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天恩 > 第48章 八 叹音不绝响(之再遇)

天恩 第48章 八 叹音不绝响(之再遇)

作者:柳寄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5: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绿尾鹦鹉在金丝笼中扑啦啦的展翅扑腾,姬洛站在窗下,望着八角金丝笼中的巧巧,神色怔忡。

“赵王兄是先帝第六子,”姬洛忽的开口,慢慢道,“他的母亲吴贤妃娘子性子极好,宫里的人都很喜欢她。……自天册二年那件事之后,父皇成年的儿子只剩下了四个,六皇兄出身高贵,年纪又偏长,曾经最得父皇宠爱,自以为是继承国祚的不二人选,没想到后来父皇却立了皇兄为皇太子,六皇兄去国离京,向天赌咒,此后不返京城,没有想到——竟有今日之事。”

阿顾静默不语,她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在这座宫廷中归来的太迟,参与的时日也太短,对于神宗朝那段风云往事丝毫不曾知晓,这些大周王爷公主之间的亲情她也并不真正了解,只得看着面前的燕王和十公主,干巴巴劝道,“你们也不必太担心。”

姬洛烦躁的一锤案台,道,“我怎么能够不担心?”皇帝、赵王和他都是神宗皇帝皇子,如今赵王谋反,他身为皇帝和赵王共同的弟弟,竟是什么都做不了。这种无力感令他胸中郁斥,转过头来望着阿顾,带着些恶狠狠声气问道,“出了这种事,你又是怎么想的?”

“我需要怎么想?”阿顾反问,“说起来,这位赵王虽然也是我的表兄,我却从没有见过他,我又能怎么想?”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潞州举起叛棋的赵王姬沉,对她而言,只是一个符号意义上的表兄,因着从来没有见过面,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感情。因此,在事情发生之后,她只关注着消息本身和太皇太后、皇帝的反应。

姬洛一愕,望着阿顾的神情闪过一丝笑意,“没想到,你这人竟是这样。倒是有些意思!”

绿尾鹦鹉巧巧待在金丝八角笼的竹杠上,杏儿早上在笼中食碟中摆满了炒豆子,它刚刚吃的饱饱的,此时歪着一双绿豆眼睛打量着屋子里的人,忽然扑啦啦一声扇开翅膀,开口念道,“娘子万福,万福呀!”

姬洛顿时恼羞成怒,伸出手指,隔着鸟笼捏住鸟腿,轻巧的将她倒提起来,冷笑道,“你个蠢鸟,叫谁万福呢。”

巧巧惊惶的扑棱着翅膀,大叫道,“杀鸟了,杀鸟了!”

“好好的,你欺负巧巧做什么?”阿顾看的心疼不已,忙拦着她,吩咐菊儿,“赶快将巧巧提进去,不要让燕王看见了!”

菊儿应了,急急提起金丝八角笼,将笼子提进了耳间。

姬洛哼了一声,站在轩窗下的阴影里,面上的神情十分模糊。

公主在暮色初起的时候,方神情疲惫的回来,望着鸣岐轩中的几个孩子,面上浮现出温柔的笑意,叮嘱道,“外头的事情不关你们的事,你们只要照顾好自己就好。”

姬洛点了点头,道,“我们都知道的,不劳姑姑操心。”

公主欣慰的笑道,“你们都是好孩子。”

阿顾抬起头来,问道,“我们没事。阿婆如今怎么样了?”姬洛和十公主听了也都抬起头来,显见得对于太皇太后的状况十分关注。

公主沉默了一会儿,轻轻叹了口气。

无论曾经有过怎样风云叱吒的经历,到了如今,太皇太后不过是一个垂垂老矣的妇人,亲孙子造反,她又怎么可能不难过?更何况,在这次皇家兄弟阋墙的表象之下,尚有着一些更深的因由。

她勉强笑了笑,抬起头来,嘱咐着阿顾和燕王、十公主,“这些日子,你们皇祖母的心情可能不会太好,你们要乖巧一些,别惹皇祖母生气。”

阿顾和十公主都默默的点了点头,姬洛若有所思,忽的抬头问道,“姑姑,您能告诉我,朝上是怎么处置的么?”

