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562章 如火如荼

星辰大远航 第562章 如火如荼

作者:切割磁感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562章 如火如荼

当年人类曾经制造过一台太空多点粒子对撞机。这台太空多点粒子对撞机现在人类还在用,并且在过去的时间里,为人类的基础科学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这样大小的粒子对撞机对当时而言已经算是太空巨大工程了,但对于现在人类要造的新一代粒子对撞机来说,相差的可不止一星半点。

它的形状整体上看是一个大环,周长大概可以达到一万二千公里,是一个比月球还大一丢丢的大环。当时之所以要造那么大,主要是因为其能达到的最大能级太小,无法满足人类对科学研究的需求。

如今的情况也是一样,太空多点粒子对撞机已经无法满足人类基础科学研究的需要,它所能达到的能级终究有限,不能达到理论中强相互作用力未对称性破缺的环境。

而所谓大统一理论,就是将强相互作用力,真正统一到电弱力之中,使这三种力成为一种力。至于引力,在人类如今的理论中,把引力也统一进来,那已经不叫大统一理论,而是叫万有理论或者万物理论。

事实证明人类的理论路线大体是正确的,虽然像万有理论万物理论这种的力量还只是一个概念,但至少有了概念不是么。

当初遇到唤醒者的时候,唤醒者并未告诉人类相关大统一理论和万有理论的事,或许也是因为当初人类并未提及的缘故,因此人类文明并不晓得自己提出来的这种科技发展概念是否正确。

不过幸运的是在不久之前,人类又遇到了一个更古老文明的‘漂流瓶’,也就是那個具有量子宏隧穿特色科技的先驱者在大远航之前于银河系留下的漂流瓶。

漂流瓶倒是知无不言。

它不止告诉人类六级文明的标志科技树,五级文明和四级文明也提了一嘴。四级文明自不用多说,那便是人类现在正在努力掌握的大统一理论。

当然,人类也仅仅知道这么多,具体衍生科技是什么便不得而知了。不过这也不错了,至少人类文明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该往哪个方向使劲。

此乃四级文明的理论基础,唯有掌握大统一理论,才有可能掌握四级文明的一系列相关应用技术,所以大统一理论也是四级文明的标志理论。

所有五级文明掌握的技术、衍生技术,其基础理论都是万有理论。

正如现在的这项千年工程,大家都知道是建设来研究大统一理论的,但如果不知道大统一理论是四级文明的标志理论,估摸着建设这玩意肯定还会有很多阻力。

因为不确定性被放大了。

至于五级文明,也有一套标志理论,那便是万有理论也叫万物理论,一种将四大基本力全部进行互有关联的描述理论。万有理论对五级文明就如同大统一理论对四级文明一样,都是基石一般的存在。

假如大统一理论是五级文明的标志理论,那么人类就不可能在三级文明阶段掌握它,费老大劲儿造这么一台粒子对撞机就是徒劳无功,就是这个道理。

这就如同‘摸着鹰酱过河’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区别。

话说回来,在新粒子对撞机的建设上,人类已然如同孤注一掷一般,将整个文明的最大力量都投入到其中,还把拥有超过千亿人口的赤焰文明给组织上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一节一节漂浮在预定空间位置的对撞机加速模块也渐渐在工程施工飞船的施工下,一节节拼接起来。

放眼望去,星空一片灯火通明。

每时每刻都有数之不尽的工程飞船在太空中往来,密密麻麻,全是工程飞船,它们如同群蜂绕柱一样,围绕着那条渐渐形成的长廊环绕飞舞。

搬运、拼接、校验.每有一批批工程型飞船走完一套流程,这台新一代粒子对撞机就会边长10公里。笔直率的激光测量,让整粒子对撞机看起来就像被镀上了一层科技光辉。

这台粒子对撞机实在太长了,以至于就算人类用上了最先进的激光校准仪,都没法从头照射到尾,只能在每一节加速模块的头尾上激光校准仪,然后由它们与各自临近的激光校准仪相互纠正,确保对撞机的笔直率。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句话在没有重力的太空尤为明显,就算只是因为微调而在某个方向上施加一个力,在长时间的加持下,它也会出现巨大偏移。这便让笔直度调整,成了一个技术难题。

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多少?答案是一个天文单位。

那是多么遥远的距离,就算是在太空中,以人类现在的技术,想要确保一个天文单位长度的粒子对撞机加速模块保持直线状也尤为艰辛。据工程师估计,这台新一代粒子对撞机每隔一千五百万公里左右,就会有1~2公里的积累误差。

误差无可避免,为了消除这种误差带来的影响,人类只能在加速器的磁场上想办法。工程师们在每个误差积累度达到差不多打到一百米的节点处,增加了加速磁场强弱变化参数,一次矫正粒子束的飞行轨迹。

并不难,因为本就是环形粒子加速器的技术。

误差的不可避免,大大增加了新一代粒子对撞机的建设难度,但这并不能消磨人类的决心。

工程师们估计,等这台新一代粒子对撞机建好之后,在实验正式开始之前,它的笔直度校准工作至少都要耗费数年时间。

这不光是仪器设备精度和操作技术问题,还有不论不如的都避不开的通讯延时问题。这台粒子对撞机实在太长了,6674个天文单位的长度,如果放到太阳系之中,那就是太阳到海王星平均距离的223倍。

那是多么长的长度,八大行星轨道都放不下它。

也只有有能力飞出本恒星系的文明,才有可能建造它,否则光是恒星引力,就足以扭曲摧毁这样的对撞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