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绩效之外 > 办学困境

绩效之外 办学困境

作者:骉歌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59: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职业学校的第三期培训班开班前夜,张淑芬盯着电脑屏幕上的管理系统,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屏幕上"数据导入失败"的红色警告已经闪烁了十分钟,她却连问题出在哪里都搞不明白。

"妈,EMC发来的新标准您看了吗?"刘明辉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叠全英文的技术文件,脸色同样难看,"这些专业术语我根本看不懂..."

张淑芬重重地叹了口气,推开键盘。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职业学校运转渐入佳境,但母子二人的文化短板越来越明显。上周因为看不懂合同细节差点吃大亏,前天又因为算错账目导致教师工资延误发放。

"儿子,咱们这样不行。"张淑芬揉着太阳穴,"学校越办越大,光靠赵刚他们帮忙不是长久之计。"

刘明辉低头翻着英文文件,突然说:"妈,我有个想法...可能有点荒唐。"

"说。"

"我们...自己去上学怎么样?"

张淑芬愣住了。六十岁的人重新当学生?但看着儿子认真的表情,她突然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第二天晨会上,张淑芬宣布了一个令所有教师震惊的决定:"从今天起,我和明辉将以学员身份报名参加学校的成人文化班和计算机班。"

会议室鸦雀无声。赵刚手中的笔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董事长...您开玩笑的吧?"教计算机的小王老师结结巴巴地问。

"我很认真。"张淑芬环视众人,"办学校这半年,我深刻体会到没有文化的苦处。如果我自己都不肯学习,凭什么要求别人?"

刘明辉补充道:"我们已经安排好了,白天上课期间由赵叔负责学校事务,课后我们再处理管理工作。"

就这样,在全校师生的注视下,六十岁的张淑芬和三十八岁的刘明辉坐进了成人扫盲班的教室。他们的同学大多是四五十岁的下岗工人,看到曾经的老板坐在身边,个个如坐针毡。

"大家别紧张。"张淑芬主动打破尴尬,"在这里我们都是同学,你们很多人的识字量比我还大呢!"

第一堂课是基础语文。当老师要求用"未来"造句时,张淑芬举手的姿势像个害羞的小学生:"没有文化的未来,就像没有灯的黑夜。"

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下午的计算机课对母子二人更是挑战。张淑芬粗壮的手指在键盘上笨拙地摸索,刘明辉则对着鼠标手足无措。两个曾经管理几百人的领导,此刻连最简单的复制粘贴都要反复练习。

"妈,您的手指要这样放..."二十岁的小王老师小心翼翼地纠正张淑芬的打字姿势,脸涨得通红。

"王老师,错了就要指出来,别不好意思!"张淑芬爽朗地笑道,"在我们厂...啊不,我们学校,能者为师!"

渐渐地,师生们习惯了这对特殊学生的存在。有时课间休息,张淑芬会一边练习写字一边处理学校事务;刘明辉则经常捧着英文词典,对照翻译EMC的文件。母子二人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立即应用到实际管理中,学校的运营效率明显提升。

但学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个雨天的傍晚,张淑芬独自留在空荡荡的教室,对着怎么也记不住的拼音表掉眼泪。六十岁的大脑不像年轻人那样灵活,同样的内容她要反复记忆几十遍。

"董事长..."赵刚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端着热茶。

"老赵啊..."张淑芬慌忙擦掉眼泪,"别叫我董事长,在这里我就是个笨学生。"

赵刚放下茶杯,掏出一本旧笔记本:"您看,这是三十年前您给我的。那时我刚进厂,您亲自教我认设备说明书..."

发黄的纸页上,是年轻时的张淑芬工整的字迹。那时的她虽然只有初中文化,却坚持自学管理知识,手把手教工人认字识图。

"您看,您当年能教会我,现在也一定能学会。"赵刚轻声说,"您从来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

张淑芬抚摸着笔记本,突然找到了继续的动力。是啊,当年那个摆地摊起家、敢想敢干的小姑娘哪去了?

第二天一早,师生们惊讶地发现教室墙上贴满了识字卡片,张淑芬正带着老花镜,一个一个地认读。刘明辉则发明了"英语扑克"——把专业术语写在牌上,边玩边记。

母子二人的学习热情感染了整个学校。越来越多的中年职工报名参加夜校,教室里常常座无虚席。有媒体闻讯前来采访,张淑芬对着镜头朴实地说:

"我以前总觉得有钱就能办事,现在明白了,知识才是真正的本钱。我和儿子要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学习永远不晚,但没有文化真的没有未来!"

这篇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市教育局特别拨款扩建职业学校,增设了成人继续教育部;省电视台为张淑芬母子拍摄了纪录片;甚至EMC总部都发来贺信,承诺提供更多国际合作机会。

最令人惊喜的是,在持续学习八个月后,刘明辉终于能够独立阅读英文技术文件,并发现了EMC新标准中的一个关键错误,为学校避免了重大损失。庆功宴上,他举杯的手微微发抖:

"以前我总想着走捷径,现在才明白,踏踏实实学来的本事才是自己的。"

张淑芬看着儿子自信的模样,想起那个曾经只会花天酒地的纨绔子弟,恍如隔世。她悄悄离席,来到学校的荣誉墙前——那里新增了一块特别的区域,展示着母子二人的学习成果:张淑芬的计算机等级证书,刘明辉的英语考核成绩,还有他们与第一批成人班学员的毕业合影。

照片里,张淑芬穿着学士服,手捧结业证书,笑得像个第一次拿到奖状的孩子。

窗外,春风吹绿了新栽的树苗,也翻开了职业学校崭新的篇章。曾经那个因为无知而葬送工厂的女老板,如今正用最朴实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救赎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