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梅香归处 > 第2章 同事议论:理想的标签

梅香归处 第2章 同事议论:理想的标签

作者:山那边的一片海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54: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郭海林抱着文件夹走出会议室时,走廊里的中央空调正吹着冷冽的风,把他鬓角的碎发掀得翘起来。文件夹里的资料是今早刚整理好的《2024年农村普惠金融推进方案》,封皮上还留着他昨晚加班时不小心蹭上的咖啡渍——深褐色的印记像朵枯萎的花,贴在“普惠金融”那四个烫金大字旁边,格外刺眼。

会议室的门在他身后合上,里面还飘出副行长的声音:“海林啊,不是我反对你的思路,可你看看一季度的报表,农村贷款的不良率已经到5.8%了,比城区高出整整3个百分点。董事会上周刚强调要‘严控风险’,你这个方案要是递上去,我都没法帮你说话。”

郭海林的喉结动了动,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当然知道不良率的问题——上个月去临县调研时,那个养牛的老张头握着他的手哭:“郭总,我不是故意不还钱,去年疫情,牛价跌得厉害,我卖了两头牛才凑够利息,可今年春天又闹口蹄疫,死了三头小牛,我是真没办法……”老张头的手掌粗糙得像老树皮,指甲缝里还沾着牛圈的泥,蹭得他手腕发痒,也蹭得他心里发疼。

他低头看着文件夹上的咖啡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直到走廊尽头的茶水间传来熟悉的声音,才猛地停下脚步。

茶水间的门没关严,漏出里面暖黄的灯光。郭海林贴着墙根站着,能看见小陆靠在吧台边的身影——他穿着去年生日时郭海林送他的藏青色衬衫,领口松着两颗扣子,手里端着一杯冰咖啡,杯壁上凝着的水珠顺着杯身滚下来,滴在吧台上,发出细碎的“嗒嗒”声。

“你说郭总是不是想博眼球?”小陆的声音里带着不屑,手指敲了敲咖啡杯,“普惠金融往农村倾斜,这不是明摆着得罪行长吗?上回行长在中层会上说‘要把资金用到刀刃上’,他倒好,偏要往农村砸钱,这不就是跟行长对着干吗?”

“就是。”财务部的林姐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翻着手机里的报表,指甲上的红色指甲油闪着光,“上回他让我统计农村企业的贷款需求,我熬了三个晚上才做完,结果他看都没看,就说‘数据不够细,要加上每个企业的家庭情况、种植面积’——我是财务部的,又不是居委会的,管他们家有几亩地呢!”

郭海林的手指突然捏紧了文件夹的边角。文件夹里的资料是他花了一个月时间,跑了五个县、二十个村,跟三十多个农村企业老板谈出来的,每一页都写着具体的企业名称、经营状况、资金需求,甚至还有他亲手画的农户家庭结构图。林姐说“看都没看”,可他明明记得,那天他把资料放在林姐桌上时,林姐正抱着手机刷剧,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哎,你们说,郭总是不是因为没升副行,所以故意搞事情?”小陆的声音又传出来,带着点幸灾乐祸,“上回行长找他谈话,我看见他从办公室出来时脸色很难看,嘴角都抿成一条线了。我跟你们说,咱们行里本来要提他当副行的,结果因为去年农村贷款的不良率太高,董事会把名额给了市场部的李总——他这是心里不平衡,想搞点事情让行长难堪呢!”

“真的假的?”林姐抬起头,眼睛里闪着八卦的光,“我说他最近怎么跟打了鸡血似的,天天加班到十点,原来不是为了工作,是为了泄愤啊!”

