府拜访,一同作画。!

公主府中,朱姑姑进了正院,默莲在帘下守着,见了朱姑姑,连忙屈膝唤道,“姑姑。”

朱姑姑点了点头,问道,“公主可空着?”

“嗯。”默莲笑着道,“公主正等着姑姑呢!”

“可是姑姑到了么?”公主在室中道,“进来吧!”

朱姑姑忙应了,进室内,“公主,你之前交待我的那件事情已经是办妥了。老奴冷眼瞧着,那位桓衍便也罢了,他那位母亲,却实在是个坚贞之人。有这样的母亲,教导出来的孩子是怎么也坏不了的!”

“哦?”公主身体前倾,问道,“具体如何,姑姑给我说说。”

朱姑姑笑道,“我奉了公主的命,一共试了那桓家母子三次。”

“第一次,让安小六装作难民,倒在他们母子面前,饿的要死,桓家小子虽然自己也只有一块蒸饼,饱腹也不够,犹豫了半响,还是分了半块蒸饼给他;第二次命唐五过去,说是自己是干摸金(盗墓)的,盯着了城郊的一座古墓,瞧中桓小郎的身手,邀请他一道入伙,许以丰厚钱财。桓小郎犹豫半日,辞道若是日子着实过不下去了,走这种道也不是不行,但既然现在还行有余力,这种不义之财不能取,拒绝了;第三次,命人装作京中富商,说是看中了他的人品,愿意将独养女儿许配给他为妻,只是女儿骄纵,不肯侍奉婆婆,只要桓小郎愿意将寡母送回老家,立即请他住到家里去,锦衣玉食奉送钱财。桓小郎立时拒绝,说是丈夫以孝行举世,若连生母都不能孝顺,又有何面目享受富贵衣食?”

公主听了朱姑姑的回报,心中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三次试探,第一次试的是桓衍的善心,第二次是品性,第三次是孝心,桓衍三关都能通过,想来是个值得信任的孩子,而能够教出这样的孩子的蒙氏,当也是个胸有丘壑的女子。

朱姑姑瞧着公主的模样,心有所悟,“公主你这是……?”

丹阳公主叹了口气,“姑姑,你是我乳娘,我也不瞒你。”

“我这辈子只有留儿一个女儿,务必要为她把所有事情都打算好。留儿在我看来自然是千好万好,但落在旁人眼中,怕是有些不足。她腿上不好,又不得父系缘法,虽有我这个做公主的阿娘,但我自己也是个人微言轻的,如何能顾的过来?当年顾鸣看着不也是佳婿,到如今看着怎么样呢?依着我看,这选夫婿,如果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倒不如选一个品行良好的少年从小养着,自幼和留儿一处长大,自然能生出几分感情。若是能成夫妇,也算是一桩美事。这样的孩子算是知根知底,又受了自己的恩惠,不怕背叛留儿,自己再托着圣人照看照看,留儿一辈子便也能无忧无虑了。

朱姑姑听了公主的话,心中大悲,“公主您何必如此?咱们小娘子年纪还小,这腿疾未必便治不好,便……是真的治不好,做不得权贵家嫡长宗妇,嫁个嫡次子,嫡幼子还是可以的。韩国公虽然品性不好,但这世上,未必便没有重责任的权贵儿郎。小娘子金尊玉贵的人儿,如何便没有一个好命?”

“好了。”公主笑道,“其实我如今也看开了。所谓权贵人家,也不过就是个父母好听罢了。顾鸣当年也是国公之子,如今看来,不也只是个人品卑劣之辈?我将桓小郎放在眼前看着,若他人品不好,难道我还会逼着留儿嫁不成?若……他当真是个成器的,有了圣人的看照,如何不能如李三郎一般,自己挣得个百世富贵出来?”

“自然,”公主笑道,“我是留儿的娘,自是为她着想,若是日后能寻到个适合的人选,自然是让留儿嫁更合适的。这般也不过是多做一手准备,未雨绸缪罢了!”

朱姑姑哭了一场,拭泪道,“老奴明白公主的意思了!明儿老奴亲自去桓家母子那儿走一趟。”

桓衍从长安城飞奔回城郊破庙,望着留在破庙中的母亲蒙氏开怀道,“阿娘,我在镖局寻了一个活儿,每个月可以挣三贯钱。到时候就可以奉养阿娘了。”

蒙氏一怔,怒道,“不成,我不答应。衍儿,你是你阿爷的独子,你阿爷对你自幼便充满期待,教导你读书写字,希望你能够科举入仕,重振家门。如今,你阿爷已经不在了,你背负着你阿爷的全部期待,怎么可以放弃读书,去做一个区区武夫?”

桓衍望着虚无之处,呵呵一笑,“阿爷的教诲,我也想要记在心里啊。可是如今我若再不寻一条出路,我们母子连怎么在这座长安城中活下去都难,如何还能顾的了那么多呢?”

