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天恩 > 第66章

天恩 第66章

作者:柳寄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5: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阿顾怔了怔,笑着道,“陆翁不吝赐教,小女子自是十分愿意的!”

陆翁提及烹茶,身上的闲适神色便顷刻消失不见,整个人都变的专注起来,凝视着面前的茶具仿佛不是普通器具,而是自己的情人一般。教导阿顾道,“如今世人煎茶多喜以各种葱、姜调料和于茶中。却不知茶本身便是最好的灵物,生于灵山福地之中,受雨水滋养,本身便凝聚了灵气,被这些调料压了下去,便不显出来,我生来便不喜欢以杂物和茶,最多只是加一些盐,方是最好!”

“煎茶第一要务,便是善择茶具。好的茶具能够托出茶的灵性,令饮茶人赏心悦目。”

“煎茶需以风炉和鼎作烧水器具,以木炭和硬柴作燃料,加鲜活山水煎煮。先将茶饼持以逼火,经常翻动使其受热均匀,烤到饼茶呈虾蟆背状时为止,将烤好的茶饼趁热包好,以免香气散失,至冷却再研成细末。 待鼎中水泛起鱼目气泡。微有声,加适量的盐,除去表面黑云母水膜,以免使茶味不正。待到水边缘气泡如涌泉连珠,先取釜中瓢水,用竹筴在沸水中边搅边投入碾好的茶末。如此待到釜中茶汤气泡如腾波鼓浪,加进之前瓢水,使沸腾暂时停止,以育其华。这样一鼎茶汤便算煎好了!茶须热饮,一旦凉下,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

他细细教导了一遍阿顾煎茶的法门诀窍,又笑着道,“煎茶自有技巧,讲究好茶、好水、好器、好技,但小娘子,其实这些都不过是末节,你若真正想要烹的一手好茶,我告诉你一个真正的要诀。”

“哦?”阿顾好奇问道,“什么要诀?”

陆翁神秘一笑,“茶有灵性,烹茶的时候,若将茶当做死物,只做解渴的蠢物,便是烹上二三十年的茶,也烹不出真正的好茶。只有将茶当成有灵性的生物,细心对待,想着如何能让茶的灵性最大限度的舒展开来,这才能真正煎出上等的好茶来!”他含笑瞧着阿顾,问道,“可明白了?”

阿顾饮了一口茶,道,“阿翁说的太过玄妙,我似乎听懂了,又似乎没有听懂。心里却又觉得,只是这般听阿翁说,自己没有经手,都是空的罢了!”

陆翁哈哈一笑,“小娘子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算得是悟性不错了!”他袖手抽出一卷薄薄的书册,递给阿顾,“这是我多年来记录煎茶心得的书卷,唤作《茶经》,便送给小友做一个念想吧!”

阿顾恭恭敬敬的接了,“多谢阿翁。”

陆翁洒脱一笑,一拂衣袖道,“你既喝了茶,咱们也该告别了!”

阿顾抿嘴笑了笑,吩咐碧桐道,“想来阿娘也该好了,咱们回去吧!”她坐在轮舆上,准备离开的时候,回过头来,“请陆翁将在长安的地址留下,过几日我使人将新的轮舆送到你府上去。”

陆翁一声长笑,“如此便多谢小友了!”扶着小厮起身,取过老梅后一副玄漆桃木拐杖,置于腋下,走了开去。拐杖在林中雪地上留下一串长长的痕迹。

阿顾从梅林中绕出来,远远瞧见大雁塔前人流攒动,数百人围着一团观望着什么,不时有人大声喝道,“好。”

“鄙寺请了吴道子大师绘制壁画,”文潮合十介绍道,“吴道子画技精湛,喜欢当众做佛画,坊间众人每日在此围观,看到他绘到精彩处,就会轰然喝彩。

阿顾的明眸闪动烁光,笑道,“我们也过去看看。”

