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天恩 > 第八章 叹音不觉响(之求情)

天恩 第八章 叹音不觉响(之求情)

作者:柳寄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5: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六月里,姚良女由父亲魏国公做主,嫁给了临清县公世子李朔。这一次西域之战中,李朔立下了五转军功,策骑都尉官职。姚良女身为其妻今日进宫谢恩,前往给太皇太后请安。从太初宫南门进宫,前往仙居殿,九州池乃必经之地,她在长廊上远远的也望见到了皇帝和阿顾,脚步顿了一顿,方继续前行,朝着二人走过来。

渐渐的走的近了,阿顾便瞧见她脸上描着的蛾眉秀目,头上挽着同心髻,一支黄金芭蕉叶步摇坠在髻角,垂下长长的流苏,在轻轻举起的步伐中微微摇摆。身上披着的依旧是当日桃花林中的那件大红斗篷,却没有了当日如同跳动的火焰一样的灼艳风采,黯淡下来,如同窗纸上氤氲的一抹蚊子血。美艳的眉目上一片蒙静。阿顾心中讶然,没有想到,不过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当日自己初遇的那个美艳如烈焰、青春逼人的姚良女,竟蜕变成了面前这位端正沉静的美人。

姚良女轻轻踏着长廊走过来,脚步轻盈,在离着姬泽还有三步远距离的地方,轻轻道了一个万福,道,“臣妇李门姚氏见过圣人,圣人万福。”行礼的姿势极是标准,目不斜视。

姬泽一时无言以对。

仿佛过了一刹那,又仿佛过了许久,姬泽方开口问道,“阿槿,这些日子,你过的可好?”

姚良女唇边噙起了一抹淡漠的笑意,目光虚无,并不直视帝王,只是淡淡答道,“臣妇自嫁入李家,李家人待臣妇都很好。”顿了一顿,又道,“臣妇如今已归于李门,为李家妇,那些从前的小名,便不适合外男再唤了。还请圣人见谅。”

姬泽面上的神情淡漠,似乎从头到尾都没有过变化,阿顾坐在他的身边,却觉着他略微一僵,目光不自禁的落在他垂在身侧的手上,觉得他的身子有些发凉,过了一会儿,才轻轻道,“如此,很好,李夫人!”

姚良女唇角浅浅的作势一弯,客气道,“臣妾还要去仙居宫给太皇太后殿下请安,便先告退了!”复又行了一个万福礼,方起身,绕过二人缓缓而去了!

阿顾转头,瞧着姚良女华美黯淡的红色斗篷,一时之间,做不得声。

姚氏是她回到宫廷之后第一个遇到的妙龄贵女,她姿容美艳,骄矜飞扬,伴在姬泽身边,明丽的像是春日枝头烁烁开放的花。不过过了两三个月,一段丹园春宴,一场盛大的婚礼,传说中那位风采灼灼、一日踏尽长安花的帝都名媛,慢慢熄灭了身上如同一团烈焰的勃勃美艳生机,敛成如今面前这个温静沉默的美人。她面目端肃,对着皇帝态度态度恭恭敬敬,带着一种淡淡的疏离,和长安、东都两京中一切世家名门里主持中馈,相夫教子的主妇没有什么两样!

阿顾望着这样的姚良女,心头的惊讶难以抑制下去,莫名的这一刻,她不知道身边的姬泽是如何想的,有心想要说几句话开解开解,然而身边的青年纹丝不动,静默如山,却又让她感觉,那个桃花林中的少年并不需要自己开解。

姬泽忽然道,“阿槿……李夫人小时候最是要强,那时候我还是太极宫中一名默默无闻的皇子,受人欺负无人扶持,李夫人却冲上来拦着我,说过要一辈子保护我。”

皇帝只透露了只言片语,从此中无法推演他和姚氏的少年时候全部情景。但遥望过去时光,可以想象,姬泽如今虽然登上皇帝宝座,君临天下,但在他获得神宗皇帝赏识,成为皇太子之前,在太极宫中曾经有过一段漫长的灰暗岁月,姚良女定是其中一抹明亮记忆。姬泽虽在丽春台前“狠心”放弃了姚良女,但在太初宫中不期然再遇的时候,年轻的皇帝在这一刹那,却透露出了一丝软弱的情感。

阿顾明亮的荔枝眼幽深,笑着道,“那日后九郎也可以护着姚姐姐了!”

