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枯荣界 > 第四十一章 抓了个倒霉蛋儿

枯荣界 第四十一章 抓了个倒霉蛋儿

作者:东北老荒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43: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士魁加快了脚步往自家奔跑,不一会儿就把张嘎咕甩在了后面。回家就听见了喊声,那是母亲正在炕上给媳妇接生:“再用点儿力呀,快了快了!”艾育花一脸喜气地说:“姐夫,上午我姐上南马场挖野菜,抻了身子,刚到村头就要生了。要不是仙儿大爷儿赶上了,兴许就生在了野外呢!”

听着艾育梅痛苦的叫声,黄士魁在屋地来回走动,就听给接生打下手的艾淑君叫道:“生了!生了!”忽然传出“哇”的一声啼哭,新生儿落炕了。黄士魁急忙问,“是丫头还是小子?”春心动作麻利地剪断了脐带:“是个带把的!”乐得黄士魁兴奋异常,嘴都合不上了。正要到炕沿前观看,艾育梅又“啊,啊——”叫起来,艾育花急问:“都生完了,咋还叫呢?”春心喜滋滋地说:“是双棒,还有一个,出来了,出来了……”

又是“哇”的一声,打破了紧张气氛,春心乐得手都颤抖了,剪了脐带,对大儿媳说:“育梅呀,虽然提前了一个多月,可这回全乎了。你看呀,真是双棒啊,还是龙凤胎呢!”艾育梅歪过头欣慰地看一眼,豆大的汗珠儿从额头滚落下来:“不缺彩吧?”婆婆忙说:“就丫头缺个小牛牛,剩啥都不缺。”艾育梅放心地笑了。

收拾停当,杜春心支使黄士魁:“去,到外屋门槛子前挖个坑,把胎盘埋了。”嘱咐艾育梅:“天不太冷,孩子睡觉别给捂那么严。”这时在西屋唠嗑的张铁嘴儿和公冶山过来看新生的双棒,张嘎咕也跟在后面探头探脑,“嘻嘻”笑着伸出两个手指:“双棒好!”话未说完,被艾淑君撵了出去。

春心说:“半仙儿和铁嘴儿给踩生,孩子将来肯定能出息。”张铁嘴儿呵呵笑了:“别像我呀,我只会讲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根本没啥学问。”公冶山也谦虚道:“我那一套也都是牵强附会的把戏,可别像我。”春心忽然说:“仙儿不是说我后代人丁兴旺嘛,还说我孙子里至少有两个是拿俸禄的,你看看这两个小东西能不能端公家饭碗?”公冶山右手指掐了掐,奉承说:“嗯,应该就是这俩小东西。”春心见他说的认真,感慨道:“就算应验了,我也不一定能看到。”艾育梅说:“三十年见分晓,你这善心人,老天爷一定让你看到,兴许还能借力呢!”春心笑着摇摇头说:“儿子都不一定借力,可不敢指望孙子噢。”

待黄士魁回来到炕头看孩子时,身体虚弱的艾育梅才想起打听美惠家的事儿,黄士魁简单说了一下情况:“是香芪一时气盛,踢错了部位。”艾育梅说:“这白一刀真够倒霉的!”春心说:“香芪一小的时候还是我的奶水养活的呢,长大了咋变成个狠货呢?”

艾育花凑过去俯身看新生儿,问虚弱的姐姐:“给孩子起名了吗?”艾育梅说:“早都起好了,小子叫石头,丫头叫小玉。”艾育花又问:“这小石头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艾育梅说:“睁的那只眼睛是想看妈,闭的那只眼睛是不想看爹。”艾育花“扑哧”一笑:“真的呀?”黄士魁说:“别听你姐瞎掰,可不是那样的。其实,这世上有很多事情,都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三天后,艾育梅头上裹着宽毛巾下地活动,黄士魁坐在炕沿上探身去看襁褓中的龙凤胎,发现小石头闭着的那只眼睛微微睁开,喜滋滋地说:“育梅,你看这小东西眼睛都睁开了。我就说嘛,我是他爹,他哪能不理我呢!”艾育梅微微一笑,把头上裹着的毛巾紧了紧:“好赖不济你是个爹,你儿子理你那是给你个面子。”

