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天恩 > 第193章 二七:窈窕瑶台女(之曲宴)

天恩 第193章 二七:窈窕瑶台女(之曲宴)

作者:柳寄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8:05: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安时光荏苒,‘春’去秋来,待到阿顾彻底换下孝服,重新穿上轻薄俏丽的‘春’裳,已经是贞平二年的‘春’天了。( 章节ЩЩ. 。

这一日,天光晴好,王皇后定于五月初十日在兴庆宫举办‘春’宴。清晨的熹光照耀庄中杨柳,阿顾从榻上起身,披着中衣坐在窗前,长发如瀑垂下来,闪耀着炫目光泽。贞平二年,阿顾满十六岁,映在纱窗上的曲线纤秾合度,容颜五官褪去青涩之觉,绽放出‘花’季少‘女’特有光彩,长长的睫‘毛’一眨,端的美‘艳’惊人。

绣‘春’举着面前五颜六‘色’的‘春’裳,“县主出孝,百岁‘春’送来了好些‘春’裳。凤娘子这两年为县主制了好些衣裳,如今终于可以一股脑都送过来了。奴婢刚刚瞧了一遍,这些‘春’裳各有式样,争奇斗‘艳’,可好看了!”兴致勃勃择了一条紫红‘色’的‘交’龙斗凤裙,隔空在阿顾身上比划,“明儿的宫宴,县主便穿这条‘交’龙斗凤裙去可好?华丽鲜‘艳’,一定可以让所有人都惊‘艳’不已的。”

“哎哟,不成。”默了片刻,忽的又反口,“这条裙子华美则华美矣,却不够鲜嫩,穿着未免显得沉重,不如换一条桃红‘色’的,瞧着清美又俏皮。一定会让人喜欢。”

“何至于此?”阿顾闻言啼笑皆非,“不过是一场‘春’宴,师姐的手艺好,这些‘春’裳都很漂亮,随便择选一件就是。何必这般挑来拣去费脑筋?”

“那可不成,”绣‘春’坚持振振有词道,“这是县主守完孝后第一次入宫赴宴,当然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方能惊人耳目,让所有人一瞧着就能记住呀!”

时序如流水,转眼就到了五月初十这一日,长安城天气晴朗,阿顾驱车入长安城。兴庆宫乃是神宗皇帝潜邸所居,神宗入主东宫之后,视其为自己气韵隆起之地,改制为宫,大肆兴建土木。两代周帝偶尔会前往兴庆宫宴饮玩乐。

王皇后的宫宴设在宫中西南侧的‘花’萼相辉楼。十公主检萼一身红衣在兴庆宫明光‘门’前等候,瞧见阿顾从朱轮华盖车上下来,挥手笑着召唤道,“阿顾!”

阿顾瞧着她的方向,面容绽放灿烂笑意。

少‘女’今日盛大妆容,头上簪着一支绿‘玉’牡丹,系‘玉’‘色’山间兰草画衫,绯红‘色’杯裙长至脚踝,其上金灿灿孔雀盘绕纹路光耀可人,令人目为之夺。容颜极盛夺目,检萼为之所慑,瞧着阿顾美‘艳’容颜傻了一会儿,叹道,“自神熙二年中秋宫宴杯裙流行来,数年之中大半个长安名‘门’贵‘女’都穿过杯裙,却再没个人将杯裙穿的比阿顾你更有风姿了。大半年没见,阿顾竟是变美了!”

阿顾闻言扑哧一笑,瞧了检萼一眼,嗔道,“瞧你说的,听起来难道你从前不觉得我美么?”