大雁塔前左右延出两道长壁,上面分别绘制文殊、普贤两位菩萨的壁画。左侧长长的墙壁高两丈、宽六丈,其上绘制文殊菩萨圣诞、出家、成道、传道的一系列图像。此时,壁上已经绘制了小半,菩萨圣诞图已经绘制完毕,一座金碧辉煌的屋宅化如莲花型,一个婴儿被侍女抱在怀中,身上泛着紫金色的光芒,一旁生产的妇人望着婴儿面上笑容温柔,右肋处带着一道伤口。延续下来的出家图中,四周涅槃的五百仙人已经绘制完毕,远近各不相同,神态庄严各尽奇妙,吴道子正在绘制最后的人物——也便是在尼枸树趺坐出家的文殊菩萨。

只见吴道子一身大袍子,袍口紧紧扎起,登在寺庙准备给自己攀爬的梯子上,手中持着秃笔,在石壁上勾勒画像轮廓,他心中胸有成竹,并不迟疑参度,笔落在运笔如飞,一株尼枸树拔地而起,亭亭如盖矣。随即起笔画文殊菩萨,落笔自菩萨手臂起,笔如龙蛇,绘出菩萨坐在莲花台上的法相、最后一笔勾勒菩萨闪铄金色的法身,周身毛孔射出大火光。前后不过盏茶功夫,吴道子仰天大笑三声,将手中大笔掷于一旁,转身走了。自有弟子上前,接替为其填染色彩。

寺中围观的群众见吴道子“风落电转,规成月圆,”神乎其技,壁上的文殊菩萨宝相庄严,面上神情泛着圣光。衣褶用兰叶线条勾勒,有飘举之态。不由齐声喝彩。“喧呼之声,惊动坊邑。”

阿顾观看了这一场饕餮盛宴,目神为之所夺,半响沉浸在其中,回不得神来。

从大慈恩寺回来,阿顾便沉静下来。红泥风炉在於飞阁中燃烧着,一抹火焰暖色映在东次间的窗纸上,白玉冰镂梅花纹白玉香炉中散着芬芳气息,屋子里温暖如春。阿顾坐在风炉前,看着沸水在鼎边缘气泡如涌泉连珠,将碾碎的茶末均匀的沿着鼎缘撒入茶鼎,待到茶水沸过三沸,这一鼎茶汤便算煎好了!

将茶汤分入面前的刑窑冰裂盏中,捧了起来,吩咐道,“绫儿,你尝尝看。”

“哎,”绫儿脆生生的应了,忙上前接过阿顾捧着的茶盏,咕哝哝的饮尽,大声赞道,“娘子这茶烹的真不错,”神情看上去一派自然。

看起来自己煎的这鼎茶并不难喝,但要说滋味多么好,想来也是没有的。阿顾心中叹了口气,手艺一般,还需要多练练火候才可以!

“小娘子怎的忽然起了烹茶的兴致来?”赖姑姑上前一步,笑着问道。

“也没什么,”阿顾笑着道,“我今儿在大慈恩寺遇到一位老翁,教了我一套烹茶的法子。我瞧着挺有趣的,闲来无事,便想要自己试着煎煎看。”

“娘子闲来烹茶自然是无事的,”赖姑姑笑道,“只是这汤就不要饮了。说起来这茶饮虽是好物,性子却寒,常人热饮倒没什么。娘子年纪小,元气又弱,若喝多了茶汤,长年累月不利养生。”

阿顾握着茶盏的手僵了片刻,在心中叹了口气,抬起头来抿唇笑道,“姑姑的话我知道啦!我只是新得了这煎茶的法子,兴致高试试而已。最多我日后只是煎茶,自己不饮就是了。再说了,我回宫之后,太皇太后和圣人对我十分关照,我却不能报答他们,若能为他们煎一盏茶讨他们喜欢,也算是我的孝心了!”

……

从永安宫到甘露殿的宫道宽阔而肃穆,阿顾行在其上,梁七变在甘露殿前等候,远远的见了阿顾的轮舆过来,撇了人迎上来,微微弯腰笑道,“……奴婢见过七娘子!”

“大家宣小娘子过来,奴婢事忙,不能亲自过去宣旨,在这儿奉迎一下,也是奴婢的心意了!”

阿顾笑道,“梁内侍太客气了!”

“瞧娘子说的,”梁七变抿嘴笑道,“奴婢心里知道,若非娘子,奴婢未必能得了如今这个内侍。”他从前不过是内侍省一个普通的给事,若非去湖州一趟,接了阿顾回宫,入了圣人的眼,便是再默默无闻十年,都不一定能升职。“……娘子对奴婢的恩典,日后必会报答。”

殿中传来姬泽爽朗的笑声。“朕打算新建一支神武军,你给朕来做这个神武军的大将军,如何?”

