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野心家诸葛亮 > 第59章 孔明初次办案

野心家诸葛亮 第59章 孔明初次办案

作者:高岭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7:32: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却说,诸葛玄正在和诸葛亮交谈的时候,有一个甲长跑来找诸葛亮,讲村里已有两对纠纷人正等里正去判案。诸葛玄很想看年轻的诸葛亮何如断案,于是他就催诸葛亮快点回村里处理事情。

诸葛亮甲长来到村中央的那条街,就看见很多的村民,未在观看热闹。甲长把身上带有的小张草席,马上给诸葛亮铺到地上,请里正先坐,再慢慢处理问题。(在三国时期,还没有凳子椅子,人要坐的,都是席地而坐。)

诸葛亮先请叔叔坐下,他再坐下去。

甲长就喊道:“阿武,阿文,你们快过来!里正先处理你们的事情。”

阿武阿文过来给在诸葛亮的跟前,齐喊道;里正大人你要为小人做主呀。

诸葛亮一听到有人叫他大人,起初一时反应不过来,因为他人虽然个子高大,但是嘴唇还没有胡子来呢,他仅有十五岁。十五岁的少年一被刘表任命为里正,就有比他大的人叫他大人,就有人求他判案。他才知道,一个人一旦得到君主的宠爱,他就拥有人人敬畏的权力。这比用生命去奋博争取权力,容易得多的了。诸葛亮就是从当里正一职得到启发,今后出去做官的,一定先找何如得到君主的信用,凭借君主封给的官位,青云直上。这后来才有诸葛亮导演刘备三顾茅庐的一戏上演。

诸葛亮很快就回过神来,他指着跪在他跟前的两个大汉喝道:“你们闹什么?慢慢道来!”

阿武先说,他讲他的儿子挨了邻居阿文你的儿子打了。他才骂那个小孩几句。

诸葛亮问阿武马小孩子什么话?

阿武一时说不出来。阿文你在旁边开了口,他说:“阿武骂我的小孩讲,你这么没有家教,都是你爹娘像牛马一样,只会交配,不会教孩子。妈的,以后你再敢打我的儿子,我就要揍死你这个野崽子!”

阿武马上还击说:“那你也不是骂我夫妻就是一对狗,成天整日,只会屁股勾屁股,没有心机教孩子,才让孩子乱来打人。是他的儿子先打人,里正大人,你耀明察,为小人做主,叫他赔我小孩的治伤费。”

阿文你也鸣冤,也要求阿武陪他儿子的治伤费。两人就在诸葛亮面前争吵起来。

诸葛玄坐在一旁,心里想,孔明年纪还是这么的年轻,有没有碰到这样的事情,不知孔明能不能处理好这样的纠纷,而且判案又获得众人服才行呀。要是让他诸葛玄来处理这样的问题,他也一时不知给判给谁赢的。看来诸葛亮只有求叔叔帮出个主意的啰。

诸葛亮的左腿有毛病,不能做的太久,他站起来,活动几下腿,才说:“你们每人先交来三两银子,本里正再给判案!”

三两银子对于靠祖田来种的村民,那是相当多的呀,简直使他们全家一年的收入。阿武阿文都喊道,里正大人,小人家很穷,没有那么多的银子来敬大人的呀,请大人减免啰。

旁观的村民觉新来的里正这样做了,以后轮到他们找里正办案的时候,也得交这样多的银子,那可不行。于是他们就七嘴八舌的讲,这两个人的确家里很穷,里正大人就照顾他们,免收他们银子算了。以前老里正判案,从来都没有收办案费的呢。

诸葛亮挥了手说:“形势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以前跟现在不同。老里正他不收办案费,那是以前还没有公文下来批准收的。现在有公文下来了,该收的就要收。收来的办案费,不是里正所有,而是留下以后村里公用。由一个甲长管账,本里正管钱,钱积累得多了,就用于修路搭桥,或者在路旁件凉亭供路人乘凉休息。阿武阿文,你们快去拿银子来!”

在场的众人都哑了口。过了一会儿,跪在地上一直不起来的阿武阿文,突然开了口。阿武先说:“里正大人,小人阿武决定撤诉,不告了阿文了。”

诸葛亮问道:“真撤吗?”

阿武磕头一下说:“小人真的撤诉!因为即使小人告赢了,也拿不到这么多的银子。何必告阿文。”

众人齐说,对呀,还是撤诉好。以后我们邻居还是和睦相处为好,和睦就能生财的呀。吵架归吵架,不要过度,闹到告状的地步而丢钱财。

这时,阿文也磕头说:“小人也撤诉了。”

诸葛亮手一斩说:“那么,你们两人就回去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以后不得在发生这样的事情!本里正也不再追要你们的银子。走开!另外的两人上来申诉理由!”

