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天恩 > 第五章 朱光照绿苑(之梅妃)

天恩 第五章 朱光照绿苑(之梅妃)

作者:柳寄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5: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桃儿捧着铜盆在一旁伺候,瞧见碧桐的纰漏,目光中不由闪过一丝不屑,目光往菊儿向一瞟,菊儿回了她一眼,目光恬静,示意桃儿收敛些。阿顾坐在梳妆台前,却似根本没有看见小丫头间的眉眼官司似的,笑着吩咐道,“好了,伺候我更衣吧!”

“哎!”碧桐局促的应了,上前伺候阿顾换了一套鹅黄蹙金绫衫子,一条间色深浅红罗裙。鼓起勇气询问阿顾道,“娘子,奴婢跟绣春姐姐学着梳了一种新发髻,您要不要试试?”

“哦?”阿顾眼睛一亮,微笑着道,“碧桐你学了新发髻了?我梳了好些日子的双鬟,也有些烦了,正好也换个发髻吧。”

碧桐面上顿时绽放出欢快笑容,“哎!”

她立在阿顾身后,抓起阿顾的发丝,掠于头顶,向一边偏折,宛转盘旋,用一根玲珑发簪簪住。阿顾一头青丝发量并不算厚,从前在湖州的时候,因为吃的不够,便显得有些枯黄干燥。如今回了宫,丹阳公主自然不会吝啬于自己的爱女,所有好的吃的用的都投到了鸣岐轩来,这头青丝用了百花发膏保养了一段日子,显出乌黑来,发质也比从前要强韧的多。碧桐静下心来,动作细致缓慢,从扎好的发髻中分出几缕细发,用细碎的红色花钿别在上。待到这个简单的倭堕髻梳好了,阿顾对着面前的六博神镜看了看,见一个髻倭堕斜偏在脑后,和着自己的瓜子脸型,颇为风流别致,不由赞道,“还是不错么?”

碧桐忍不住露出了欢喜笑意, “娘子真的觉得还好么?”

“当然。”阿顾笑道,“可比我在湖州时候的发髻要好看多了。”

碧桐一双眼睛中都充满了笑意,“那个时候在湖州,可没这么好的发髻梳理。”

“好在娘子总算是苦尽甘来了……”菊儿抿唇微笑道,“如今,顾娘子是太皇太后的外孙女儿,圣人的嫡亲表妹,在这太初宫中,想做什么都可以的!以前的事情,也就不必再想了。”

苦尽甘来……么?

阿顾一怔,不知怎的,又想起了姚良女。

那一个桃花盛开的春日,姚良女站在琉璃亭下,笑的那么明艳,那么骄矜。阿顾自己虽然还没有到少女艾慕的年纪,但对于姚良女的肆意张扬的性情还是很羡慕的。没想到沧海桑田,一转眼,她的骄傲就消散在风尘里。那一日,姚良女跪在姬泽脚下,苦苦哀求只愿屈于一个妃嫔之位,姬泽却拂开了她的衣袖;

按说姬泽是自己的表兄,算是十分亲近了。阿顾如果说还能在太皇太后眼底看到一丝对自己的怜惜,却没有法子看透姬泽,说起来,虽然这位年青的皇帝表哥可以说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在两次见面中对待自己也十分亲切,她却总记得桃林中姚良女清脆的控诉,

“姬泽,你可真是个冷血无情!”

一字一字,触目惊心。敲在姚良女的心底,也敲在自己的耳边。

阿顾暗暗怜惜姚良女的同时,也不由的提醒自己对姬泽微微警醒起来。毕竟,同是皇帝的嫡亲表妹,姚良女甚至比自己同皇帝还要更亲近些,她从小和姬泽一处长大,这些年,出入宫禁如出入自家后院一般;皇帝曾经在仙居殿允准自己喊他一声九郎,但自己当日在桃林中听见,姚良女可是亲亲热热的唤姬泽阿兄的,听起来情分十分深厚。但便是这样的情分,姚良女将自已的一片真心捧在他面前,姬泽却冷然拒绝,没有留半分情面。

按说,姬泽是这个大周帝国身份最高贵的人,身为他的嫡亲表妹,在宫中越受他照拂,日子便越是过的好。但阿顾在湖州过了这么多年小心翼翼看人脸色的日子,早清楚了一个道理:越是美丽的东西越容易有毒,天上从不会无缘无故的掉馅饼。对于自己而言,姬泽就是那个神坛上供奉的金灿灿的东西,至高无上的美丽,却不是自己应该轻易接触的。在没有弄清楚姚良女事情的内情之前,她没有法子说服自己,亲近这位尊贵的皇帝表哥。

