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绩效之外 > 职校开张

绩效之外 职校开张

作者:骉歌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59: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春风职业培训学校的开张仪式冷清得令人心酸。张淑芬站在崭新的校门口,身后是粉刷一新的教学楼、整齐的实训车间,面前却只有十几个围观的路人和两家小媒体的记者。

"我校将开设机械加工、电气维修、数控编程等实用课程..."张淑芬的声音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连她自己都能听出其中的勉强。

仪式结束后,刘明辉翻看着报名表,脸色越来越难看:"妈,只有五个人报名...还都是冲着免费试学来的。"

张淑芬望着窗外三三两两走过的行人,他们偶尔向学校投来好奇的目光,但更多的是怀疑和冷漠。她知道原因——报纸上还在报道明辉厂破产的后续,而她作为"糊涂老板"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会好起来的。"她拍拍儿子的肩,更像是在说服自己。

第二天一早,张淑芬带着宣传单来到城郊的棚户区。这里是原明辉厂工人聚居的地方,也是她最该道歉的对象。

"职业培训学校?"前质检员老陈狐疑地看着宣传单,"张董事长,您又想搞什么名堂?"

"老陈,我知道你信不过我。"张淑芬直接说道,"但请你给孩子一个机会。你儿子不是一直想学数控吗?第一个月免费,学不会不收钱。"

老陈的妻子从屋里探出头:"谁知道是不是又一套绩效管理?变着法儿骗我们钱!"

张淑芬没有辩解,只是从包里掏出一份合同:"所有费用明码标价,教育局备案。如果学员毕业三个月内找不到工作,全额退款。"

老陈翻看着合同,态度稍稍软化:"可是...学费还是不便宜..."

"可以分期,可以用旧设备抵换,也可以毕业后从工资里扣。"张淑芬早有准备,"老陈,我知道我对不起大家。这个学校,就是我的赎罪。"

或许是她的眼神太过恳切,老陈最终叹了口气:"我...我考虑考虑。"

一周后,老陈带着儿子来到学校,成为第六个报名的学员。张淑芬亲自带他们参观,详细介绍每台设备的用途——这些都是她用追回的部分赃款购置的,有些甚至是二手市场上淘来的原明辉厂的设备。

"这台冲压机..."老陈抚摸着熟悉的机器,声音哽咽,"是厂里那台老家伙?"

张淑芬点头:"赵刚修好的。他说这机器虽然旧,但精度还能用十年。"

老陈的儿子小陈是个机灵的小伙子,很快就在数控机床上展现出天赋。一个月后的技能展示日,他编程加工的零件精度让在场的几家小企业主都啧啧称奇。

"这孩子我要了!"一个五金加工厂的老板当场拍板,"月薪四千五,包吃住!"

老陈激动得热泪盈眶,拉着张淑芬的手不住道谢。小陈的成功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涟漪迅速扩散。第二个月,报名人数增加到了二十多人。

但张淑芬知道,这还远远不够。学校的运营成本高昂,仅靠零星学费难以为继。她开始每天奔波于各家企业之间,推销"订单式培养"模式——企业需要什么技能,学校就培训什么内容。

"张董事长,您就别白费力气了。"一家机械厂的HR直言不讳,"现在谁不知道您过去那些事?谁敢用您培养的人?"

这样的拒绝几乎成了家常便饭。直到有一天,赵刚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董事长!您猜谁回国了?外资企业EMC的中国区总裁林总!他听说了咱们学校的事,想约您谈谈!"

张淑芬手中的茶杯差点掉在地上。林总曾是明辉厂的大客户,后来因为质量不稳定而终止合作。工厂倒闭前,还欠着EMC一百多万货款。

"他...他不是来追债的吧?"刘明辉紧张地问。

赵刚笑着摇头:"恰恰相反。林总说,就冲您敢站出来揭露黑幕、自掏腰包办学的勇气,他愿意给个机会。"

会面安排在周五下午。张淑芬穿上了久违的正式套装,紧张得手心冒汗。EMC的林总年近六十,精神矍铄,一见面就给了她一个拥抱。

"张大姐,多年不见,您这脾气还是这么倔啊!"林总爽朗地笑道,"当年要是听我的建议改革管理,何至于此?"

张淑芬惭愧地低下头:"是我糊涂..."

"好了,过去的事不提了。"林总摆摆手,"我这次来,是想跟您谈个合作。EMC在苏州新建工厂,需要五十名熟练的数控操作工。您能培训吗?"

张淑芬猛地抬头:"能!当然能!"

"先别急着答应。"林总正色道,"EMC的标准很高,学员必须通过德国专家的考核才算合格。而且..."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刘明辉一眼,"我希望由年轻人来负责这个项目。"

会议结束后,张淑芬和儿子站在EMC大厦前,恍如梦中。

"妈,林总为什么点名要我负责?"刘明辉不解地问。

张淑芬望着儿子日渐沉稳的面容,轻声道:"因为他知道,给你机会,就是给我最大的帮助。"

订单式培养项目像一剂强心针,让职业学校焕发生机。EMC的先期资金解决了学校的运营困难,而"德国标准"的严格要求,则让学校的培训质量迅速提升。

刘明辉仿佛变了个人,每天最早到校最晚离开,亲自检查每台设备的运行状态,跟学员一起钻研技术难点。有学员私下抱怨要求太严,他第一次发了火:

"严?工厂里的报废品不会跟你讲情面!客户的质量要求不会打折!我以前就是太不严格,才害了那么多人!"

这番话不知怎么传到了张淑芬耳朵里,她躲在办公室偷偷抹泪——儿子终于长大了。

半年后,首批五十名学员全部通过EMC的考核,平均薪资达到六千元。送行会上,老陈代表学员家长发言:

"张董事长,说实话,当初我真不信您能办好这个学校。但现在..."他看着西装笔挺的儿子,声音哽咽,"我替所有孩子谢谢您。"

那天晚上,张淑芬久违地梦见了工厂的往事。但这次梦中没有争吵和算计,只有机器轰鸣声中,工人们专注工作的脸庞。

第二天一早,她被刘明辉兴奋的声音吵醒:"妈!快来看!"

学校门口排起了长队——足足有上百人等着报名!原来EMC学员的高薪就业成了活广告,连周边县市的青年都慕名而来。

张淑芬站在窗前,看着朝气蓬勃的学员们,第一次感到心中的重担轻了些。楼下,刘明辉正耐心解答报名者的问题,阳光照在他认真的侧脸上,恍如当年那个单纯善良的少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