“这不一样。”检萼道,“从前阿顾自然也是美的,只是今儿个格外不一样的美。”

‘花’萼相辉楼中已是一片金碧辉煌热闹,王合雍坐在主座上,气质较诸二年前更加尊贵沉稳,许是宫廷生活太过沉闷,便更加喜欢闺中少‘女’的天真热闹,今日宫宴便邀了一群亲近贵胄人家的少‘女’,争气斗‘艳’,如今三三两两聚在楼中,声音淅淅沥沥,犹如黄莺啼‘春’,鲜‘花’繁景,繁盛多情。

阿顾从楼下上来,朝着王合雍福身道,“阿顾给皇后殿下道安了,殿下万福。”

“快些起来。”王合雍瞧着阿顾眼前一亮,忙倾身搀扶着阿顾的手,打量少‘女’气‘色’,叹道,“可好久没有见过阿顾了,今儿一见,长开了,当真是人品俊秀,让人挪不开眼了。”

“皇后殿下谬赞,”阿顾嫣然道,“阿顾哪里及的上你呀。您方是仪态端庄,让人瞧着便心生尊敬。”

“这张嘴可真是甜,”王合雍嫣然道,“那杨柳庄虽好,却是离长安城太远了。阿顾你之前在守母孝住在那儿也就是了。如今既然出了孝,不如还是搬回长安吧。”

“臣‘女’多谢皇后殿下惦记,”阿顾道,“只是臣‘女’如今已经习惯了庄子上的生活,一时还不想搬回来。”

王合雍叹道,“你也是个任‘性’的,”叹道,“随你的意思吧!只是如今出了孝,可要长长回长安给圣人和我请安。”

“这是自然。”阿顾嫣然应下。

兴庆宫中广植牡丹,‘花’萼相辉楼下簇簇拥拥开放。内教坊的立部、坐部二部伎立在楼下‘花’丛后高台上演奏。小宦官执着单子奔入楼中,恭敬问道,“皇后殿下要点什么曲目?”

王合雍自己先不点曲,将曲目让给坐在一旁高座上的‘玉’真大长公主,“皇姑姑乃是长辈,阿鸾不敢擅前,这第一支曲子,就由皇姑姑点吧!”

‘玉’真公主闻言款然一笑,不愿拂了王皇后的好意,却又不肯点一支出众的曲目夺了王皇后的风头,便道,“我最近喜读《诗》,只觉‘春’秋时诗歌隽永,于清新自然之上,倒是远胜于今人如今雕琢诗歌。便让那些‘女’伎从《诗经》中挑着一首唱着吧!”

那宦官恭敬的应了,命随人奔回高台上令‘女’伎唱曲,复又重新恭请王皇后点曲。这次王合雍没有再退让,而是点了一首《河中之水歌》。

楼中众位娇‘女’禀声,少顷,便听得对面高台上传来一声丝竹声,一名白衣‘女’伎唱道,“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唱的乃是《郑风》中的《山有扶苏》。声音清越,犹如穿云裂石之声。论歌咏之道,似乎不在教坊第一歌伎杜永新之下。

一曲既终,白衣‘女’伎上前拜见王皇后,王合雍笑着问道,“‘玉’真公主吩咐随意唱一曲《诗》,为何你却择了这首《山有扶苏》?”

‘女’伎再拜答道,“因为小人姓秦,名扶苏。平生唱的最好的也是这首《扶苏》,听闻‘玉’真公主点曲,便自做胆子,选了这首曲子。”

王合雍笑着点了点头,“秦扶苏,倒是个好名字。”

“杜永新今日没有来么?”‘玉’真公主忽的开口问道。

“回公主的话,”秦扶苏恭敬行了一个礼,“永新娘子今日告了病,不克前来,这才由奴代了前来在皇后殿下面前唱曲。”

“原来如此。”‘玉’真公主点了点头。

秦扶苏抬头看了看‘玉’真公主,嘴‘唇’微微动了动,“公主也许不知道,永新娘子每年五月初十这一日都要告病一天的。”

“是么?”‘玉’真公主闻言皱起眉头,她与杜永新多年‘交’好,竟是不大知道此事影绰□□,略一过心中犹疑片刻,便吩咐道,“你下去吧。”

秦扶苏闻言目中掠过一丝失望,再对着王皇后和‘玉’真公主拜了一拜,回了对面高台。

不一会儿,高台上丝竹声重新响起,三十六位白衣‘女’伎立在台上,轻风拂过,衣带飘飞,清唱道,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子字阿候。

……”

后宫妃嫔今日也列坐楼上。薛采一身绛‘色’衣裳,头上佩戴着金灿灿的凤凰簪,华美光灿,听闻了这支曲子,心神一动,掩口笑道,“皇后殿下喜欢这首梁武帝的《河中之水歌》?”