黄士魁不再贫嘴,跟妻子商量事儿:“昨天,大队供销点新进了一批货,有烟台座钟,是庆祝民族大团结的,十五块一台,三大问我要不要。”艾育梅说:“买吧,这钱不白花,有它看点儿方便。”

黄士魁去供销点买座钟时碰上了黄香芪,想到白一刀的死,便问道:“香芪,我正好有话问你。你去支农,为啥要往死里踢人家?”黄香芪愤愤地说:“他是富农分子,他刁难我们支农学生!踢他,就是要教训教训他!”说着把一个细嘴瓶子隔着柜台活动挡板递过去:“三叔,打瓶清酱。”

站在柜台里的三喜子接过细嘴瓶子,错开酱油缸盖,把小漏斗从缸沿上摘下,将漏嘴插进瓶口,一边用提斗往里倒酱油一边说道:“香芪呀,冤冤相报何时了呢!”黄香芪很不自在,解释说:“三叔,大哥,你们别再说了。当时我就是想着给他点儿颜色看看,我根本没想到是这个结果。”黄香芪提着酱油瓶出了虚掩的双合木板门,碰得门外的铁拴“哗啦”一声。黄士魁叹气自语:“也不知道她哪来那么狠的劲儿,把人家灯笼挂都踢废了!”三喜子说:“也没有深仇大恨,咋能下死手呢!”

金碧辉煌的座钟买回来,放到了条琴上。黄士魁上了劲儿,对了点儿,一拨那钟摆,便晃动起来。他合上座钟门,回头问媳妇:“漂亮不?”艾育梅欣喜地点点头:“挺好的。”黄士魁细听那“滴答滴答”声:“一听见指针走着的声音,好像听见了时间在流逝。”这话引发了艾育梅的一番感慨:“那钟表的指针,因为背后有那么一股劲儿驱动着,所以才不停地向前轮转;我们人生的指针,是被内心一股希望的力量驱使着,不停歇地绕着日子轮转。”黄士魁回味片刻,夸道:“你说的很有道理呀!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儿。”

又是一年春回大地杏树花开,各生产队组织社员种大田,扶犁破垄、刨坑点种,一片繁忙景象。春耕接近尾声的时候,鬼子漏接到公社通知,让大队选派文艺骨干去参加舞蹈培训。他一边低头寻思事儿一边踏着落日的余晖往自家胡同走,忽然传来一阵悠扬放浪的歌声:

北风哪个吹,雪花哪个飘……

一张挂在木篱笆上的蜘蛛网摇摇欲坠,在微风里像秋千样轻轻飘摆。鬼子漏目光越过篱笆墙,只见潘桃在自家园子备完一条垄,拄着镐把立在杏树盛开的花枝下歇气儿,时有花瓣随微风飘零。他一见到标致的女人就挪不动脚步,眼睛直勾勾盯着不愿离开,捏着公鸭嗓故意撩话:“哎呀,唱的真带劲,人往这花枝下一站,简直太美了!”潘桃装没听见,另起一垄沟,用镐头往垄台上提土。鬼子漏说:“就是这唱词不合时宜,应该这么唱——”说着,勒细了公鸭嗓音改了词唱起来:

春风那个吹,杏花那个飘……

潘桃妩媚一笑,轻轻把一缕垂下的秀发抿到耳畔去。鬼子漏一时迷离,往障子边凑时,一头撞上那张蜘蛛网,在脸上胡捋几下,气急败坏地挥手扯断了连网的长丝,骂道:“妈的,瞎蜘蛛,织网也看不准地场。”潘桃笑话道:“你那眼睛是白长了,那么大的蜘蛛网也看不到。”鬼子漏有几分尴尬,忙说起内心的打算来:“哎,潘桃,才接到公社通知,要求成立宣传队,派骨干去公社学习跳舞。我打算派你去,不知你乐意不?”潘桃问:“为啥选我?”鬼子漏说:“你爱扭爱唱,适合。”潘桃说:“没这么简单吧?”

