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561章 太空长廊

星辰大远航 第561章 太空长廊

作者:切割磁感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561章 太空长廊

赤焰文明的开采团队也不甘落后,他们开着一辆辆从人类工厂中生产的机械设备,在每颗他们负责的星球上热火朝天地开矿。

甚至为了加快进度,他们还在人类矿区巡逻对的授意下,再次开启了人类好久不用的氢弹开矿作业,数以亿计的大当量氢弹被他们埋入地下,然后起爆,震得那一颗颗星球的地壳都翻腾不已。

甚至有时候处在十几光年外的人类大舰队总部,都能看到那些爆炸的光芒。

这种暴力开矿方式,也算是人类的传统了,只不过是达到三级文明之后它的威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罢了。这种规模的开矿爆破如果放在地球上,足以地球进入生命版本更新,甚至灭绝99%的生命都不在话下。

从单颗星球环保的角度上看,这确实是危害极大,但宇宙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星球,在宇宙当中也没有哪个文明闲着没事充当宇宙环保员,因此人类不管怎么在星球上霍霍都没事。

在这样轰轰烈烈的大建设中,一个五指山时间悄然而过。

最为基地的人类大舰队总部也这段漫长时间里,得到了充足资源,做好了充足准备,新粒子对撞机的部分模块生产在这段时间里从图纸变成了实物。

可以看到,在人类大舰队生产基地附近星空,已经存放了不少新对撞机构成模块,它们就像一根根建筑用的巨大原木一样漂浮在虚空之中,等待人类工程师的下一步安排。

从外观上看,这些部件呈圆柱状,确实像原木。

它们都是新粒子对撞机的中间部件,也就是负责给粒子加速的部件。这些部件都呈圆柱形,直径一百二十米上下,长度只有十公里。

这样的一個部件,内部是粒子加速器的常规结构,每个部件的外部都镶嵌有八个单独的能量供给系统,也就是聚变能量源。

大家都知道,新粒子对撞机的长度将达到6674个天文单位,之所以没有将它的模块化加速部件造得更长,不是人类不想,而是造得太长的话,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变形。

因此它们在被运送到预定安装地点之后,还会进行一次单个部件平整度、笔直程度的校验。并非拉过去拼接就完事,拼接过程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也有很多技术难题要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这八个能源装置分别位于圆柱体头尾三分之二处,四个重核、四个冷核。在它们附近还预留了四个磁推推进装置的镶嵌安装位置,当然,目前这四个预留位置保宁没有安装上磁推装置。

十公里长度还是在使用1号合金作为主框架的基础上才办到的,否则只要动一下,它都能出现不可预估的变形和弯曲。当然,十公里毕竟不短,由于它的直径太小只有一百二十米,就算用了1号合金作为主框架,还是难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摆动弯曲。

这四个磁推装置属于中型磁推装置,是赤焰文明磁推小型化技术的产物之一,现在被人类用在了新粒子对撞机的各个部件上,目的自然是方便以后拆走。

当然了,充当磁推动力源只是这些动力源的次要功能,它们主要设计初衷其实是为加速器的加速线圈提供能量。

那么长的加速器,不可能光靠一个能源系统,且不说不能办到的事,就算能办的也不现实。原因是这个粒子对撞机真的太长了,长到光线从头传递到尾部,都需要九百多个小时。

圆柱状模块结构每一节十公里,人类大概需要制造九百九十八亿四千三百零四万个这样的部件。这是何等庞大的数字,可想而知制造这样海量的部件,所需的金属资源是多么的庞大。

而且这仅仅是模块化生产部分,也就用于粒子加速过程的部件才能模块化生产,它是加速器部分。粒子对撞机可不止加速模块,还包括对撞点区域所需的一系列探测器,用以记录粒子对撞时释放出来的能量和粒子信号,这一部分可就不能模块化生产了。

同样不能模块化生产的还有两端的粒子束发生器、分离装置等等,这些都是精密仪器。

关于对撞点和两端的仪器设备,在设计图上可以看到,它们所在的部位会比加速器模块大一圈,完整的新加速器看起来就像一根两端和中间部位较粗的长棍。

之所以设计成笔直长度,原因是这样设计不需要考虑每个部位加速器的磁场强度,运行的时候只管上最强的磁场给粒子加速就行。若是环形加速器,则需要确保每个部位都有固定强度的磁场强度,如此才能确保在加速器绕行的粒子束不至于来不及拐弯或者拐弯过大撞到加速器壁上。

直线型加速器就没有这种问题,只管暴力加速,让粒子束相撞即可。

现在的太空之中,到处都是奔走的工程船,在这个阶段,它们就像一只只蚂蚁一样,几艘几艘合作,一起将从工厂中生产出来的粒子加速器部件,搬运到预定位置。

太空虽然虚无,但新粒子加速器的预设位置,已经被人类以自己这个大舰队为参考位置,提前在精确太空地图上标注了坐标位置。

当然,这样的运输方式只是其中一种方式,有一部分在生产出来之后就被安装上推进器的,则由其自带智能系统控制,独自开往预设位置。之所以要分成两种运输方式,完全是因为人类需要评估到底那种运输方式对新粒子加速器的加速模块伤害最小。

得到可靠数据之后,以后就只剩下其中一种运输方式了。

随着加速部件越来越多被送达预定位置,虽然还没有立刻进行拼接组装,但整个新粒子对撞机的雏形也渐渐出现在人们眼中。

从人类舰队所在位置顺着一节节模块望去,这台只造了十分之一不到的新粒子加速器看起来就像一根直插黑暗宇宙虚空的长廊,而那一节节尚未拼接起来的模块,却又像阶梯的台阶。

看到这样的景象,有时候科学家们都感觉,那是人类一步步迈向大统一理论的台阶。

目之所及,不见其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