王合雍点了点头,“我的确喜欢这一首《河水歌》中的富贵气象。”

“王禅也曾经写过一首《洛阳‘女’儿行》,和武帝的这首《河中之水歌》倒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那厢,立部伎悠悠的歌声传来,“……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桂镜难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

“王禅的《洛阳‘女’儿行》我也读过,好自然是好的,”王合雍道,“却有些过于修饰的,反倒不如梁武的这首天然,且梁武又是帝王,诗词自有一种天子气象。”

薛采闻言欠了欠身子,“殿下说的是,是妾浅薄了!”

三十六名白衣‘女’伎站立于轩中,唱出最后一句,“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

楼中众位少‘女’听着教坊优美的歌声,都跃跃‘欲’试兴致,依次都点了曲子。十公主检萼点了一首《长干行》,阿顾点了一首《明月引》,姚慧‘女’点了《桃夭》,薛采点了一首《古诗十九首》中的《冉冉孤生竹》一篇。

白绫衫、红罗裙的宫人们上前,将一盘盘水晶龙凤糕放在众人案前,阿顾用了一口,只觉得馥郁芬香。那厢高台上,秦扶苏唱了两首诗曲,便觉得有些累了,先退了下去。另一位歌伎舒静娘上台。丝弦重新拉起处,音调变的清亮起来,唱起《长干行》一曲,“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嗓音虽不如杜永新和秦扶苏好,却也极为清丽。

阿顾碰了碰检萼,“这首曲子倒有些新鲜,我怎么从前没有听过?”

检萼本是拖着腮,细细的凝听着舒静娘的歌声,听得顾令月的话语,嘻嘻笑道,“你当然没有听过。这是江南一位叫李玄的诗人新做的诗,前些日子才传入长安城,叫《长干行》,写的可美了!”

“真的么?”阿顾问道。

检萼示意阿顾,“你仔细听。”

高台中,歌伎舒静娘一身青衣一脉当风,宛若神仙中人,唱道,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玉’真公主坐在‘花’萼相辉楼上,本是含笑听着歌伎唱曲,听到这首《长干行》的词,不禁生出一些怔忡之情来,她一生姻缘‘波’折,风流感情,穿行于长安富贵之间,沾着烟火气息。却从没有遇到过这般清纯美好的情谊,“两小无嫌猜,”这是一种很美的感情吧?自己一生尊贵,在感情上却颇为坎坷,大家都说王禅待自己很好,自己也很是感念王禅的情意,但若说要与他结缡婚姻,却又总是下不定决心。这一生,自己可还有幸,遇上一个能够为其展眉,“愿同尘与灰”的男子?

清丽的歌声如同流水一样在兴庆宫中流淌,阿顾听着,心中也升起惘然情绪起来,青梅竹马这个名词,听着是多么的美好?她和桓衍也曾算作青梅竹马,却终究不过是分道扬镳,自己这一生所有的情怀,却又托付给谁?

“……八月蝴蝶黄,□□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舒静娘歌声到了尾声,陡然一个回转,‘激’烈起来,“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短短一阕《长干行》歌毕,待到舒静娘下台许久,众人一时间都沉浸在歌词优美的意境中,都有些回不过神来。

随后教坊换了一首《明月引》唱起的时候,就都有些心神泛泛,“‘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

浮云卷霭,明月流光。荆南兮赵北,碣石兮□□。”

检萼听着这支曲子,转过头来笑问阿顾,“这是卢照邻的诗词。阿顾喜欢卢照邻呀?”

