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官场潜规则 > 第三十一章 接班人选

官场潜规则 第三十一章 接班人选

作者:乡下小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23: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能正视手上的权力,一直是赵一局长内心最自豪的事情。正确对待手上的权力,正确使用手上的权力,这是赵一局长从政几十年来一直非常注意的问题,也是他自我感觉处理最好的问题。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这是赵一局长为官多年的座佑铭,他也是一直这样勉励自己的。因此,他宁愿为了江南局一些子弟的就业问题,打一下政策的擦边球;也为了关心一些干部的成长,破格提拔了象董昕这样有争议的人物。但他却从没有利用手上的权力,为自己的亲朋好友谋取任何不正常利益。

想到这里,赵一局长站了起来,用手轻轻地摸了摸自己的办公桌及老板沙发椅,然后将自己的办公室从头到尾仔细地看了一遍。赵一局长的办公室布置得非常简洁,除了他的办公桌椅和进门处一组沙发茶几组件,房间里边一组三门书柜外,地面上就只有几盆绿色植物了;四周墙壁上也非常干净,除了办公桌正面是一幅精心装璜的“为人民服务”字表外,其他什么也没有。

赵一局长不喜欢象某些领导那样喜欢附庸风雅,在办公室显眼的地方摆放一些名篇名著;也不喜欢象某些人那样装腔作势,喜欢在办公室摆放一些“厚黑学”、“领导艺术”什么的故作高深。赵一局长自我感觉是一个简单务实,考虑问题细心具体的人,而且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正因为如此,赵一局长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的这种性格所带来的隐患,那就是管得太细,让手下很多人失去自我左右为难;也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让他听不到真话。

赵一局长能正视自己手上的权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允许别人轻视自己,并不意味着他没有驾驭他人的能力。特别是在自己还没有正式下位前,就开始私下议论什么接位的问题。十多分钟后,赵一局长轻轻揉搓了一下有些发涨的太阳穴位,慢慢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现在自己只有二年多就要下位了,可以说离退休时间已经进入倒计时了,手上的权力用一天就意味着少一天了,这也是他当前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前不久,赵一局长去总局出差,总局党组书记在听取他工作汇报时,有意无意地向他侧面了解了一下江南局党组其他成员的情况。赵一局长根据自己平时的印象,将各位局党组成员的具体情况如实地汇报了。当时赵一局长还没有意识到什么?现在回想起来,总局领导是在考虑他赵一局长下位后接班人选问题。赵一局长清楚地记得,当时总局党组书记是这样对他说的:“赵局长,江南局党组成员中年轻干部所占比例大,这些年轻干部现在怎么样?”

此时的江南正气管理局党组有五位成员,排第一位的是党组书记、局长赵一,现年五十有七岁;排第二位的是纪检组长毛勇,他是一位年龄较轻但资历却不浅的局党组成员。虽说只有四十多岁,但担任局党组成员却已有七年多了;排第三位的是主管正气执法工作的伍钢副局长,现年也有五十七岁多了,是局党组成员里年龄最大的。

排第四位的是主管正气执法工作的朱水流副局长,他是岭东局交流过来干部,提拔副局长才二年多,现年也只有四十多岁;最后一位是主管江南局财务和直属事业单位工作的洪继宗副局长,他是总局交流下去的新提拔的年轻干部,是江南局党组成员中最年轻的干部。

赵一局长从总局回来后,头脑里不时回味着总局领导向他询问这些情况的真正意图。江南正气管理局党组情况比较特殊,五位局党组成员中,四十来岁的占了百分之六十,交流干部占了百分之六十。因此,他赵一局长这个牵头人,平时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这几位年轻干部,四十来岁就走上了副厅级这样重要的领导岗位,特别是长期与家人分居,老婆孩子不在身边,他赵一局长在工作时,不得不多一份心眼来关心他们的生活。

现在,总局领导突然问起这些情况,开始赵一局长也没有意识到什么?以为是领导关心他们的生活工作,只是正常的问候。但从总局回来后,特别是听到江南局私下流传的什么下界班子哪个牵头问题,赵一局长才突然意识到总局领导的正常关心问候并没有那么简单,毕竟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生活中根本不会发生什么空穴来风的事情。

对于江南局党牵头人接班人选问题,赵一局长心里也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他知道,在其他四位局党组成员中,伍钢副局长年龄比自己还大几个月,不可能成为接班人选。其他三位局党组成员,朱水流与洪继宗两人,都是新上任不久的副职,任职时间不符合再提拔的条件。如果总局不另外派人来,最后就只有毛勇组长了。毛勇年龄相当,任副职时间已经有七年多,而且在外交流了五年多,各方面都符合提拔的条件。如果一定要在局党组成员中选一位接班人,那毛勇将是不二人选。

