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934章 超弦 弦

星辰大远航 第934章 超弦 弦

作者:切割磁感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几年来,精神意识领域的成功让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意识到,精神意识类技术可能就是人类的特色科技,或许就是思维场脉冲这样的科技。

因为大家都觉得,人类能在这个阶段发现思维场脉冲相关的东西实在有些超前。科学家们拿这方面的许多理论给星盟其他文明科学家看,他们都觉得有些云里雾里。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人类能弄出这种东西。

再加上唤醒者当年说的话,还给了人类三千套意识连接设备这件事,就更加让人类认为自己种族的天赋就是精神意识领域。

毕竟就连唤醒者也没有如同人类这般全员具备第三人称梦境能力。

凡此种种,不得不让人类有此等错觉。

是的,错觉!

或者说人类还是低估了自己。

在往后的岁月里,人类就这么把精神意识领域可能是自己种族擅长研究领域去探索了,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数科学家却渐渐感觉到自己每理解一个新概念都十分吃力,特别是精神意识武器化研究上。

许多新知识新理论明明已经记住了,但在过脑子思考的时候却经常出现想不通的情况,有时候甚至会觉得这些弄出来的新理论很错乱,甚至根本就是错的。

而对思维场脉冲的研究也只停留在可行性设想阶段,再想向前走一步都走不到,就好像前面的道路所涉及的知识已经超过目前自己的认知极限。

对此,许多科学家认为是走错路的缘故。

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是受到了目前科技程度的限制,理由是特色科技不可能在五级文明层次实现,这是唤醒者和先驱者都说过的话,他们奉为圭臬。

然而让这些致力于精神意识领域研究的都没想到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极微观领域的探索弄出了个劲爆消息,他们利用第三人称视角辅助观测,居然“看”到了传说中的极微观高维空间。

这是一种特别的观测方式,不同于粒子对撞之后依靠光子反射或者其他介子生成时,所产生达到次级现象,它更像是一种直观感受。

早在得到意识连接设备的时候,人类就想过它这方面的应用,但之前一直不得其法。

但在通过第三人称视角观测过微观恶魔之后,人类科学家发现,当初那群驾驶战舰观测过微观恶魔的驾驶员似乎掌握了这种观测极微观领域的能力。

于是乎,在一次又一次试验后,科学家们发现确实如此,驾驶员之中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这种观测能力。

经过无数次测试之后,科学家们惊喜的发现,这种能力可以通过锻炼能掌握的观察能力,就如同当年控制自己切换梦境中的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那样,不过更难。

之后,在驾驶们毫无保留的教授与长时间不断训练下,部分科学家掌握了这种基于意识链接第三人称视角的观测技能。

于是在往后时间里,他们就好像刚刚拿到显微镜一样,到处用这种方式去观测各种东西,甚至他们还在这個视角观测下,把原先人类早就掌握的科学实验又做了一遍。

什么量子纠缠实验、迈克逊莫雷实验、双缝干涉实验,还有各种力场环境也窥探了一遍,冷核聚变材料、快子发生器等等,他们能想到的都去瞄一眼。

主打的就是一个好奇!

而这样的观测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负担,以至于这帮科学家在那段时间里,基本上都处于精神不振的状态,休息够了他们就继续。 终于有一天,他们将目光投向基本粒子的极微观领域。

于是,他们晕倒了。

岳渊也去试了一下,结果就是晕头转向,没多久也晕了,整整三天三夜才醒过来。

在多次实验后,科学家们发现这种昏阙并不是人类精力不足所致,而是人类意识的一种自我保护。

是那些用第三人称视角去观测极微观领域的人,“看”到了自己不能理解的东西,超出了大脑的认知,超出了人类认知的上限,以至于大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便触发了保护机制,让人强行中断这种观测。

不过虽然中断了,但是观测的人还是意识到自己“看”到了什么,那是一个微观高维世界,是粒子的极微观世界,是超弦理论中的那六个蜷缩微观维度。

那是一种光怪陆离的感觉,人类自从有意识以来从未直观感受过那种存在。

人类的大脑自诞生意识以来,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三个空间维度上的概念化物体,无法完全掌握高维物体。因此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也只能在他们的研究中用抽象数学处理这些高维物体,而不是可视化它们。

因为高维生物可以很容易地可视化较低维度物体,但较低维度的生物只能看见高维物体的截面或者阴影。

居于三维空间的人类很容易就在脑海里具象化长宽高三维物体,也很容易想象一个位于屏幕上的二维图画,但却很难在脑海里具象出四维超立方体的样子。

这是生物认知的局限性。

而如今科学家们看到的就是那蜷缩于微观的高维,是直接从意识层面在第三人称视角看到,而非通过抽象数学处理。

这种直观的感受肯定有利于人类文明对极微观世界的研究,但以现在的情况看,人类文明首先要解决大脑防御机制的问题。

必须让大脑或者说潜意识停止这种自我断线的行为,转而去观测,去适应那种极其复杂的极微观高维感官认知。

之后去研究它,掌握它的规律。

巧合的是,拔除这种基于大脑的潜意识防御机制恰好就是精神意识的研究领域,且人类在这方面已经有所积累,这同样得益于阿德利的配合。

也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便能通过第三人称视角的方式洞察极微观世界的模样。

而这,或许才是人类不同于其他种族的地方。

没准人类文明迷惘多年的特色科技,就是从极微观高维中诞生也说不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