鬼子漏看看左右没人,压低公鸭嗓说:“就是心里总惦寻你呗,你说我不把这好事儿给你还能给谁?”潘桃抹搭一眼说:“你看,那一肚花花肠子露了吧!”鬼子漏耍贫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嘛!”潘桃说:“你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就不怕?”鬼子漏嘻笑一声:“我怕?我堂堂个大主任我怕啥?”潘桃忽然扭头望向胡同口说:“好像二老狠回来了!”吓得鬼子漏扭身就走。

潘桃捂着嘴“呵呵呵”笑起来,鬼子漏回身寻望,根本就没有黄士清的影子,这才明白是被潘桃捉弄了,一边指点着一边窘笑道:“你你,你故意看我笑话。”潘桃揶揄道:“人都说鬼怕恶人,可让我见识了。就你那小胆儿,还说自己是堂堂大主任呢!”

姚锦冠从自家屋里出来,上园子里掐发叶葱,见他俩隔着篱笆说笑,十分不悦,冲鬼子漏嚷嚷起来。

“死鬼,看你那贱嗖嗖的样儿,你是不是见着母的就迈不动步?”

“看你说的,多难听!”

“咋地?你隔着障子撩骚,我还得给你唱一个呗?”

“我在安排工作,让潘桃上公社去学习。”

“你甭解释,你一撅尾巴摇干啥谁不知道!”

鬼子漏往自家院子拐,还回头大声嘱咐潘桃:“明一早就上公社报到,别去晚了。”姚锦冠一边拔发叶葱一边嘟囔:“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潘桃从红原公社回到长青大队正是黄昏时分,听见大喇叭里传出《大海航行靠舵手》歌曲,没回家就直接去了大队部。进了大门,穿过门厅,拐进有些阴暗的走廊,拉开办公室屋门,见空无一人,就直接进了狭窄的套间广播室。

黑胶唱片擎着放唱针缓缓旋转,大喇叭传出的歌声唱得正酣。

鬼子漏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手指头在地桌上随音乐叩打着节拍。感觉有人进来,他回头看见花格粉上衣和白衬衫的大翻领,再一细看是潘桃时,急忙收了二郎腿,转身站起来:“学完了?”潘桃把辫梢甩到脑后,点点头说:“学会了,明天可以教了。”鬼子漏连连说好,看着潘桃红扑扑的脸蛋,咽了一下口水:“那,那我一会儿就通知。”见潘桃转身要走,忙说:“等等。”潘桃回头问:“还有事儿么?”鬼子漏“呃呃”两声说:“县里要开妇女代表大会了,我想推荐你。”潘桃“哦”了一声,刚要出屋,鬼子漏一把拉住了她:“让我稀罕稀罕,我亏待不了你……”潘桃慌乱地说:“二老狠要知道,他能要你命啊!”鬼子漏嬉皮笑脸地说:“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黑胶唱片还在缓缓旋转,放唱针划到破损处,大喇叭传出几声怪异的杂音。

金小手走到里屋门口,刚要推门进去,隐约听见里面有异样的动静,愣了一下,马上就缓过了神儿,悄悄退了出去。来到大队部外面,只见老神树下,姚老美教一群孩子唱童谣,那是一首《掏灰耙》谜语:

头顶四方四,当官不识字,走进红门楼,竟办糊涂事。

潘桃回到自家,黄士清正戴着一顶绿色的帽子乐呵呵地照大镜子。潘桃上外屋锅里用笊篱捞过水大碴子剩饭,黄士清跟在屁股后显摆道:“你看,往上边看,我有啥变化?”潘桃看了一眼:“能有啥变化,不就是一顶帽子嘛,瞧把你臭美的!”黄士清问:“这帽子是冲二鳖要的,要了好几回才给我,看带不带劲?”潘桃头不抬眼不睁,拖着长音敷衍道:“带劲!”黄士清问:“精不精神?”潘桃有拉长声调说:“精神!”见黄士清乐呵呵地出了房门,潘桃往锅沿子上一磕笊篱,呲牙怒目地骂道:“戴个绿帽子,还挺能臭显呢!”