公主怔了怔,看着面前这个年幼的侄儿,姬洛虽然年幼,但此刻神情端肃,五官中有着姬家人特有的秀美轮廓。他终究是姬家的男儿,忍耐不住内心的渴望,一步步的开始接触政治。她想要将自己的晚辈一个个护在羽翼之下,但他们却忍不住伸出手,想要接触外面更自由广阔的天空。

她转过头,解说道,“圣人和太皇太后商议定了出兵。定下的领军大将,是,裴俨裴元庭。”

姬洛一怔,“是他!”点了点头,了然道,“也是,除了这位,也没人更适合了!”

裴俨出身河东裴氏定著五房的中眷裴,乃闻喜县公裴道勤的族侄。其少年丧父,由族叔闻喜县公裴道勤带在身边教养,闻喜县公乃大周名将,用兵神鬼莫测,继承了李卫公一脉的兵法大成。裴俨自幼受他教养,熟知兵法韬略,年长之后,娶妻扶风县令姚白颇之幼女,其妻姚氏的胞姐,当年入皇太子东宫,封为正九品奉仪,产下一名皇子,便是后来的九皇子姬泽。这位新任的裴将军,乃是新君的嫡亲姨夫。由他领军,自是得新帝信任。

太初宫中因着赵王反叛的关系,很长一段时间气氛都很低迷。仙居殿中人人走路间都谨言慎语,唯恐触了霉头。皇帝每天里前来仙居殿给太皇太后请安,只是太皇太后心中余怒犹存,一直不肯给这个孙儿好脸色看。皇帝自知自己此次惹了太皇太后真怒,倒也沉得住气,只是私下里愈发加紧对阿顾书法教导。

东都城中,皇帝祖孙陷入冷战,千里之外,赵王姬沉的叛军却很快出师不利,陷入困局。

潞州境内的承天军压的赵王姬沉一直惴惴,此次承天军被调走大部,姬沉喘了一口气,急急的发出《讨暴君穷兵黩武檄》,在檄文中历数新君姬泽种种不肖之处,责其擅开安西刀兵,穷兵黩武,号召天下随自己讨伐暴君,匡扶正统。只是大周尚武,其时在应天女帝和之后的仁宗皇帝、神宗皇帝手中,已经收缩了六十余年,百姓心中都憋了一口气,迫切希望回复太宗皇帝时代的荣光,也博得一份马革裹尸的光荣。赵王的这份檄文没有博得他期望中的听者景从的效应,只得领着自己藩地的五万军队从潞州而出,一路栖栖遑遑,打算绕过皇帝和朝官如今所在的东都洛阳城,攻打长安城,恢复自己这个先帝长子的正统。却在牛头山被关内道大总管裴俨率三万军队设伏拦住,迎头痛击,打的赵王七零八落。

赵王吃了大亏,收拢了剩余的三万军队龟缩入壶关,闭关不出。

壶关坐落在太行山脉上,地势天险,非关门开闭不得出入。裴俨率大军陈列在关下,望着面前天险关口,深思一阵,命人请来附近山中采药的老药农,打探出太行山上一条险路,于是大喜,收拢军中一支百人队,俱是年轻力壮、身手灵活的军士,由郎将高岫率领,沿着十八盘小路翻过太行山,从叛军的后背攻打下来。

叛军吃了一场败仗,本就士气低落,又仗着壶关天险,自恃朝廷军队攻打不上来,守卫松弛。高岫从壶关背后绕过来,悄悄潜入,瞅着守关门将出来,远远的一箭射死,带着手下的士兵杀出来,打开关门,朔方军一拥而入,先锋生擒了赵王麾下大将吴覃。此后一路势如破竹,杀的赵军大败溃逃。