诸葛亮又坐下去。

马上有两个中年人上来跪在诸葛亮跟前。这两个人自报姓名;一人叫谭一,一人叫谭二,原本就是兄弟俩。这兄弟俩的父母亲已经去世了。父母亲遗留下来的田地和房子,他们各占不等。谭一占要了三块水田,谭二只得一块水田;而房子却是谭二占住了三间大房子,谭一现在居住一间小的房子子。为了家产,他们兄弟俩已经打斗过几场,谁也不让谁,逼不得已,他们只好来里正告状,要求里正帮他们把家产重新分一下。

诸葛亮心里想,你们兄弟俩怎么因家产来求我的呢?

坐在旁边的诸葛玄心里想,清官难判家常事呀,孔明又何如把这件事判得公道的呢?是不是先叫他们个交上来及十两银子的呢?因为这家产数量可相当多的呀。给判案,就要提取一部分的钱财。判案之前,就先叫上诉人叫来判案费,免得处理好事情,上诉人却赖不交判案费。要是让他诸葛玄来判案的话,就先叫他们交上来五十两银子啰。

诸葛亮又站起来,他说:“本里正看在你们兄弟俩刚刚失去父母亲,实在可怜,所以,本里正就不收你们的判案费。”

那兄弟俩一听里正不要他们的银子,齐都给诸葛亮磕头,谢诸葛亮大恩大德!又请诸葛亮马上判案。

诸葛亮又叫他们起身,说:“免跪了,你们起来,兄弟俩面对面的坐在地上。现在听本里正的吩咐;你们要呼叫对方五十声,本里正就马上给你们做出断案!”

那兄弟俩望着诸葛亮,他们在用眼神去问诸葛亮,他们是怎样叫对方的。

诸葛亮说:“谭一你先叫谭二一声弟弟,谭二听到了谭一叫了,马上应声诶;又轮到谭二叫谭一一声哥哥,谭一马上应声诶。你们叫完了五十声,本里正马上宣布是谁赢了。开始大声喊!”

谭一喊道,弟弟喂!

谭二马上应道,诶!

轮到谭二喊话了,哥哥喂!

谭一马上应道,诶!

在场的人看见这样的情景,都先笑起来,后又叹了说,很长的时间,没有听到他们兄弟俩呼唤了。

诸葛玄觉得孔明这样做,有点在戏弄村民的,他想,也许就是孔明再利用时间来思考怎样判给谁赢。也许是孔明在观察兄弟俩,那个喊话底气足,就给底气足的人赢。因为有钱的人吃得好,身体棒了,底气才足的。判给底气足的人赢了,孔明才获得赢家送给后礼金。如果孔明是这样判案的话,将来孔明就能捞到很多的横财的啰。看来诸葛家一代比一代青的啰。

正当诸葛玄在胡思乱想的时候,谭家兄弟突然不喊了。

原来站着的诸葛亮俯身下来问道:“你们怎么不喊了?还没有喊道二十声的呢?你们在不喊,本里正就不理你们的案啰!”

谭一说:“里正大人,小人撤诉了。不愿兄弟俩告状了。”

诸葛亮又问道:“是什么原因是你不愿上诉?”

谭一说:“经过十几声互相呼唤和回应,使我懂得我们兄弟俩亲情还在。只要还有亲情,我们就能坐下来商量处理矛盾。所以小人就自主撤诉!”

诸葛亮指着谭二问道:“谭二,你又为什么不喊话?”

谭二说:“哥哥居然还认我是亲弟弟,我也愿意跟哥哥和好,也愿意把田地房子均分一下。”

诸葛亮说:“那,你们就回家去,兄弟俩和气的商讨一下,该怎样分家吧!今日本里正办案到此结束。请大家散去干活!”

诸葛玄和诸葛亮走回新茅房,在路上,诸葛玄问孔明,刚才为什么这样断案?这样做不是丢了很多的钱财吗?

诸葛亮告诉叔叔讲,他最讨厌判民案。如果你判得好了,以后就有很多的人因鸡毛蒜皮来找你处理,害得你一天到晚都为他们办事。这样的话,我哪有时间看书的呢?于是我就想出要收重判案费,叫他们负担不起,自愿放弃起诉,双方自已和解了事。这时我处理第一对人的做法;第二对人,因为他们是兄弟,我又叫他们当大众面前互叫哥哥弟弟,用亲情触动他们的心灵和感情,使他们认识到亲情比什么都珍贵,而撤诉。

诸葛玄听了孔明的这一番话,他才懂得十几岁的孔明把读书看成一件大事,所以孔明没有依仗权力居住在热闹的地方,炫耀自己的势力,而是躲开喧闹的街道,找个清净的地方来读书,研究学问。啊,孔明并不是像谋些人一当上了小官儿,就心满意足,沾沾自喜,自以为是一方很了不起的官老爷,心满意足的玩弄手中的权力。孔明他是有远大的理想的孩子。这个孩子他居住在清净的地方,他一定专心专意读书,一定读书有收获。所以,孔明才想出这一招来。

后人有诗云;

孔明办案有新颖,

绝招劝说上诉人。

当事双方愿和解,

里正当官不烦心。

诸葛玄临回荆州之前,他特地告诉诸葛亮一件事。-- by:da50s2x|55519|11575836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