姬泽一愕。

阿顾瞧着九州池上盛开的千瓣莲问道,“刚刚我瞧着这池子上的莲花就有些好奇,这些莲花等到秋天都会结莲藕么?”

姬泽愣了一愣,他没有想到阿顾回问这个问题,用不太确定的口气答道,“应该会吧。”

“那可真好。”阿顾笑着道,“我最爱吃莲藕了。前些年我住在湖州,太湖盛产莲藕,每到了秋冬季节,都有最新鲜的莲藕吃。圣人若是将这九州池的莲藕送一些给李夫人,想来临清县公府中上下便会更尊敬姚姐姐,不敢慢待了!”

姬泽忍不住被她逗笑,伸手揉了揉她的发髻,“什么乱七八糟的。天不早了,回去吧!”在他银色的衣袖拂过阿顾身边的时候,阿顾忽的唤道,“九郎。”

“嗯?”姬泽脚步微微停顿了片刻。

“我能问你一个问题么?”

“……”

“那一天,我在丽春台听到了你和姚姐姐的对话……我以为你会答应姚姐姐的,没想到……当日姚姐姐都那样求你了,你为什么不肯给姚姐姐一个妃嫔之位呢?”

姬泽沉默了良久,方道,“我忙于国事,没那么多功夫留意后宫。她那样天真纯良的性子,进了宫中,是应付不来的!”

阿顾没有说话,低下头去,唇角却高高的翘起来,转过头望着九州池旁的风景,忽的觉得这仲夏的风景是这般明媚。杨柳将枝头垂的是这般温柔。

“阿娘,”阿顾进了和光殿,高高唤着公主,唇边尚带着掩不住的欢快笑意。

“嘘,”圆秀在殿中忙拦着阿顾,轻声道,“娘子小些动静,公主现下正在佛堂礼佛。”

“礼佛?”阿顾微微诧异,“这个时辰不是阿娘平日里礼佛的时辰啊?”

公主信佛佛祖,每月初一、十五都会在佛堂静坐念诵经文。“谁说不是呢?”圆秀道,一双圆眸中带着淡淡的忧虑,“公主今儿从仙居殿给太皇太后请安回来,神色就有些怔忡,忽然说要礼佛,进了佛堂到现在还没有出来。”

阿顾抿了抿唇,“你在外头候着。我过去看看。”

佛堂中一炉檀香气息冲淡,高高踞坐在佛龛中的佛像双手结印,宝相庄严,公主跪在佛像前的蒲团上,左手握着佛珠,低头念诵经文。

“阿娘?”阿顾唤道。

公主回过头来,见是爱女阿顾,神色微微柔和,勉强笑了一笑,“留儿,你怎么进来了?”

“我担心阿娘有烦心事,便过来看看。”

“胡闹。”公主虽然板着脸,却淡淡的喜意还是从眉目中浅浅的透了出来,捏了捏她的鼻子,

“佛祖面前不容你嬉皮笑脸的!”又道,“你既然也过来了,就陪着阿娘诚心拜一拜佛祖吧!”

“嗯。”阿顾点了点头,抬头看着上首的佛像。髹金佛祖静静的坐在供奉着的佛龛中,垂目看世人,满目慈悲。

她双手合十,向着佛祖诚心闭目拜了三拜,心道,“佛祖,如果你真的有灵的话,请你保佑信女,信女有三愿,一愿:月好梅馨,不叫万物恨苍茫;二愿:妾身长健,它日能够医好足疾,和所有正常人一样行走,亲自观看大周山水;至于第三愿,”

她顿了顿,睁开眼睛,向身边的公主望去,“三愿,阿娘平安长寿,我们母女能够永远聚在一起,不再分离!”

“留儿,你今儿心情瞧着很不错呀?”

“谁说的,”阿顾道,面上笑盈盈道,“我如今天天心情都好着呢!”

“那你今天心情就是特别好!”

“那是,”阿顾左右张望,顾左右而言他,“今天的天气好,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外头传来捷报,圣人打了两场大胜仗。阿婆和阿娘也都好好的,我为什么心情不好呢?”