晚饭后,钱五铢正在外屋锅台前洗碗,见鬼子漏走进来,愣了一下,说道:“从打你当上大主任就成了大忙人了,忙得连老妈都懒得看了!”鬼子漏一笑:“看你说的,咋还学会挑理见怪了呢!”钱五铢忽然不着头尾地跟他说:“我说话你记着,自己手里有窝头,就别老惦记别人碗里的肉。别到头来,别人的肉你没吃消停,自己的窝头也弄没了……”

鬼子漏观察母亲的表情,怀疑母亲这是拿话点他,应了两声,就急忙走了。他回大队部找到老叔金小手,偷偷问他:“你是不是跟我妈说啥了。”金小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没有啊,我有日子没上东头了。你那事儿,我跟谁牙口逢都没欠。”鬼子漏皱起眉头:“那怪了,我妈咋提醒我呢,说我见女人就迈不动步,总好摸摸搜搜。还说别惦记别人碗里的肉,世上馋人的东西多了,但很难都吃到嘴里。”金小手说:“那是你妈看出啥了,或者听到啥风言风语了。不过,你妈说的对,你真得收敛收敛了。”

县里来了宣传队,神神秘秘地找大小队干部和一些群众谈话,主要是调查班子情况。吃晚饭的时候,艾育梅往顶子碗里的小米饭夹了一丝蒜茄子,刮去了顶子脸腮上的几个饭粒,对黄士魁说:“听说宣传队找人谈话呢,如果找你咱可别扛上,那对自己可没啥好处。”黄士魁往嘴里扒拉一口米饭,一边咀嚼一边说:“今天他们真上一小队找我了,问我知不知道大队班子闹派性的事儿,让我反映大队干部的问题。我没直接顶,而是婉言拒绝了。我说,我一个支委,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小队长业务上,不太了解大队班子内部的矛盾。”艾育梅说:“这么说话还算委婉,说不定有人要出问题了。”黄士魁说:“索良越是当硬,鬼子漏越是不自在,不出问题才怪。”

五天后,宣传队撤走时传出小道消息,说索良骄傲了,影响了长青大队班子团结,已经向公社核心小组反映了情况。宣传队撤走不久,红原公社的鲍福仁部长来到长青大队。

夕阳摇摇欲坠,晚风徐徐吹拂。大队部办公室挤满了来参会的大小队干部,索良坐在表情严肃的鲍福仁对面时,屋内还有人交头接耳地小声说话。鬼子漏主持会议:“都别嘁嘁了,现在开会了。鲍部长这次来是为解决咱大队班子问题的,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最近几天的风言风语索良也有所耳闻,他还以为那不过是个荒信儿,没想到发言充满了火药味。仿佛事先导演好似的,大家都把矛头指向他,说他是个爬虫,站不稳立场,借抓生产突出自己……他听出棱缝儿,觉得自己正由一个功臣变成一个罪人,在一个多小时的指责里内心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他知道走不脱了,只能硬着头皮听着。

一言不发的鲍部长终于说话了,话虽不多,却字字千钧:“看来宣传队的调查结果是真实可靠的!你索良身为大队主任,不搞团结,暗地闹分裂,你是一条漏网之鱼……”索良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只听桌子被猛拍了一下,鲍部长宣布:“撤职反省!”索良的内心酒像打出溜滑一样,一眨眼就从雪檩子上出溜到雪沟里。接下来参会的人都说了什么他根本没听进去,只知道他的职务由金书承接替了。

