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935章 弦与拓扑缺陷

星辰大远航 第935章 弦与拓扑缺陷

作者:切割磁感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兴奋过后,该干嘛还得干嘛。

科学发展需要循序渐进,看到前景那只能说明有了方向,想要走到目的地,还需要不断研究探索。

特色科技的道路并不好走,有这个认知的人类已经做好长期投入的心理准备。

科学研究要继续,生活也要继续,星路也要继续走。

告别哒雅文明后,人类带领的星盟又恢复了以往走走停停的星际旅程。

不过达到五级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已经不需要像从前那样频繁停下来补充燃料。因为新一代曲速引擎的成功,让人类的满燃料恒星级舰船的航程达到五千光年。载荷多寡会让航程有一些上下浮动,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所以在近段时间的航行里,人类文明停下来主要是探索。

从星际中驶过,发现有点特别的恒星就会停留一阵子,派出探测器收集一下数据,有时候也会在恒星系内挖掘一些重元素矿。

用以日常消耗或物资储存。

人类文明虽然有物质崩解射线,却只能把重元素崩解成轻元素,反过来仍旧做不到。

其实按照人类科学家推断,五级文明应该可以做到合成重元素才是,毕竟万有理论显然可以解释重元素合成过程。

用的当然是超力力场,理论上可以用作力场焊接的超力力场也应该能用于改变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的数量,从而达到改变任意物体材质的地步。

可事实上人类却做不到,或许那是一种特色科技也说不定,总之人类在物质崩解射线技术的基础上做了很多研究,却没有什么进展。

倒是在宇宙弦方面捷报连连,甚至在那之后的百余年时间里,人类文明在宇宙弦和暗物质暗能量的关系研究中,也取得了很多成就。

就比如,人类科学家成功用宇宙弦解释了一些暗物质现象。

在此以前,科学家们都是试图通过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去解释暗物质现象。

因为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代表了大爆炸三十万年后的辐射残余。在此之前,普通物质的温度太高,不能形成物质结块,任何企图结块的原子都会被强烈的热能撕成碎片。

而暗物质则是例外,因为它不与普通电磁辐射相互作用,不受宇宙大爆炸三十万年前存在的强辐射场影响,所以暗物质可以提前结块。

在引力作用下,暗物质会率先结块,也就是聚集在一起,成为物质星系、宇宙大尺度树状结构的基础。

这就是现在人类宇宙模型中,暗物质模型像一块充满空洞油状海绵的由来。而这块海绵的每一个网状结构,都是大量暗物质结块的结果,而可见宇宙的星系,就是后来在结块的过程中受到这些暗物质引力牵引附着在它上面形成的。

不过现在人类科学家确定了自己还有另一种方法解释这种宇宙暗物质结块。

那就是通过宇宙弦,拓扑缺陷机制产生宇宙弦。人类的科学家最早对宇宙弦的理解来自于对普通相变的理解,相变不是平滑、均匀的变化,而是突发事件。即从物质原子结构中形成的微观结构开始迅速生长。

就比如融化、冰冻、沸腾的现象就是一种相变过程。当相变发生,微小的缺陷会像原子晶格阵列中的断层线一样出现,之后缺陷会成为种子,生成微小的冰晶。

基于这样的认知,如今人类科学家通过超弦理论论证遍布宇宙的暗物质网形成过程。

他们认为在宇宙大爆炸冷却时期,宇宙发生过类似相变的拓扑缺陷。那时候宇宙还处于早期,亚原子才刚刚开始冷却,它们凝结过程就是一种拓扑缺陷现象。

而宇宙弦则跟这种早期宇宙的凝聚亚原子场类似,它们没有端点,也不是封闭或者无限长,而是发生了某种拓扑缺陷现象,从而让一根根一维断层线在宇宙大爆炸开始不久后,就开始冷却并形成一张遍布整个宇宙且相互缠结在一起的宇宙弦。

宇宙弦交织着,通过它们的剧烈运动以及某种形式的振动,出现了引力波的尾流,就如同琴弦拨弄荡漾出的旋律那样,将成片物质汇聚在一起,形成最初的暗物质网,这也是宇宙最大的结构。

这说明,宇宙弦不仅能依靠不同振动形式产生原始电磁场,也能交织成引力现象。

现在,人类科学家打算把望远镜对准自己身处的银河系,通过不同位置不同方位的观测,加入最新宇宙弦和暗物质关系的理论,重新绘制一幅银河系动态详图。

详细到微观维度层面,以此为人类预测银河系各个星辰动向、银河巡航定位、预测天文现象等等工作提供基础模拟平台。

同时也为今后人类在宇宙弦和微观高维时空的探索做铺垫。

而目前,人类科学家已经开始通过第三人称视角观测的方式,判断出自己观测到的某些微观形状符合四维超空间的形状。

这個发现让科学家们意识到,或许可以通过对超空间的研究,类比研究这种微观高维,尽管后者更加复杂。

在对微观高维的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还发现常规的数学规则已经不适用,微观高维的各种数学运算符合另一种新规则数学,即格拉斯曼数学规则,或许是因为研究微观高维的需要,或许是它也被用在超对称研究上,人们更喜欢将其称为超数。

它的规则大概是a×b=-a×b这样的新四则运算。

百年来,像这种的科学理论成就层出不穷,它们每一个、每一项都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都是人类在微观高维探索道路上的一块块阶梯。

人类如此一步步前进,待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便会顺理成章的掌握某个基于此领域的特色科技。

如此,时间百年又百年。

人类文明又跨越了数千光年旅程,距离那个出现微观恶魔的星域已经十分遥远,人类也终于打算安心停下来休整一番,顺便在黑洞上论证一番这数百年来的一项科技成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