阿顾便向殿中投了一眼,眸中带着好奇之色。她的眸色极为清浅,顾盼之间,黑白分明,有一种纯美的风情。

梁七变凑上前,小声提醒阿顾道,“如今在里头的是刚从西域回来的宁远将军谢弼,谢将军和大家的交情很是深厚。”

“臣多谢圣人信重。”殿中一个少年的声音清朗道,“只是臣这些年虽在安西张都护的手下打了一些胜仗,终究资历还浅,直接任一军大将军,未免升职太快。只怕到时候朝上诸公又要进谏了!”

“你又何必介意那些酸臣怎么说?”姬泽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悦,“我们二人一处长大,朕还不知道你么?你的才干武功足可统一支新军,朕也信任你能为朕训练出一支铁血彪悍的新军来,你又何必因着这些有的没的失了机会?”

谢弼微笑没有说话。

“罢了罢了,”姬泽叹道,“你若执意如此,正巧前阵子千牛卫中郎将段自行因故黜职,你便来给朕做这个扈卫身边的千牛卫中郎将吧!”

谢弼现任宁远将军乃是正五品,千牛卫中郎将官秩则为正四品,只是负责扈从皇帝安全,职司十分重要,这一回,谢弼没有拒绝,沉默片刻后,伏地谢恩道,“臣谢过圣人恩典。”

“阿顾到了么?进来吧!”殿中传来姬泽的声音。

阿顾忙应了一声,“哎,”踏进殿门的时候,恰逢着那位谢郎将跪拜辞了出来,退出殿门的时候,和坐着轮舆的阿顾擦肩而过,阿顾抬头看了一眼,这位新封为千牛卫中郎将的少年将军浅绯色官袍,其上绣径一寸的小朵花。一身不过十六七岁年纪,眉目间似乎十分俊秀,自己匆匆一瞥之间,并未十分看清他的五官,只觉得气息清朗,微微一笑,露出一线洁白的牙齿,笑如春山。

阿顾进殿,向着姬泽拜道,“阿顾见过九郎,九郎万福!”

“九郎今日寻阿顾过来,可是打算把你的《兰亭帖》借给我呀?”阿顾盈盈笑着问道。

“好你个阿顾,”姬泽又好气又好笑,“朕倒没多说什么,你倒是惦记上我的宝贝了!”

阿顾嘻嘻笑着,“九郎你如今放手让我自己练书法,又不肯让我出师,那我不找你这个做师傅的要好处,来你这甘露殿做什么呢?”

姬泽暼了她一眼,似笑非笑,“等朕什么时候觉得你能出师了,再把那《兰亭帖》借给你,免得你糟蹋了王书圣的作品。”

“哎呀,”阿顾顿时皱起眉头,抱怨道,“那我不会这辈子都出不了师了吧?”

“哈哈哈!”姬泽被逗的大笑一场,停了下来,不经意问道,“阿顾,大慈恩寺好玩么?”

“九郎也知道我前些日子跟阿娘去了大慈恩寺么?”阿顾抬起头来,一双眸子灵动分明,“大慈恩寺的老方丈佛法高深,阿娘喜欢听他说佛,我却是不耐烦的。一个人在寺院里逛,大雁塔后的梅花很漂亮呢!比紫光阁旁的梅林可要大的多了!对了我在梅林里还遇到一个奇人呢!”

姬泽淡淡笑道,“所以你让人往匠作监取了一套轮舆送人?”

“是啊!”阿顾呵呵笑道,有些心虚道,“那位姓陆的老翁精神矍铄,世外高人,我还和他学了一套烹茶手法呢!”

姬泽放下手中紫毫笔,抬头看了阿顾一眼,女孩笑的天真无邪,纯净没有一丝杂质。他无奈一笑,伸出修长的食指,在阿顾鼻尖刮了刮,“不知朕可有幸,让阿顾为朕煎一盏茶?”