三喜子在供销点窗前关板儿,弄出一阵“哗啦哗啦”的响声。刚把对开的护窗板儿推进木槽,锁了铁拦棍,姚老美凑上来说话:“现在上边号召抓什么漏网,鲍部长下来整事儿,我听说已经罢了五个大队主任。”三喜子给闸板上了锁,应声道:“人生无常,命运难测哦!”姚老美瞥见垂头丧气的索良,搭问一句:“咋啦索主任?咋耷拉个脑袋呢?你没事吧?”索良停住脚步摇头叹气:“咳!人要不顺茬,喝水都塞牙,现如今我也成了钻杖豁子的公鸡了。”姚老美说:“你这个倒霉蛋儿,点子也忒低了!”三喜子劝说:“无官一身轻,想开点儿吧!你看我,不当那个书记不也照样活嘛!”望着索良远去的背影,姚老美现编了一套嗑:

鲍部长,走一圈,罢了几个大队官儿。

索主任,靠了边,耷拉膀子打了蔫儿。

长青大队出了“反标”,而且就明晃晃地亮在大礼堂的土墙上,一群人一边围观一边议论。只见土墙上标语里的“毛”字被刀划了个叉,金四眼儿见了,赶紧跑到鬼子漏家去报告。“不好了,不好了,咱大队出了‘反标’!”鬼子漏一听,立刻来了精神头儿:“哪有‘反标’?”金四眼说:“就在大礼堂外面墙上,一帮人在那围观呢。”鬼子漏和金四眼跑出屋门的时候,姚锦冠还抱着小昙花纳闷儿:“这能出啥‘反标’,纯粹是没事儿找事儿!”

跑进大队院子,鬼子漏分开聚集在大礼堂窗户下方的一群人,见金书承正弯腰察看土墙上的标语。鬼子漏环视众人,反复问是谁划的,众人都摇头表示不知情。钱老牤问:“没人看见,咋查?”鬼子漏说:“上报公社,让人保组派人来调查。”钱老牤说:“对,对,让上边来人,查它个六门到底。”金书承分析说:“我看不像是故意划的,如果是故意的,不会只划一个字。兴许是小孩子玩耍时弄坏的,我看没必要上报公社。”鬼子漏指点着被划破的毛字,公鸭嗓嚷嚷:“这绝对是‘反标’!这叉肯定是用小刀划的,必须上报,立即上报。”鬼子漏跑回大队部办公室把座机摇把子摇得飞快,不停的对着话筒呼叫:“喂——喂喂——”

人保组干事葛方宁迅速来到事发现场,他那一身白上衣蓝裤子让鬼子漏暗自羡慕。葛方宁一边察看一边分析:“看情形,是孩子划出来的可能性大。分析归分析,需要核实。”鬼子漏随口附和道:“你这么一说,还真像是孩子划的。难道是我太敏感,小题大做啦?”

一群小学生在学校操场上玩耍,鬼子漏引着葛方宁过去询问。一个胖墩学生说,昨下午放学的时候看见好几个学生在那儿,老黄家小根儿拿个小刀往墙上划过。鬼子漏立即派胖墩把黄士根找来,让他看划破的痕迹,询问道:“这叉是你划的吧?”小根儿不说假话,老老实实地点头承认字是他划的。

原来是几个孩子玩跑马游戏需要在墙上做个记号,小根儿就用小刀在标语上划了个大叉,让玩伴从大队部跑向打叉的地方摸一下跑回来,看谁跑得快。

傍晚,鬼子漏陪着葛方宁来到老宅。老憨正用一把镰刀给一棵细柳枝干打皮,见来人就撂下镰刀招呼坐在房门旁的凳子上。鬼子漏说:“这是人保组葛同志,是来查‘反标’的。”春心闻声,往围巾上擦了擦手上的水渍,从正房敞开的风门子出来打招呼。葛方宁简要讲了出现“反标”的情况,鬼子漏补充说:“胖墩向我们提供了线索,你家小根儿自己也承认了。”葛方宁说:“你们知道‘公安六条’吧,用不用我给你们叨咕叨咕?”