“是,”阿顾道,“我生平最喜欢卢照邻。”

《明月引》悠扬婉转,阿顾听了一半,悄悄朝碧桐使了个眼‘色’,碧桐会意,服‘侍’她上了轮舆从‘花’萼相辉楼中退了出来。陡然一出‘花’萼相辉楼,便觉天光明媚,繁‘花’似锦,楼名‘花’萼相辉,此楼下簇拥之处确实是一片‘花’的海洋,楼后假山山石之下,几丛牡丹开的分外明‘艳’。阿顾立在‘门’前观赏,忽听得一个声音在身后道,“哈哈,我抓住你逃席了!”

回过头来,看见姚慧‘女’一身密合‘色’的‘春’装,在廊上朝着自己微笑,颊上显出两个小小的酒窝,几年不见,昔日天真稚气的姚慧‘女’也长大了些,甜美的仿佛八月里枝头的桂‘花’,散发着淡淡馨香。

“你不也出来了么?”她抿嘴笑的开怀,“若非如此,不然怎么抓的到我?”

“里面酒水虽好,但待久了也有些闷。”姚慧‘女’道,“我看着你出来,便也偷偷跟着出来了。”瞧着面前这几丛盛放的国‘色’牡丹,“果然天不负我,瞧见了开的这么美的牡丹。”

“牡丹堪称国‘色’,最宜归于洛阳。长安城中,兴庆宫的牡丹又比太极宫的要开的好。这‘花’萼相辉楼和沉香亭的牡丹并称兴庆宫中最盛之处。便只为了这几株牡丹,今日进宫也算值了!”

阿顾嫣然一笑,“你不听你点的曲子么?”

姚慧‘女’挥挥手,“你们都点了自己爱的曲子,我不过随便点了首《桃夭》,爱听不听都可以。”

顾令月偷偷笑道,“‘之子于归,宜室宜家’这首《桃夭》可是点的恰如其分,你可不是很快就要适裴家了么?”

姚慧‘女’几年前由家中做主,许婚于表兄羽林大将军裴俨之子裴胥庭,如今已经及笄,即将完婚。闻言脸上登时爬起了一丝红晕,扑上去去掐阿顾的脸蛋,“叫你膈应人,叫你嘲笑我。”

“咯咯咯,”阿顾笑着往身后缩,“我错了,你别呵我痒,我怕痒。”

二人嬉笑笑闹一会儿,安静下来,坐在台阶上,姚慧‘女’托着腮问道,“阿顾,‘女’孩子为什么长大了就要嫁人呢?”

阿顾闻言也沉静下来,“我也不知道。”

“这世上好生奇怪。”姚慧‘女’道,“这些年我一直看着二姐和二姐夫,他们两个人都是好人,如今瞧着也是一派恩爱,但我总是觉得,他们两个人之间,并不是真的贴心贴意。表兄从小疼我,有什么好吃的、好用的都会记得给我一份。我觉得我是喜欢他的,可是要嫁给他了,却着实心很慌,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展开一段新生活的准备。我一想到这些,简直就是头大如斗,想大喊一声,我不要嫁了!”

阿顾闻言扑哧一笑,“似你这般,已经是幸福了。还要说这些有的没的,当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阿顾,”姚慧‘女’望着阿顾,认真道,“你这么美,这么好,我相信,这世上一定会有一个男子,不计较你的所有,爱你,并且愿意娶你的。”

阿顾嫣然一笑,“借阿姚吉言。”转过身道,“我们出来已经这么久了,还是回去吧!”

姚慧‘女’点点头,站起身来,“好。”转过身,走上回廊的时候,忽然听见高台上传来‘女’妓清丽的歌声,“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却正是薛采点的《冉冉孤生竹》一篇。阿顾不知怎的,忽的生了一丝伤感,一丝泪水含在琉璃眸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