蒙氏一怔,一时悲从中来,想着若非桓氏宗族觊觎亡夫留下的财产,编造罪名将自己从宗族中赶了出来,自己母子何至于沦落到这般地步,目中露出深刻恨意,恨恨道,“那桓三郎威逼同族,不得好死!”

“蒙娘子在么?”一个声音忽的从外头传来。

桓衍母子俱都愣了一下,停住了说话,抬头看过去,见一个老妪从外头进来,大约四五十岁年纪,一身青罗衣衫,神情拘谨,瞧着像是贵人家的权奴,头上圆髻梳的十分光滑,瞧着他们母子笑道,

“两位想来就是蒙娘子和桓小郎了吧?奴婢奉家主人之命,请两位到府上一叙。”

蒙氏和桓衍对视一眼,彼此在眼中都看出了些惊讶迷茫,蒙氏上前一步,遮住了儿子,笑着道,“多谢贵主人关怀,不知贵主人是……?我们母子不过是普通人,实在没有什么可贪图的东西。”

“兀那婆子,你说的什么话?”朱姑姑身后的小丫头听的十分不忿,上前一步嚷道,“我家主子可是丹阳大长公主,如何能对你们存着坏心。”

蒙氏讶然,她虽在衮州之远,也是听过这位丹阳公主的。丹阳公主乃是太皇太后的长女,自幼以贤名著称,在长安城中从无仗奴行凶之事,在皇室公主之中是个难得的名声好的。容色柔和了一些,重道了一个万福,“妾不知是贵主人是丹阳公主,还请恕罪。我们母子这就随你们去一趟。”

桓衍立在公主府门前,只觉得面前这座府邸富丽堂皇,从前从未见过,随着朱姑姑进了府,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穿过了多少道游廊门户,眼前一座花厅。母子二人进入花厅等候,过了片刻,一个贵妇人出来,一身湖绿色大袖衫,绣纹精致栩栩如生,高髻上戴着一根的凤凰挂簪,凤凰口衔着垂下来的流苏金灿灿的,容貌秀美,当不得绝色之称,却颇为温柔可亲。

蒙氏领着桓衍跪拜下去,“草民参见公主。”

“起来吧!”公主和气道,“蒙娘子,咱们实话实说罢,我瞧着桓衍这孩子资质不错,想将他带到府中,抚养长大,教授武艺,不知你们母子可愿意?”

“公主,”蒙氏惊疑不定,吃吃道,“你这样是对咱们母子的恩典,可是……咱们母子确实身无长物,着实无法回报呀!”

“没关系。”公主笑道,“实话说了罢。前些日子我在街上丢了一颗明珠,桓小郎将拾到的失珠赠回。我不过是瞧着桓衍这孩子可怜,怜惜一把资质,想帮扶他一把罢了。你若是不愿意便也罢了!”

蒙氏心中犹疑不定,她虽然心中自有一股傲气,但在长安蹉跎了这么些日子,心中也自明白,他们母子再无旁助,便是桓衍能勉强养活自己,想再出人头地,是真的难了!自己与亡夫夫妻和乐,如今亡夫已去,她心中最大的愿望,便是供着儿子出人头地,以慰亡夫在天之灵。只是自己人小力弱,着实没有办法罢了。如今得了公主许诺,本该是邀天之幸,若是自己不肯接受公主的恩惠,推辞过去,便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出路了。嗫嚅片刻,终究是道,“公主仁慈,我们母子感激不定,只是我们母子如今虽然穷困,但我还是希望我儿子能够继续读书,日后出仕,做一个和他爹一样的好官。”

公主怔了片刻,微笑着点头道,“可以。我会请师父教小女功课。你若是愿意的话,可以让桓衍一同旁听。”

蒙氏绷紧的肩膀松弛下来,终于诚心拜道,“妾代犬子谢过公主大恩!”

公主敲定了此事,抿嘴笑道,“默莲,你为他们母子安排一个院子!”

默莲屈膝脆声应道,“是!”又上前一步,笑道,“蒙夫人,桓小哥,请跟我来!”

公主瞧着蒙氏母子消失在花厅之外,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是开怀还是伤心,朱姑姑立在公主身后,捏着公主的肩膀,笑着道,“这桓小郎如今看着资质虽不错,但不过是最后的选择,如今我们既然已经从宫中出来,还是应当是小娘子多与长安贵女结交结交,多参加几餐宴会,也许得了哪家好儿郎的青眼,能够寻到满意的姻缘呢!”