小陆笑了一声,喝了口冰咖啡:“那还有假?我跟了他三年,他什么脾气我不清楚?以前他带我们调研,还说‘普惠金融是良心活’,现在倒好,良心没了,只剩野心了。”

郭海林的胸口突然发闷,像被人用拳头砸了一下。他想起去年带小陆去临县调研的场景——那天刚下过雨,土路坑坑洼洼的,小陆穿着运动鞋,裤脚卷到膝盖,蹲在老张头的牛圈旁边,手里拿着笔记本,笔尖飞快地写着:“老张头,你家有多少头牛?每头每天吃多少饲料?卖一头牛能赚多少钱?”老张头说:“我家有十头母牛,每头每天吃二十斤饲料,卖一头小牛能赚三千块,可去年疫情,小牛卖不出去,饲料钱都欠了两千块。”小陆抬头看他,眼睛亮得像星星:“郭总,你看,老张头的牛圈这么小,要是能贷给他钱建个新牛圈,再买两头种牛,他明年就能多赚五万块,这样不仅能还上贷款,还能带动村里的人养牛呢!”

那天晚上,他们在村里的小饭馆吃晚饭,小陆啃着馒头,喝着小米粥,说:“郭总,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我爸是种西瓜的,有一年西瓜熟了,卖不出去,烂在地里,我爸蹲在地里哭,说‘要是能贷点钱买个三轮车,就能把西瓜拉到县城卖了’。那时候我就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帮农村人贷到钱。”郭海林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好,那咱们一起干,把普惠金融做到农村去,让像你爸那样的农民都能贷到钱。”

可现在,小陆的声音里全是不屑,像一把刀,扎在他的心上。他看着茶水间里的小陆,突然觉得陌生——那个曾经蹲在牛圈里记笔记的年轻人,那个眼睛里闪着星星的年轻人,怎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哎,你们听说了吗?”林姐的声音又传出来,压低了声音,“市场部的李总昨天跟我说,郭总去年申请的‘惠农贷’产品,董事会根本没通过,说是‘风险太大,收益太低’。他倒好,自己找了研发部的人,偷偷改了产品条款,把抵押率从50%降到了30%,这不是明摆着违规吗?”

“真的?”小陆的声音提高了,“那要是出了问题,他是不是要担责任?”

“那当然。”林姐笑了一声,“行长昨天在办公室里骂他,说‘郭海林,你要是再这么胡来,就别怪我对你不客气’。我看啊,他这个普惠金融的项目,早晚得黄。”

郭海林的耳朵里嗡嗡的,像有一群蜜蜂在飞。他想起上周跟研发部的小王改“惠农贷”条款的场景——小王揉着眼睛说:“郭总,你这改得也太松了,要是出了不良,我可担不起责任。”他说:“小王,你想想,农村人没有房子,没有车子,拿什么抵押?咱们要是不降低抵押率,他们根本贷不到钱。你还记得去年那个种草莓的王老板吗?他要是没贷到钱,他的草莓园早就倒闭了,现在他的草莓卖得很好,还带动了村里的贫困户一起种草莓。咱们做金融的,不能只看风险,还要看责任啊。”小王叹了口气,说:“郭总,你这是在拿自己的前途赌啊。”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王老板今早发来的消息:“郭总,我家的草莓熟了,红得像火似的,我让我儿子明天给你寄一箱,你要是有空,过来尝尝?”王老板的草莓园他去过,去年冬天,王老板蹲在地里,看着被霜冻打蔫的草莓苗,哭着说:“郭总,我这草莓园是借了高利贷建的,要是今年冬天没收成,我就完了。”他当时拍了拍王老板的肩膀,说:“放心,我帮你申请‘惠农贷’,利息比高利贷低一半。”后来,王老板贷到了钱,买了大棚,草莓苗活了,今年春天,草莓园里开满了白色的花,王老板给她拍了照片,说:“郭总,你看,这花多好看,等草莓熟了,我请你吃最大的草莓。”

可现在,林姐说他“违规”,小陆说他“博眼球”,行长说他“胡来”。他突然觉得胸口发闷,像有块石头压着,喘不过气来。

他转身往自己的办公室走,路过研发部的办公室,里面传来小王的笑声:“你看,这个‘惠农贷’的产品条款,郭总改了八遍,比我写毕业论文还认真。”另一个同事说:“可不是嘛,他上周跟我说,要是这个产品能通过,他就算没白干这十年。”他的脚步顿了顿,嘴角露出一丝苦笑——原来,还有人记得他的初衷。