赵一局长知道,对于接班人选问题,组织原则上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哪个作为接班人,也不是哪一个人能决定的。上级组织会根据有关要求,按规定的程序,经过集体研究后决定。但作为上一界牵头人也是有相应的建议权的,在正常情况下,组织上是会尊重这种建议权的。因此,作为赵一局长,在接班人选问题上,虽说没有决定权,但却有建议权。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赵一局长没有绝对的决定权,但却有绝对的否定权。

对于这一点,江南局每位干部职工都知道,就是江南局党组每位成员也明白。但在赵一局长的心里,毛勇并不是合适的人选。或者更准确地说,毛勇并不是他赵一局长心里中意的人选。这并不是说毛勇没有能力,不符合有关条件,而是毛勇的个性问题。说白一点就是毛勇太狂了,有时甚至狂得有点不尊重他赵一局长这个党组书记了。

早在五年前,自从毛勇在局党组会议上与赵一局长公开对立,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发展到拍桌子的地步。事后不久,毛勇就接到了总局党组的命令,被交流到了离家乡一千多公里的系统内另一个局任副局长。二年前,按规定毛勇的交流期限到了,但他却迟迟没有接到总局调回来的命令。拖了几个月后,毛勇接到的不是回江南局的命令,而是去系统内另一个局任副局长的命令。

对于保密规定,机关里是最严密的。但最藏不住事情,消息传播得最快的却反而是机关里。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是对机关里这种小道消息传播现象最真实的描述。毛勇的交流与迟迟不归,甚至还连续交流到第二个地方,这在正气系统内是非常罕见的。这种反常的现象,大家都心知肚明,江南局的干部职工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甚至家属子弟也知道个**不离十,只是没有一个人敢当着赵一局长的面议论这事。

毛勇交流出去的这几年,赵一局长一直没有停止关注他的一举一动。赵一局长的消息也非常灵通,甚至到了无所不知的地步。如毛勇什么时候回了江南市,江南局哪些人与他见了面,在一起时议论了什么问题,哪个负责埋单请毛勇吃了饭,等诸如此类细节,赵一局长都知道。甚至为了这些问题,赵一局长还处理过一位处长。只是赵一局长是以别的名目进行的,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没有一个人敢于说什么。

那是一年的春节,毛勇回老家江南市过年。在此期间,江南局一位处长请毛勇吃了饭。本来这是正常情况,不管怎么样,毛勇交流出去前毕竟还是江南局排在第二位的局党组成员,在江南局肯定有那么一帮知心朋友,贴心下属。但这位处长埋单的费用,却以其他名目在单位上报销了。本来这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毕竟在我们的生活中,用个人私款请客的又能有几人?

但不知道是从什么途径,赵一局长居然知道了这些情况的具体细节。而此时正好赶上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大力提倡“光盘行动”,反对餐桌上的浪费。赵一局长以此为契机,召开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会议。在会上,赵一局长严肃地说道:“同志们,倡导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一贯的方针。对工作对象必要的接待,这是人之常情,我们能理解。但是与工作无关的接待,特别是出于一些私人感情的接待,却要由单位来埋单,这种现象是绝对不允许发生。”

不知道内情的人,以为这是赵一局长例行公事;知道内情的人,当然明白这是赵一局长有所针对。在会上,赵一局长没有点名批评。会后,赵一局长将财务处长马建设,还有那位负责接待了毛勇的处长叫到他的办公室,严肃地质问那位处长道:“是哪个给你的权力?用公家的钱来办你个人的事?”“财务处以后要严格把关,特别是招待费的支出一定要严格按局里的规定办理!”最后,在赵一局长的指示下,那位处长将已由单位报销的费用退还给了财务上。

毛勇组长与赵一局长的这种紧张关系,是江南局最忌讳的敏感问题之一。江南局干部职工都知道,就是这位处长自己也明白。但他却在这种环境下还要出面接待毛勇,当然不是与毛勇组长关系怎么好怎么好,而是一种官场上常见的权力投资行为。他知道,总有一天,毛勇是要回江南局的,而且还有可能接赵一局长的位成为一把手的。因为赵一局长年龄来了,而毛勇组长却还年轻得很。因此,尽管他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出面接待毛勇,肯定存在巨大的风险。但既然是投资,又哪能没有风险?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向毛勇抛出了橄榄枝,如果毛勇一旦上位,他得到的回报肯定是无法想象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