“呃,”阿顾怔了怔,脸上渐渐红了,目光不自禁的在殿中左右飘移,“九郎若是喜欢,我自是愿意煎茶的。可是……。煎茶需要火候,我如今功夫尚浅,不敢在您面前献丑,待到我练好了,一定会煎茶给你的。只是到时候,九郎可千万不要嫌弃阿顾啊!”

“好。”姬泽瞧了她一眼,垂眸笑道,“那我就等阿顾煎的茶了!”

从甘露殿回来,太皇太后听闻阿顾开始学煎茶,命安姑姑翻检私库,寻了一套紫砂茶具,送到阿顾这儿来,阿顾得了茶具,愈发兴致勃勃,於飞阁的人这些日子闻听得茶汤便要色变,不过,待得听说圣人和阿顾定了煎茶之约,便又都变的积极起来,开始主动劝着阿顾练习煎茶,阿顾啼笑皆非。

“之前绫儿、罗儿几个喝我煎的茶汤,嘴角是往下挂的。如今,她们再喝,已经是渐渐平了,可见得我这煎茶的手艺,确实是在日日长进的!”永安宫中,阿顾同太皇太后说话的声音又是娇俏又是轻快。

“小妮子,”太皇太后呵呵笑道,“尽淘气了!这么巴着阿婆收了你抄的佛经,自然不会亏了你的。安娘,”转身吩咐安姑姑,“将今年永安宫新贡上来的顾渚紫笋茶饼找出来些,给顾娘子带去。”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阿顾呵呵笑道,“倒好像我是来向阿婆讨茶饼的了。”话虽如此,倒是追着安姑姑去了。

“留儿如今看起来开朗多了。”太皇太后看着阿顾欢快的背影道,声音中带着柔和声色。

“是呀。”丹阳柔和的目光凝注在女儿身上,十分温柔。“看到她这样子,我十分开心。”

“母后,”她回过头来,看着太皇太后,“我想着开了年,便寻个日子带留儿搬回公主府去。”

自当日延州事后,公主在宫中已经住了八年,如今忽然提出离宫,犹如石破天惊,太皇太后面上却毫无惊讶之色,只是看着公主的眸色里有着怜惜之意,叹了一声,“你已经决定好了?”

“嗯。”公主重重点头,“决定了!”

“怎么忽然决定这么做?”

公主道,“其实这个打算早在东都我就有了,只是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母后,这些年来,女儿无能,一直托庇在您的羽翼下,劳你挂心担忧了!如果留儿没有找回来,我便是一辈子这样浑浑噩噩过去,也就算了,但留儿回来了,我必须为她考虑。留儿不是公主,她的后半辈子也不会在宫里过,所以她不可能一直留在宫里,我想要带她回公主府去,带着她重新进入长安上流社会的生活。”

“你既然已经想的清楚明白了,我这个做娘的,不拦你。只是,”太皇太后扬声道,“如今冬天里太冷了,等到开了年,明年三月里,天气暖和了,你再出宫吧!”

公主低下头,眼睛一酸,答应了,“是。”她倚着太皇太后脚下跪下,将脸枕在太皇太后的膝上,像幼年时无数次做过的赖着母亲一样,神情依恋而愧疚,“阿娘,我这个女儿,让你丢脸了!”

“胡说八道,”太皇太后斥道,抖抖索索的伸出手摸着公主的脸庞,落下眼泪道,“宁娘,我要你知道,我待你的心思,便如同你待阿顾的心思一样,都是希望着你过的好的。不管你受了什么委屈,都要记得,阿娘永远在你身后。”

“宁娘知道,都知道。”公主道,“宁娘一定会走好,不让母后失望。”

公主从永安宫里出来,站在宫门处,太极宫中的风吹来,将她的大氅吹的微微翻动。她忽然想起记忆里那个男人,自己的丈夫——顾鸣。这个男人,本来,她已经决定埋藏在记忆深处一辈子不再想起。

她是父皇仁宗皇疼爱的女儿,仁宗皇帝在世之时时时称她贤德,并在她及笄之年赐封号丹阳,将她许给了老韩国公顾隶的嫡长子顾鸣。

大周勋爵乃终身制,武将以军功封爵,爵止于身死,家中子孙不得承袭爵位。早年太宗皇帝与臣子共同打天下,君臣结下深厚情谊。太宗抚恤老臣,功臣身逝后常赐恩子孙再袭一代爵位。后世周朝皇帝都是在深宫中长大,再不可能育下这等君臣情谊的。因此,后世勋贵爵位极难世袭。但若是家中有公主下降,皇帝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女婿或妹夫面上太难看,多半便能够再袭一代爵。且与皇帝结了亲缘关系,在日后的战场上自然会多加亲信重用。当然,公主的脾性多半是比较大的,且和皇室牵扯的深了,也难免会有一两个驸马卷入到皇室谋逆案中,祸延全家。但总的来说,大周的公主还是比较抢手的!