路过前台,前台的小姑娘小周笑着打招呼:“郭总,下班了?”他勉强点了点头,小周递给他一杯热咖啡,说:“我看见你早上没吃早饭,给你买了个包子,在茶水间里,你去拿吧。”他接过咖啡,杯子里的热气熏得他眼睛发酸,说:“谢谢。”小周笑着说:“不用谢,我去年老家的亲戚贷了‘惠农贷’,开了个小超市,现在生意可好了,我妈说,要不是郭总,我亲戚还在外面打工呢。”

他拿着咖啡,走到卫生间门口,推开门,里面的镜子里映出他的脸——头发有些乱,鬓角有几根白发,眼角的细纹比去年多了,眼睛里的红血丝像蜘蛛网似的,布满了整个眼眶。他对着镜子扯了扯嘴角,想笑一笑,可嘴角刚翘起来,就又耷拉下去了。

他想起结婚纪念日那天,他因为加班没陪老婆,老婆坐在沙发上,看着他手里的文件夹,说:“海林,你是不是把工作当成全部了?”他说:“老婆,你还记得咱们刚结婚时,我跟你说过,我想帮农村人贷到钱吗?现在我终于有机会做了,我不想放弃。”老婆叹了口气,说:“我知道,可你也要注意身体啊,你看你,最近瘦了多少。”他摸了摸老婆的脸,说:“放心,等这个项目做完了,我陪你去旅游,咱们去三亚,看海。”

可现在,项目还没做完,他就已经累得像条狗了。他打开水龙头,用冷水洗了洗脸,冷水顺着脸颊流下来,浇灭了脸上的热度,却浇不灭心里的火。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海林,咱们农村出来的,知道没钱的苦,你要是能帮着农村人贷到款,就算没白读这个书。”父亲的手放在他的手上,像老树皮似的,粗糙而温暖,他说:“爸,我记住了。”

他关掉水龙头,用毛巾擦了擦脸,看见办公桌上的照片——是去年调研时和小陆、王老板的合影。照片里的小陆笑着,手里举着一颗草莓,说:“郭总,你看,这草莓多大!”王老板站在旁边,握着他的手,说:“郭总,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这草莓园早就没了。”他摸着照片里的小陆,突然想起小陆去年说的话:“郭总,咱们一起干,把普惠金融做到农村去。”

他拿起手机,给王老板回了条消息:“王哥,草莓不用寄了,我明天过去吃,顺便看看你的草莓园。”然后,他翻开文件夹,在《2024年农村普惠金融推进方案》的封皮上,画了一颗草莓——红色的草莓,带着绿色的叶子,像一团火,烧在封皮上。

他走出卫生间,往办公室走,路过茶水间,里面已经没人了。他推开门,看见吧台上放着小陆的笔记本,翻开看,里面有一页写着:“郭总,对不起,我最近压力很大,房贷要还,孩子要上幼儿园,我想升主管,所以不得不迎合大家的意见。其实,我还记得去年在临县调研时,你说的那句话:‘金融不是高高在上的,是要接地气的。’我知道,你是对的,可我……”

他合上笔记本,放进小陆的抽屉里,然后拿起办公桌上的照片——照片里的他,抱着小陆的肩膀,旁边站着王老板,三个人都笑着,阳光照在他们脸上,像撒了一层金粉。

他拿起笔,在《2024年农村普惠金融推进方案》的封皮上,写下一行字:“为了那些像老张头、王老板那样的人,我愿意赌一把。”

窗外的夕阳照进来,洒在他的办公桌上,洒在照片上,洒在那行字上,像给它们镀了一层金。他抬头看了看窗外,夕阳像一团火,烧红了半边天。他笑了笑,拿起文件夹,往会议室走去——他要再找行长谈一谈,哪怕被骂,哪怕被拒绝,他也要试一试。

因为,他还记得自己进入银行的初衷;因为,他还记得那些农村人的眼睛;因为,他相信,金融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有温度的,是能温暖人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