“姑姑说的是,”公主笑道,“只是,”蹙起了眉头,“我蜗居宫中多年,早就和长安城中权贵少了来往,如今有心要让阿顾多结交人,一时竟不知如何下手。”

朱姑姑笑起来,“这有何难?公主虽然久居宫中不与人交通往来,不是还有玉真公主么?玉真公主□□阔游,最爱在府中举办这种春宴的。玉真公主是小娘子的小姨,疼爱小娘子,自然愿意帮忙的。公主不妨将此事托玉真公主,玉真公主定会将此事办好的。”

公主赞道,“你说的是。倒是我想岔了!”便忙忙写了一份手札,命人送去玉真公主府。

玉真公主府中,玉真公主接了姐姐的帖子,看了一遍,吟吟笑着道,“阿姐当真是有心了!”吩咐身边的大丫头十绣,“你替本公主走一趟,给阿姐回个话。”

学士府门前,阿顾与凤仙源依依惜别,登上马车返回公主府的时候,大丫头十绣已经前来公主府,向丹阳公主行礼拜道,“……我家公主说,顾娘子的事情,就包在她身上了,正好她几日后打算在惜园中举行一场花宴,邀请京中年少贵女参加,也请顾小娘子过去,因是自家人,便不下帖子这么外道了。请顾娘子当日早些过去,公主亲自带在身边,定教小娘子妥妥帖帖的,不会出了一丝岔子去。”

“替我回去转告十三妹,”公主笑道,“多谢她为留儿费心了。”

十绣笑着告退后,公主坐在堂上,望着堂外的天空,神情怅然,道,“小妹真是为我费心了。”

“瞧公主说的,”朱姑姑劝道,“玉真公主和您自然是姐妹情深,但她从前在京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举办宴会,再说了,这一次举办的花宴,帮带着咱们小娘子只怕是顺带,其中另有大玄机啊。”

公主怔了怔,“乳娘的意思是?”

朱姑姑瞧宫中的方向努了努嘴,“公主,圣人登基未久,这中宫之位还空着呢。”

“呀,”丹阳公主恍然而悟,“你是说圣人?”

“是呀。”朱姑姑道,“圣人如今春秋十八,待明年出了孝期,就快满二十了。历来,元后之选,总要仔细挑个两三年,这个时候也该挑选起来了。但如今宫中还在守孝,纵然是太皇太后,也不好公然邀请各家贵女入宫挑选皇后,玉真公主是太皇太后的亲女,圣人的嫡亲姑母,又素来在长安有爱交游的名声,太皇太后便托了她,以在府中举办花宴的名义,请了各家贵女,先过一遍眼,看看谁合适,谁不合适,等到了明年宫中出了孝,太皇太后再就着挑下去,这皇后的人选,也就出来了!”

公主闻言,默然良久。她是太皇太后的长女,按理说,这件事太皇太后应当托给她办的。只是太皇太后知她性子恬淡,不爱生事,不爱这种万众风头的事项,所以索性越过了她,交给了幼*女玉真。公主明白其中的道理,倒也没有什么不悦,只是叹道,“时光过的真快,我还记得樊奴小时候的模样,一眨眼,他已经到了要娶妻的时候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看着留儿出嫁呢?”

默莲领着蒙氏和桓衍从花厅出来,穿过一道角门,出了正院,沿着府中路径向西行走,介绍道,“蒙娘子,桓小郎,这座公主府是先帝赐给我们公主的,刚刚公主接见你们的地方是正院的花厅山月厅,正院后面是园子,我们家小娘子如今便住在园子里,无人召唤,你们可别要进园子。如今我引你们去的地方是前院西边,是府中安置客人的地方!”

蒙氏淡淡笑道,“我们都记下了。多谢默莲娘子了!”

因着公主府闲置多年,如今也只有丹阳和阿顾两个主子,外院很是冷清,默莲领着蒙氏母子在客院中走了片刻,进了其中一个小院,笑道,“你们母子便在这儿住吧。这儿通日都是打扫干净的,可以直接居住。过一会儿,朱姑姑会派人送来一些生活用具。”

蒙氏上下打量了一番,见这座客院虽然不大,但屋舍俨然,收拾的十分干净,心中十分满意,笑道,“这儿已经是很好了!多谢默莲娘子!”

默莲稍稍屈膝,道,“蒙娘子若是有什么需要,可以出门找禾儿,那奴婢便先行告退了!”

待到默莲离开,桓衍方问道,“阿娘,公主府的人都挺好的。可是儿子想不明白,我不过是捡了一个明珠还给公主罢了,公主为什么要请我们入府,对我们这般厚待呢?”

蒙氏微微一笑道,“公主如今这般施厚恩于我们母子,必定是图我们回报的。我观公主为人厚道,定不会做什么过分的要求,我们桓家人家风清正,必当知恩图报。既然今日受了公主厚恩,日后公主有求,只要不是违背良心道义,必将万死以报。”郑重对桓衍道,“衍儿,可记住了?”

桓衍跪在地上,道,“阿娘,儿子记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火车上,前天赶稿赶出来的。如果有小问题,大家多容忍容忍。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这首是从前语文课本里的,大家应该都有印象吧?

估计错误,春宴要明天正式开始了!

么么哒,么空多说了!爱你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