太初宫中,初夏景色深长。阿顾练习摹写真书。

《夫子庙堂碑帖》记载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后裔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缮孔庙之事。为虞世南六十九岁时所书。虞世南的字迹用笔俊朗圆润,字形稍呈狭长而尤显秀丽。横平竖直,笔势舒展,一片平和润雅之象。

阿顾坐在暖阁中的平头案后,腕悬于空,运转用力,只觉得全部心神都凝于腕间,耳边传来姬泽的提点声音,“摹帖与大字不同,大字需雄壮、厚重,摹写帖子却讲究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下笔时用尖锋,收笔宜用顿笔或提笔。点欲尖而圆,挑欲尖而锐,弯欲内方而外圆,钩半曲半直。最重要的是行气贯串,整篇字协调一致,运笔灵活多变,笔画生动而有情致……”

待到摹写完帖子的最后一个字,阿顾提笔,姬泽看了片刻,赞道,“不错。”

阿顾听了姬泽赞语,面上也泛出明亮喜色,“真的?”

姬泽笑道,“虽然在形意上仍有欠缺,但已见得一二分骨力。可见得之前的大字打下的基础还算扎实,腕力是练出来了。只要持之以恒练下去,总是能有小成。”觑了阿顾一眼,“当日朕的教导不错吧!你如今将书法的基础打的好了,日后再练习簪花小楷,便也是事半功倍了!”

“好。”阿顾温驯的应了,忽的仰头望着姬泽,问道,“九郎,你的飞白书是朝谁学的?”

“怎么,”姬泽一怔,“你不是喜欢簪花小楷么?”

“哎呀,”阿顾微恼,扬声道,“话不能这样说呀?我喜欢簪花小楷,可是也觉得九郎你的一手飞白也很漂亮啊!”

姬泽嗤声一笑,胸膛中振出来的笑声中带着微微畅快之意,“饭要一口一口吃,字也要一步一步来练,切勿好高骛远。那些有的没的都是以后的事情,你现在,还是得按部就班的将大字和这张帖子练好!”

“知道了!”

八月初四,关内道大总管裴俨攻破潞州城,生擒了赵王姬沉和反将卢朝义。赵王妃卢氏在王府中自缢。

赵王的这一场叛乱,从开始到落下帷幕,前后不过两个多月。

因姬沉虽然谋大逆,罪在不赦,但毕竟是先帝皇子,大周宗室,裴俨不敢擅自处置,命人押解入东都,交由皇帝发落。

押解着赵王姬沉的囚车驰入东都城门的时候,远处一批快马奔入,口中喊着,“八百里报急,安西大捷!”

裴俨勒住马缰,从战马乌云璁上回过头来,问道,“可听清楚了,刚才那位军使喊的是什么?”

郎将高岫面上露出一抹拱手禀道,“末将听清楚了,他刚刚说安西大捷了!”

“安西大捷。”裴俨点了点头,“张孝瓘到底不愧是一代名将,终于守住了西域。”他吐了一口气,回头望了一眼东都洛阳威严的城门,朗声笑道,

“只这一年就迎来了两场大捷。神熙元年,大周今年的开局,倒是不坏!”

赵王姬沉生擒的消息传入太初宫,太皇太后在仙居殿中念了一夜的佛经!

一轮金乌缓缓从东天升起,陶成园的湖光山色在晨光之中分外的清新,九州池上的千瓣莲尽皆盛放,如同歌楼的美人。黄鹂鸟迅捷的从九州池上飞过,带的一旁的白莲花动荡,漾起一阵水波,涟漪的荡了开去。

“这朵,这朵开的最好。”阿顾坐在池边,指着不远处一朵开的正好的红色千瓣莲。

碧桐伸手去摘莲花,转头问道,“娘子,是这朵么?”