听了葛方宁这么一说,老憨意识到事态严重了,春心也暗暗吃惊,反复说:“孩子不是故意的!”鬼子漏说:“虽然是游戏,不是故意,但是影响不好!”葛方宁说:“亏他是个孩子,如果是成人,这罪可大了,一定要对孩子加强教育。”春心忙不迭地应承,对站在面前低头不语的小根儿说:“可得记下了,以后千万不能再犯了!”

老憨忽然拉过小根儿的左手冷冷地问道:“你伤害的是谁,知道吗?”小根儿怯生生不说话,老憨追问:“你用哪只手划的叉?”小根儿一脸茫然,缓缓伸出右手。“噢,是这只欠爪子!”老憨猛地从地上拽过镰刀,要划向小根儿的右手。葛方宁对这一举动早有预感,飞快上前,将镰刀一把夺下。吓得小根儿躲进母亲怀里,妈呀妈呀直叫。鬼子漏跟着葛方宁走出大门口的时候,听见春心破口大骂:“你虎哇你!不逞疯拉势能憋死你呀!若不是葛同志拦的及时,你可作了大孽啦!”

仅仅过了两天,又出现了新情况,老神树下的长条石墩上也出现了“反标”。只见石面上有“万兽无缰!”几个歪歪扭扭的字迹,很明显是用烧过的木棍写的。有人猜测是小学生写的,也有人分析是大人故意模仿小孩字体写的。鬼子漏察看完,公鸭嗓嚷嚷:“你们看看这两个字,还写成了野兽的‘兽’、缰绳的‘缰’,太恶毒了!”钱老牤猜测:“是烧过的木棍写的,能不能还是那谁干的?”鬼子漏眨巴眨巴眼睛,反驳道:“上次那件事,已经把老黄家小根儿吓屁了,他哪还有这个胆子!再说,你看这几个字,恐怕多数小学生都写不上来。这不是孩子干的,这明明是大人干的,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于是又向公社人保组做了汇报。

葛方宁再次来查验现场,发动大家提供线索揭发坏人,核对笔迹排查嫌疑对象,分析来分析去,也看不出那笔迹究竟像谁写的。弄得村里草木皆兵,人人自危。查了大半天,依然没有线索没有证据。索良说:“你们想想,那字迹是故意歪扭着写的,肯定不是自己的真笔迹,这么查也查不出个子午卯酉。”鬼子漏说:“没有人证物证,破案无望啊!”葛方宁临走时还让鬼子漏继续调查,说有了重要线索及时报告。

查无头绪,鬼子漏的心情就像天空布满的愁云一样非常阴沉。金四眼说:“能不能是过路人干的?”鬼子漏说:“不可能,过路人不可能拿个烧糊疤的木棍。”钱老牤说:“干脆把大老黑们都弄来,让他们自己坦白。”鬼子漏采纳了钱老牤的建议,把六七个有重大作案嫌疑的人传唤到大队部,赵赔本、孟祥通、闻大裤裆都在其中。鬼子漏一个一个看过去,异常严肃地说:“我知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雪亮的,我估计那恶人十有**就在你们几个里边。要我说,你要是个人就敢作敢当,别耗着……”

耗了半个时辰,还是没人承认。这时窗外下了一场急雨,无数个雨珠贴着窗玻璃斜斜滑下来,有的蠕动像蝌蚪、有的蜿蜒像蚯蚓,一波刚滑过,一波又追随上来。闻大裤裆看着如此生动的画面,心也变得了自在了,甚至忽略了乌云的阴沉。他用胳膊肘拐了一下孟祥通:“唉,你看,下这么急的雨,还不得把那字冲没了呀?”孟祥通说:“悬,冲没了就更没法查了。”鬼子漏正望着窗外的雨幕,回头嚷道:“闭嘴,都给我闭嘴!”