阿顾带着碧桐和杏儿、桂儿出了鸣岐轩,往阿娘的和光殿去了。桃儿待在屋子里,瞧着顾娘子走的远了,冷笑一声,“那个碧桐那般蠢笨,也不知道怎么哄小娘子的,竟做了鸣岐轩的大宫人。”

“噤声。”菊儿瞪了她一眼,恼劝道,“你不想在鸣岐轩待了,这样的话也说的出来。难道你以为陶姑姑听见了,会有你的好果子吃么?”

“就是当着陶姑姑的面我也敢说,”桃儿不服气道,“咱们轩中这三个大宫人,金莺姐姐精明能干也就罢了,就算是绣春姐姐,脾性温柔敦厚,有着一手好绣艺,我也服气,偏偏这个碧桐,究竟好在哪儿?”

菊儿淡淡道,“她也没好在哪里。只是有一条,顾娘子信重她罢了!”

桃儿陡然沉默,这个世上,灵巧可以学,偏偏这个信重,是再怎么努力,也不能轻易换来的。

鸣岐轩小丫头中浅薄的心思,阿顾当然是不知晓的。这个时候她正随着公主坐在七宝步辇中,在宫中大道上行走。

七宝辇乃大周朝公主乘坐的步辇规制,以香榧木制辇身,四角坠五色玉香囊,中盛辟寒香、辟邪香、瑞麟香,金凤香等异国奇香,杂以龙脑金屑。所经之地,芬芳满路。丹阳公主乃文宗皇帝爱女,特命于公主宝辇上以水晶玛瑙犀角等镂成龙凤花木图案,串珍珠玳瑁,以金丝为流苏,雕轻玉为浮动。珠光宝气的七宝步辇走过宫道之时,远望如同云托日开,春风披羽。公主坐在七宝步辇之中,握着阿顾的手微笑着道,“留儿,我给你找一个学识渊博的女先生,日后教你读书写字可好?”

阿顾仰头孺慕的望着公主。在她年幼的时光中,也曾无数次的揣想自己的阿爷阿娘究竟是何模样,丹阳公主几乎是完美的填充了她对于阿娘的幻想。她投入公主怀中,贪婪的呼吸着阿娘身上传来的芬芳气息,问道,“阿娘给我寻的师傅是谁呢?也不知道她会喜欢我不呢?”

公主抱着阿顾柔和而笑,“你跟着阿娘就知道了!”

清晨的太阳渐渐升高,照在四海池上,泛出粼粼金光。四海池中有东西二洲,俱以九曲回廊连之,东洲遍植桂花,西洲之上却种着许多梅树。公主的七宝步辇沿着水上长廊曲折而行,不一会儿便上了西洲。

西洲梅树此时并不是开花的时节,叶绿阴阴,另有一种细细龙吟之清新。往前行了一段路,见蓝天高远,殿阁清芬。凝华殿本是天子赏西洲梅花的离馆,如今由一位太妃居住,殿中传来女子和曼吟诵之声,“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吟的是《西洲曲》,《西洲曲》乃南朝民歌名篇,咏诵女子对情郎的思念之情,词句精致流丽,情感曼丽宛曲,这吟诵《西洲曲》的声音动听之外,尚透着一种清幽之感。

丹阳公主面上露出一抹笑意,在殿门前停下脚步。侍女圆秀越过步辇上前,叩响凝华殿门扉,对着殿门处的小丫头有礼道,“还请通报一声,我家公主携女前来拜访梅太妃。”

小丫头转身入殿,公主领着阿顾在凝华殿外等候了一会儿,不一会儿,便听得“咿呀”一声,一个绿衣宫装丽人便带着宫人迎了出来,福身道,“不知丹阳公主过来,妾身有失远迎。”声音清冷,如同丽人身姿一般如早冬新雪。

“太妃客气了,”丹阳公主笑着回礼,“早想来西洲与太妃一见,却一直不得闲,今天终于能够上来西洲,也算是了了一番心愿。”