因着她下降顾家的原因,顾鸣轻轻松松的袭了其父韩国康公的爵位,成为新任韩国公。

她嫁到顾家后三个月,父亲仁宗皇帝驾崩。其后两年,老韩国公顾隶病逝。出嫁六年无子,第六年后,公主主动为顾鸣纳了一房妾室。这位小娘子是良家子,姓苏,单名一个妍字。苏娘子出身小家,不过识得几个字罢,容颜清秀,没有什么太可称道的地方,只是受到顾鸣的目光,低下头去的时候,神情颇为娇羞动人。

顾鸣推辞道,“臣有公主为妻子就够了,不必再纳什么妾室!”

公主面上笑容端庄,“瞧夫君说的,不过是个小妾罢了,纳入家中也只是为了延续子嗣。只要夫君尊重我这个妻子,就是有了这么一个玩意儿,又有什么关系?”

顾鸣纳了苏妍之后,苏妍对自己这个主母尊重非常,在自己面前低眉贴眼。顾鸣大部分时间也流连在自己房中,面上对自己这个正妻敬重恩爱,只是偶尔到苏妍房中去。公主从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虽然偶尔想起自己的丈夫有了别的女人,有些小小的吃味,不过自幼受的贤淑教育却让她很快将这样的想法捺了下去。

建兴八年(周历91年),苏妍生顾鸣庶长女顾嘉辰。

第二年,公主生下女儿顾令月。

她一直被顾鸣面上的敷衍欺瞒的很好,觉得顾鸣对自己这个公主正妻敬爱尊重,生死共之。虽私下对苏氏薄有一丝宠爱,但不过是当个逗宠的玩意儿。自己这个做正室的又岂会跟妾室计较?只要大面上过的去,也就是了。直到那一年,她的女儿在延州被顾鸣给弄丢了。

留儿是她的命根子,她惊怒交集,下令打杀了所有跟着顾鸣和留儿上街的下人。被打的侍卫丫头招出了当日集市上的实情,她恨的眼睛都出了血,拔出侍卫的剑,想要一剑杀了顾嘉辰。

顾嘉辰惊的面色发白,躲在顾鸣身后,惊声哭道,“阿爷,阿爷救我。”

顾鸣拦在顾嘉辰的前头,拦住公主的剑,面色十分难看,“公主,你已经打杀了这么多人了,难道连阿瑜都不放过么?”

“让开,”公主执着手中的剑,冷冷的看着他,“她害的我的留儿丢了,我要她为我的留儿偿命!”

“你疯了!”顾鸣皱着眉头,像看着疯子一样的看着公主,“你这个做阿娘的丢了女儿,一时伤心也是难免的事情。可你能不能讲点道理?阿瑜如今才多大?才三岁多,一个三岁多的孩子,能够处心积虑的暗害自己的妹妹么!公主,留儿走丢了,我知道你很难受。可是你也要有个限度。已经有这么多下人被你打死了,也该够了!”

公主如坠冰窟,怔怔的看着面前的顾鸣,像是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这个男人,“顾鸣,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留儿不见了!”她大声落泪道,“她是我们的亲生女儿。你说要带她上街,我让你抱走了她,朱姑姑他们都不放心,我跟朱姑姑说,留儿是我和国公的女儿,难道我连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她的亲阿爷,还要不放心么?可我就真真没有想到,她的亲阿爷竟然真真的就把她给丢了!”

顾鸣脸色十分难看,讷讷道,“我也不想的。这不是意外么!”

“意外?”公主呵呵直笑,“好一个意外!”指着面色煞白瑟缩在一旁的顾嘉辰,“你一路牵着她的手,却将留儿给个婆子抱着是意外;你一路给顾嘉辰买头花,买蜜饯,买糯米糕,却没有问过半句留儿是否饿了是意外;顾嘉辰只是摔破了一个泥人,你们一堆人就围上去,又是哄着她又是恐吓人,竟将我的留儿丢在一旁也是意外。难道也是意外么?”