见女童心情畅快,眉目之间开朗无忧,饶是公主心中依旧担忧着战败被擒的赵王姬沉安慰,也不禁被逗笑。

丹阳公主坐着七宝步辇,宫人簇拥,沿着太初宫中的朱廊前行。步辇绕过游廊转角的时候,一个绯袍宫人忽的从陶成园中冒出来,喊道,“奴婢秦娥,求见丹阳公主。”

抬着七宝步辇的青衣小宦者吃了一惊,脚步微微凌乱,带着七宝步辇也微微摇晃起来。朱姑姑上前一步,厉声喝道,“什么人竟敢冲撞公主,还不拦下来。”

宫中侍卫连忙上前,将闯上来的女宫人拦在外面。

阿顾坐在七宝步辇里,透过纱帘望出去,见拦辇的绯袍宫人不过二十□□年纪,想要强行冲上来,却被身上强健的侍卫死死拦着,哭的十分凄凉。

公主面上露出不忍神色,吩咐道,“姑姑,放她进来吧。”

“公主,”朱姑姑面上露出不同意的神色。

“姑姑,”公主瞧着朱姑姑,目光中露出淡淡的恳求,“我瞧着她看起来很执着,也许她真的有什么事要陈情呢!”

朱姑姑叹了口气,算是默认了。

侍卫们收回了手中的刀枪,退回到一旁。秦娥站在原地,太初宫中的夏风吹的极大,将她身上的衣裳刮的飞舞。定了定神,方慢慢来到丹阳公主的七宝步辇面前,跪拜在地上,将头深深的叩了下去,恭敬拜道,“奴婢参见大长公主。”

“免礼吧,”公主沉声问道,“你上前拦路,求见于我,是有什么事么?”

秦娥将头触地,再拜了一拜,方开口道,“奴婢乃吴贤妃旧人,曾受过贤妃恩情。听说赵王谋反失事,被关内道大总管俨押解入宫,很快就要被发落。大长公主乃赵王血亲,求公主看在与赵王姑侄之情的份上,前往在太皇太后和圣人面前为赵王稍稍求情,让他能够从轻发落。”

阿顾听了秦娥的话语,心头陡然一惊,只觉得手腕上阿娘的手微微用力,带着一种潮湿的汗意。耳中听得朱姑姑怒声斥道,“大胆贱婢,赵王犯的乃是谋逆大罪,如何是旁人能轻易求情的?你这般为难我家公主,是何用意?”偷偷抬头去看,见得自己身边,阿娘坐在七宝辇上,目光微微闪烁,显见的心中激荡,不由心中担忧,反手抓住丹阳公主的衣袂,唤道,“阿娘。”

公主回过头来,看着阿顾惨白的脸,安抚道,“留儿,莫怕。”

她转头望着秦娥,问道,“你是那座宫殿供职的?真的是贤妃旧人么?我只是一介公主罢了,你既是想为赵王求情,又为什么来求见于我?”

秦娥朝着公主再拜了一拜,凄然道,“奴婢乃尚寝局一介小小女官,名唤秦娥,职位低位不足贵人挂齿。赵王此番虽然犯了大错,但不过是一时糊涂,受了奸人蒙蔽。他毕竟是先帝子嗣,宗室血脉,昔年吴贤妃对奴婢有着救命之恩,奴婢感激涕零,一心想要报答。只是贤妃也没有什么用的上奴婢的地方。如今她的儿子犯了大事,性命堪忧,奴婢想要报恩,只是人微言轻,实在想不到什么法子。想着大长公主乃是赵王的嫡亲姑姑,且听闻公主一向宅心仁厚,方报着一二希冀罢了!奴婢此言若非出自肺腑,若有一句谎话,愿天打雷劈。”语毕,不再说话,照着檐廊之侧的柱子撞去。

众人惊呼,想要上前去拦,然而却哪里拦的住?只听的“砰”的一声,秦娥颓然倒下,额头之上片片血花溅开,显见得是活不成了!

秦娥的血在廊上溅了一地,如同一朵盛开的朱红牡丹花,血色鲜艳。不过刹那之间,一条鲜活的生命便就此消逝,发生在阿顾的面前。阿顾一声尖叫,面色惊的苍白,身边,公主一把抱住女儿,问道,“留儿,吓到了么?”声音焦急。

阿顾脸色苍白,摇了摇头,“还好。”

公主松了口气,“还好。”她看了一眼秦娥的尸身,叹了一口气,吩咐道,“到底是个忠仆,好好葬了吧。”

宫人们应了“是!”