一只骨节分明纤秀的手伸过来,帮着碧桐摘下了那朵千瓣莲。

阿顾怔了怔,坐在轮舆上回过头来,见着夏风吹起姬泽银白色的衣袂,恍若神仙中人。

“九郎!”

梁七变踏着水上了岸,将手上的千瓣莲奉给了阿顾,枝茎上尚带着新鲜的水意。

阿顾接过千瓣莲。若独自立着,梁七变尚可称的一声风神俊秀,此时侍立在年轻的天子身边,却被姬泽浑身的气势压了下去,成了一抹不起眼的陪衬。

“多谢九郎!”

姬泽微微一笑,“这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让人替你摘一朵莲花罢了!”

阿顾看了看天色,“九郎这个时候不在乾元殿接受大臣朝贺,怎么到九州池边来了?”

姬泽负手立在一旁,闻言唇边泛起了一丝苦笑,“刚刚接了两处大捷奏报,去皇祖母那儿请安,梅姑姑说皇祖母昨晚上走了困,如今还在殿中睡着。朕便到九州池边走走。闲着等候。”

阿顾静默片刻,出声劝道,“皇舅舅将皇位传给您,您便是名正言顺的大周天子。赵王不念父子兄弟之情,心怀不忿反叛,自是不好的。只是外祖母终究心疼这位孙子,一时转圜不过来,方对您有些迁怒。待到她想通了也就好了!”

姬泽怔了怔,转过头来,有趣的瞧着面前这个女孩。

他初见阿顾的时候,这个女孩坐在琉璃亭中,恭敬的向自己福礼,面色白的像梅梢的雪。女孩面上虽然对自己一片恭敬,实际上心里却是竖着重重防备,好像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却偏偏将自己当做刺猬,虚张着全身不存在的刺。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却忽然软和下来,待自己逐渐亲近,如今她竟然试图用笨拙的语言安慰自己。

他就生出了些逗弄的心思,“说起来,赵王也是你表兄呢!你就这么向着朕么?”

“呃?”

阿顾噎了一下,道,“我当然知道。但我可从没见过赵王,圣人可是天天在教我书法呢!再说了,”她攒了攒拳头,“这个世间天大地大,终究是道理最大的。无论如何,总是不该造反的。”

姬泽忽的突兀的笑起来:连阿顾这样的小女孩都知道道理最大!知道不应该造反!说起来,自己虽调走了潞州境内的承天军,造成了赵地周围兵力空虚的局面,导致赵王姬沉束起反旗。但归根到底,若不是姬沉心怀不轨,又如何会这般反叛?

这道理,皇祖母不是不懂。她只是不乐意看见孙儿阋墙,对于有意造成这个局面的自己愤怒罢了!

初夏的风吹过来,吹的九州池上的千瓣莲翻飞动荡,好像高楼上渺渺的歌女,裙裳舞动,美不胜收。

但纵然如此,他并不悔。

他想要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盛世,在前往这个目标的路途上,无论出现了什么阻碍,他都会搬开它,一往无前!

天际一道光线射下来,云破日出,一片光辉。阿顾悄悄觑着姬泽,见姬泽面上神色一片淡漠,不知道在想什么。忽见姬泽举目望着前方,神色一怔,目光也变的幽深不解起来。转过头去,顺着他的目光瞧见不远处的长廊之上,一个女子随着领路的小宦者朝着这边前来,因隔着有一段距离,瞧不清容颜,只瞧见那女子披着一身大红色的斗篷,有一种沉静之美,阿顾眯着眼睛打量,待又行的近了,认出来人,面色微微一变。忍不住转身瞧了身边的姬泽一眼。

这个红氅女子不是旁人,正是已经出嫁的姚良女!

作者有话要说:裴道勤的原型是大唐名将裴行俭。

ps:作者君表示很爱最后的狗血场面!你们喜不喜欢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