她看着顾鸣,昔日柔和的眸子里带着一丝灰心的决绝,“我原以为,你虽然私下对苏氏有几分宠爱,心中终究是敬重我这个妻子的。到了今日我才明白,原来我这个公主才是你眼中的摆设。留儿这个千辛万苦得来的嫡女,在你顾鸣眼中,竟然还不如顾嘉辰手中把玩的一个泥人!”

公主这话说的重极诛心,顾鸣脸上顿时煞白,辩解道,“你胡说什么。我对公主素来尊重,又如何会不看重留儿?”

“好,”公主“哐当”一声把手中的剑丢在了地上,指着道,“你若要叫我相信,便亲手杀了顾嘉辰,将苏妍交给我处置。我就相信上述的那些都是意外。你这个亲生阿爷终究是爱留儿的。”

她的脸上划过泪光,激烈道,“你敢么?”

顾鸣看着地上泛起的剑光,面色翻覆,心中激烈不定。小小的顾嘉辰似乎明白了什么,又惊又惧,死死的抱住顾鸣的腿,唤道,“阿爷,阿爷。”哭声凄凉而又绝望。爱女的哭声陡然激起他的慈爱之心,他抬起头来,“公主,你只是一时情急,我不跟你计较。待到你冷静下来。”他跨上前一步,想要如同以往每一次一样哄好公主,“宁娘,留儿丢了,我这个做阿爷的也很难过。可是总不能因为这样,就不过日子了。阿宁,我们都还年轻,总是还能再生孩子的!”

公主闭上了眼睛,灰心若死,“原来你是这样想的!”

她抬起头来,冰冷一笑,笑容中有着淡淡的决绝,“既如此,我们长安见吧!”随即收拾了行李,抛下顾鸣独自奔回长安,进宫向着母后和皇兄哭诉。

太后大与神宗皇帝大怒,顾鸣匆匆赶回长安,迎头就是一道圣旨,剥夺了身上的职务,降旨韩国公府,要求顾鸣处置公主嫡女失踪一事。

后来呢,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斜斜的阳光从天际照下来,映在公主脸上,公主抬头凄然一笑。

很多年后,公主回想起旧事,也许当初,龙末可汗没有带兵袭朔方,也许,这个故事的终结将完全是另一个模样。

建兴十年(周历93年)夏,东*突厥龙末可汗率十万大军攻打大周妫、檀二州,老将王连恩带兵抵抗,竟尔大败,八万大军死伤过半,王连恩自己也从马上摔了下来,双腿被惊马奔逐齐膝而断。龙末可汗进军河北,杀人盈野,大周北方大片疆土直面突厥兵锋威胁。

当时,大周武将正逢一个尴尬的断层时期。老将王连恩兵败,薛节一个月前刚刚病逝;张孝瓘镇守安西,轻易不得离开;朝中其余年轻武将都没有特别出色的人选,十分稚嫩,也尚没有经过战场上独挡一面的考验。顾鸣之前任职朔方镇守,其父韩国康公顾隶做过多年的朔方军总管,抗击东*突厥十余年,在朔方一代威望极重。顾鸣少年时曾随父出兵作战,顾隶亡去尚未十分久远,在东*突厥之间威名未散。一时间,他竟成为最适合领军出征的将领。

神宗皇帝发旨命顾鸣出征,顾鸣上书道,“国家有难,臣身为大周臣子,定当赴国难,无所畏惧,便是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只是当日延州次女失踪之事牵连甚广,至今为止杀伐已甚重,希望圣人以宽容为怀,不再追究其女令月失踪之事。若能应允,臣必将顿首以报!”这张奏折看起来,竟是以自己领兵出征为条件,换取神宗皇帝对于不再追究阿顾失踪的事情。

神宗皇帝看着折子上的字迹恨毒了火。只是当时在神宗皇帝面前,一边是朔方如火如荼的战情,一边是自己自幼疼爱的亲妹妹和失踪的外甥女,左右为难,陷入进退不得的困境。

公主其时住在太极宫,瞧着皇兄为难的模样,心中难过不已。她日夜思念爱女,对顾鸣恨的咬牙切齿,当然希望狠狠处置顾鸣,以解自己心头之恨。可自己失女之痛固然痛彻心扉,然而比起北方百姓陷于突厥之手,又显得轻微起来!只得前往神宗面前,劝皇兄答应顾鸣的条件。

神宗皇帝望着委曲求全的公主,感动不已,问道,“宁娘,你不悔么?”