二人说话间,相与一同入殿。阿顾随在阿娘身后,不着痕迹的打量着这位太妃。

据说,这位太妃本姓江,虽然称号里带有一个“太”字,但看起来不过只有二十八*九岁的模样,身纤骨秀,清艳幽远。较诸阿顾这些日子以来在太初宫中见到的女子,比温柔可亲的丹阳公主多了一份美艳;比眉眼精致的十公主多了二十年的时光;比占了一个烈字,桃林惊艳的姚良女多了三分秀致风流,实是阿顾生平见过的最美丽的女子。因着一生爱梅,将梅花的清冷韵也刻到了自己的骨子里,一行一动都有梅花之影,虽有孤高崖岸之嫌,却也冷雪蕴香。

凝华殿正殿有五间,中间为明间,两边俱为暗房,殿中帐幔亦用绿色湖纱所施,西次间未设地衣,露出一色水磨地面,如同主人一般的清冷。靠北放了一张玄漆素色坐榻,几上棋盘打着棋谱。西墙之上张了一幅美人图,画中女子在梅花之下张袖而舞,极为精致。图下设了一张琴几,靠窗书案之旁文房四宝设列齐全,清新雅致,一旁美人瓶中插着几卷画轴。

太妃请丹阳公主在榻上坐下,又命人道,“引绛,给这位小娘子取一个绣墩来。”

一名红裳小婢屈膝应是,不一会儿,果然取了一只绣墩,置在公主身边。阿顾坐在绣墩上,公主打量着屋子,目光落在墙上的美人图上,端详半响,眼圈微红,弹泪道,“我以为你已经心如死水,没想到,你竟还念着这支惊鸿舞。”

梅太妃面上微微动容,默然了一会儿,终究道,“不过是纪念少时往事罢了!”

她转身吩咐殿中丫头道,“引绛,绿雪,上茶。”

两名小婢躬身应是,转身退下,过了一会儿,宫帘启处,引绛捧着银炉,绿雪捧着茶盘进来,分别置于案前。梅太妃微微一笑,启唇道,“闲坐无聊,唯有以茶羹以飨客人。”

“不敢,”公主道,“早闻太妃烹茶之技艺过人,愿尝一盏佳羹。”

梅太妃跪坐在榻上,用茶匙舀出茶末,倒在碾子里。阿顾坐在一旁,用心观看太妃烹茶。太妃一双执碾的手莹白秀美,仿佛羊脂白玉。凝华殿中细静无声,只有碾子碾磨茶饼的声音,压碎的茶末簌簌的落在其下的茶罗里,仿佛一层静雪。

待到茶末将要磨好的时候,太妃落手,点燃一旁红泥小银炉的炉火。提起盘上银雁壶,将壶中清水注入茶釜之中。炉火微微滚动,灼烧着茶釜中的清水。太妃跪坐在前,看似姿态娴雅,毫不在意,却一直专著着茶釜,在釜中泛起第一缕气泡之时,便抄起一旁备好的葱、蒜、枣等食物,快速加入其中,待到茶釜中水“扑扑”作响,最后一匙盐下入,又略等了片刻,方将之前碾好的茶末也加了进去。

茶釜中扬水止沸,如是三趟,太妃方熄了火,将茶汤分入公主、与自己面前的越瓷茶盏中,又在阿顾面前置了一个红玛瑙盏,倾入茶汤八成满。方举手道,“请用茶。”

梅太妃这一整趟烹茶动作作的如行云流水,优雅袭人,阿顾从没有见过这样优雅的女子,只觉江太嫔如神仙中人,不由暗暗倾慕,捧起茶盏,轻轻饮了一口茶汤,只觉得味道浓郁醇厚,滚入喉咙,渐渐的,从舌底泛起了一抹淡淡清香。

丹阳公主也端起面前的越瓷茶盏饮了一口,赞道,“果然是顾渚紫笋的芬芳清香。”

梅太妃眸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微笑着道,“妾身用的正是今年新春的雨前紫笋。”

公主饮完了茶羹,开口道,“今日前来,是妾身有事相求。”她转身接过圆秀手中的紫檀匣,奉给梅太妃道,“这是卫夫人的《名姬帖》,请太妃笑纳。”

“哦?”江太嫔的面上掠过一丝惊喜,“竟是《名姬帖》。公主着实费心了!”

丹阳公主抿唇微笑,“太妃客气了,”转首看着阿顾,眼神之中充斥难言的温柔,“这是我寻回的爱女,芳名令月,小字留儿,今日前来,想将她托于太妃门下。小女顽劣,好在还有几分聪慧,盼得到太妃教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