雨终于停了,几缕阳光穿透乌云的缝隙斜射下来,老神树还在嘀嗒着水珠。鬼子漏不顾院内泥泞,脚步急急地去察看,钱老牤、金四眼一跐一滑地跟在后面,只见石头上的字迹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钱老牤说:“这字迹都冲没了,还查个六饼啊!”金四眼说:“若是早预料到,把条石弄屋去或者用塑料布苫上就好了。”鬼子漏后悔不迭,一拍脑袋:“这扯不扯,没把这‘反标’保存好,真是失策。”

鬼子漏总惦记着能和潘桃鸳梦重温,每当走在胡同子里都盼着潘桃能在西院出现。有时候故意扫院子,像个长脖老等似的往西院张望,有时候在园子里干活也留心西院的动静。

这一天黄昏时分,刚吃完晚饭,西院又传来《北风吹》悠扬放浪的歌声,鬼子漏再也坐不住炕了。见他下地穿鞋要走,姚锦冠一边哄着小昙花一边问:“你又要干啥?”鬼子漏敷衍一句:“上大队去。”走到外屋时,听姚锦冠嘟囔:“这人真是秃尾巴迈栏——没挡了!这一天不够他嘚瑟了,像骚克郎似的……”

阳光西斜,潘桃贴着篱笆摘豆角子,听见两声轻轻的咳嗽声,扭头看见隔墙张望的鬼子漏,慌忙向自家院回望一眼:“二老狠在家呢,你快走。”鬼子漏一边离开一边说:“我上西树林毛道等你。”摘完豆角子,潘桃回屋想找个因由出去,见二老狠把那顶绿色的旧帽子歪扣在脑袋上,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问了一句:“要出去呀?”黄士清说:“去老宅溜达溜达。”透过窗子,看见黄士清出了胡同前门,这才急忙用万紫千红润肤脂在脸上抹匀,然后梳梳头整理了衣裳出了房门。

走到杂树林毛道,没有看见鬼子漏。正在徘徊时,忽然听见“潘桃,潘桃——”的轻声呼唤,顺声音寻望,鬼子漏正在不远的柳毛丛后面向她打着手势:“在这儿,过来!”潘桃前后环视,见毛毛道无人,这才扭着腰条走过去。刚到鬼子漏身边,就被他拉坐在一丛柳树毛子下面,一阵嘁嘁嚓嚓。

“你可想死我了。”

“你不想活了?二老狠要知道非要你命不可!”

“管不了那多了。”

“咱到此为止吧,往后我想好好过日子。”

“别的,我舍不得你。”

“你胆子咋这么大呢,就不怕人撞见?”

“不怕,谁能把我咋地!”

微风拂动,树影婆娑。不远处的林边传来一阵咴咴嘶鸣,长青一队的一匹雪青马和一匹枣红马正在烈日下野合,披散的马鬃在风中高耸着飘荡着。远远的,曲大浪沿着毛道走来,一边走一边哼唱:

一树梨呀一树梅,梨花梅花紧相随。

梨花压在梅花上,压得梅花颤微微。

这唱词本是《王二姐思夫》的开场道白,曲大浪却用民间小调颤微微地唱了出来,一字字,一声声,直敲打人的心鼓。一听见有人唱歌,吓得潘桃紧紧抱住鬼子漏,鬼子漏稍作停顿,压低公鸭嗓说:“是曲大浪,离这么远,他看不见。”一脸坏笑地压低声音说道:“你别说,唱的还他妈的挺有味呢!”

曲大浪走远了,歌声也渐渐弱了。鬼子漏翻身坐起,心满意足地说:“你比锦冠好,若是能天天在一起就好了。”潘桃也坐了起来,整理着衣裳,嘀咕道:“你寸进尺,总打我主意,多暂是个头儿呢?咱像做贼似的,整的提心吊胆的。就当这是最后一次好不好?我怕二老狠,若露馅,他不会饶了咱的?”鬼子漏安慰道:“你怕他干啥,他就是个愣头青,还没杀人那个胆儿。就是万一让他知道,他能把我咋着?有我撑着,你不用怕!”潘桃搡他一下:“吹吧你,恐怕上真章早就蹽没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