公主目光凝泪,道,“我恨,我怎能不恨?可是这世上,做公主不是生来便只能享受荣华富贵的,肩上也担着国家兴亡的责任。若在这个时候,我只记着自己的私仇,置大周百姓于水火中而不顾,我又如何能心安呢?顾鸣这厮负我,负了我的女儿留儿,我会一辈子记恨他,寻找留儿。但这个时候,请皇兄勿以我为念,答应了顾鸣的请求。”

神宗皇帝感动非常,握着公主的手承诺道,“宁娘,你我兄妹之情,一生定不相负!”

顾鸣得了神宗皇帝的允诺后,便果然披甲戴胄,率兵出发。也不知是时运使然,还是确实长于战事,他到了朔方之后,很快便于其父受降城遗址旁大败突厥一支军队。龙末大怒,正打算与顾鸣作战之时,恰逢东*突厥内部动乱,可汗叔父延始可汗于东*突厥本部叛变,屠杀龙末妻子子嗣。龙末可汗急着回去收复失地,无暇他故,匆匆退军。顾鸣大胜而归,骑在高头大马上洋洋得意,只把自己当做了拯救大周帝国的英雄,将之前得罪了公主的事情抛在脑后再无畏惧!

神宗皇帝爱好脸面,做不出撕毁承诺的事情,虽心里将顾鸣恨的要死,却不能处罚“得胜归来”的顾鸣,只好面上随意夸了几句之后,便将之闲置在一旁,当做将这个人彻底遗忘,世上在也没有这么个人,再也不肯提及。韩国公府失去了皇室的关注,便渐渐成了空头国公府,淹没在长安城数不清的权贵之中。神宗皇帝以此事为耻,后来便废弃府兵,开始重要战斗力强盛的藩兵。平卢、范阳节度使的集权,便是因此而来。

公主虽然愤恨,却也被神宗皇帝的承诺绑住手脚,失去了找顾鸣算账的权利,心灰意冷,索性倚在母后身边居住,再也不肯出宫,面对外头的是是非非。

如果,没有找到留儿,也许,她就会这样过下去,在这座宫廷中结束自己的一生,如今,留儿回到了她的身边,她就像是沙漠中的旅人到达绿洲,一束枯木逢了春,重新活了过来。为了留儿,她打算离开宫廷,回到公主府,重新开始进入长安上流社会。只是,在宫中的时候顾家不敢找进宫来,自己尚可偷得个清闲,不愿面对那个恶心的男人;待得出了宫之后,怕是再也避不过了,也不知顾鸣那个不知耻的男人,如今心中有什么打算?

作者有话要说:注:陆翁的原型是茶圣陆羽。陆羽是唐玄宗年间人。他不喜欢之前茶羹中加葱姜蒜各种调料的烹茶法,提倡茶的本味,主张只加盐的煎茶法。他集成了此前民间的煎茶法,自创了一套新型煎茶法。自陆羽提倡这种煎茶法后,陆氏煎茶法渐渐在唐朝贵族和民间流行起来。陆羽著书《茶经》。

吴道子是画圣吴道子呢!所绘人物,善用状如兰叶或蓴菜条之线条表现衣褶,使有飘举之势,人称“吴带当风”

话说小阿顾一天之内连遇两个称圣的人物啊!

今天字数爆了!泪奔!

顾家为什么弄丢阿顾之后看起来完全没事,原因这章我给了!

如果不是当时正好碰到那场战事,可能现在苏妍和顾嘉辰已经被顾鸣亲手杀了给皇室赔罪。

神熙元年最后一章,下章就翻年了!翻年后场景会跨出宫外,宫外天地更广阔,人物更精彩!么么哒!明天有个重要人物出场,这个人是谁大家估计不知道,但是她的戏剧冲突很强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