阿顾抬头,瞧着公主神不守舍的样子,不由心中担忧,唤问道,“阿娘?”

公主回过神来,拍了拍阿顾的手,微微一笑,“留儿,阿娘没事。”她眉目间惶急片刻,似是下定了决心,定了定神,吩咐阿顾道,“你随朱姑姑回去,阿娘要去办些事情,一会就回来。”

“阿娘,”阿顾大惊,本能的觉得有些不妥,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分说,紧紧抓住丹阳公主的衣袖,仿佛这样就能抓紧公主一样。明亮的眸子中露出担忧的情绪来。

公主慢慢抽回了她的袖子,朝着阿顾笑道,“留儿,你放心吧,阿娘自有分寸!”转头匆匆去了,阿顾瞧着公主匆匆离去的背影,咬了咬嘴唇,无措又是无奈。

……

集仙殿檐角高翘,应天女帝在位时檐阶之下曾置两尊青铜仙鹤像。女帝曾创控鹤监,蓄养年少美貌的少年,常与之一道在集仙殿饮宴游乐,女皇退位之后,仁宗皇帝下令将这两尊仙鹤铜像捣毁,殿前石阶两端的石座便空闲出来,只有殿前庭院中种植的两株桐树依旧绿荫遍地。

二十二岁的赵王姬沉一身白色囚衣,胸口背心之处书写着一个圆圈中大大的囚字,被押解在这座宫殿中,神色憔悴,等待最后的处置。

哐啷一声,殿门从外打开,宫人们的参拜声,“太皇太后,圣人安。”

姬沉猛然抬头,目光在骤然射入的光线中受不住微微一眯,方才重新视物,望见伴随着从人拥簇的脚步声,一身玄衣的皇帝姬泽扶着太皇太后进来,天光在他们身后照进来,令得年轻的天子面容上的光线幽暗,显出一种特别的威严来。

“皇祖母,”姬沉望着太皇太后大声叫道,扑上前去,想要保住太皇太后的大腿,痛哭求道,

“皇祖母,孙儿错了,你就原谅孙儿吧。”

太皇太后的凤头拐杖在地衣上重重一敲,“拉下去。”

“纵然兵败身俘,也要认赌服输,维持住姬氏皇族的尊严。我大周皇族,没有你这般软骨头的子孙。”

姬沉浑身一震,渐渐的明白过来。拂开了宫人的搀扶,再拜道,“谢皇祖母教诲。”慢慢将腰杆挺直。

皇帝服侍着太皇太后在殿中座上坐下,稍稍退了一步,回转身子,负手站在集仙殿丹陛之上,俯视着姬沉。昔日位高盛宠的兄长如今匍匐在自己的脚下,敛尽一身高傲,卑微穷途。姬泽唇角微微翘起,沉声问道,“六皇兄,”

“父皇和朕待你不薄,你在朕初登基之时便起兵谋反,可是对朕有何不满之处?”

姬沉闭目一叹,别过头去,道,“成王败寇,姬泽,你不必多言,你想如何处置,便处置了就是。”

姬沉谋逆兵败被擒,事实俱在,确没什么好分辨的,只需要最后下旨就可以了。只是……姬泽看了太皇太后一眼。

纵然因着皇帝先前不悯兄弟之情,诱使藩王堕入彀中有着许久的不满,到了这时的关键时刻,太皇太后倒很是把持的住,态度清醒,闭目答道,“圣人不必看我。这大周江山,是圣人的江山,不是我老婆子的江山。江山大事还是得圣人自己做主。”

年轻的皇帝凤目之中闪过一丝敬佩之色,转过头来,望着谋逆受囚的兄长,声音沉痛道,“赵王姬沉虽与朕为骨肉至亲,自相残杀至此,朕亦心痛不已。然姬沉领兵造反,乃大不赦之罪过……”

“太皇太后,圣人,”内侍少监叶三和躬声进殿,面上带着微微的难色,在姬泽身边轻轻禀道,“丹阳大长公主在殿外求见。”

作者有话要说:阿顾许的愿望化用自唐 冯延巳的《长命女》。

上一次大家觉得贴的图不适合姚良女。其实我觉得那张陈好的图倒比较适合现在的姚!为人妇,斗篷光泽黯淡。气质也比较忧郁,么么哒!

全词为: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因为大家不喜欢我多说,就不多评价公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